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在全市校园及周边环境集中整治工作总结表彰会上的讲话
文章标题:在全市校园及周边环境集中整治工作总结表彰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新春伊始,万象更新,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校园及周边环境集中整治工作总结表彰大会,主要是对2005年校园及周边环境集中整治工作进行总结,分析当前校园及周边环境形势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部署2006年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工作。刚才徐市长宣读了表彰决定,魏市长部署了2006年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工作,希望大家会后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再强调三个问题。
一、精心组织,强化措施,2005年集中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自去年10月25日我市校园及周边环境集中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市委***书记、市政府***市长对这项工作十分关心,要求各县区、各有关部门务必抓出成效。全市各县区党委、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高度重视,精心部署,行动迅速,措施有力,认真扎实地做了大量工作,全市集中整治工作深入开展,基本实现了预期的工作目标。
(一)加强领导,建立覆盖全市的组织网络
根据省综治委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要求,我市成立了以市委、市政府四位领导担任正、副组长,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市容局、市文化局、市工商局等十个职能部门和相关单位的负责人为成员的“市校园及周边环境集中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并从市委政研室、市综治办、市教育局抽调专人组成办公室开展日常工作。各县区、市直各职能部门、各级各类学校也迅速成立了以负责人或分管领导为组长的集中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抽调专人成立领导小组办公室,从而形成了覆盖全市的集中整治组织网络,强有力地保障了集中整治工作的开展。市集中整治领导小组成员还在全市确定了5所高校和21所中学作为联系点,帮助解决校园及周边环境存在的问题,指导协助搞好校园及周边环境的集中整治工作。市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负责人、各县区领导小组成员也分别联系重点学校,帮助学校解决校园及周边环境存在的问题。
(二)层层动员,营造集中整治工作的良好氛围
2005年10月25日,市集中整治领导小组召开全市校园及周边环境集中整治动员大会,对集中整治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会后,各县区、各职能部门也都层层召开动员大会,进行广泛地宣传发动。在集中整治过程中,市集中整治领导小组于2005年11月10日召开了全市集中整治工作调度会,于2005年12月6日和2006年1月13日分别召开了6区1县及市直职能部门汇报会,对全市集中整治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同时各县区、市直各职能部门、各级各类学校充分利用广播、电视、黑板报、墙报、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集中整治工作的重要意义、目的和要求,印发《通告》、张贴标语、悬挂横幅、开通热线电话、设立举报箱,并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在全市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全市共编印集中整治工作《简报》近百期,印发宣传单2.5万份,《通告》1万份、张贴标语8千张、悬挂横幅250幅、出动宣传车1000多台次。
(三)明确任务,认真制定实施方案
市校园及周边环境集中整治领导小组先后召开2次领导小组会议,精心研究制定我市校园及周边环境集中整治工作方案。《方案》对集中整治工作的任务目标、工作重点、主要措施、实施步骤均提出明确的要求。各县区、各职能部门、各级各类学校也按照市领导小组的部署,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工作职责和实际情况,制定集中整治行动方案,全市集中整治工作按照方案有条不紊地进行。
(四)突出重点,大力推进集中整治工作
针对我市大中小学数量多、分布广,校园及周边环境问题复杂,存在问题多的特点,市集中整治工作领导小组采取抓住重点,点面结合,整体推进的方针,对全市755所大中小学周边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摸排梳理,突出整治校园及周边环境存在的治安、交通、“三厅一吧”、固定及流动摊点、违章建筑等重点问题,卓有成效地优化学校周边环境。一是全面排查,确保集中整治的针对性。为保证集中整治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市整治领导小组制定了符合淮南实际的“一校两表”,即《校园及周边环境隐患及其他问题排查表》和《校内安全隐患排查表》,下发到全市755所大中小学。采取全面摸排与集中摸排相结合、重点排查与分散排查相结合、学校梳理与部门梳理相结合的方法,对校园及周边存在问题的数量、类型、性质等进行逐一摸排登记造册,建立台帐,做到不留盲区、不留死角,横到边、竖到底,为集中整治工作提供了第一手资料。第一轮共摸排出6大类1021个问题。第一轮整治后,为巩固成果,从12月7日起,进行再次调查摸底,第二轮又摸排出301个问题,为开展集中整治行动提供了准确的依据。二是打防并举,全面优化校园周边治安、交通秩序。在校园及周边治安环境整治工作过程中,公安部门充分发挥了主力军作用,巡警、派出所民警、学校保卫干部等几支力量密切配合,联手整治。各级公安机关对发生侵害师生人身和财产安全的案
