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演讲稿>领导讲话>乡镇农村>*区新农村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区新农村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时间:2023-02-26 14:02:54 乡镇农村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区新农村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市政协各位领导:
首先欢迎各位领导来这里进行新农村建设调研活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确立的“十一五”时期全党、全社会的一项战略性任务,也是市委和区委两个《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一个突出的重点和亮点。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一项重大的历史任务郑重提出,其内涵丰富,意义深远。特别是对我区这样一个农业大区来说,更具有鲜明的现实指导作用。下面就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基础、存在的困难与问题、发展思路、今年的总体部署和当前主抓的工作作一简要汇报:一、发展基础
(一)基本情况。全区辖6个山区丘陵乡镇,4个平川乡镇,289个村民委员会,410个自然村,农业人口26.62万人,农户8.16万户。耕地面积65.61万亩,农业人口人均耕地2.46亩。“十五”时期是我区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最快、最好时期之一。fwsir.com全区上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发展第一要务,成功战胜了“非典”疫情和自然灾害的挑战,有效抑制了经济运行中的不稳定、不健康因素,改革和发展取得了新的成就。特别是2008年,我区以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统领全局,全力加快绿色农业特色经济和现代化示范基地建设,经济运行步入速度最快、效益最好的区间,为“十五”划上了圆满句号,也为“十一五”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01.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103元,基尼系数0.2895。是省10个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试点之一,被省委省政府授予2008年度增加农民收入先进县(区)。
(二)生产发展方面。我区遵循“打造现代晋商中心区”的发展战略目标,持之以恒建设绿色农业特色经济和现代化农业示范基地。蔬菜年种植面积达到34万亩,年总产量12亿公斤,是全省较大的蔬菜生产基地,是全国55家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县之一。红枣面积30万亩,面积居全市第一、全省前列,是全省七个红枣示范园区之一,目前挂果面积11万亩,产量2200万公斤。肉蛋奶总产量达到4万吨,奶牛养殖规模达到7360头。全区现有4大类、12种优势农产品。基本形成了与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相适应的加工布局,真正意义上的龙形架构已初步形成。农业生产向科技化方向发展,重点建设12个优势农产品标准化科技示范园区,年培训农民20万人次左右。标准化生产、市场营销、信息网络、畜牧防疫四大体系已形成一定规模。劳务经济规模逐年壮大,农村劳动力已转移4.3万人。农村税费改革胜利完成,人均比税改前减轻负担70.26元。
(三)生活宽裕方面。“十五”期间,全区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农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34平方米。基础教育水平的质量显著提高,区、乡、村三级文化网络初步建成。医疗卫生事业蓬勃发展,市区—乡镇——农村医疗卫生网络已经形成,农村初级卫生保健网络不断完善。通油(水泥路)村284个,行政村客车通车率达到98.2,通有线电视41个。着力构建以农村五保户供养为重点的农村特困户救助体系,全面启动了城乡贫困居民大病医疗救助制度。
(四)乡风文明方面。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据有关部门统计,2008年农民人均文化教育、娱乐消费支出451元,占农民现金收的11.7。东阳镇、郭家堡乡南关村分别被授予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先进村镇、全国文明村镇荣誉称号。修文镇开创了富于农家气息的文化大院活动阵地。
(五)村容整洁方面。全区节水面积达到27万亩,有效浇灌面积38万亩。饮用自来水人口比重达到75,饮用氟改水人口比重达到92。森林覆盖率达到28.5,连续13年无森林火灾。环境、生态已步入国家级先进行列,2008被评为全国第三批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村村通”工程实现农村公路与国、省道互相配套,极大地改善了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东阳镇是全国500个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国家小城镇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项目镇、山西省35家小城镇建设中心镇。修文工业基地按照“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住宅向社区集中”的发展思路,推动区域内“两镇七村”城镇化发展进程。5个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示范乡镇15年规划初步完成。
(六)管理民主方面。全区农村广泛开展“三级联创”活动,积极推行“一卡双制度”、“双培双带”等制度,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目前正在进行的第三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活动也取得了明显成效。村民自治、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工作格局逐步形成。第七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基本完成,村民参选率达到95。一大批懂科技、会经营、善管理、讲奉献、有知识的农村能人、致富能手进入“两委”班子,农村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以“3.25”、“7.25”公开日制度为重点,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二、困

