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省水利厅党组中心组学习班发言材料
文章标题:省水利厅党组中心组学习班发言材料
创新理念、明确目标、加大力度进一步做好水利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工作(2008年7月)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在深刻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基础上,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局出发而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意义深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要全面把握、认真贯彻中央的部署,把更好地服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水利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新农村建设重在于“新”,因此我们要树立新观念,明确新目标,采取新举措,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狠抓落实,扎实推进,切实做好服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水利工作。[范文先生网文章-http://www.fwsir.com找范文,到范文先生网]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树立新的观念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非常现实的社会意义。我国有13亿人口,农村人口占大多数,农业和农村发展搞不上去,农民生活得不到显著改善,我们就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不能实现全国的现代化,不能实现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不能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当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初步具备了加大力度扶持“三农”的能力和条件。作为直接服务“三农”的水利部门,要树立新观念,抓住新机遇,实现新发展,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目标和要求,将“三农”政策统一到新农村建设中,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统领到我们的实际工作中,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贡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能单纯地等同于农业生产建设,也不简单等同于改善村容村貌,更不能热衷于立招牌搞花架子。新农村建设,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追求经济建设、民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全面进步与全面发展。因此,我们一定要树立新观念,围绕体制、机制创新和工作方法创新来开展工作,以农村的全面进步与全面发展为目标,进一步解放农村生产力,实现农业增收和城乡统筹发展。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明确新的目标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方向性的工作目标,涵盖面宽、涉及面广,是一项长期而繁重的历史任务。就我省水利而言,我们必须紧紧围绕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发展这个中心,统筹考虑,认真谋划,明确“四保”的建设目标。
1、坚持防汛抗旱保大局。防汛抗旱是湖北天大的事,始终是我们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我们要“有汛无汛做好抗大汛的准备,有灾无灾做好抗大灾的准备”,做到“三个紧抓”,为农业增产增收提供安全保障。第一,紧抓建设不放。目前,我省长江干堤建设已基本完成,但工作中的难点和薄弱环节仍然很多。在我省,仅长江、汉江的重要一级支流就有17条,其防洪保护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但防洪能力普遍不高,大部分河流防洪标准仅5~10年一遇,洪涝灾害频繁。下一步,我们要重点抓好连江支堤、民堤民垸和湖泊堤防的建设,通过加高加固堤防,整治河道、加强分蓄洪区安全建设和整治加固病险水库等工程措施,确保行洪安全,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确保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第二,紧抓调蓄不放。提高调蓄能力是防汛抗旱的一个重要保障措施,也是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重大举措。要加大调蓄工程的建设和整治力度,加大退田还湖的工作力度。同时要坚持按照蓄水工程的设计规模和承受能力,在确保蓄水安全的前提下,争取多蓄满蓄,并实现科学调度和优化配置,以全力保障抗旱用水之所需。第三,紧抓节水不放。我省水资源分配存在时空分布不均,工程性缺水和资源性缺水并存的局面,因此节水是我们一项长期、基本的战略。要尽快建立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的用水管理制度,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新技术,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和效益,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最大效益。同时要在大型和重点中型灌区实现“大、中、小,蓄、引、提”联合调度,提高灌区的调节能力,积极开展水雨情监测、预报,为科学蓄水节水提供指导。
2、坚持排涝灌溉保丰收。灌排工程在我省农业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息息相关。全省排灌区域覆盖了全省43的耕地,生产了全省70的粮食、80的商品粮、90以上的经济作物。在目前耕地逐年减少,粮食需求逐年加大,水资源供需矛盾逐年加剧的情况下,搞好排涝灌溉建设尤为重要,为此要做到“三个狠抓”。第一,狠抓泵站更新改造。全省大部分泵站由于建得较早,运行时间长,使用机率大,维护费用投入不足,机电设备老化,泵站功能减退,导致很多机组长期带病运行,故障频繁,严重威胁工程自身运行安全
。下一阶段,要继续加大工作力度,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要求和基建程序,对已列入国家更新改造计划的60处、102座、49.63万千瓦的大型排涝泵站及一些中小型排涝泵站,积极扎实做好前期工作,同时,抓紧时间施工建设,确保全面完成计划任务。第二,狠抓沟渠疏挖。我省渠系及渠系建筑物由于种种原因,渠道渗漏、淤塞及建筑物老化、破损现象十分严重,工程完好率仅为30—50,严重影响了灌水效率和灌溉保证率。要解决这个制约农业发展的不利因素,我们必须积极采取措施,狠抓沟渠疏挖,要按照节水增效、效益优先、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统筹兼顾、投工投劳的原则,紧密结合我省实际,采取相应技术措施及工程措施加以解决,努力提高全省灌溉水利用系数和节水率。第三,狠抓渠系配套。我省灌区大多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初期,受当时的经济和技术条件限制,工程建设标准低,施工质量差,配套不完善,以致大多数灌溉面积达不到设计标准,效益逐年衰减。水资源浪费较严重,抗灾能力较弱,灌溉水利用效率低,建设整治迫在眉睫。深入抓好渠系配套工作,对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3、坚持农村饮水保安全。近年来,通过扎实的工作,我省农村人口饮水困难问题已得到基本解决。但是高氟、苦咸、污染水及血吸虫疫水等不安全饮用水仍然在较大范围内严重影响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影响着农村社会的和谐发展。我们要坚持将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作为工作中的第一要务抓紧抓好,为农村社会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饮水安全保障。第一,要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规划。我省农村饮水不安全人数众多、问题复杂,不同地区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严重程度、解决途径不同,需要结合我省实际情况,按照“因地制宜、先急后缓、重点突出、分步实施”的原则,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规划。规划要因地制宜、把握重点、长短结合、远近结合、点面结合,科学地确定工程规模,科学地选择工程地址,确保不蛮干、不白干,要克服工程设计标准低、布局不合理、只讲建设不抓管理等问题,既要对上级负责,又要对群众负责,更要对历史负责。第二,要建设一批优质供水工程。饮水安全关系到民生大计,我们水利工作者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建设规划、项目管理等方面加强工作力度,确保所建工程优质长效,确保建一批工程造福一方百姓。第三,要建立一种好的运行管理机制。要按照“政府主导、群众参与、政策补贴、因地制宜、市场运作、老板经营、依规定价、计量收费”的原则,建立供水工程的长效健康运行机制,使工程运营规范、管理有序、使用有效、惠及百姓。