件组织专门力量,快侦快破,依法严惩了侵扰学校、师生的流氓黑恶势力。加强了学校周边的巡逻控制,安排值班民警在上学、放学和晚自习期间易发案的重点部位进行治安巡逻,市巡警支队每晚固定两部车在高校集中的田家庵区学院路段,不间断巡逻,在一些主要路段,新增了18处治安岗亭和报警点。三个月来,全市各级公安机关先后出动警力4000多人次,车辆1200多台次,检查高校、中小学及幼儿园507所,查出并整改安全隐患111处,查处侵害师生的各类治安案件16起,依法处理涉案违法人员24人,及时处置了影响学校稳定的突发性事件2起,较好地维护了学校的安全稳定。针对校园周边交通秩序状况,我市认真贯彻落实《道路交通安全法》,积极整治交通安全隐患,扎实开展“交通法规进校园”活动。大力加强交通设施建设,在集中整治阶段,对位于国道、省道和市区道路两侧的83所学校及周边交通事故多发点、段,增设了交通设施41个,在35处校园门前建立了醒目的交通警示标识,在市区主干道两侧23所学校门前学生上学放学期间设置临时提示性标识,施划斑马线56条。针对淮南师范学院新校区门前道路车速快、交通状况复杂的实际,市交警支队专门请省厅交警支队的领导和专家进行现场论证,增设了道路中心隔离护栏和三道减速反光道钉,设置了行人过街中央安全驻足区,施划了地面导流线等,有效地改善了这一路段的交通状况。交警部门实行错时与延时、定点与流动相结合的勤务新机制,坚持高峰站点、平峰巡线,特别是在学生上、放学高峰期增加警力,对于国道、省道和市区干道两侧的中小学以及交通事故多发路段实行交警大队包片、中队包段、民警包点的方法进行集中整治,从而有效地消除管理失控造成的交通事故。2005年,我市交通事故明显减少,在交通事故发生的数量、一次性死亡3人以上的重特大事故中,我市比上年同期大为减少,在全省是最低的。三是多措并举,大力营造良好的校园周边文化环境。在集中整治校园周边文化市场中,我市以“三厅一吧”(歌舞厅、电子游戏厅、录像厅、网吧)为重点,采取划片包干、定点定位的办法,强化措施,狠抓落实。严格按照文化经营、管理的相关法规和行业标准,对全市所有“三厅一吧”进行全面审核,并且对中小学校附近的网吧进行实地测量,网吧必须远离中小学校200米。在集中整治阶段,一律停止审批新的网吧经营户,认真把好市场准入关。市、县区各有关职能部门严查重管,在容易发生问题的时间采取日查、夜查和凌晨突查的形式,对城乡网吧采取拉网式检查和反复检查。对于“黑网吧”,发现一家坚决收缴设备,取缔一家;对于接纳未成年人的“三厅一吧”和违规超时经营网吧依法惩处,采取了警告、暂扣物品、登记在案、责令停业整改、一次性死亡法和吊销相关证照等方法严肃查处。实施身份证上网实名卡登记记录制度,有关部门采取了里应外合、蹲点守候等方法,把上网人员姓名、人数记录在案,目前已对262家经营单位安装实施监控软件。在集中整治期间,全市共开展了5次“三厅一吧”专项检查,出动检查人员760人次,检查“三厅一吧”860家次,取缔黑网吧26家,依法收缴网吧设备296件(台)、收缴非法音像制品2595盘(盒),净化了校园周边的文化环境。四是加大力度,依法取缔校园周边各类摊点。市市容管理部门和各县区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预防与治理相结合、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自律与他律相结合”原则,对于占道经营摊点、流动摊点、违章建筑,采取了具体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人,实行分片包干、划段负责、集中整治、重点看守。对形成规模、数量较多的校园及周边摊群点要求按规定地点、时间和标准经营,对刚形成苗头、尚未形成规模、数量较少的或拒不服从管理的摊群点坚决予以取缔。市、区两级行政执法局实行错时管理,多班轮值,合理调度人员,延长执勤时间,采取了流动巡查与定点看守相结合的方式,加大巡查力度,及时发现、查处、取缔流动摊点,巩固集中整治成果,确保不回潮、不反弹。对违章建筑及时下达《责令停工整改通知书》,对逾期不自行拆除的,组织执法人员依法强制拆除。在集中整治工作中,市、县区组织行政执法人员开展集中行动53次,先后集中整治了安徽理工大学、市一中、洞二小、市直机关幼儿园、田区实验学校等城乡校园周边环境,共拆除乱搭乱建27处1000余平方米、拆除各类违规户外广告38块,清理取缔各类占道摊点1220个,规范设置摊群点8处、184户,校园周边环境大为改观。
(五)以人为本,大力创建安全文明校园
在集中整治工作中,我市以创建安全文明校园为抓手,加大整治校园内部存在各类问题的力度,积极消除校园内部安全隐患。全面加强了学校安全保卫工作的组织机构建设,充实学校的保卫力量,落实巡逻制度、门卫制度、24小时值班巡查制度、卫生保健制度、住宿生管理制度、计算机网络管理制度、突发事件处置预案和重大事故报告及责任追究等制度,构筑了学校安全防线。各级各类学校在整治期间,实行定期摸排检查,对电话线、电脑线、电源线私接乱拉、电网线路老化、违章用电、教育教学设施等存在的问题进行重点排查、整改。加强学校消防安全检查,消防设施按要求配齐、配全,定期检查,定期更换;健全治安群防群治体系,校内成立由青年教师组成的护校队,建立了治安信息员队伍。目前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已成立护校队221个。建立健全学生住宿档案,准确掌握学生在外租房情况,做到情况清、底数明。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学校食堂与集体用餐管理规定》,对学校饮食和卫生实行日查制,对无卫生许可证、无健康证上岗人员等问题认真进行清理,卫生部门共检查了152所学校的食堂,检测抽样608份次。市教育局在3个月内开展学校安全大检查6次,查找隐患,下发整改通知书35份,切实做好学校安全工作。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普遍对师生进行了校纪法规教育。我市所有学校都聘请了法制副校长或法制辅导员,共计345名。在集中整治期间,法制副校长或法制辅导员做法制报告200多场次,受教育师生10万多人。全市各级各类学校采取普法文艺演出、征文和演讲比赛等各种形式,强化了中小学生的法制教育、禁毒教育、安全教育,增强了自律意识,自我保护意识。通过创建安全文明校园活动,全市各级各类学校消除了安全隐患,提升了安全质量,建立了学校安全防控体系。目前,全市创建市级安全文明校园48所、县级安全文明校园208所。
