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全市经济工作回上讲话
文章标题:全市经济工作回上讲话
陈伟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8年1月22日)
同志们:
市委、市政府决定召开这次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主要是传达贯彻中央、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围绕落实市第二次党代会确定的战略部署和市二届人大一次会议审定的目标任务,回顾总结2006年工作,深入分析当前形势,全面安排部署今年经济工作,动员组织广大干部群众凝心聚力,开拓奋进,努力实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的良好开局。会上,7县(区)主要负责同志要作表态发言,马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下面,我根据市委常委会讨论的意见,先讲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保持和发展2006年良好的工作态势
2006年,是我市历史上不平凡的一年。全市各级党政组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一届十次全委(扩大)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实现了“十一五”的良好开局。
一是形成了千方百计谋发展、快发展,不断壮大经济实力的良好态势。各级坚持实干攻坚抓突破,知难而进,全力推进经济社会事业快速发展。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地方财政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均保持了两位数增长,增幅分别达到12.1、15.5和13。
二是形成了上下一心、企地联动,同心协力跑项目、争项目、引项目、建项目的良好态势。一批国家和省列重点项目顺利开工建设,正在争取的项目前期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全年共实施50万元以上各类项目619项,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9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达到37,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0.5个百分点。
三是形成了建基地、抓标准、打品牌、拓市场,加快做大做强主导产业的良好态势。平凉煤电、平凉红牛、平凉金果、平凉旅游四大产业在外延扩张和内涵挖掘上取得了新的突破。质量兴市活动深入推进。煤电生产能力稳步提升,牛、果产业基地进一步夯实,“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正式命名。四大产业增加值占到地区生产总值的40以上。
四是形成了整合项目、各方帮建、典型引路,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良好态势。“百村试点”和“三清五改”示范村建设发挥了积极的示范带动作用,探索出了符合市情实际的三条路子和五种模式,泾川的实践得到中央有关部门和省上的肯定。扶贫开发有效推进,劳务经济快速发展,农民收入稳步增加。
五是形成了抓协调、促效益,抓重点、保全局,技改节能环保并重,努力打造工业主导优势的良好态势。努力化解经济运行中的不利因素,积极促进工业经济稳定增长。华亭电厂1号机组、砚北600万吨选煤厂等一批工业项目建成投产,煤电工业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凸显,主要工业产品实现了产销同步增长,工业对财政的贡献率提高到55。
六是形成了扩容提质同步、着力完善城镇功能、发挥集聚效应、增强辐射带动能力的良好态势。中心城市建设大力度推进,建成了泾河大道等一批重大项目,基本形成了“五纵十横”的路网框架。全省村镇规划建设现场会议观摩推广了灵台朝那、独店和泾川丁寨等村镇建设的典型经验,全市城镇建设总投资增幅达37,城镇化水平提高到26.6。
七是形成了抓改革、增活力,抓开放、促开发,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和第三产业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国有企业改革攻坚基本完成,其它领域改革不断深化。搭建各类招商平台,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开放开发成效显著。全市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的增幅达到24.8,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到地区生产总值的40,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2.5。
八是形成了重民生、抓保障,重统筹、促和谐,全面加快社会事业发展的良好态势。农村群众吃水、行路、上学、就医、用电、通讯等条件得到有效改善,较好地落实了新型合作医疗、“五保”供养、低保等新的社会保障政策。城镇就业率稳步提升,社会保障水平明显提高。维稳、信访、安全生产进一步加强。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广播电视、计划生育等社会事业有了新的进步。
这八个方面,是全市上下齐心协力、扎实苦干形成的,我们要倍加珍惜,并在今后工作中继续坚持,不断取得新的发展。
二、准确认识和把握今年经济工作的形势
当前,全国经济形势和宏观政策都有一些新的变化,我市发展又处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对此,我们要深入研究,准确把握,增强工作的预见性,赢得工作的主动权。
从有利的方面来看,今后一个时期,煤炭等资源性产品仍将继续保持价格高位波动的态势,虽对我市发展有着直接影响,但总体上有利于资源型产业保持较快增长,有利于加快煤电化运基地建设步伐。国家新增建设投资主要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用于支持基础教育和公共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有利于我们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加快教育、卫生、文化事业发展;中央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在重中之重,实行“三
个高于”的倾斜支持政策,有利于我市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国家加大对自主创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等领域的投入,有利于我们加快技术创新,推进节能降耗和污染治理;省上确定今年为“装备制造业发展年”,有利于我们进一步拓展蒸汽疏水阀、切纸机、真空开关等机械产品,改造提升制药、建材、化工等传统产业,培育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全省继续实施交通建设“东部会战”,投资136亿元用于国家干线和乡村公路建设,有利于我们加快改善交通基础条件,加速“市内两小时、西兰银三小时”交通圈的建设步伐。
从新的挑战因素来看,今年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基调是稳定、完善、落实政策,抑制全国性固定资产投资过热、增长过快的趋势,这对我们这样一个投资拉动型地区争取项目提出了新的挑战。特别要给大家交代清楚的是,国家明确要求从今年起,新开工项目必须符合“六项必要条件”:一是建设项目用地审批成为重要的前置条件,制定了禁止用地、限制用地项目目录,实行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制度;在项目可研审批或申请核准、备案之前,建设单位必须提出预审申请,接受审查。二是环境评价的深度和质量要求更高,不仅要及时完成项目本身环境影响报告的审批,而且如果项目对区域环境有重大影响、涉及环境敏感区域、存在较大环境风险的,还必须完成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三是产业政策更加严格,确定了鼓励类、限制类、淘汰类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并对水泥、煤炭等11个行业的市场准入条件做出了新的更加严格的规定。四是增加了项目节能评价,凡新建、改建、扩建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必须进行节能评估和审查。五是规划指导性和约束性增强,新上项目要符合“十一五”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并纳入行业规划或产业规划。六是必须符合信贷、安全管理、城乡规划等规定和要求。这些新的政策规定,强化了项目建设和投资的规范化监督和管理,加大了项目前期工作量和报批、核准的难度。从市场环境分析,随着入世过渡期的结束,今年我国将在更大范围内融入国际市场,区域经济发展受国际市场的影响将越来越大,市场竞争也将更加激烈,这对我市农村特色产业和地方工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压力。