4、坚持开发治理保发展。破坏资源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保护资源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资源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湖北省水能资源丰富,我们既要大力挖掘水能资源潜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保障,又要科学开发、合理利用、综合治理。第一,要科学有序的开发水能资源。我省水能资源丰富,蕴藏量大,可开发潜力也很大,要通过新建和改造水电站等形式,对河流进行“流域、梯级、滚动、综合”开发,以充分利用水能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十一五”期间,我省将增加水电装机容量4232.7MW,其中发展以电代燃料生态装机99.7MW,基本解决38万人的代燃料用电问题;保护退耕还林面积385万亩;建设26个小康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建设一批中小河流农村水电集中连片开发示范区,为山区县域经济的发展增添活力。第二,要合理利用和依法管好水资源。我省是一个水资源相对丰富的省份,但是由于时空分布不均,资源性缺水和工程性缺水比较突出,水多、水少、水脏的问题严峻,因此我们始终要坚持人水和谐的原则,在法规的监督下,充分考虑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妥善处理开发与管护的关系,把水资源的节约、保护放在突出位置,节约为主,治污优先,把建立节水防污型社会作为水利发展的一项长期任务,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第三,要着力治理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历史和现实的实践都充分证明,生态环境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和民族的命运,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只有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使生态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才能促进生产力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我们要用科学的态度营造美好的人居及生态环境,加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整治,要通过水保工程措施,提高农田蓄水保水能力;通过种植经果林等水保农耕措施,增加农民收入,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采取新的举措
新农村建设的实施,对我们的水利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只有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不断深化服务功能,才能推进服务新农村建设工作持续深入发展。
1、在组织措施上抓队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程,只有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才能保证整体工作平稳有序推进。一是抓干部队伍。重点是抓好思想和作风建设,要通过多种教育形式,提高全省水利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综合素质,使他们站在政治的高度、全局的高度,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上来,统一到真心实意为农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上来。同时,发扬抗洪精神,弘扬过硬作风,落实责任、真抓实干,多干些实事,少唱一些高调,多造些民福,少图些私利,充分体现“水利人”的风范。二是抓管理队伍。新农村建设水利的任务十分繁重,工程项目多、投资也很多,管理如果跟不上,必然会出现问题。因此,加强管理队伍建设显得尤为重要。主要在两个方面做好工作:一方面要有一支过硬的管理队伍,在这方面,可建立完善专管为主,群管为辅,专群结合的管理队伍,使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包括招投标、物资设备、资金运转、工程质量等从上到下有专班专人监管;另一方面,要提高有关管理人员的素质。特别是负责招投标、计划、财务、设备的人员,要严格依照法律法规,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坚持按“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办事,以确保工程安全、资金安全、干部安全。三是抓技术队伍。主要是抓好技术干部的业务培训,更新知识,提高能力,用科学的手段指导工作。同时,按照中央今年一号文件精神,加强对广大农民水利方面技术、技能的培训,用实用的科学技术知识武装他们的头脑,进一步促进水利建设管理可持续发展。
2、在投资措施上找出路。新农村建设不能只依靠国家的投入,必须发动全社会的力量,充分调动起地方、群众、私营老板的积极性,广开投资渠道,建立多方投入机制,实现“政策融资、政府投资、银行贷资、社会筹资、个人捐资、利用外资”的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水利投融资形式,以资金的大投入带动水利的大发展。一方面要优化资金配置,发挥财政资金的放大效应。另一方面要加大社会办水利的引资力度,坚持政府引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原则,组织动员农民群众自力更生建设家园。同时还要严格执行“一事一议”政策规定,在自愿互利、注重实效、控制标准、严格规范、民主管理的前提下,鼓励和引导农民群众对自己直接受益的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投工投劳投资建设。
3、在管理措施上加力度。既要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认识新农村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又要尊重农民的民主意识、开放意识、参与意识,少一些强制、指令、摊派,多一些协商、示范、服务。既要学会用法制的办法、市场经济的办法、政策引导的办法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又要注重从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切的问题入手,让农民从看得见的实惠中积极行动,自觉自愿地投身新农村建设特别是水利建设。各级水利干部要深入农村、深入水利建设现场,开展调查研究,多倾听农民的意见、建议和呼声,既要为农民释疑解惑,又要帮农民排忧解难。要善于采用办点示范、典型带动等办法,探索路子,摸索规律,积累经验,完善决策,指导工作。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艰巨、繁重的历史任务。我们要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准确把握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趋势和发展规律,积极实践、扎实工作,把新农村建设更快更好地推向前进。
《省水利厅党组中心组学习班发言材料》来源于范文先生网,欢迎阅读省水利厅党组中心组学习班发言材料。
【省水利厅党组中心组学习班发言材料】相关文章:
党组中心组学习制度07-19
安监局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计划08-24
党组中心组学习心得体会08-24
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03-22
党组织现状调查汇报材料08-24
先进党组织事迹材料08-24
水利厅驻村工作队典型事迹材料08-17
全市先进党组织申报材料08-21
先进基层党组织申报材料08-24
农村基层党组织经验材料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