经过3个月的集中整治,我市校园及周边环境大为改观,2006年1月10日至11日省校园及周边治安秩序综合治理检查组对我市校园及周边环境集中整治工作进行了专项检查。省检查组对我市集中整治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我市集中整治工作领导重视到位、组织到位、方法措施到位、攻克难点到位、督查督办到位,市委、市政府四位领导亲自抓这项工作,这在全省应该成为领导重视的典范。特别是对我市创新工作机制,依托“一校两表”建立起校园及周边环境治理工作的长效机制给予了较高评价,并表示将在下一步全省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中作为一项工作经验,向全省推广,并向中央综治委学校及周边治安秩序集中整治领导小组上报推荐。2006年1月27日至28日,市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从市政法委、市教育局、市委政研室、淮南二中、六中、八中、十三中、十五中、二十三中、二十四中等单位抽调12位同志分三个调查组,对全市校园及周边环境状况进行第二次问卷调查,共随机抽样调查13所学校。经对收回问卷中的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种情况统计得出:对市校园及周边环境总体状况满意率为80,基本满意率为17,不满意率为3。可以说经过3个月的集中整治,全市校园及周边环境明显改善,各类涉校案件明显减少,校园内部安全管理明显加强,广大师生的安全感明显增强,并初步建立起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的经常性机制。
二、认清形势,统一思想,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
我市校园及周边环境经过3个多月的集中整治,在各县区和各有关职能部门的努力下,取得明显成效,实现了整治工作的预期目标。但我们也要看到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工作存在着复杂性、反复性、长期性,尤其是随着形势的发展和情况的变化,还不断会出现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高校扩招,学生人数迅速增加,高校校园内的教育教学设施仍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要求,同一所高校学生的学习、生活、住宿分散在几个校区,还存在租住房屋供学生居住的现象。同时高校内部由于管理力量不足,致使校园及周边环境存在的一些问题或不能及时解决、或不能有效预防、或不能及时上报寻求解决。二是校外人员干扰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教学现象还时有发生;部分学校周边的文化场所还存在违规经营现象;有的学校门前两侧50米内及校内各类流动摊点依然存在;有些学校安全意识不强,内部管理不到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三是由于企业学校移交、长丰县7乡镇的划转,100多所学校(企业学校47所、划转学校77所)进入我市各级政府管辖,管理上还存在薄弱环节。四是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规模扩大,原远离闹市和公路主干道的学校自然进入闹市或面临公路主干道,门前及周边存在的问题也随之增多,各大中小学校门前的交通安全状况还有待于改善。五是春季来临,新学期开学,影响校园及周边环境的问题容易出现反弹。实现校园及周边环境的根本好转还任重道远,不是靠一两次的集中整治就能够彻底解决的,这就要求我们各级党委政府、各有关职能部门仍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认清形势,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从政治的、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到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工作的重要性;要从执政为民,从我市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奋力崛起,加快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切实增强做好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把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工作当作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自身义不容辞的职责,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认真落实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的各项措施,把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做为一项长期的工作抓牢抓实,抓出成效。
三、创新机制,常抓不懈,扎实做好2006年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工作
今年是我市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奋力崛起的一年,创造一个良好的校园及周边环境,意义十分重大。各级党委政府、各有关职能部门领导要充分认识到做好校园及周边环境的整治工作是促进我市教育改革、发展、维护稳定的需要,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需要,是永葆党的先进性的需要,是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为此,各级党委政府、各有关职能部门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切实做好2006年校园及周边环境的整治工作。
(一)加强领导,为整治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各县区、各有关职能部门要进一步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做到机构不撤,力度不减。要继续实行领导小组成员联系点制度,帮助、指导、协调、解决所联系学校校园及周边环境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各有关职能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各司其职,加强协作,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市、县区校园及周边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参谋作用,对全市各级各类学校校园及周边问题进行摸排、分析、汇总,对整治工作进行督查督办,确保各项整治措施的落实。