从我市发展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来看,一是工业经济总量不足,结构性矛盾突出,资源依赖性特征明显,全市经济运行受煤电市场波动的影响较大。二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缓慢,产业链条短,相当一些产业和产品处在提供原料和粗加工阶段,初级产品多,高附加值产品少;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不快,农副产品加工滞后,后续精深加工环节未能有效跟上去。三是农业基础脆弱,综合生产能力不强,产业开发的规模优势和品牌效益还需尽快提高,农民增收难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四是投融资渠道单一,中小企业发展、新农村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受到资金的严重制约。五是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群众行路、上学、饮水、就医难等问题还程度不同的存在,公共服务能力与群众的现实需求存在较大差距。六是因城镇拆迁、企业改制、土地征用等引发的不稳定因素增多,就业压力大,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这些,需要我们高度重视,着力研究解决。
上述情况表明,当前我市经济发展既面临新的机遇,又面临新的挑战,既有许多有利条件,也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但总体而言,机遇大于挑战,希望大于困难。全市各级一定要审时度势,注意趋利避害,抢抓发展机遇,积极应对挑战,切实把全市干部群众的思想统一到市第二次党代会精神上来,统一到市委、市政府“推进新跨越、建设新平凉”的决策部署上来,真正找准工作的着力点和突破口,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三、明确今年工作的目标任务和重点
今年是我市推进新跨越的起步之年,抓好今年的工作尤为重要。围绕市第二次党代会提出的总体要求,按照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协调发展和与“十一五”规划相衔接的原则,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1,达到135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达到76.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达到38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2,达到6.4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达到49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达到863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达到2056元;人口自增率控制在6‰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4个百分点,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降低6,主要污染物排放减少2。
就具体工作而言,要着力抓好以下八个方面:
(一)突出工业主导型发展方向,着力提高工业发展水平。实现新跨越,关键是要做大工业经济总量,实施工业带动战略。当前,要突出解决市场发育程度低、产业链条短、精深加工不足,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缓慢、规模不大,改制企业改造提升不快,部分县(区)工业缺位、基础脆弱的问题。注重在调整结构中扩大总量,在改制创新中激活存量,在转变增长方式中提升效益。一是加快做大做强煤电优势产业。要加强衔接,合力攻坚破难,确保煤制甲醇、大柳煤矿、750KV超高压输供电工程全面开工建设,华亭电厂2号机组上半年并网发电,平凉电厂二期、崇信电厂一期取得实质性进展,灵台煤田开发取得有效突破。要加强对煤电骨干企业的协调调度,促进煤电联营,扩大煤炭外运,积极争取启动优惠电价政策,增加售电量。全市原煤产量达到2000万吨,发电量达到90亿千瓦时以上,煤电产业增加值达到27亿元。二是加快发展地方中小企业。要按照培育和发展产业集群的思路,抓住全省“装备制造业发展年”的机遇,对我市机械制造、建材、制药、电子、化工等传统产业进行认真梳理,找准改造提升的切入点,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增强市场竞争力。要深入推进质量兴市活动,积极开展企业产品认证,提高标准化生产水平,开发新产品20种,培育省级名牌产品3个以上。要围绕果、畜产品精深加工,鼓励百兴、凯沣、旭康、西开、景兴、恒兴等龙头企业加快技改步伐,提高产品附加值,真正形成具有自身特色优势的“农”字型企业集团。三是切实加强工业集中区建设。坚持科学规划、准确定位、正确引导,进一步配套基础设施,完善管理机制,营造诚信安商的服务环境,增强集聚能力,扩张集中区工业总量,形成以集中区为依托、相互关联、协作配套、优势明显的区域性工业增长极。二十里铺、华亭石堡子、静宁八里等工业集中区要在引资扩容、发展产业集群上实现大的突破,确保8个千万元以上项目入区建设。四是抓好改制企业的改造升级。在全面完成丰收厂等12户企业改革改制任务的同时,认真研究已改制企业的发展问题,引导企业准确进行产业产品定位,真正做到以新机制吸引资金、技术和人才,焕发新的发展活力,绝不能一改了之、听之任之。五是狠抓节能降耗。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是今年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考核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控制性指标。要主动适应这一要求,认真落实节能降耗和减排目标责任制,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安全评价、排污许可证、总量控制等监管制度。要重点抓好造纸、制革、煤炭采掘等行业和企业的节能、减排技术改造,依法淘汰浪费资源、污染环境、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设备和企业。省列7户、市列50户重点企业要确保完成年度节能降耗减排目标。要继续加大泾河、汭河、达溪河、葫芦河等重点流域的水污染治理力度,改善水环境质量。要高度重视对矿产、森林、水源等资源的保护,加快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要抓紧平凉城区污水处理厂管网碰接、调试等,年内实现雨污分流、达标排放。
(二)突出现代农业发展,着力推进新农村建设。要按照建设总体小康的要求,着力发展现代农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一是以标准化生产为重点,加快肉牛、果品产业开发步伐。要着力解决县(区)之间产业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基础薄弱、未形成规模和优势的县(区),要尽快定位,采取得力措施,集中突破。要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红牛和金果产业发展的《意见》,加大果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力度,加强幼园管理,扩大丰产园规模,切实解决新植园年年增、丰产园面积上不去、总产量增幅不高的问题,提高优质果品率和出口量。要发挥平凉金果集团的带动作用,统一标准,统一包装,一致向外推介“平凉金果”品牌,拉动果产业规模、质量、效益同步快速提升。年内新植果树经济林15万亩,新增标准化果园10万亩,注册果品出口基地3万亩,苹果挂果园套袋率达到80以上,出口创汇实现翻番。要按照畜牧产业的有关标准,细化品种改良、青贮饲草、疫病防治的具体措施,继续实施“万千百十”规模养牛工程,发展集约化养殖小区和繁育大户,提高科学养殖水平。要注重发挥红牛集团服务企业、带动基地、拓宽市场、提升品牌的作用,引导农户发展标准化生产和订单养殖。年内完成“平凉红牛”证明商标注册,全年牛饲养量达到93万头,出栏率达到42,更新耕地种草10万亩,畜产品出口实现新的突破。二是以推广先进适用技术为重点,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在确保粮食生产安全的前提下,要围绕推行农产品生产标准、优质农产品质量认证、开发特色优势产业等重点,抓好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市上重点抓好泾河川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建设,引进示范优良品种,推广先进农业技术,带动泾河川农业结构调整和高效农业发展。