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演讲稿>领导讲话>乡镇农村>从#村劳动力就业格局和农民收入来源看三农问题

从#村劳动力就业格局和农民收入来源看三农问题

时间:2022-08-16 01:14:33 乡镇农村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从#村劳动力就业格局和农民收入来源看三农问题


        从#村劳动力就业格局和农民收入来源看三农问题
今年,我驻点河市镇##村。该村地处河市镇西南方向,三面环山,总人口1700余人,耕地600亩,山地4000亩,主要种植柑桔、龙眼等农作物。1995年经济作物效益显著,农村经济和集体经济发展迅速。随着市场变化,农产品价格下滑,利润大幅度减少,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多,农民增收困难。农业发展缺乏动力和亮点,现有的农产品科技含量低,产品结构单一、品种质量不适应市场对农产品日益多样化,优质化和精细化的要求;受地理位置、交通条件的限制,当地优美的生态环境和外部工业区建设难以惠及农民;农民增收缺乏支撑,规模较大的产品增产不增收,个体、私营企业发展缓慢,村里现只有两家小型鞋业加工场,经营困难,而相对优势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却未能发展;农村富余劳动力因观念陈旧、技术技能缺乏、就业信息不灵等方面的原因,难以向相关产业转移。具体分析如下:

  一、劳动力就业格局

从#村劳动力就业格局和农民收入来源看三农问题

  1995年,全村劳动力总数863人,(劳动力指18岁-60岁从业人员,下同),其中:男423人,女440人。劳动力中,小学以下(含小学)文化程度618人,初中文化215人,高中文化10人,全村从事农业、果林生产555人(其中从事水果场承包21人),农忙在家从事农业农闲外出打工150人,长期外出从事其他行业158人。2003年全村劳动力总数911人,其中男453人,女458人,劳动力中小学以下文化531人,初中文化358人,高中文化21人,全村从事农业、果林生产424人(其中从事果场承包8人)在村从事手工加工业78人,农忙在家从事农业,农闲外出打工128人,长期外出打工从事其他行业218人。农村30岁以上的农民,由于长期从事农业生产,未能掌握从事工业生产必要的技术或技能,劳动力转移受到制约。又由于历史原因,许多农民原来的收入都比较高,在开展劳动力转移工作中,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①95年18-30岁的长期外出人员中,经过近十年的时间,有一部分人员回村从事手工加工业。②2003年31-50岁,在家人员比较多,他们受家庭和农活的约束,又没有一定的劳动技能,劳动力大面积转移,只能依靠技能的提高和本地企业的吸纳。)

  二、农民收入情况

  1995年,全村农民柑桔产量2万担,平均销售单价120元/担,每担生产成本20元,(不含人工成本),每担盈利100元,柑桔总盈利200万元。全村农民龙眼产量0.2万担,平均销售单价350元/担,每担生产成本20元(不含人工成本)每担盈利330元,龙眼总盈利66万元。粮食作物、蔬菜、畜牧业,外出承包果林场等盈利73万元,外出从事其他行业收入154万元,全村农民纯收入493万元万元,人均3024.5元。2003年,全村农民柑桔产量增加到2.2万担,平均销售单价45元/担,每担生产成本22元(不含人工成本),每担盈利23元,柑桔总盈利50.6万元。全村农民龙眼产量0.15万担,平均销售单价50元/担,每担生产成本22元/担(不含人工成本)每担盈利28元,龙眼总盈利4万元。粮食作物、蔬菜、畜牧业等盈利55.2万元,外出劳工(含小商贩)等从事其它行业收入235.8万元,全村农民纯收入345.6万元,人均2021元。由于##村主要农作物只有三种,没有相应的农作物深加工企业,农产品品种单一,规避市场风险的能力低,农民收入受市场价格变动大。加上农产品技术含量低,未能规模化经营,生产成本偏高,难以满足市场对农产品的要求,出现增产不增收。此外,交通设施落后,也制约农产品的销售渠道、生态型企业的入驻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全村农民收入来源情况单位:万元(①农闲时外出打工人员,因流动性比较大,其收入未能统计。②其它产业指外出劳工从事各行业的收入。)

  三、劳动力转移动因

  ##村农业属粗放型,农村品结构单一,质量不够精细,技术含量不高,难以满足市场对农产品的要求,加上加入WTO后,关税下降,农业保护垒壁逐步消失,国外农产品(如进口优质水果)冲击市场,国内农副产品的生产成本偏高,保鲜措施不足,未能形成农副产品产业链,导致销售时间短,市场供过于求,产品价格下降,农民增产不增收,有的甚至出现亏本,生产积极性受到严重打击,迫使劳动力转向其他行业,为提高收入找出路。1995年外出劳务人员占总劳力的18.3,劳务收入占劳动力总收入31.2%;2003年外出劳务人员占总劳动力的30.8,劳力收入占劳动力总收入的68%,高于全省36.2%的平均水平。(外出劳工人员不含在家从事手工业人员,收入也不含在家从事手工业人员的收入)

  四、发展思路

  面对##村劳动力的就业格局调整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双重压力,增加农民收入和保障粮食生产的双重目标,发展