(二)依托“两表”,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要继续以“一校两表”为抓手,全面创新工作机制。“一校两表”即《校内安全隐患排查表》和《校园及周边环境隐患及其他问题排查表》,是我市整治工作的一个创新,是整治工作的基础性和先导性工作。对“一校两表”进行梳理、分析、汇总,可以全面掌握学校教育教学设施、食堂、用电线路、消防器材、校园网的安全等状况,可以全面掌握校园周边存在的200米范围内的“三厅一吧”及不良音像书店报刊点、校门前两侧50米内的各类摊点、校园周边治安、违章建筑、学校门前的交通秩序等状况,为领导决策,为更好地开展整治工作提供翔实、完备的第一手资料。对于“一校两表”的使用,一是要实行定期、滚动排查上报。定期上报是指每年4月、11月,一年两次全面上报;滚动上报是指集中整治期间和平时随时发现问题,随时摸排,尤其是出现影响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影响师生安全问题时要立即上报。市、县区两级领导小组办公室要依据上报的“两表”进行梳理、分析、汇总,掌握校园及周边环境存在的各类问题,及时向各县区、各职能部门通报、反馈,对存在问题要及时下达整改通知书,限时解决问题。如果我们能够认真使用好“一校两表”,就能够较好地解决有关职能部门对校园周边环境状况不能及时准确掌握,而学校清楚周边存在的问题但自身无力解决这样一个长期困扰校园周边环境治理的问题。二是要围绕“两表”建立台帐制度。各级教育部门、综治部门及各学校要对“一校两表”认真梳理、分析、汇总,把校内、校外情况摸清、摸准,建立起完备的工作台帐。台帐内容除“一校两表”外,还应有各类文件、会议记录、整改措施、整改通知书等,并及时进行信息沟通、反馈。三是要依托“两表”,探索建立长效机制。市、县区各级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要通过整治工作中“一校两表”的建立、完善、使用,把这个载体变为长效机制的一个重要部分,把集中整治与日常管理有机结合起来,使整治工作真正做到日常化、规范化、制度化,建立起校园及周边环境治理的长效机制。
(三)强化管理,大力创建安全文明校园。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的目的是为广大师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治安、文化、卫生、交通、市容环境,同时校园内部的安全管理、广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文明习惯养成、卫生环保意识、安全防范能力也需要不断加强提高。在强力推进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工作的同时,还需要不断深化“安全文明校园”的创建活动,把创建安全文明校园作为深化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和有效载体来抓,做到校园周边环境整治与安全文明校园创建内外互动,相互配合,同步推进。一是要从严治校,建立健全学校内部管理制度。各级各类学校要层层建立和健全学校安全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明确“一把手”责任制度,校长(院长)是学校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校园安全工作负总责。学校安全工作任务要层层分解,落实到人,并认真执行责任追究制。在学校考核、评估、评优、评奖中,要把学校安全工作作为基本条件,实行安全“一票否决”制度。要全面加强学校安全保卫工作的领导组织机构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综治委、教育部、公安部关于深入开展安全文明校园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和《企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进一步充实学校的保卫力量,落实各项安全制度,构筑学校安全防线。二是要积极整改,消除学校内部安全隐患。各级各类学校要认真摸排检查,对教育教学设施、生活设施、用电线路、消防设施等问题进行重点排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要健全治安群防群治体系,建立治安信息员队伍,学校职工住宅区和学生宿舍要成立看楼护院组织,要建立健全学生住宿档案,准确掌握学生在外租房情况。要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学校食堂与集体用餐管理规定》,对学校饮食和卫生实行日查制,严防食物中毒和传染病爆发。三是要加强教育,提高师生的安全和法制意识。各级各类学校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若干意见》,坚持计划、教材、课时、师资“四落实”,要普遍对师生进行法规校纪教育。各校法制副校长或辅导员要认真执行《淮南市法制副校长或法制辅导员管理办法》,定期到学校做法制报告。各级各类学校要采取各种形式加强法制与安全宣传,强化中小学生的法制教育、禁毒教育,增强广大青少年的的自律意识,自我保护意识。积极开展安全知识教育,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培养学生的安全防范能力和应急能力。要通过创建安全文明校园活动,使各级各类学校消除安全隐患,提升安全质量,完善学校安全防控体系。
(四)健全制度,实现校园及周边环境的长效管理。2006年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工作要在去年整治工作中所取得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并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使之成为本部门长期的工作制度。一是要建立日常工作制度。市、县区及市直各职能部门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领导小组要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听取整治工作汇报,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定期召开责任单位、责任人调度会,研究、分析校园及周边环境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并及时下发整改通知书,责成有关部门及时解决。