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
文章标题: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
政绩,是领导干部能力大小、水平高低、素质优劣的体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领导干部要有政绩。有了政绩,还要正确看待、科学衡量、辨证把握。先进性是党安身立命的根本,就党员干部个体而言,是品质、能力、行为的统一。坚持正确的政绩观,尤其是实现政绩观和先进性建设的良性互动,对落实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正确政绩观的辨证把握
1、正确看待政绩。一是政绩创造主体要有清醒认识。领导干部个人,是政绩创造主体,首先要重视政绩,做出业绩,让群众得实惠,社会有进步,经济能发展,完成职责使命。其次要量力而行,根据实际因地制宜搞建设,多大能力办多大事情。再次要讲究科学,尊重规律,多方收集意见,不能头脑发热乱拍板。此外,尤其不能把政绩当作个人提升的阶梯。做出政绩,是职责和使命,不能当成伸手要官的资本,在官声与民望的博弈中作出正确取舍。二是政绩评价主体要正确看待。从本质上讲,人民群众才是真正的评价主体,但实践操作层面上,上级和组织履行了这一职能,因此,在考核和评价过程中,不能被表象的东西蒙蔽,要深入实际,了解内在的、本质的东西,特别是要尊重和吸纳民意,以群众的认同与否为取舍,把握住正确的政绩导向。
2、科学衡量政绩。一是要明确衡量标准。衡量和判断政绩,要有一个标准。这就是胡锦涛提出的“三个坚持”:一切工作都要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的检验。坚持以实践衡量政绩,就是要在实践中完善决策,修正错误,在实践中求真、求知。坚持以群众衡量政绩,就是要考虑群众的“满意度”,获取群众认同度。坚持以历史衡量政绩,就是要从全局、战略、长期的视角看待政绩,杜绝“一任政绩几任包袱”的短期行为。二是要建立科学的政绩考评体系。一个是考核机制。要优化政绩考核的整体指标设置,淡化对GDP的一味追求,防止片面地用经济指标考核干部,注重内容的全面性,全面反映经济社会和人的发展。在政绩考核中,要有辩证思维,处理好显性政绩与隐性政绩、个人政绩与集体政绩、现任政绩与前任政绩、主观努力与客观条件,现实成效与长远发展,物质成果与精神成果的关系。一个是奖惩机制。政绩考评结果,要有效地运用于干部管理全过程,对勇于开拓、能打开工作局面的干部,不图虚名、踏实干事的干部,埋头苦干、注重为长远发展打基础的干部,要大胆提拔和使用。对追名逐利、心浮气躁的干部,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的干部,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的干部,好大喜功、急功近利的干部要坚决撤换和惩戒。通过激励约束,引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还有一个监督机制。对政绩成本与收益,要有有效的监管,杜绝损人不利己的政绩。
3、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善于识别干部,坚持客观、公正、全面、历史地看待干部政绩。对长期在艰苦环境下工作的干部要高看一眼;对长期默默工作,不事张扬的干部要多加留意;对埋头苦干,注重为长远发展打基础的干部绝不能亏待,真正把用科学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武装起来的干部,把那些在科学发展观、政绩观指导下,干出了突出政绩的干部提拔到领导岗位上,以形成正确的导向。
二、正确政绩观与先进性的合生共溶
1、依托与指导。正确政绩观的树立,关键在于有一个科学的指针,这个指针就是“三个代表”,而“三个代表”的核心就是保持党的先进性,从这个层面而言,先进性是依托和指导。党员干部只有以先进性为依托,才会有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的目标追求和内在动力,才能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好事实事,政绩观才有价值、有含金量。
2、检验标准与具体体现。先进性是一个大概念,内涵十分丰富,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有机统一构成其独特的体系。前面提到过,检验政绩观的标准有三个:实践、群众、历史的标准,这三个标准,可以说是先进性的具体化和延伸,实践是动态变化发展的,先进与否,也是在实践中验证的;群众的认同往往是同自身的利益息息相关,只有惠及民众的政绩观,才是正确和有生命力的;用历史的视角看待,很大程度上是一个理念的重新构建,离不开先进文化的引导和渗透。就领导干部个体而言,先进性是思想、品质、行为的统一,领导干部政绩观的树立、政绩工程的打造,无疑会体现出个人的认知、心智模式、思想品质,就这点而言,科学政绩观是体现先进性的良好载体。
3、现实抉择。在政绩观的认识上,存在很大误区,“越位”、“缺位”和“错位”的“政绩”多多,做表面文章、玩数字游戏、投机取巧;好大喜功、急功近利;心浮气躁、追名逐利;弄虚作假、欺上瞒下;诸如此类,不胜枚举。这些问题的存在,与先进性要求相悖,损害党群、干群关系,腐蚀党员干部队伍。必须着力解决这些突出问题,关键就是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使党员干部把追求政绩建立在求真务实的基础上,踏踏实实地为党和人民做工作、创政绩。
三、实现正确政绩观与先进性建设的良性互动
1、在政绩观中体现先进性。一是要把握正确政绩观的科学内涵。政绩观的正确与否,关键在于对内涵的把握,正确的政绩观,核心是以人为本,价值目标是为人民服务,全面、协调、可持续是基本内容,真抓实干是基本途径,实事求是是科学态度。尤其要注意把握好这个核心,以人为本,就是要始终坚持党的宗旨,为人民谋利益,为人民创政绩,实现个人价值与公众利益的最优选择。二是以机制为保障。制度更带根本性,政绩观的科学性,最终还得靠机制来保证,通过完善机制促互动。其一是必须抓紧建立和完善科学的政绩标准、考核制度和奖惩制度,以形成正确的政绩导向。其二是加快建立科学的民主决策机制,为科学发展奠基。依照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要求,遵循经济规律,理顺部门职责,合理设置机构,推行政务公开,健全集体决策制度、专家咨询制度、社会公示制度、决策责任制度等,切实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其三是明晰职能定位。政绩观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折射的是政府职能定位的问题。政府职能应定位在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对于行政审批事项,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妨碍市场开放和公平竞争的坚决取消,可以用市场机制取代的一律通过市场运作,确需保留的进一步简化程序、精简内容、提高效率。要通过职能的转变来促进二者的良性互动。
2、用先进性来提升政绩观的含金量。一是创新观念、凝聚共识,奠定正确政绩观的思想基础。先进性建设,是要从根本上解决思想观念问题。通过教育,校正广大干部的发展观和政绩观,创新发展的理念,丰富发展的内涵,拓新发展的思路,提升发展的水平,从而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全面发展。增强科学创造政绩的本领。二是提升科学执政创政绩的本领。其一是提升政绩中的科技含金量,用科学理论武装自己,按科学的方式开展工作;其二是民主含金量,先进性建设活动,强调以党内民主推动人民民主,充分尊重民意,把决策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上;其三是法律含金量,在法治的轨道上树立政绩,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依法行政,不断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与水平。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相关文章: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努力构建和谐锦州08-15
加强自身建设树立公道正派形象08-17
党的先进性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08-15
党先进性建设要与构建和谐社会紧密联系08-15
保持党的先进性 理想信念是基础08-17
紧紧围绕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全面加强新时期党委系统信息工作08-17
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措施和对策12-14
保持党的先进性4月党员思想汇报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