- 相关推荐
试析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的内在架构
试析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的内在架构
郝亚明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天津300071)
摘要: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的理论建构工作对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实践工作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从内在架构上来看,社会主义文化体系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及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三个主体内容,在功能定位上三者分别对应于“意识形态文化”、“社会规范文化”和“民族认同文化”。三者之间是一种“三位一体”的关系,既各司其职、功能有别,又互相关联、共同服务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
关键词:社会主义文化体系;内在架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23X(2010)06-0100-05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工作,从“新民主主义文化”到“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从“两个文明一起抓”到“精神文明重在建设”,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纲领”到“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到“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无不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方面的积极探索和自觉总结。顺应时代潮流,服务现实需要,社会主义文化体系以一种与时俱进的形态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
十七大政治报告以近2000字的篇幅专题论述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问题,提出了“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决议,并从四个方面进行了战略部署:“一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二是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三是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四是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十七大政治报告在总结继承已有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经验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形势发展需要阐明了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的内在结构和建设途径,“表明党对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有了新飞跃”,并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方面有一系列的理论突破和理论创新,事实上已经成为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然而,综观近年来以十七大报告为指导而进行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研究,大多都存在两种偏向。第一种是将这一政策性文本中有关社会主义文化的论述分解成诸多理论要点,或全部论述,或选择部分进行阐述,缺乏整体观感,掩盖了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的整体意涵和内在结构,容易产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偏误。第二种是直接从整体上探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或者不关心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的内在结构,或者是将各部分糅杂在一起进行大而化之的表述,无视社会主义文化体系中部分与部分之间、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容易产生“只见整体不见部分”的偏误。无论是第一种纯粹的微观视角和第二种纯粹的宏观视角,都不能辩证而全面地把握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的内在结构,不利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的顺利开展。我们认为,对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的理解必须具备一种中观视角,即在把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视作一个系统工程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的内在结构进行科学分析,准确定位,角色细分,从而在理论建构和实践操作两方面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基于这种研究思路,本文根据十七大政治报告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方面的论述,将社会主义文化体系划分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及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三个主体内容,在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的一元构架下,对社会主义文化体系各构成部分的功能定位和基本性质进行阐释,尝试对社会主义文化体系进行整体性的理论建构。
一、意识形态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核心价值体系是指一套对特定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发挥根本性指导作用,影响社会成员价值理念和行为取向的意识形态系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相对于社会主义社会众多的价值体系而言的,它在本质上就是社会主义的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根本体现。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范文先生网www.fwsir.com)”的重大理论命题和战略任务,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列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首要目标。十七大政治报告深刻地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之间天然而紧密的关系,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角度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事实上就是要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巩固、弘扬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作为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的有机构成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可以被定位为“意识形态文化”。
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本质上反映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任何社会形态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社会也有自己的反映社会主义本质的、决定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的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自身鲜明的特点,“一是就性质来说,它是社会主义的;二是就构成来说,只是核心部分;三是就内容来说,它已不限于总的根本的认识,而是形成了一个基本方面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的科学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与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根本性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集中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要求。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属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之魂,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大厦的基石,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