二是要建立信息共享制度。学校定期或滚动排查填写“一校两表”,将校园及周边环境状况及时上报各级领导小组办公室,办公室梳理汇总后及时向各有关职能部门通报。公安、教育、文化、市容、工商等有关职能部门要互相配合,互通信息,共同开展校园及周边环境治理工作。市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定期以简报的形式向各县区、各有关职能部门通报情况。各职能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配备兼职“信息员”,把校园及周边环境状况和整治情况及时上报交流,保证信息畅通。三是要建立跟踪反馈制度。对校园及周边环境存在的各类问题,各级校园及周边环境领导小组办公室要进行动态跟踪,利用“一校两表”及时反馈新出现的问题和整治情况。四是要建立定期督查制度。各级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对校园及周边环境所存在的问题及时下达整改通知书,要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要明确整改要求,要限时解决有关问题,各级领导小组办公室定期进行督查督办。五是要建立完善责任制及责任追究制。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工作要建立健全各级党委、政府负总责,综治部门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各负其责、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要健全和完善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把校园及周边环境存在的问题分解到具体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由责任人负责解决。对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工作重视不够、措施不力、效果不好的县区、部门和学校要在年终的综治考核中进行扣分,要在全市予以通报批评,对严重不负责任,造成校园及周边环境混乱的、发生安全事故的,将依纪依法严肃处理,追究相关领导和责任人的责任。
同志们,一年之计在于春,目前我市正处在加快发展、实现崛起的关键时期,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工作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齐心协力,振奋精神,真抓实干,为创造整洁、优美、安全、文明的校园环境再做出新的贡献!
《在全市校园及周边环境集中整治工作总结表彰会上的讲话》来源于范文先生网,欢迎阅读在全市校园及周边环境集中整治工作总结表彰会上的讲话。
件组织专门力量,快侦快破,依法严惩了侵扰学校、师生的流氓黑恶势力。加强了学校周边的巡逻控制,安排值班民警在上学、放学和晚自习期间易发案的重点部位进行治安巡逻,市巡警支队每晚固定两部车在高校集中的田家庵区学院路段,不间断巡逻,在一些主要路段,新增了18处治安岗亭和报警点。三个月来,全市各级公安机关先后出动警力4000多人次,车辆1200多台次,检查高校、中小学及幼儿园507所,查出并整改安全隐患111处,查处侵害师生的各类治安案件16起,依法处理涉案违法人员24人,及时处置了影响学校稳定的突发性事件2起,较好地维护了学校的安全稳定。针对校园周边交通秩序状况,我市认真贯彻落实《道路交通安全法》,积极整治交通安全隐患,扎实开展“交通法规进校园”活动。大力加强交通设施建设,在集中整治阶段,对位于国道、省道和市区道路两侧的83所学校及周边交通事故多发点、段,增设了交通设施41个,在35处校园门前建立了醒目的交通警示标识,在市区主干道两侧23所学校门前学生上学放学期间设置临时提示性标识,施划斑马线56条。针对淮南师范学院新校区门前道路车速快、交通状况复杂的实际,市交警支队专门请省厅交警支队的领导和专家进行现场论证,增设了道路中心隔离护栏和三道减速反光道钉,设置了行人过街中央安全驻足区,施划了地面导流线等,有效地改善了这一路段的交通状况。交警部门实行错时与延时、定点与流动相结合的勤务新机制,坚持高峰站点、平峰巡线,特别是在学生上、放学高峰期增加警力,对于国道、省道和市区干道两侧的中小学以及交通事故多发路段实行交警大队包片、中队包段、民警包点的方法进行集中整治,从而有效地消除管理失控造成的交通事故。2005年,我市交通事故明显减少,在交通事故发生的数量、一次性死亡3人以上的重特大事故中,我市比上年同期大为减少,在全省是最低的。三是多措并举,大力营造良好的校园周边文化环境。在集中整治校园周边文化市场中,我市以“三厅一吧”(歌舞厅、电子游戏厅、录像厅、网吧)为重点,采取划片包干、定点定位的办法,强化措施,狠抓落实。严格按照文化经营、管理的相关法规和行业标准,对全市所有“三厅一吧”进行全面审核,并且对中小学校附近的网吧进行实地测量,网吧必须远离中小学校200米。在集中整治阶段,一律停止审批新的网吧经营户,认真把好市场准入关。市、县区各有关职能部门严查重管,在容易发生问题的时间采取日查、夜查和凌晨突查的形式,对城乡网吧采取拉网式检查和反复检查。对于“黑网吧”,发现一家坚决收缴设备,取缔一家;对于接纳未成年人的“三厅一吧”和违规超时经营网吧依法惩处,采取了警告、暂扣物品、登记在案、责令停业整改、一次性死亡法和吊销相关证照等方法严肃查处。实施身份证上网实名卡登记记录制度,有关部门采取了里应外合、蹲点守候等方法,把上网人员姓名、人数记录在案,目前已对262家经营单位安装实施监控软件。在集中整治期间,全市共开展了5次“三厅一吧”专项检查,出动检查人员760人次,检查“三厅一吧”860家次,取缔黑网吧26家,依法收缴网吧设备296件(台)、收缴非法音像制品2595盘(盒),净化了校园周边的文化环境。四是加大力度,依法取缔校园周边各类摊点。市市容管理部门和各县区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预防与治理相结合、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自律与他律相结合”原则,对于占道经营摊点、流动摊点、违章建筑,采取了具体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人,实行分片包干、划段负责、集中整治、重点看守。对形成规模、数量较多的校园及周边摊群点要求按规定地点、时间和标准经营,对刚形成苗头、尚未形成规模、数量较少的或拒不服从管理的摊群点坚决予以取缔。市、区两级行政执法局实行错时管理,多班轮值,合理调度人员,延长执勤时间,采取了流动巡查与定点看守相结合的方式,加大巡查力度,及时发现、查处、取缔流动摊点,巩固集中整治成果,确保不回潮、不反弹。对违章建筑及时下达《责令停工整改通知书》,对逾期不自行拆除的,组织执法人员依法强制拆除。在集中整治工作中,市、县区组织行政执法人员开展集中行动53次,先后集中整治了安徽理工大学、市一中、洞二小、市直机关幼儿园、田区实验学校等城乡校园周边环境,共拆除乱搭乱建27处1000余平方米、拆除各类违规户外广告38块,清理取缔各类占道摊点1220个,规范设置摊群点8处、184户,校园周边环境大为改观。