各县(区)要根据自己的农业发展基础,培育1—2处现代农业建设示范点。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在发展现代农业上,一要定位准确,二要切实提高科技含量,增强示范性,三要建立扶持发展的长效机制,尤其要注意发挥各类专业协会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各级农业科技人员的作用,切实推进农业的集约化经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三是以提高农民创业技能为重点,加快发展劳务经济。要突出抓好外向型劳务输出,以职业化劳动技能培训为重点,兼顾维权知识、安全常识的培训,通过提高劳动技能,实现由单一型向技能型、短期务工型向长期稳定就业型的转变,特别要加强与省内外大中型企业和输入地的联系,在开辟劳务基地、打造劳务品牌、树立劳务形象、扩大有组织输出上实现重大突破;要高度重视就地劳务输转,根据产业开发的需要,注重种养实用技术和专项技能培训,培养一支技能型劳务产业“服务大军”,满足产业开发的季节性用工需求,实现就地转移。确保培训农民20万人(次),输出劳务50万人(次),其中有组织输出20万人(次)。要制定相关措施,吸引有一定资本积累和经营管理经验的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实现外出务工与回乡创业的有效互动和有机结合,提升劳务经济发展水平。四是以扶贫开发为重点,加快改善贫困乡村的生产生活条件。我市的扶贫工作难度大,任务依然艰巨,而且多数集中在林缘区和边远山区。要切实做好扶贫项目的衔接和争取,通过产业扶贫、科技扶贫和项目实施,着力改善贫困乡村的水、电、路等基本生产生活条件。要进一步完善部门帮建和领导联系贫困村机制,立足于办实事,加快扶贫开发步伐。要实施好47个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和7县(区)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确保1.5万人基本解决温饱,4.7万人稳定解决温饱。五是以“三清五改”、产业配套为重点,继续抓好新农村建设试点。要在巩固完善去年试点村的基础上,认真落实整合项目资金、劳动力培训、部门帮建、金融服务等四个《意见》精神,新抓建100个“三清五改”示范村,完成500个村的新农村建设规划。特别要注意克服把新农村建设简单理解为新村建设、重农宅建设轻产业配套的倾向,做到量力而行,稳步推进。
(三)突出项目建设,着力夯实发展基础。要敏锐把握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产业导向,有针对性地做好项目的论证、争取工作,进一步加大项目建设力度,确保项目总量稳中有增。一是要加快进度抓在建。积极配合平定高速、长凤高速公路建设,完成庄浪至莲花二级公路改建和新窑至大湾岭、马峪口至安口公路大中修改造,建成8条通乡油路和43条通村等级公路,进一步提升县乡道路通行能力。要认真实施好崆峒水库除险加固、田家沟坝系和联丰渠、王峡口水库改扩建工程,完成铜城水库和葫芦河、水洛河堤防以及泾川、灵台城防工程年度建设任务,抓好竹林寺水库水资源综合利用和4个灌区节水改造,实施10处饮水安全工程,解决9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二是要积极争取抓前期。突出抓好西平铁路、天平铁路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争取年内开工建设;兔里坪水库前期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凡列入“十一五”规划的重大项目,都要组建强有力的班子,按照项目建设“六项必要条件”的要求,全方位抓紧做好前期工作,确保项目按计划落地建设。三是要科学论证抓储备。要适应国家政策调整和市场变化,把谋划论证的重点放在国家支持的交通、电力、水利、生态、饮水安全等基础设施项目上,放在能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关联度高的煤炭后续开发、农产品精深加工等工业项目上,放在节能环保、技术改造以及新产品开发等高新技术项目上,放在教育、卫生、文化等关系民生的社会事业项目上。要切实解决项目老化、对应性不强、针对性差的问题,突出环评、能评、安评、土地预审、筹资等关键环节,一手抓项目库充实,一手抓项目争取,力争更多的项目挤进省上和国家年度盘子。四是要注重管理抓规范。要继续强化项目建设“四制”,切实抓好项目调度,全方位创设项目建设环境。建立市委、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不定期开展督查和协调,以确保项目建设有效推进。需要提醒的是,在招商引资和承接产业转移项目过程中,一定要严把准入关,坚决杜绝工艺落后、污染严重的项目,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
(四)突出中心城市建设,着力加快城镇化步伐。要大力实施基础配套和“绿化、亮化、净化、美化”工程,进一步完善城镇功能,增强集聚效应。目前,中心城市路网框架已基本形成,今年将集中实施“一带两区三园四路五建”工程,这些工程投资多、工程量大、要求高,必须全力抓好各项建设任务的落实。市城市建设工程指挥部要从打造中心城市新形象的战略高度,真正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组织精干力量,积极有效地推进工程建设。切实通过泾河大道旅游景观带建设以及“三园”改扩建,提升城市品位;通过经济适用住房小区和廉租房建设,较好地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通过四条横向道路的打通、背街小巷的改造、便民市场的建设等,着力改善广大居民的生活环境。崆峒区、国土、交通、水务、林业等有关单位要按照方案,积极配合,抓好各自承担任务的全面落实。要加强城市管理,严格执行规划法,坚决查处违规违章建设行为。要以启动园林城市创建为契机,建立市容环境综合治理的长效机制,提升城市的文明水平。312国道沿线3县(区)要采取得力措施,集中开展公路两侧街容村貌整治,着力改善对外形象。6县县城和重点小城镇要按照提质扩容、做精做细、突出特色的要求,继续抓好道路、排水、市场、集中供热等设施配套,从完善管理机制入手,吸引各类生产要素向城镇集中,加快城乡一体化推进步伐。需要强调的是,在城镇建设中,要把经营城市与转移农村人口有机地结合起来,依法稳妥地搞好城镇拆迁和土地征用。今年要在崆峒区的柳湖、泾滩两村开展失地农民社会保障试点,探索“城中村”改造、农民转居民、失地农民保障的有效途径,取得成功经验后,在全市稳步推开。全市完成城镇建设投资12亿元,城镇化水平提高1.6个百分点。
(五)突出开放开发,着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第三产业。以开放促开发,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和第三产业发展,是我市经济发展的潜力和活力所在。要高度重视抓好旅游产业,以“创优”成功和崆峒山晋升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为契机,全面加快景区景点建设,加大向外推介力度,在落实陕甘宁9市旅游框架协议的同时,实现与全国知名景点和精品旅游线路的有效对接,稳定扩大国内市场,努力突破国外市场,不断增强平凉旅游的品牌效应和辐射带动能力,确保全市旅游综合收入达到4.9亿元。有关县(区)和职能部门,要按照大旅游、大产业的思路,深入挖掘旅游文化内涵,开发旅游产品,特别要抓好涉外旅游服务人员培训和星级饭店配套。要牢固树立办市场就是办企业、兴产业、抓财源的理念,围绕建设陇东商贸中心,鼓励新世纪、世纪金鼎等商流企业做大做强,扩大平凉商城、柳湖建材等专业批发市场的辐射半径。深入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改造农家店500个,完善以平凉城区为中心、带动各县、辐射毗邻、联结周边大中城市的商贸流通网络,扩大市场吞吐量。要顺应消费升级的趋势,巩固提升餐饮、娱乐等传统服务业的水平,积极发展金融、保险、中介、咨询、评估认证等现代服务业,推动第三产业健康发展。要拓宽开放开发的视野,实施“走出去”战略,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积极组团参加全国性、区域性经贸活动,多层次、多形式、多领域开展经济技术协作与交流,形成兼收并蓄、多元包容的开放格局。要在做好加工型、生产型、合作开发资源型招商引资的同时,积极引进全国知名的物流配送、连锁经营、大型超市等现代商流企业,提升第三产业的发展层次。力争招商引资到位资金达到12亿元以上,出口创汇550万美元。要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引导非公有制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改造提升,切实改变一些企业小打小闹、作坊式生产、家族式管理的低层次、低水平状况,培育发展一批民营经济“小巨人”,努力扩大民营经济总量。各县(区)在这方面一定要有胆识和魄力,注意充分发挥机制灵活的优势,多层次、多形式地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着力培育以非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县域经济支撑体系。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达到52.9亿元,对财政的贡献率达到25以上。