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实践中坚持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从功能定位的角度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要解决的是意识形态层面的问题,也即主要解决“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以及如何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问题”。学者们普遍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的一次重大理论创新。这一理论创新有着复杂的历史背景和强烈的现实需求,“国际格局变化和科学技术发展提出了新挑战、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提出了新任务、社会转型时期的思想多样化提出了新问题”等都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推动力量,其中最关键的因素就是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现实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是应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的紧迫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坚持突出反映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发挥的功能上。有学者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一是反映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的本质要求,进而确立其基本价值;二是避免因多样化的社会思想、思潮而产生的模糊认识、思想分化,进而为和谐文化提供共同的精神纽带,为人们奠定共同的思想基础,为人们提供心灵上的方向引导;三是有助于弥补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一些人的价值真空和纠正一些人的错误价值取向;四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建设;五是有助于提高中国在当今世界的软实力的影响,防止西方颓废的文化扩张和价值观渗透。”从这种角度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在本质上就是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坚持。
再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实质上构建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我国整个社会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和灵魂。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坚持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正确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都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重要的部分,是从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丰富思想文化成果中提炼和概括出来的精华,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刻内涵的科学揭示。从这四个基本路径人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事实上也就是在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这一灵魂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指导思想的一元性;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这一主题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作用和强大功能;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一精髓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民族特性和时代特色;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这一基础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道德领域的基本要求。”从这四个基本内容人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也就是构建、强化和弘扬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过程。
二、社会规范文化: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指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思想内核和价值取向,融思想观念、理想信仰、社会风尚、行为规范、制度体制于一体的文化形态,它反映了人们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是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和谐文化可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思想保证、舆论支持和文化条件。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服务,其首要功能就体现在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建或提供社会规范体系,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社会规范是人类为了社会共同生活的需要,在社会互动过程中逐渐衍生形成的有关社会行为和社会活动的准则。社会规范既是社会性质的反映,也是社会运行的根据和原则。作为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的有机构成部分,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可以被定位为“社会规范文化”。
首先,从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上来看,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必然要承担起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立相应社会规范的重任。就理论形成历程而言,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并非是一个独立的理论体系,而是我党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过程中所逐步形成的关于社会文化层面的理论总结。《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这表明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具有非常(范文先生网www.fwsir.com)明确的针对性和目的性,即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持。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作为对应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体系,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间存在着双重勾连。一方面,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目标之一。“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基础和必要条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文化的支撑和推动。和谐文化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深厚的思想基础,强大的精神动力和坚实的道德支撑,并为和谐社会营造健康的文化环境。胡锦涛指出:“和谐文化既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实现和谐社会的精神动力。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和谐”作为其首要特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至关重要的就是建立起一套与之相适应的社会规范体系,以指引或规范着整个社会体系沿着和谐的道路前进。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文化层面的对应物,必然能够也必然应当承担起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立相应社会规范的责任。
其次,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社会背景来看,社会现实亟须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相应的社会规范。新中国建立六十余年来,我国社会总体上处于和谐状态。与此同时,社会主义中国当前处于社会转型阶段,改革开放几十年来积累了一系列的社会矛盾,集中体现在以下这些方面:“社会公平正义度下降;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凸显;关系民生方面的问题突出;公民道德素养降低;生态环境污染严重;社会治安状况恶化;重特大事故频发;突发性事件增多;社会风气堪忧;腐败现象更趋严重且呈现新特点。”这些矛盾和问题的存在,也反映出当前中国社会不和谐的一面。用社会学的术语来说,即社会处于“失范”(anomie)的状态,社会的发展急切需要重整社会规范。中国共产党正是在清醒地认识和反思社会领域的这些不和谐状态的基础上,审时度势地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决议。要解决当前社会失范问题,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立一套符合“和谐”精神的社会规范势在必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规范,已经成为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路径。