(五)以人为本,大力创建安全文明校园
在集中整治工作中,我市以创建安全文明校园为抓手,加大整治校园内部存在各类问题的力度,积极消除校园内部安全隐患。全面加强了学校安全保卫工作的组织机构建设,充实学校的保卫力量,落实巡逻制度、门卫制度、24小时值班巡查制度、卫生保健制度、住宿生管理制度、计算机网络管理制度、突发事件处置预案和重大事故报告及责任追究等制度,构筑了学校安全防线。各级各类学校在整治期间,实行定期摸排检查,对电话线、电脑线、电源线私接乱拉、电网线路老化、违章用电、教育教学设施等存在的问题进行重点排查、整改。加强学校消防安全检查,消防设施按要求配齐、配全,定期检查,定期更换;健全治安群防群治体系,校内成立由青年教师组成的护校队,建立了治安信息员队伍。目前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已成立护校队221个。建立健全学生住宿档案,准确掌握学生在外租房情况,做到情况清、底数明。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学校食堂与集体用餐管理规定》,对学校饮食和卫生实行日查制,对无卫生许可证、无健康证上岗人员等问题认真进行清理,卫生部门共检查了152所学校的食堂,检测抽样608份次。市教育局在3个月内开展学校安全大检查6次,查找隐患,下发整改通知书35份,切实做好学校安全工作。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普遍对师生进行了校纪法规教育。我市所有学校都聘请了法制副校长或法制辅导员,共计345名。在集中整治期间,法制副校长或法制辅导员做法制报告200多场次,受教育师生10万多人。全市各级各类学校采取普法文艺演出、征文和演讲比赛等各种形式,强化了中小学生的法制教育、禁毒教育、安全教育,增强了自律意识,自我保护意识。通过创建安全文明校园活动,全市各级各类学校消除了安全隐患,提升了安全质量,建立了学校安全防控体系。目前,全市创建市级安全文明校园48所、县级安全文明校园208所。
经过3个月的集中整治,我市校园及周边环境大为改观,2006年1月10日至11日省校园及周边治安秩序综合治理检查组对我市校园及周边环境集中整治工作进行了专项检查。省检查组对我市集中整治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我市集中整治工作领导重视到位、组织到位、方法措施到位、攻克难点到位、督查督办到位,市委、市政府四位领导亲自抓这项工作,这在全省应该成为领导重视的典范。特别是对我市创新工作机制,依托“一校两表”建立起校园及周边环境治理工作的长效机制给予了较高评价,并表示将在下一步全省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中作为一项工作经验,向全省推广,并向中央综治委学校及周边治安秩序集中整治领导小组上报推荐。2006年1月27日至28日,市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从市政法委、市教育局、市委政研室、淮南二中、六中、八中、十三中、十五中、二十三中、二十四中等单位抽调12位同志分三个调查组,对全市校园及周边环境状况进行第二次问卷调查,共随机抽样调查13所学校。经对收回问卷中的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种情况统计得出:对市校园及周边环境总体状况满意率为80,基本满意率为17,不满意率为3。可以说经过3个月的集中整治,全市校园及周边环境明显改善,各类涉校案件明显减少,校园内部安全管理明显加强,广大师生的安全感明显增强,并初步建立起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的经常性机制。
二、认清形势,统一思想,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
我市校园及周边环境经过3个多月的集中整治,在各县区和各有关职能部门的努力下,取得明显成效,实现了整治工作的预期目标。但我们也要看到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工作存在着复杂性、反复性、长期性,尤其是随着形势的发展和情况的变化,还不断会出现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高校扩招,学生人数迅速增加,高校校园内的教育教学设施仍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要求,同一所高校学生的学习、生活、住宿分散在几个校区,还存在租住房屋供学生居住的现象。同时高校内部由于管理力量不足,致使校园及周边环境存在的一些问题或不能及时解决、或不能有效预防、或不能及时上报寻求解决。二是校外人员干扰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教学现象还时有发生;部分学校周边的文化场所还存在违规经营现象;有的学校门前两侧50米内及校内各类流动摊点依然存在;有些学校安全意识不强,内部管理不到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三是由于企业学校移交、长丰县7乡镇的划转,100多所学校(企业学校47所、划转学校77所)进入我市各级政府管辖,管理上还存在薄弱环节。四是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规模扩大,原远离闹市和公路主干道的学校自然进入闹市或面临公路主干道,门前及周边存在的问题也随之增多,各大中小学校门前的交通安全状况还有待于改善。五是春季来临,新学期开学,影响校园及周边环境的问题容易出现反弹。