(六)突出财源建设,着力提高财政金融工作质量。要认真总结调轨转制过程中财源建设的经验教训,科学谋划财源建设新的增长点,努力改变部分县(区)财源基础薄弱、缺乏后劲的现状。要在完善乡村财务管理机制,坚决制止新增债务、积极探索化解旧债的同时,深入研究取消农业各税后的财政新形势,突出培育工业骨干财源,大力发展商贸流通等补充财源,积极培植旅游、现代服务业等新兴财源,努力构建增长后劲足、结构比较合理、具有各自特色的财源体系。要按照今年调整后的新政策,早动手、早衔接,千方百计争取各类财源项目,加大转移支付的争取力度,提高财政的公共保障能力。要坚持依法治税,加强税收征管,做到应收尽收。要严格预算约束,优化支出结构,加大对新农村建设、产业开发、改善民生、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的支持力度。要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企业投资备案制,推行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扩大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的基金规模,多形式搭建融资平台,缓解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各金融机构要以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优化信贷结构,积极争取信贷规模和授权额度,加大对“三农”、企业、产业、项目的信贷支持。要以对地方贷款额度增幅的多少,作为衡量各金融机构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
(七)突出社会事业发展,着力促进经济社会相协调。要抢抓机遇,加大社会事业项目的争取力度,有效缓解我市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的问题。全力抓好城乡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继续重视抓好高中教育,创建一批示范性高中,实现全市中考升学率和高考上线率的较大提升。要大力推广静宁职教中心技能培训与市场“零距离”对接的做法,坚持中长期培训与短期培训结合,实用技术培训与务工技能培训结合,工学、企校、产学研结合等培养模式,突出抓好职业教育,确保初、高中未升学的毕业生普遍能够接受职业教育,掌握一技之长,使他们成为奔小康的“带头人”。确保职业学校招生达到8000人,就业率达到90以上。要加快各类适用技术推广步伐,在全社会开展科技创新活动,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要按照省上医疗卫生工作“四个全覆盖”的要求,积极做好基础核实、资金配套、运行模式等方面的准备和启动实施。完成32所乡镇卫生院新建改造任务,开建市医院医疗综合大楼。要认真落实各项奖励扶助政策,提高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水平。进一步完善农村、机关、重点企业和学校的信息化服务网络,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抓好全省电子政务试点工作。加强通讯、广播电视网络建设,启动实施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工程。办好市第二届运动会。要加强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建成柳湖书院,开建市老年活动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和妇女儿童活动中心。要围绕创建文化名市,深度挖掘地域文化内涵,力争推出一批有影响力的优秀文艺作品和文化产品,推动文化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八)突出改善民生,着力促进社会和谐。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高度关注民生,千方百计促民富、解民忧、保民安。一是要认真细致地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各级都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落实就业再就业政策,千方百计为失业人员创造各类就业增收的岗位;有关职能部门要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积极开展导向型的失业人员就业培训,努力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能力。各机关事业单位要严格落实开发公益性岗位的政策要求,提高“4050”人员的就业率。积极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开展多形式的自主创业,扩大转移就业。年内确保全市新增城镇就业1.2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4000人,援助零就业家庭实现就业8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二是要不断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扩面征缴,尽力扩大保障覆盖面,在全力抓好养老、失业、医疗、工伤保险的同时,持续抓好城乡低保、城镇低保人员医保和农村“五保户”供养,完善社会救助和保障体系。全面推行农民工工伤保险,建立农民工工资支付保证金制度,落实最低工资制度,依法清理拖欠工程款、农民工工资和企业职工工资,及时调处劳资纠纷,切实维护好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三是要高度重视安全稳定工作。牢固树立安全工作无小事的思想,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切实抓好矿山、化工等高危行业的安全生产,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强化对食品、药品、危险化学品和交通等重点领域的安全监管,建立有效的检查监督监管机制,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进一步健全完善应急处理机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要继续加大公安“三基”工程建设力度,大力实施社区警务战略,多层次开展平安创建活动,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始终保持对刑事犯罪的高压态势,提高打防控能力,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要认真落实领导信访包案制、接待日制度和督查督办制度,积极预防处理各种纠纷,及时化解各类矛盾,认真负责地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一些县(区)和部门要切实增强敏锐性,下功夫排查调处矛盾纠纷,坚决克服久拖不决、小事拖大、矛盾上交的现象,减少越级上访和群体性上访。四是要积极开展和谐创建。各级各部门都要认真落实市委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施意见》,广泛开展和谐社区、和谐村庄、和谐单位、和谐家庭等创建活动,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的良好风尚。
四、切实强化抓落实的工作措施
今年全市经济工作的目标、任务、要求都很明确。各级各部门要切实按照市委二届一次全委会议关于“扎实干事、为民办事、团结共事、廉洁做事”的总体要求和市二届人大一次会议关于推进工作落实的“责、勤、实、严、廉”五字举措,狠下功夫,抓好落实,务求实效。
一是要在高起点谋划、大手笔运作上下功夫、求实效。今年经济工作的任务重、标准高、要求严。在具体工作的落实中,特别在抓大项目、做大企业、培育大产业、壮大县域经济的“四大支撑”上,谋划的起点高不高、手笔大不大,直接体现了新的一届班子推进新跨越的胆识和魄力。尤其是在关系全局的重大项目争取、关键环节的攻坚破难上,要看各级各部门的点子多不多、举措实不实、效果好不好,以能干事、干成事作为衡量工作水平的重要尺度,促使在干大事、创新业的过程中,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