        社会事业和促进经济增长的双重任务。我们认为,当前重点要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抓好农民工劳动技能的培训工作,首先要做好农村闲置劳动力的调查工作,了解他们的年龄、爱好、文化程度、就业意向,工薪要求等;其次要摸清我区产业工人的需求情况,做好企业和农村劳动力之间的桥梁作用,尽量培训河市工业区所需的劳动力,使农村劳动力在今后一至两年内在当地就业,(能减少住宿费用、伙食费用,又能关照到家庭)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形成劳动力转移和企业稳定员工的双赢局面。

  2、积极研究农业集约化经营的措施。目前##村共有水田600左右亩,每户平均1亩左右水田地,许多青壮年不愿放弃赖以生存的土地,生产成本太高,同时也制约劳动力的转移。若实行土地集约化经营,能降低劳动生产成本,把短期闲置劳动力转化为长期闲置,促使农村劳动力的进一步转移(也可先进行劳动力的转移,减少土地集约经营的压力)。

  3、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共有山地4000左右亩,年产柑桔2.2万担,龙眼0.15万担,占用大量农村劳动力,但这些产品质量不高,精细不够,有的上市时间短,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低,难以适应市场需要,今后要加大对产品结构的调整力度和农产品的生产技术指导,积极争取扶持政策,种植速生丰产林、野山辣、反季节蔬菜等农作物和水果高接改良,分散市场风险,努力促进农民增收,提高水源保持能力。

  4、加大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村水源严重贫乏,现有的两个小五型水库存在渗透现象,每年2万元的村财收入是难以解决水库的维修问题,今后需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扶持,解决水库问题。

  5、##村距镇政府所在地约6公里,生态环境优美,村级公路面窄,弯度大,严重制约农产品的外销,生态开发企业的入驻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每天250人的学生和大量村民面临交通安全的威胁,要积极争取政府扶持,拓宽完善现有的4公里公路。

  五、意见和建议

  要改变##村的现状,彻底解决“三农”问题,农村土地集约化经营是前提,乡村公路、农业设施建设是基础,大力引进各类企业,增加人气商机是关键,产业结构调整,推广订单农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增加农民收入的具体措施。为此,我们建议:

  1、出台相关政策,扶持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首先要进行相关制度的改革,取消歧视性政策,避免出现类似干部下乡“补贴”,农民进城“收费”,农村三级办学,城市包干办学的现象。其次,要大力发展工业小区,壮大吸收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阵地,对吸纳和培训本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企业,要给予扶持和奖励。再次要加大小城镇建设力度,出台针对入城农民工的经济适用房(或解困房)政策,把城镇流动人口(主要是农民)转化为常住人口。(购房农民必须放弃农村土地承包权,有利于农村土地的流用和集约化经营,低价转让农村旧房,有利于农村的整体规划和旧村改造)

  2、做好相关服务,帮助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首先要加大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宣传力度,排除成年人学习劳动技能的心理障碍。其次,要充分发挥村、镇、劳动就业中介机构的作用,建立健全就业岗位信息和劳动力情况信息,强化沟通协调,加速劳动力的转移。再次要做好劳动力的培训工作,一方面,要利用敬德职业学校,选择好就业方向,采用校企联办的方式,积极培养农村初中毕业生,使他们具有技术技能的劳动者。另一方面,要针对富余劳动力的现状和企业用工的需求,采取镇村组织,劳动部门协调,企业培训,政府扶持的方式,做到边学边用,培养实用型劳动者。

  3、根据实际,积极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农业综合开“范文先生”版权所有发涉及到农业基础设施,农产品结构调整,农业规模化经营等,是解决我区农业生产水平低、成本高、产品质量差、市场风险大的有力措施,是解决农产品结构性过剩的重要方法,鉴于我区的现状,在符合区整体规划的前提下,将农业综合开发的重点放在山地开发,选择一至两个较有条件的地方,建设水利设施,山地给水灌溉,果树高接改良,产品结构调整,农业技术指导,实行多种经营分散市场风险,要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积极引进扶持生态性开发企业,努力发展订单农业,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4、继续抓好乡村道路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产业结构调整等措施,更重要的是发展农村个体经济、私营企业和各种加工业,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并不是发展农村经济的最终目的,而是寄希望于外出劳动力中,出现回村创业者,带动村民发家致富。目前我区乡村道路路面宽3-4米,弯度大、坡度陡,大型车辆难以通过,运输成本偏高,同时也危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因此,拓宽路面,裁弯取直,降坡和建设交会车道,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动力。

  5、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促进农村第三产业发展。随着城市面积的扩大,家用轿车的普及,郊游将是市民的首选,而果林加农庄的自然生态,青山绿水,鸟语花香的旅游环境将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因此,在农业综合开发的同时,要注意生态旅游的兼容,健全各种旅游设施,增加农村人气商机,促进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

【从#村劳动力就业格局和农民收入来源看三农问题】相关文章:

村就业工作总结01-17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的调查报告08-17

格局的句子02-26

创建充分就业村工作总结08-24

执政能力与三农问题08-17

社区上半年统筹城乡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总结03-14

格局的经典语录04-12

劳动力调研报告12-11

农民收入调查暑期实习报告08-18

知识的重要的来源作文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