*区新农村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难与问题
从上面可以看到,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具备了一定的条件,大多数乡村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变化,但是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总体上讲,农村仍然是发展的薄弱环节,农业仍然是弱质产业,“三农”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农业生产环境较好,但整体水平不高;农村经济稳步发展,但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还不协调;农民收入稳步增长,但农民并不富裕;农民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改善,但基础仍显脆弱;农村发展的阶段性效果较好,但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后劲仍显不足。具体讲:
一是农村经济特色不突出,传统产业仍占主导地位,农业生产效益较低。占全区人口一半的农业人口,一产GDP贡献率只有8.5,农业产业化、农民非农化和农村城镇化水平还亟待进一步提高。
二是农业发展基础脆弱,综合生产能力不强。丘陵乡镇农田水利设施还很落后、渠系配套程度不高、水资源调节能力不强;农业科技推广运用水平还较低,高效农业、设施农业、绿色农业、现代农业的目标还没有完全实现,可持续发展能力还较低。
三是城乡差别仍然很大。虽然我区2008年农民纯收入增长率首次超越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率,但城乡差距总体呈现拉大趋势。“十五”期间,我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3以上,达到8981元;相比较,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仅为6.8,达到4103元。
四是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存在着城乡失衡的问题。表现在农村的公共服务不到位,农村医疗卫生、文化、教育、公益事业发展滞后,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农业保险等保障体系尚未建立。
五是财政投入不足,统筹城乡发展能力还很弱。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区一直以来是财政贡献大户,上交比例在81—75之间。财政“缺口”大,是典型的“吃饭财政”,中央和省、市下拨的转移支付无法包揽区、乡、村三级组织机构运转所需财力,镇(街)村负债规模大,集体经济空虚的现象突出,农民自身投入能力弱,农村基础设施和农业生产条件改善投入严重不足。从理论层面看,新农村建设需要财政收入达到国内生产总值20的财政背景,而我区财政收入只达到全区国内生产总值的10左右,远没有达到要求。
三、发展思路
今年的省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会议已明确要求我区到“十一五”期末基本达到全面小康标准。今年及今后相当一段时间,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揽全局,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为核心、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提高农业和农村现代化水平为重点,建设绿色农业特色经济和现代化农业示范基地为发展方向,创新现代农业,统筹城乡发展,规划试点先行,推进公共事业,努力建设富裕文明、和谐安康的全省新农村建设样板区域。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513元,增收10以上。
四、今年新农村建设的总体部署
今年新农村建设的总体部署,主要从奠定经济基础、营造发展环境、创建物质载体、提供社会保障等四个方面作为切入点。
(一)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在引深区域化、推行标准化和提升产业化上全面创新现代农业的运作方式,为新农村建设奠定经济基础
一是继续推进以优势区域布局为核心的特色产业基地建设。以“平川蔬菜上设施、丘陵干果加高效、畜牧特色抓奶牛、水果科技增效益”为指导方针。蔬菜:面积稳定34万亩,优势区蔬菜面积达到30万亩,温室大棚面积达到5.6万亩,力争蔬菜单产、总产、外销量、加工量、总收入和纯收入等六项指标以较大优势位居全省前列;建设修文、张庆两个3万亩蔬菜片和修文万亩芦笋基地。干果:稳定红枣30万亩面积,继续推广“四个一”种植模式;实施“1357”工程,把美国大杏仁和核桃种植加工作为一项特色产业来抓,新增树生果仁面积1万亩。畜牧业:全区肉蛋奶总产量达到40800吨,奶牛存栏达到10000头,新增高标准养殖示范园区10个。水果:面积稳定18万亩,果实套袋6000万个,高光效树型改造5000亩。