二是要在分级负责、分层落实上下功夫、求实效。要牢固树立权责对等意识,严格实行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工作责任制,切实做到一级干好一级的事,一级担好一级的责,上不交矛盾,下不推责任。对今年确定的目标任务,要逐级细化分解,逐项明确并靠实到分管领导、牵头部门、具体县(区)和责任单位。要在继续坚持已有督查考核办法的同时,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绩效评价体系,把面上督查、逐级统计上报考核与网上评议、民意测评、抽样调查有机地结合起来,注重看结果、看实效、看在同行业中的位次、看部门职能作用的发挥、看群众的满意程度,力求真实地反映各县(区)、各部门的工作位次和实绩。对做出显著成绩和突出贡献的,要大张旗鼓地宣传和表彰;对造成重大失误的,要实行行政问责和责任追究。通过严格的责任目标考核兑现,树立正确的工作导向。
三是要在切实提高工作效能上下功夫、求实效。要全面实施“效能”工程,强化各级的时间观念和效率意识,在议定事项落实上,切实做到决立行,行必果;在争取项目、招商引资上,切实做到闻讯而动、抢占先机;在工作进度要求上,切实做到超前、积极,讲求效率,始终把握工作的主动权。对能解决的问题必须高标准、高效率地抓紧解决,一时解决不了的要有明确的态度和意见。该上半年完成的不能拖到下半年,该年内完成的决不能留尾巴。人代会上承诺的十件实事,市人大、市政协已经列为今年视察、调研的重点,各有关单位一定要高度重视,强化措施,确保落实。对动手迟、进展慢、达不到要求的,市委、市政府在支持人大依法质询评议的同时,还将现场办公,现场解决问题,向人民有一个满意的交代。
四是要在形成工作合力上下功夫、求实效。不论是哪一级组织、哪一个职位,生活、工作在平凉,都要为平凉的老百姓谋实惠,为平凉的发展出力献策。特别是对重点项目,要进一步坚持市县联手、企地联合、部门联动,务求取得实效。对一些重点难点工作,要实行领导小组负责制,调集精兵强将,赋予相应的权力,集中力量抓突破。对中央和省上在我市实施的重点建设工程,要在人力、资金、用地等关键环节上给予全力支持,搞好协调配合和服务。中央、省驻平各单位要与地方勤沟通、互相理解、互相支持,切实履行好自己的职能,做到与地方发展互促共进。
五是要在比学赶超上下功夫、求实效。县(区)和部门都要立足在全省、全国发展的大局中找位置,积极主动地“跑上去”,与上级主管部门和有关单位勤沟通、多衔接,在项目、资金、政策等方面寻求更多的支持和帮助;采取多种形式“走出去”,加强与周边和发达地区的联系交流,借鉴先进经验,寻求多领域、多层面的合作开发机遇;要集中更多的时间“沉下去”,深入一线解决问题。通过比项目争取的质量、比招商引资的成效、比干事创业的实绩,在县(区)之间、部门之间、行业之间形成争创一流的浓厚氛围,形成风正、劲足、你追我赶、竞相发展的良好局面。
同志们,实现今年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任务艰巨,工作繁重。我们一定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同心同德,务实创新,开拓进取,扎实工作,确保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为实现推进新跨越的良好开局作出我们的不懈努力和贡献。
《全市经济工作回上讲话》来源于范文先生网,欢迎阅读全市经济工作回上讲话。
个高于”的倾斜支持政策,有利于我市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国家加大对自主创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等领域的投入,有利于我们加快技术创新,推进节能降耗和污染治理;省上确定今年为“装备制造业发展年”,有利于我们进一步拓展蒸汽疏水阀、切纸机、真空开关等机械产品,改造提升制药、建材、化工等传统产业,培育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全省继续实施交通建设“东部会战”,投资136亿元用于国家干线和乡村公路建设,有利于我们加快改善交通基础条件,加速“市内两小时、西兰银三小时”交通圈的建设步伐。
从新的挑战因素来看,今年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基调是稳定、完善、落实政策,抑制全国性固定资产投资过热、增长过快的趋势,这对我们这样一个投资拉动型地区争取项目提出了新的挑战。特别要给大家交代清楚的是,国家明确要求从今年起,新开工项目必须符合“六项必要条件”:一是建设项目用地审批成为重要的前置条件,制定了禁止用地、限制用地项目目录,实行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制度;在项目可研审批或申请核准、备案之前,建设单位必须提出预审申请,接受审查。二是环境评价的深度和质量要求更高,不仅要及时完成项目本身环境影响报告的审批,而且如果项目对区域环境有重大影响、涉及环境敏感区域、存在较大环境风险的,还必须完成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三是产业政策更加严格,确定了鼓励类、限制类、淘汰类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并对水泥、煤炭等11个行业的市场准入条件做出了新的更加严格的规定。四是增加了项目节能评价,凡新建、改建、扩建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必须进行节能评估和审查。五是规划指导性和约束性增强,新上项目要符合“十一五”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并纳入行业规划或产业规划。六是必须符合信贷、安全管理、城乡规划等规定和要求。这些新的政策规定,强化了项目建设和投资的规范化监督和管理,加大了项目前期工作量和报批、核准的难度。从市场环境分析,随着入世过渡期的结束,今年我国将在更大范围内融入国际市场,区域经济发展受国际市场的影响将越来越大,市场竞争也将更加激烈,这对我市农村特色产业和地方工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压力。
从我市发展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来看,一是工业经济总量不足,结构性矛盾突出,资源依赖性特征明显,全市经济运行受煤电市场波动的影响较大。二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缓慢,产业链条短,相当一些产业和产品处在提供原料和粗加工阶段,初级产品多,高附加值产品少;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不快,农副产品加工滞后,后续精深加工环节未能有效跟上去。三是农业基础脆弱,综合生产能力不强,产业开发的规模优势和品牌效益还需尽快提高,农民增收难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四是投融资渠道单一,中小企业发展、新农村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受到资金的严重制约。五是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群众行路、上学、饮水、就医难等问题还程度不同的存在,公共服务能力与群众的现实需求存在较大差距。六是因城镇拆迁、企业改制、土地征用等引发的不稳定因素增多,就业压力大,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这些,需要我们高度重视,着力研究解决。
上述情况表明,当前我市经济发展既面临新的机遇,又面临新的挑战,既有许多有利条件,也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但总体而言,机遇大于挑战,希望大于困难。全市各级一定要审时度势,注意趋利避害,抢抓发展机遇,积极应对挑战,切实把全市干部群众的思想统一到市第二次党代会精神上来,统一到市委、市政府“推进新跨越、建设新平凉”的决策部署上来,真正找准工作的着力点和突破口,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三、明确今年工作的目标任务和重点
今年是我市推进新跨越的起步之年,抓好今年的工作尤为重要。围绕市第二次党代会提出的总体要求,按照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协调发展和与“十一五”规划相衔接的原则,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1,达到135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达到76.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达到38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2,达到6.4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达到49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达到863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达到2056元;人口自增率控制在6‰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4个百分点,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降低6,主要污染物排放减少2。
就具体工作而言,要着力抓好以下八个方面:
(一)突出工业主导型发展方向,着力提高工业发展水平。实现新跨越,关键是要做大工业经济总量,实施工业带动战略。当前,要突出解决市场发育程度低、产业链条短、精深加工不足,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缓慢、规模不大,改制企业改造提升不快,部分县(区)工业缺位、基础脆弱的问题。注重在调整结构中扩大总量,在改制创新中激活存量,在转变增长方式中提升效益。一是加快做大做强煤电优势产业。要加强衔接,合力攻坚破难,确保煤制甲醇、大柳煤矿、750KV超高压输供电工程全面开工建设,华亭电厂2号机组上半年并网发电,平凉电厂二期、崇信电厂一期取得实质性进展,灵台煤田开发取得有效突破。要加强对煤电骨干企业的协调调度,促进煤电联营,扩大煤炭外运,积极争取启动优惠电价政策,增加售电量。全市原煤产量达到2000万吨,发电量达到90亿千瓦时以上,煤电产业增加值达到27亿元。二是加快发展地方中小企业。要按照培育和发展产业集群的思路,抓住全省“装备制造业发展年”的机遇,对我市机械制造、建材、制药、电子、化工等传统产业进行认真梳理,找准改造提升的切入点,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增强市场竞争力。要深入推进质量兴市活动,积极开展企业产品认证,提高标准化生产水平,开发新产品20种,培育省级名牌产品3个以上。要围绕果、畜产品精深加工,鼓励百兴、凯沣、旭康、西开、景兴、恒兴等龙头企业加快技改步伐,提高产品附加值,真正形成具有自身特色优势的“农”字型企业集团。三是切实加强工业集中区建设。坚持科学规划、准确定位、正确引导,进一步配套基础设施,完善管理机制,营造诚信安商的服务环境,增强集聚能力,扩张集中区工业总量,形成以集中区为依托、相互关联、协作配套、优势明显的区域性工业增长极。二十里铺、华亭石堡子、静宁八里等工业集中区要在引资扩容、发展产业集群上实现大的突破,确保8个千万元以上项目入区建设。四是抓好改制企业的改造升级。在全面完成丰收厂等12户企业改革改制任务的同时,认真研究已改制企业的发展问题,引导企业准确进行产业产品定位,真正做到以新机制吸引资金、技术和人才,焕发新的发展活力,绝不能一改了之、听之任之。五是狠抓节能降耗。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是今年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考核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控制性指标。要主动适应这一要求,认真落实节能降耗和减排目标责任制,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安全评价、排污许可证、总量控制等监管制度。要重点抓好造纸、制革、煤炭采掘等行业和企业的节能、减排技术改造,依法淘汰浪费资源、污染环境、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设备和企业。省列7户、市列50户重点企业要确保完成年度节能降耗减排目标。要继续加大泾河、汭河、达溪河、葫芦河等重点流域的水污染治理力度,改善水环境质量。要高度重视对矿产、森林、水源等资源的保护,加快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要抓紧平凉城区污水处理厂管网碰接、调试等,年内实现雨污分流、达标排放。
(二)突出现代农业发展,着力推进新农村建设。要按照建设总体小康的要求,着力发展现代农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一是以标准化生产为重点,加快肉牛、果品产业开发步伐。要着力解决县(区)之间产业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基础薄弱、未形成规模和优势的县(区),要尽快定位,采取得力措施,集中突破。要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红牛和金果产业发展的《意见》,加大果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力度,加强幼园管理,扩大丰产园规模,切实解决新植园年年增、丰产园面积上不去、总产量增幅不高的问题,提高优质果品率和出口量。要发挥平凉金果集团的带动作用,统一标准,统一包装,一致向外推介“平凉金果”品牌,拉动果产业规模、质量、效益同步快速提升。年内新植果树经济林15万亩,新增标准化果园10万亩,注册果品出口基地3万亩,苹果挂果园套袋率达到80以上,出口创汇实现翻番。要按照畜牧产业的有关标准,细化品种改良、青贮饲草、疫病防治的具体措施,继续实施“万千百十”规模养牛工程,发展集约化养殖小区和繁育大户,提高科学养殖水平。要注重发挥红牛集团服务企业、带动基地、拓宽市场、提升品牌的作用,引导农户发展标准化生产和订单养殖。年内完成“平凉红牛”证明商标注册,全年牛饲养量达到93万头,出栏率达到42,更新耕地种草10万亩,畜产品出口实现新的突破。二是以推广先进适用技术为重点,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在确保粮食生产安全的前提下,要围绕推行农产品生产标准、优质农产品质量认证、开发特色优势产业等重点,抓好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市上重点抓好泾河川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建设,引进示范优良品种,推广先进农业技术,带动泾河川农业结构调整和高效农业发展。各县(区)要根据自己的农业发展基础,培育1—2处现代农业建设示范点。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在发展现代农业上,一要定位准确,二要切实提高科技含量,增强示范性,三要建立扶持发展的长效机制,尤其要注意发挥各类专业协会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各级农业科技人员的作用,切实推进农业的集约化经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三是以提高农民创业技能为重点,加快发展劳务经济。要突出抓好外向型劳务输出,以职业化劳动技能培训为重点,兼顾维权知识、安全常识的培训,通过提高劳动技能,实现由单一型向技能型、短期务工型向长期稳定就业型的转变,特别要加强与省内外大中型企业和输入地的联系,在开辟劳务基地、打造劳务品牌、树立劳务形象、扩大有组织输出上实现重大突破;要高度重视就地劳务输转,根据产业开发的需要,注重种养实用技术和专项技能培训,培养一支技能型劳务产业“服务大军”,满足产业开发的季节性用工需求,实现就地转移。确保培训农民20万人(次),输出劳务50万人(次),其中有组织输出20万人(次)。要制定相关措施,吸引有一定资本积累和经营管理经验的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实现外出务工与回乡创业的有效互动和有机结合,提升劳务经济发展水平。四是以扶贫开发为重点,加快改善贫困乡村的生产生活条件。我市的扶贫工作难度大,任务依然艰巨,而且多数集中在林缘区和边远山区。要切实做好扶贫项目的衔接和争取,通过产业扶贫、科技扶贫和项目实施,着力改善贫困乡村的水、电、路等基本生产生活条件。要进一步完善部门帮建和领导联系贫困村机制,立足于办实事,加快扶贫开发步伐。要实施好47个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和7县(区)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确保1.5万人基本解决温饱,4.7万人稳定解决温饱。五是以“三清五改”、产业配套为重点,继续抓好新农村建设试点。要在巩固完善去年试点村的基础上,认真落实整合项目资金、劳动力培训、部门帮建、金融服务等四个《意见》精神,新抓建100个“三清五改”示范村,完成500个村的新农村建设规划。特别要注意克服把新农村建设简单理解为新村建设、重农宅建设轻产业配套的倾向,做到量力而行,稳步推进。
(三)突出项目建设,着力夯实发展基础。要敏锐把握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产业导向,有针对性地做好项目的论证、争取工作,进一步加大项目建设力度,确保项目总量稳中有增。一是要加快进度抓在建。积极配合平定高速、长凤高速公路建设,完成庄浪至莲花二级公路改建和新窑至大湾岭、马峪口至安口公路大中修改造,建成8条通乡油路和43条通村等级公路,进一步提升县乡道路通行能力。要认真实施好崆峒水库除险加固、田家沟坝系和联丰渠、王峡口水库改扩建工程,完成铜城水库和葫芦河、水洛河堤防以及泾川、灵台城防工程年度建设任务,抓好竹林寺水库水资源综合利用和4个灌区节水改造,实施10处饮水安全工程,解决9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二是要积极争取抓前期。突出抓好西平铁路、天平铁路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争取年内开工建设;兔里坪水库前期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凡列入“十一五”规划的重大项目,都要组建强有力的班子,按照项目建设“六项必要条件”的要求,全方位抓紧做好前期工作,确保项目按计划落地建设。三是要科学论证抓储备。要适应国家政策调整和市场变化,把谋划论证的重点放在国家支持的交通、电力、水利、生态、饮水安全等基础设施项目上,放在能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关联度高的煤炭后续开发、农产品精深加工等工业项目上,放在节能环保、技术改造以及新产品开发等高新技术项目上,放在教育、卫生、文化等关系民生的社会事业项目上。要切实解决项目老化、对应性不强、针对性差的问题,突出环评、能评、安评、土地预审、筹资等关键环节,一手抓项目库充实,一手抓项目争取,力争更多的项目挤进省上和国家年度盘子。四是要注重管理抓规范。要继续强化项目建设“四制”,切实抓好项目调度,全方位创设项目建设环境。建立市委、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不定期开展督查和协调,以确保项目建设有效推进。需要提醒的是,在招商引资和承接产业转移项目过程中,一定要严把准入关,坚决杜绝工艺落后、污染严重的项目,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
