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现代德育中坚持"性善论"
现代德育中坚持"性善论"
一、问题的由来
人类社会是由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构成的,且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不断进步,这种交往关系越发错综复杂,进而体现出人类社会本身就是一个多元的系统,社会结构的巨变带来价值形态的多元化,由此可见社会系统不可能是"单一的""纯洁的".当前社会在多样性、开放性的社会环境下,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更为剧烈,使得人类社会向着更为多元的时空发展。在如此大背景下,人们的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的特征,对于搞好德育教育带来更大的挑战。我们常常遭遇善恶、美丑、高尚与卑贱的实践论争,其表现总是此消彼长、难争高下,对社会价值观极具冲击。百态丛生的现实社会,人们在伦理道德面前不断寻找着内心的平衡支点。人们在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法律意识淡漠,更有甚者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扭曲,而这背后的德育价值要求值得我们重新思考"人性".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其中儒家哲学思想就蕴涵着丰富的道德教育思想。而孟子,更是"性善论"的先驱。
二、孟子的"性善论"学说
孟子是中国思想道德教育史上第一位提出"性善论"的思想家。其核心观点是:人天生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这"四心"使人们天生赋有"仁、义、礼、智"四德。他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告子上》)因为人天生的具有"四心",自觉地产生了人们的"四德",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人们会自觉遵循"向善之心".所以孟子说:"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
我国古代另一位思想家荀子坚持"性恶论",他持有这样的观点:对于人自身的因素,有些是需要改造的。荀子是"外铄论"的代表(也即环境决定论者),认为外部的力量决定了人的发展状况,人的发展主要依靠环境的刺激或要求。而孟子的思想则是坚持"我固有之",也即人生来带有善心,可以滋生善德,肯定了人具有"善"的本性。
三、孟子"性善论"对现代德育的新启示
在我们现代的民族精神中,到底是以"善"为主流,还是以"非善"为主流?人们对这个问题的不同认识,导致了对道德认知、对价值选择、对人生信仰的混乱,甚至影响到一部分人的民族自信心和道德信念。社会上出现的种种"不良"的"、恶"的事件,譬如食品安全、医疗卫生安全、校园暴力、各种道德失范与诚信缺失,一次次与当前德育教育发生着猛烈的碰撞。不得不让我们发出这样的探问:我们的社会究竟是怎么了?还有没有一种主流的思想是值得我们去信仰的?
(一)坚信人性向善
面对上述拷问,我们的答案是肯定的。只要认真、客观地分析我们所处的社会,还是应该有充分的理由去相信,我们的社会仍然是充满着爱心和真情的社会,依然是一个以善的选择和善的评判为主流的社会。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文明,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文明古国。时代越是发展,社会越是进步,我们的民族优秀传统越是历久弥香,在优秀传统文化越来越被国家和社会重视的今天,我们更要从其中寻求德育教育的深层正能量。任何灾难面前,都会有国人的大爱大善,涌现出抗非典精神、抗洪精神等,人民大众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在战胜每次灾难的同时,也体现了整个民族团结友善的社会责任,展现着社会公众发自内心的"善根".相反,每当社会出现了影响较大的道德失范现象,公众舆论和媒体的力量就会迅速地站在伸张正义的立场,褒优贬劣,扬善评恶。
(二)找寻现存问题
现阶段为什么会出现道德伦理失范问题呢?需要我们坚持道德教育的基本原则,认真查找其中的原因。我们既不能违背事实,主观臆断,丧失道德良知;也不能一叶障目,以点概面,丧失道德自信。
诚然,我们不排除当今社会有部分人善性不够,缺乏基本的道德修养,一味地追逐个人利益的最大化。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反思,应该有以下几点原因:首先,一定的社会运行环境需要相应的道德约束,当社会向前发展获得进步的时候,人们会要求新的道德体系的建构,旧有的一些道德规范不再具有现时的合理性,但是新的道德规范还没有适时地建构起来,一定阶段内出现了道德盲区;其次,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冲击下,旧的道德理论已失去规约作用,而新的能够适应社会主义全面发展要求的新道德理论和规范还不够完善,某些领域出现了"道德死角".再者,由于宣传的力度不够,或者宣传的方法不妥,导致新建立起来的道德理论和规范不被人们了解和熟悉,甚至不被大众所认可,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看,有些新的理论还不能经得起社会的检验。
(三)践行善心可教
道德作为一种规范人们行为的社会意识形态,它有一个产生、形成到运用于社会的必然过程,需要经得起推敲与实践,继而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在与人自身思想的矛盾运动中,新的道德教育内容逐步加以内化。
第一,大力普及宣传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品质、高尚的民族情感、崇高的民族气节以及良好的民族习惯等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当前建设文化强国的重任,特别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自觉增强传统文化的民族自尊与自信,并外化为自觉的实践行动。
第二,要发挥好舆论的宣传与导向作用,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传播工具的发展,媒介环境对人们的思想意识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利用大众传播工具,宣传新的正确的理论和思想,引导群众学习和思考,强化人们的价值评判、学习和模仿心理,不仅能够直接引导群众进行学习,而且能够起到很好的道德指引效果,当然决不能任由舆论中的负面影响扩大化。第三,加强道德文化建设。通过道德文化的熏陶,提高人们明辨是非的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坚定人们崇高的内心信念。从社会层面看,要在鼓励人们自觉向善的同时,还要努力建立公正有效的道德反馈与激励机制,保护公众的善心和善举,使"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真正成为可行的体制机制,如果人人奉行"以德报德"而不是"以德报怨",那么我们的社会何愁没有善举。第四,鼓励道德主体的自我教育。自我教育是德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方法之一,吾日三省吾身,孟子所讲的道德自我教育,就集中表现为"反省内求"的方式,也即自我省察。在回顾、总结自己思想和行为的过程中,通过道德的感化和慎独慎思,形成良好的自我认识、自我剖析与自我监督,进而能够把丢失的善心找回来,加之自我改造从而使道德主体回到善的原初本性。"人皆可以为尧舜",只要能找到正确的自我教育的方法,坚持不懈,通过内省的善德善为就一定可以成功。
任何道德理论的发展与践行,都需要在现实生活中兑现自己的道德承诺,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通过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尊老爱幼、助人为乐、扶贫济困、礼让宽容、见义勇为等道德行为,构建良好的社会风气和道德教育的沃土,必将展现出我们人性"善"的光辉。一句话,我们的社会仍然充满爱心和真情。
参考文献
[1]赵康太,李英华。中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史[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0.
[2]胡国华。中华美德书[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7.
[3]李洁。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之比较[J].华人时刊:中下旬,2011(21)。
[4]吴荣超。性善论思想对现代德育的借鉴意义略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18)。
[5]杜林杰。论孟子的道德境界观[J].晋中学院学报,2011(06)。
[6]贾艳霞,冯文全。孟子"性善论"影响下的现代德育反思[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0(11)。
【现代德育中坚持"性善论"】相关文章:
学生教育中的"奖"与"罚"08-25
课堂中的"精心"教学初探08-25
"等效"在物理中的巧妙应用08-25
论"制取氧气"的教学策略及反思08-25
浅析"公式教学"中容易忽视的现象08-24
"破坏法"在职业教学中的应用08-25
关于"壶"和"茶"的歇后语08-22
说"读"08-25
怀念"包子"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