实现校园及周边环境的根本好转还任重道远,不是靠一两次的集中整治就能够彻底解决的,这就要求我们各级党委政府、各有关职能部门仍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认清形势,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从政治的、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到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工作的重要性;要从执政为民,从我市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奋力崛起,加快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切实增强做好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把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工作当作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自身义不容辞的职责,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认真落实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的各项措施,把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做为一项长期的工作抓牢抓实,抓出成效。
三、创新机制,常抓不懈,扎实做好2006年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工作
今年是我市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奋力崛起的一年,创造一个良好的校园及周边环境,意义十分重大。各级党委政府、各有关职能部门领导要充分认识到做好校园及周边环境的整治工作是促进我市教育改革、发展、维护稳定的需要,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需要,是永葆党的先进性的需要,是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为此,各级党委政府、各有关职能部门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切实做好2006年校园及周边环境的整治工作。
(一)加强领导,为整治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各县区、各有关职能部门要进一步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做到机构不撤,力度不减。要继续实行领导小组成员联系点制度,帮助、指导、协调、解决所联系学校校园及周边环境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各有关职能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各司其职,加强协作,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市、县区校园及周边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参谋作用,对全市各级各类学校校园及周边问题进行摸排、分析、汇总,对整治工作进行督查督办,确保各项整治措施的落实。
(二)依托“两表”,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要继续以“一校两表”为抓手,全面创新工作机制。“一校两表”即《校内安全隐患排查表》和《校园及周边环境隐患及其他问题排查表》,是我市整治工作的一个创新,是整治工作的基础性和先导性工作。对“一校两表”进行梳理、分析、汇总,可以全面掌握学校教育教学设施、食堂、用电线路、消防器材、校园网的安全等状况,可以全面掌握校园周边存在的200米范围内的“三厅一吧”及不良音像书店报刊点、校门前两侧50米内的各类摊点、校园周边治安、违章建筑、学校门前的交通秩序等状况,为领导决策,为更好地开展整治工作提供翔实、完备的第一手资料。对于“一校两表”的使用,一是要实行定期、滚动排查上报。定期上报是指每年4月、11月,一年两次全面上报;滚动上报是指集中整治期间和平时随时发现问题,随时摸排,尤其是出现影响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影响师生安全问题时要立即上报。市、县区两级领导小组办公室要依据上报的“两表”进行梳理、分析、汇总,掌握校园及周边环境存在的各类问题,及时向各县区、各职能部门通报、反馈,对存在问题要及时下达整改通知书,限时解决问题。如果我们能够认真使用好“一校两表”,就能够较好地解决有关职能部门对校园周边环境状况不能及时准确掌握,而学校清楚周边存在的问题但自身无力解决这样一个长期困扰校园周边环境治理的问题。二是要围绕“两表”建立台帐制度。各级教育部门、综治部门及各学校要对“一校两表”认真梳理、分析、汇总,把校内、校外情况摸清、摸准,建立起完备的工作台帐。台帐内容除“一校两表”外,还应有各类文件、会议记录、整改措施、整改通知书等,并及时进行信息沟通、反馈。三是要依托“两表”,探索建立长效机制。市、县区各级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要通过整治工作中“一校两表”的建立、完善、使用,把这个载体变为长效机制的一个重要部分,把集中整治与日常管理有机结合起来,使整治工作真正做到日常化、规范化、制度化,建立起校园及周边环境治理的长效机制。
(三)强化管理,大力创建安全文明校园。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的目的是为广大师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治安、文化、卫生、交通、市容环境,同时校园内部的安全管理、广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文明习惯养成、卫生环保意识、安全防范能力也需要不断加强提高。在强力推进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工作的同时,还需要不断深化“安全文明校园”的创建活动,把创建安全文明校园作为深化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和有效载体来抓,做到校园周边环境整治与安全文明校园创建内外互动,相互配合,同步推进。一是要从严治校,建立健全学校内部管理制度。各级各类学校要层层建立和健全学校安全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明确“一把手”责任制度,校长(院长)是学校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校园安全工作负总责。学校安全工作任务要层层分解,落实到人,并认真执行责任追究制。