(四)突出中心城市建设,着力加快城镇化步伐。要大力实施基础配套和“绿化、亮化、净化、美化”工程,进一步完善城镇功能,增强集聚效应。目前,中心城市路网框架已基本形成,今年将集中实施“一带两区三园四路五建”工程,这些工程投资多、工程量大、要求高,必须全力抓好各项建设任务的落实。市城市建设工程指挥部要从打造中心城市新形象的战略高度,真正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组织精干力量,积极有效地推进工程建设。切实通过泾河大道旅游景观带建设以及“三园”改扩建,提升城市品位;通过经济适用住房小区和廉租房建设,较好地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通过四条横向道路的打通、背街小巷的改造、便民市场的建设等,着力改善广大居民的生活环境。崆峒区、国土、交通、水务、林业等有关单位要按照方案,积极配合,抓好各自承担任务的全面落实。要加强城市管理,严格执行规划法,坚决查处违规违章建设行为。要以启动园林城市创建为契机,建立市容环境综合治理的长效机制,提升城市的文明水平。312国道沿线3县(区)要采取得力措施,集中开展公路两侧街容村貌整治,着力改善对外形象。6县县城和重点小城镇要按照提质扩容、做精做细、突出特色的要求,继续抓好道路、排水、市场、集中供热等设施配套,从完善管理机制入手,吸引各类生产要素向城镇集中,加快城乡一体化推进步伐。需要强调的是,在城镇建设中,要把经营城市与转移农村人口有机地结合起来,依法稳妥地搞好城镇拆迁和土地征用。今年要在崆峒区的柳湖、泾滩两村开展失地农民社会保障试点,探索“城中村”改造、农民转居民、失地农民保障的有效途径,取得成功经验后,在全市稳步推开。全市完成城镇建设投资12亿元,城镇化水平提高1.6个百分点。
(五)突出开放开发,着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第三产业。以开放促开发,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和第三产业发展,是我市经济发展的潜力和活力所在。要高度重视抓好旅游产业,以“创优”成功和崆峒山晋升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为契机,全面加快景区景点建设,加大向外推介力度,在落实陕甘宁9市旅游框架协议的同时,实现与全国知名景点和精品旅游线路的有效对接,稳定扩大国内市场,努力突破国外市场,不断增强平凉旅游的品牌效应和辐射带动能力,确保全市旅游综合收入达到4.9亿元。有关县(区)和职能部门,要按照大旅游、大产业的思路,深入挖掘旅游文化内涵,开发旅游产品,特别要抓好涉外旅游服务人员培训和星级饭店配套。要牢固树立办市场就是办企业、兴产业、抓财源的理念,围绕建设陇东商贸中心,鼓励新世纪、世纪金鼎等商流企业做大做强,扩大平凉商城、柳湖建材等专业批发市场的辐射半径。深入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改造农家店500个,完善以平凉城区为中心、带动各县、辐射毗邻、联结周边大中城市的商贸流通网络,扩大市场吞吐量。要顺应消费升级的趋势,巩固提升餐饮、娱乐等传统服务业的水平,积极发展金融、保险、中介、咨询、评估认证等现代服务业,推动第三产业健康发展。要拓宽开放开发的视野,实施“走出去”战略,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积极组团参加全国性、区域性经贸活动,多层次、多形式、多领域开展经济技术协作与交流,形成兼收并蓄、多元包容的开放格局。要在做好加工型、生产型、合作开发资源型招商引资的同时,积极引进全国知名的物流配送、连锁经营、大型超市等现代商流企业,提升第三产业的发展层次。力争招商引资到位资金达到12亿元以上,出口创汇550万美元。要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引导非公有制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改造提升,切实改变一些企业小打小闹、作坊式生产、家族式管理的低层次、低水平状况,培育发展一批民营经济“小巨人”,努力扩大民营经济总量。各县(区)在这方面一定要有胆识和魄力,注意充分发挥机制灵活的优势,多层次、多形式地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着力培育以非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县域经济支撑体系。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达到52.9亿元,对财政的贡献率达到25以上。
(六)突出财源建设,着力提高财政金融工作质量。要认真总结调轨转制过程中财源建设的经验教训,科学谋划财源建设新的增长点,努力改变部分县(区)财源基础薄弱、缺乏后劲的现状。要在完善乡村财务管理机制,坚决制止新增债务、积极探索化解旧债的同时,深入研究取消农业各税后的财政新形势,突出培育工业骨干财源,大力发展商贸流通等补充财源,积极培植旅游、现代服务业等新兴财源,努力构建增长后劲足、结构比较合理、具有各自特色的财源体系。要按照今年调整后的新政策,早动手、早衔接,千方百计争取各类财源项目,加大转移支付的争取力度,提高财政的公共保障能力。要坚持依法治税,加强税收征管,做到应收尽收。要严格预算约束,优化支出结构,加大对新农村建设、产业开发、改善民生、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的支持力度。要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企业投资备案制,推行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扩大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的基金规模,多形式搭建融资平台,缓解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各金融机构要以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优化信贷结构,积极争取信贷规模和授权额度,加大对“三农”、企业、产业、项目的信贷支持。要以对地方贷款额度增幅的多少,作为衡量各金融机构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
(七)突出社会事业发展,着力促进经济社会相协调。要抢抓机遇,加大社会事业项目的争取力度,有效缓解我市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的问题。全力抓好城乡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继续重视抓好高中教育,创建一批示范性高中,实现全市中考升学率和高考上线率的较大提升。要大力推广静宁职教中心技能培训与市场“零距离”对接的做法,坚持中长期培训与短期培训结合,实用技术培训与务工技能培训结合,工学、企校、产学研结合等培养模式,突出抓好职业教育,确保初、高中未升学的毕业生普遍能够接受职业教育,掌握一技之长,使他们成为奔小康的“带头人”。确保职业学校招生达到8000人,就业率达到90以上。要加快各类适用技术推广步伐,在全社会开展科技创新活动,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要按照省上医疗卫生工作“四个全覆盖”的要求,积极做好基础核实、资金配套、运行模式等方面的准备和启动实施。完成32所乡镇卫生院新建改造任务,开建市医院医疗综合大楼。要认真落实各项奖励扶助政策,提高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水平。进一步完善农村、机关、重点企业和学校的信息化服务网络,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抓好全省电子政务试点工作。加强通讯、广播电视网络建设,启动实施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工程。办好市第二届运动会。要加强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建成柳湖书院,开建市老年活动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和妇女儿童活动中心。