二是继续推进以农产品标准化为核心的品牌战略。成立“区标准化生产办公室”,统一印发我区《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规程》,大面积实施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达到“适口性、外观性、营养性、生态性、安全性”的现代农产品内在品质要求,以一流农产品打造优势品牌集群。我区“四眼井”陈醋和“晋一鲜”蔬菜已被列入晋中市打造特色优质农产品品牌的十大产品之一,将进一步予以扶持壮大。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申请绿色和有机食品认证,重点引导和扶持张胡温室示范园区、华玉荣香椿、德御农贸和亿冠隆枣业等企业、园区申报绿色食品认证。演武和王村鸡蛋、泽榆猪肉、博瑞乳品、润泽园肉羊抓紧取得无公害畜产品认证。保护本地名优土特产品,对长凝大蒜、什贴小米、东赵小白梨等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农产品给予重点扶持。利用农交会等各种形式广泛宣传、展示我区农产品品牌。继续加强12个优势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园区建设和金威、金贝、中华羊驼等科技示范园区建设。依托示范园区这一有效载体,进一步创新农业发展模式,积极发展集约农业、有机农业、生态农业、设施农业、创汇农业和观光农业。
三是继续推进以加工龙头为核心的产业化链条延伸。加大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扶持,引导和鼓励各类工商企业和社会资金参与产业化经营,兴办更多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争取经过几年的努力,使我区形成与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相适应的加工布局。一是加大政策扶持,从项目申报、手续审批、土地征用、资金支持和软环境治理等方面出台优惠政策,鼓励非农企业、工商大户进军农产品加工领域,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力度,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二是创新发展机制,以发展农民经济合作组织为重点,积极完善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之间的利益分配机制,实现双赢。三是重点突破。红枣加工、保鲜能力翻一番,达到400万公斤。泽榆公司建设定点屠宰二期工程,建成1500平方米的熟肉加工车间。
(二)统筹城乡发展,加大农业投入、培育新型农民、延伸服务体系,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上实现新突破,为新农村建设营造发展环境
一是吸引全社会资金投入农业,共同发展。这些年,财政面向农村的投入,有力地支援了农村生产支出、农业基建、农业综合开发、农村扶贫等,资金量也有一定的规模,但由于投资渠道多,资金使用分散,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对此,我们进一步推进资金管理和使用机制的转变,统一规划,整合资金,统筹安排,形成合力,集中财力办大事。在增加增量投资方面,今年财政农业投入比去年增长20,总额达到360万元。在争取上级项目资金方面,我区目前已争取到农业综合开发项目600万元、省良种繁殖项目270万元、涂河整理项目1000万元、东阳氟改水项目286万元等,正在积极争取威特公司二期扩建工程省级项目1600万元。通过这些措施,逐步形成新农村建设资金增长的长效机制。力争通过政府投入,带动社会投入,用财政投入带动信贷投入,用内资带动外资,以小带大,长期坚持,确实收到实效。
二是通过培训转移培育新型农民。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农民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农村社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要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必须培养出千千万万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我们主要抓了三个方面的培训转移工作。一是农业科技培训,围绕12种优势农产品,开展种植养殖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今年配合全国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确定2个农业科技示范乡镇,每个乡镇重点培育500个示范户。二是农村劳动力培训。以提高农民就业技能和整体素质为目的,以专业农民、失地农民、农业富余劳动力为主要对象,以加强专业培训为重点,特别是对外出务工人员进行技能培训,使其掌握1-2门实用技术,由“体力型”向“技术型”转变。三是积极探索农村劳动力转移途径,进一步抓好劳务输出。抓住今年开展的“2008春风行动”等利好政策,力争完成劳动力转移引导性培训8000人、转移4000人的任务。同时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
三是农业服务体系向农村延伸。一是良种繁育与畜牧防疫体系,建区级冷配中心和3个配种站,新建奶牛良种繁育场;稳定村级防疫员队伍,加强动物疫病防控能力。二是信息网络体系,在龙头企业中新建10个信息服务站,在农户中新推广“三电合一”用户2000户,全区累计达到7000户,培育信息网络示范村3至5个。三是市场营销体系,加大对山西串串红农业综合市场的支持力度,争取早日开工;新建投资5000万元的粮油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完成投资20;重点健全红枣销售网络,使销售量达到总产量的60以上;普家乐连锁服务网络建设,完成8000平方米配送新库和75个农家连锁配送店改造。四是综合执法体系,正式建立农业综合执法大队,严厉打击不法行为,切实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五是发展合作经济组织,提高组织化程度。今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方向和基本思路是建立、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民自愿的大前提下,帮助、扶持农民组建一批有产业优势和产品潜力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把农民专业技术协会和农民办的有限责任公司改造成“入社自愿、退社自由、民主管理、盈余返还”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全区发展各类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总数达到100个,其中规范45个、发展和改造农民专业合作社20个,建设高标准合作社10个。