再次,从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内容来看,其调节的范围与社会规范高度契合。十七大报告中在“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部分明确提出:“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发挥道德模范榜样作用,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无疑,报告中所提及的诚信意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等,无一例外都是属于社会规范所调节的内容。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规范之间存在着高度的重合,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过程就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规范的构建过程。两者之间的高度契合可以说明,即使我们不能认定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就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规范,但可以肯定的是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一致的社会规范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主体内容。
三、民族认同文化: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目标。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整个中华民族可以共同依托、愿意共同传承、乐于共同发扬的文化精神、价值观念和情感态度的总和,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就是要构建一种全体国民共享的认同文化,这种文化有利于全体国民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认同,有利于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提升,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稳定,使得各族民众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形成共有的一致的精神归依。在社会主义文化体系中,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可以被定位为“民族认同文化”建设。
首先,国际文化竞争和国家文化安全需要民族认同文化。民族一国家是当今世界政治舞台的主角,就本质而言民族一国家是文化与政治相结合的产物。当今世界各民族一国家之间的较量不仅体现在政治与经济上,更体现在文化领域之中。十七大政治报告中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文化构成国家或民族的内涵,是一个民族的遗传基因,是一个社会或国家的精神和灵魂。文化是认同的根基,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必然要以一定的文化作为基础。国际文化竞争中的失利将会危及国家文化安全,对国民的国家认同或民族认同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并进而产生远大于政治和经济竞争失利所带来的冲击。中国作为一个源远流长而又自成一体的民族文化体系,在汹涌的“全球化”大潮面前也在遭受冲击和煎熬,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来自价值观层面的剧烈碰撞和冲突。在以变迁与融合为特征的现代社会,作为认同主体的个体和群体非常容易陷入认同冲突难以自拔,而作为认同客体的社会组织与系统则可能无法避免陷入认同危机之中。江泽民曾指出,“一个民族只有在努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持和发扬自己的民族文化特色,才能真正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能不能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这是事关中华民族振兴的大事。”“如果不深深地植根于自己的土地,从自己人民的需要出发,坚持继承和发展自己的民族艺术,在文化领域丧失独立性,最终就会成为外国特别是西方文化的附庸,这是非常危险的。”要使中国在残酷的国际文化竞争之中立于不败之地,维护国家的文化安全,必须通过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努力构建中华民族的民族认同文化。
其次,多民族国家的建设实践需要民族认同文化。中华民族由56个兄弟民族组成,他们共同铸造了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对于多民族国家而言,在统一的政治架构之下,还需要在文化层面“拥有共同的价值和准则”,即形成某种“共同的文化”,这才是一个有文化基础的、完整的、可持续的政治实体。从历史文化的角度建构各族人民的中华民族认同文化,对于培养和强化国民的国家认同意识而言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印度学者巴赫拉(Behera)根据印度“民族一国家”的发展历程指出,为了使许多民族(nationalities)共同凝聚成一个民族国家,非常需要从历史的发展和文化的传统中提供一个各族共享的共同文化(commonculture)。这个共同文化的基础是历史中各族长期共享的社会伦理、生活方式和彼此之间的文化认同,它能够把讲不同语言、信仰不同宗教的各族联系到同一个政治实体之中。凡是在历史上没有形成族群间的“共同文化”,凡是近代没有发展出以这种“共同文化”为基础的“民族主义”的“多民族的民族国家”(multinationalnation-state),就有可能会解体。前苏联就是一个例子。“公民国家当然是多元文化的,但是一个运转良好的国家也需要统一、互相尊重与合作,拥有共同的价值与准则”。通过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强化各个民族的中华民族认同文化,对于多民族中国的长治久安就有重要的意义。
再次,中华民族自身的存在与发展需要民族认同文化。一个民族的文化,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自身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如果离开这个文化母体,抛弃自身的文化主权,割断血脉,就会迷失自我、丧失根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繁衍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对自然、社会以及生命的理性认知和现实感受,积淀着中华民族深层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几千年来,中华文化经历了多次磨难而能够绵延不绝、生生不息,充分证明了中华文化本身所具有的顽强生命力。然而,随着近现代世界政治经济格(范文先生网www.fwsir.com)局的变迁,经济全球化、政治一体化、文化多元化对传统的民族国家认同具有强烈解构作用,在此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次国家认同和超国家认同在某种程度上对国家认同造成了强烈冲击,这已经成为众多学者的共识。中华民族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要考虑文化的传承与民族的定位问题。我们建设民族精神家园,目的在于确立民族的自我认同,增强民族的凝聚力与归宿感。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构建中华民族认同文化,满足了社会成员在心理上对文化认同和精神归依的客观需要。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实施,有望在全社会的范围内构建一种力量强大的民族认同文化,使得中华民族成员在急剧的社会变迁和激烈的文化冲击中清醒认知自己的个体身份和民族身份,稳固确立中华民族的文化边界,确保中华民族自身的存在与发展。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李国新.“十七大”报告对文化建设的认识跃上了新高度[J].图书馆建设,2007,(6).
[3]董耀鹏.十七大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J].
[4]张建设,江立成.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1).
[5]赵曜.核心价值体系的现实针对性[J].人民论坛,2007,(2).
[6]马颖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政治文化建设的根本[J].求实,2009,(1).
[7]韩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8]赵曜,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J].红旗文稿,2007,(12).
[9]韩庆祥,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现实意义[J].党政干部论坛,2007,(10).
[1O]石国亮.试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识形态功能[J].
[11]陈成文,邱国栋,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9,(1).
[12]张怀民,阳素云,和谐文化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J].天府新论,2007,(3).
[13]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06-10-19.
[14]胡锦涛在第八次全国文代会第七次全国作代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6-ll-11.
[15]李延文.深刻认识和谐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实践中的基础地位[J].学理论,2009,(16).
[16]向玉乔.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构成与特征[N].光明日报,2008-04-01.
[17]张西立.全球化时代如何守卫民族的精神家园[J].学习论坛,2007,(9).
[18]马戎.民族社会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9]BeheraSubhakanta,1995.Nation-state:ProblemsandPer-spectives,NewDelhi:SancharPublishingHouse.
[20]F.格罗斯,公民与国家:民族、部落和族属身份[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
[21]刘勇,杨志.国家文化主权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N].文艺报,2008-05-10.
[22]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N].光明日报,2007-11-15.
[23]肖永明.关于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几点思考[J].华夏文化.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