在学校考核、评估、评优、评奖中,要把学校安全工作作为基本条件,实行安全“一票否决”制度。要全面加强学校安全保卫工作的领导组织机构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综治委、教育部、公安部关于深入开展安全文明校园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和《企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进一步充实学校的保卫力量,落实各项安全制度,构筑学校安全防线。二是要积极整改,消除学校内部安全隐患。各级各类学校要认真摸排检查,对教育教学设施、生活设施、用电线路、消防设施等问题进行重点排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要健全治安群防群治体系,建立治安信息员队伍,学校职工住宅区和学生宿舍要成立看楼护院组织,要建立健全学生住宿档案,准确掌握学生在外租房情况。要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学校食堂与集体用餐管理规定》,对学校饮食和卫生实行日查制,严防食物中毒和传染病爆发。三是要加强教育,提高师生的安全和法制意识。各级各类学校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若干意见》,坚持计划、教材、课时、师资“四落实”,要普遍对师生进行法规校纪教育。各校法制副校长或辅导员要认真执行《淮南市法制副校长或法制辅导员管理办法》,定期到学校做法制报告。各级各类学校要采取各种形式加强法制与安全宣传,强化中小学生的法制教育、禁毒教育,增强广大青少年的的自律意识,自我保护意识。积极开展安全知识教育,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培养学生的安全防范能力和应急能力。要通过创建安全文明校园活动,使各级各类学校消除安全隐患,提升安全质量,完善学校安全防控体系。
(四)健全制度,实现校园及周边环境的长效管理。2006年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工作要在去年整治工作中所取得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并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使之成为本部门长期的工作制度。一是要建立日常工作制度。市、县区及市直各职能部门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领导小组要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听取整治工作汇报,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定期召开责任单位、责任人调度会,研究、分析校园及周边环境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并及时下发整改通知书,责成有关部门及时解决。二是要建立信息共享制度。学校定期或滚动排查填写“一校两表”,将校园及周边环境状况及时上报各级领导小组办公室,办公室梳理汇总后及时向各有关职能部门通报。公安、教育、文化、市容、工商等有关职能部门要互相配合,互通信息,共同开展校园及周边环境治理工作。市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定期以简报的形式向各县区、各有关职能部门通报情况。各职能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配备兼职“信息员”,把校园及周边环境状况和整治情况及时上报交流,保证信息畅通。三是要建立跟踪反馈制度。对校园及周边环境存在的各类问题,各级校园及周边环境领导小组办公室要进行动态跟踪,利用“一校两表”及时反馈新出现的问题和整治情况。四是要建立定期督查制度。各级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对校园及周边环境所存在的问题及时下达整改通知书,要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要明确整改要求,要限时解决有关问题,各级领导小组办公室定期进行督查督办。五是要建立完善责任制及责任追究制。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工作要建立健全各级党委、政府负总责,综治部门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各负其责、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要健全和完善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把校园及周边环境存在的问题分解到具体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由责任人负责解决。对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工作重视不够、措施不力、效果不好的县区、部门和学校要在年终的综治考核中进行扣分,要在全市予以通报批评,对严重不负责任,造成校园及周边环境混乱的、发生安全事故的,将依纪依法严肃处理,追究相关领导和责任人的责任。
同志们,一年之计在于春,目前我市正处在加快发展、实现崛起的关键时期,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工作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齐心协力,振奋精神,真抓实干,为创造整洁、优美、安全、文明的校园环境再做出新的贡献!
《在全市校园及周边环境集中整治工作总结表彰会上的讲话》来源于范文先生网,欢迎阅读在全市校园及周边环境集中整治工作总结表彰会上的讲话。
【在全市校园及周边环境集中整治工作总结表彰会上的讲话】相关文章:
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工作总结01-28
校园周边环境整治总结08-15
在全市劳动模范表彰会上的发言08-15
在全市发展民营经济工作暨表彰会上的讲话08-15
在全市文明诚信药房表彰大会上的讲话08-15
在全市农村统计工作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08-15
校园及周边环境专项整治活动总结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