要围绕创建文化名市,深度挖掘地域文化内涵,力争推出一批有影响力的优秀文艺作品和文化产品,推动文化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八)突出改善民生,着力促进社会和谐。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高度关注民生,千方百计促民富、解民忧、保民安。一是要认真细致地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各级都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落实就业再就业政策,千方百计为失业人员创造各类就业增收的岗位;有关职能部门要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积极开展导向型的失业人员就业培训,努力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能力。各机关事业单位要严格落实开发公益性岗位的政策要求,提高“4050”人员的就业率。积极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开展多形式的自主创业,扩大转移就业。年内确保全市新增城镇就业1.2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4000人,援助零就业家庭实现就业8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二是要不断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扩面征缴,尽力扩大保障覆盖面,在全力抓好养老、失业、医疗、工伤保险的同时,持续抓好城乡低保、城镇低保人员医保和农村“五保户”供养,完善社会救助和保障体系。全面推行农民工工伤保险,建立农民工工资支付保证金制度,落实最低工资制度,依法清理拖欠工程款、农民工工资和企业职工工资,及时调处劳资纠纷,切实维护好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三是要高度重视安全稳定工作。牢固树立安全工作无小事的思想,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切实抓好矿山、化工等高危行业的安全生产,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强化对食品、药品、危险化学品和交通等重点领域的安全监管,建立有效的检查监督监管机制,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进一步健全完善应急处理机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要继续加大公安“三基”工程建设力度,大力实施社区警务战略,多层次开展平安创建活动,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始终保持对刑事犯罪的高压态势,提高打防控能力,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要认真落实领导信访包案制、接待日制度和督查督办制度,积极预防处理各种纠纷,及时化解各类矛盾,认真负责地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一些县(区)和部门要切实增强敏锐性,下功夫排查调处矛盾纠纷,坚决克服久拖不决、小事拖大、矛盾上交的现象,减少越级上访和群体性上访。四是要积极开展和谐创建。各级各部门都要认真落实市委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施意见》,广泛开展和谐社区、和谐村庄、和谐单位、和谐家庭等创建活动,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的良好风尚。
四、切实强化抓落实的工作措施
今年全市经济工作的目标、任务、要求都很明确。各级各部门要切实按照市委二届一次全委会议关于“扎实干事、为民办事、团结共事、廉洁做事”的总体要求和市二届人大一次会议关于推进工作落实的“责、勤、实、严、廉”五字举措,狠下功夫,抓好落实,务求实效。
一是要在高起点谋划、大手笔运作上下功夫、求实效。今年经济工作的任务重、标准高、要求严。在具体工作的落实中,特别在抓大项目、做大企业、培育大产业、壮大县域经济的“四大支撑”上,谋划的起点高不高、手笔大不大,直接体现了新的一届班子推进新跨越的胆识和魄力。尤其是在关系全局的重大项目争取、关键环节的攻坚破难上,要看各级各部门的点子多不多、举措实不实、效果好不好,以能干事、干成事作为衡量工作水平的重要尺度,促使在干大事、创新业的过程中,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
二是要在分级负责、分层落实上下功夫、求实效。要牢固树立权责对等意识,严格实行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工作责任制,切实做到一级干好一级的事,一级担好一级的责,上不交矛盾,下不推责任。对今年确定的目标任务,要逐级细化分解,逐项明确并靠实到分管领导、牵头部门、具体县(区)和责任单位。要在继续坚持已有督查考核办法的同时,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绩效评价体系,把面上督查、逐级统计上报考核与网上评议、民意测评、抽样调查有机地结合起来,注重看结果、看实效、看在同行业中的位次、看部门职能作用的发挥、看群众的满意程度,力求真实地反映各县(区)、各部门的工作位次和实绩。对做出显著成绩和突出贡献的,要大张旗鼓地宣传和表彰;对造成重大失误的,要实行行政问责和责任追究。通过严格的责任目标考核兑现,树立正确的工作导向。
三是要在切实提高工作效能上下功夫、求实效。要全面实施“效能”工程,强化各级的时间观念和效率意识,在议定事项落实上,切实做到决立行,行必果;在争取项目、招商引资上,切实做到闻讯而动、抢占先机;在工作进度要求上,切实做到超前、积极,讲求效率,始终把握工作的主动权。对能解决的问题必须高标准、高效率地抓紧解决,一时解决不了的要有明确的态度和意见。该上半年完成的不能拖到下半年,该年内完成的决不能留尾巴。人代会上承诺的十件实事,市人大、市政协已经列为今年视察、调研的重点,各有关单位一定要高度重视,强化措施,确保落实。对动手迟、进展慢、达不到要求的,市委、市政府在支持人大依法质询评议的同时,还将现场办公,现场解决问题,向人民有一个满意的交代。
四是要在形成工作合力上下功夫、求实效。不论是哪一级组织、哪一个职位,生活、工作在平凉,都要为平凉的老百姓谋实惠,为平凉的发展出力献策。特别是对重点项目,要进一步坚持市县联手、企地联合、部门联动,务求取得实效。对一些重点难点工作,要实行领导小组负责制,调集精兵强将,赋予相应的权力,集中力量抓突破。对中央和省上在我市实施的重点建设工程,要在人力、资金、用地等关键环节上给予全力支持,搞好协调配合和服务。中央、省驻平各单位要与地方勤沟通、互相理解、互相支持,切实履行好自己的职能,做到与地方发展互促共进。
五是要在比学赶超上下功夫、求实效。县(区)和部门都要立足在全省、全国发展的大局中找位置,积极主动地“跑上去”,与上级主管部门和有关单位勤沟通、多衔接,在项目、资金、政策等方面寻求更多的支持和帮助;采取多种形式“走出去”,加强与周边和发达地区的联系交流,借鉴先进经验,寻求多领域、多层面的合作开发机遇;要集中更多的时间“沉下去”,深入一线解决问题。通过比项目争取的质量、比招商引资的成效、比干事创业的实绩,在县(区)之间、部门之间、行业之间形成争创一流的浓厚氛围,形成风正、劲足、你追我赶、竞相发展的良好局面。
同志们,实现今年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任务艰巨,工作繁重。我们一定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同心同德,务实创新,开拓进取,扎实工作,确保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为实现推进新跨越的良好开局作出我们的不懈努力和贡献。
《全市经济工作回上讲话》来源于范文先生网,欢迎阅读全市经济工作回上讲话。
【全市经济工作回上讲话】相关文章:
在全市经济工作督查会议上的讲话08-13
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08-15
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08-15
**同志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08-15
在全市民营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08-15
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的发言08-15
市长在2008年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08-15
全市经济工作综述08-24
在全市民营经济工作会议上的发言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