(三)建设两个试点,加强一个基础,为新农村建设创造物质载体
一是新农村试点建设。新农村建设今年总的要求是“理清思路、完善规划、启动试点”,贯彻实施省“千村试点、万村治理工程”和人居环境治理工程,每个乡镇选择农业、城郊、工矿、贫困等不同类型,至少建设2个中心村。高起点规划,不仅考虑农民现实的基本生活,还要考虑长远的安全、卫生等环节;高标准建设,加快农村路网、饮水安全、电网、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重视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改变农村脏乱差的面貌。重点抓好各方面建设的内容在示范村的综合集成,把沼气村、信息村、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示范村建设等与新农村试点建设结合起来,建设一批新农村建设亮点工程,为不同资源条件、不同发展水平的地区提供新农村建设的典型示范。及时总结经验,评价建设效果,引导其它农村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是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试点建设。5个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示范乡镇15年规划根据新农村建设要求,进一步充实内容并最后确定下来。指导有条件的乡镇制定20个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示范村15年规划。重点建设修文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示范乡镇,利用得天独厚的条件——修文工业基地,较好地实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建设步伐。
三是以改善水利生产条件为核心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在“水”方面,突出抓好东阳氟改水集中供水、世行水保、安全饮水、修文节水和旱变水等工程。安全饮水工程要解决12个村、1.63万人、1500头大畜的安全饮水问题。普及农村沼气500套,建设沼气示范村1—2个,推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新农村。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完成200公里村村通工程。
(四)稳步推进社会各项事业和农村综合配套改革,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社会保障
有序推进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发挥其支持农村发展的主渠道作用。教育方面,加大农村教育投入,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落实好“两免一补”政策,实施农村学校41项危房改造和布局调整基础设施配套工程,解决农村孩子上学难的问题。医疗卫生方面,实施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工程,新改扩建乡镇卫生院3个,在丘陵山区空白村建立中心村卫生所。巩固完善农村特困户救助、五保供养制度,逐步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体系。认真抓好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突出整村推进、劳务培训、产业化扶持三个重点,加快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基本素质建设,提高扶贫开发水平,重点做好100人以下自然村的撤并工作,全年完成扶贫移民1500人。以乡镇文化站和农村文化大院为主体,实施农村文化共建工程,提高农民群众文化素质。
五、积极落实春季农业生产的各项措施,开好头,起好步
当前主要抓了七项工作。一是及时全面铺开春耕备耕工作,全力抓好“一抗两保”和小麦返青管理;二是精心搞好禽流感等畜禽疫病春防工作;三是严防死守抓好森林防火工作;四是确实保证农业生产资料及时安全供应;五是开展春季农业科技服务活动,3月11日在修文镇正式启动了我区科技“三下乡”暨农资供应服务活动;六是抓好春季植树造林工作;七是积极制定我区的新农村建设实施意见,在晋中市新农村建设实施意见出台后,我区也将根据市里意见出台我区的实施意见,计划在5月左右完成。

【*区新农村建设工作情况汇报】相关文章:

新农村建设情况汇报08-16

新农村建设的情况汇报08-24

新农村建设工作情况汇报04-04

×区社区建设情况汇报08-12

新农村建设调研情况汇报08-12

镇新农村建设情况汇报08-12

全县新农村建设情况汇报?08-16

新农村建设情况汇报材料08-16

县新农村建设工作情况汇报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