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荣俊教授在科技奖励大会上的发言
荣俊教授在科技奖励大会上的发言
各位老师、各位领导:
大家下午好!
我叫荣俊,是生命科学学院的一名普通教师。今天有机会站在这里,主要是与大家进行交流,分享一下从事科研工作的体会。
今年1月10日,我在北京参加了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我参与的一个项目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这个项目名称叫《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防控新技术构建及其应用》,是由浙江大学、长江大学、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青岛易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长江大学是第二完成单位。作为主要完成人,我排名第三,动物科学学院的程太平副教授排名第六。
算起来,进行这个项目的研究,前前后后已有20多年。项目组在“863”“科技支撑”“973” 等计划项目的持续资助下,构建了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反向遗传学技术平台,揭示了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的基因重配和复制的机制,发展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安全的传染性法氏囊病新型疫苗、检测技术体系,尤其是发明的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在养鸡生产上的广泛应用,为减少疫病发生、消除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变异、净化鸡场的传染性法氏囊病作出了重大贡献。
作为成果第三完成人,我主持了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的研究,组织实施了传染性法氏囊病毒VP2 基因改造、基因表达、表达产物纯化、油乳剂疫苗生产工艺研究,动物实验研究,获得了国家授权发明专利、农业部签发了国家II类新兽药注册证书和准予生产产品批准文号、获得国家重点新产品证书1 个。
尤其值得欣慰的是,我的发明专利技术在青岛易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得到了具体实施和应用,作为国家重点新产品,该疫苗已连续生产5年并在全国除香港和澳门所有省、市、自治区推广使用,实现销售收入4.776 亿元,新增利税收2.134亿元。目前本成果产品的国内市场份额达到70%以上。
回顾我的科研历程,我觉得,有几点感受较深的体会,在此与大家分享。
第一,科研成果的获得是大量时间和精力投入的结果。
记得党委书记朱业宏来看我时我曾经说过一句话,我绝对不是长江大学做科研中最聪明的和最有水平的,但我肯定是最勤奋的。以这次获奖项目的研究过程为例:传染性法氏囊病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1999年立项,2000年经费到账后进行理论研究和前期准备。从2001年到项目通过鉴定这4年时间里,我的工作时间是每年360天。没有节假日和星期天,每年春节后一般都是初二或初三去实验室工作。经常是我到实验室了,管门房的工人还没有起来开门。
第二,不要抱怨自己所在单位的条件不好,充分利用现有试验设备和试验条件你一定会获得成功。将普通设备用好也是一种创新。
我们有很多新教师和老教师习惯报怨单位没有好的研究条件,其实好多人都没有真正了解自己试验室有些什么东西,能做什么。其实这是一种缺乏进取心、自我解压的心理表现。(www.fwsir.com)其实在我的研究早期是没有什么试验设备的。当时有不少同事挖苦我要在湖北农学院研究基因工程疫苗,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事。我们做基因工程疫苗抗原蛋白的表达必须做western blot,而我们实验室没有转膜电泳槽,我就根据在大学用过的仪器构造和原理,拆下报废电泳槽上的铂金丝自己制作了一个转膜电泳槽,用我自制的设备做的实验非常成功。用这个设备做的western blot 照片在2篇SCI论文(3.0以上)中应用。
在青岛易邦公司做工艺时,要增加一步去内毒素的工艺,公司的员工要去买冷冻离心机,每台需大约45万元。我帮他们设计了一个可放置5个5升分液漏斗可移动操作台,可以在冷库和操作间移动。每个台架加分液漏斗可相当两台离心机。而每个台架的造价不到1000元。易邦的老总感叹道,现在年轻的研究人员只知道现代化的设备,对那些管用又便宜的玻璃仪器一无所知。像这样的例子在我的科研实践中还有不少。
第三,国家的需求社会的需求是科研选题的最重要标准。
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正是我国动物疫苗生产由传统疫苗向现代新型疫苗转型的初期。人类医药中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成功研制和应用,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兽医中还没有一个叫得响的产品,与我们前后同时进入新药申报的基因工程疫苗有:复旦大学的猪口蹄疫病毒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西南农大的猪伪狂犬病基因缺失疫苗。这两个疫苗因为免疫效果不佳没有能推广开。其中复旦大学的疫苗转让给内蒙古金宇集团后基本没有生产。从特定疫苗生产的专业角度更是急需的产品。我们的产品是在产业转型的关键时期推出的,是国家和社会急需的东西。2011年春天,我到荆门十里铺去买鸡做实验,我特地问了一下养鸡户,你们免疫传染性法氏囊病用什么疫苗,他们告诉我他们附近的养殖户都用青岛易邦的疫苗,效果非常好,免疫后基本上都可以不患法氏囊病。他们不知道我是该疫苗的发明者。听到这样的评价我真正有了成就感。
第四,千万不要迷信文献资料和专家权威。
从1990年起就有国外的论文报道用原核生物表达传染性法氏囊病毒VP2蛋白做疫苗是行不通的。我们的研究真真切切的让这种不可能变为了可能。在我们进行新药申报的过程中也曾有国内的顶级专家提出质疑,其理由就是两个:一是国外权威杂志的论文和结论;二是他们自己做过没有成功。所以专家权威不可全信。
华中农大的陈焕春院士知道我们这个产品后,对他们试验室的博士们发出感慨道,荣老师在长江大学做的产品卖到易邦去了(因为易邦公司在国内是排第二的兽药企业)。所以作为长江大学人要有我们的自信。
第五,成功的最关键时刻是咬紧牙再坚持一会。
在该项目的研究中有两次令人崩溃的时候。第一次是获取目的基因,由于病理样本中病毒数太少,加上当时缺乏经验,实验基本上是按书本来做。当时相同的工作反复做了10个月。反转录,PCR,电泳,转化,鉴定。每星期重复2-3次,最后终于取得了正确的基因。第二次是在青岛易邦做工艺时,遇上了副反应的问题。这种问题在试验室比较不明显,在免疫的局部出现核桃大小的结蒂组织增生。那时是三个星期一个轮回,制苗,免疫,剖检。反复改进工艺和疫苗配比,经过11个月完成了工业生产工艺流程。
说完这些科研体会,我还想说一下感恩,做人必须常怀感恩之心。说实话,我真心感谢原农学院和现在的长江大学,为我提供了展示自己的舞台。
感谢原湖北农学院为我提供了当时院内最高的资助,8万元。正是湖北省科技厅的2万元加上湖北农学院的8万元使我能够完成该项目。我现在是不差钱,但在当时这点钱是甘露。
感谢易邦公司的老总,杜元钊总经理,在两次巨额赔款后仍然对该产品充满信心。2次赔了300多万。
感谢生科院给了我相对比较宽松的环境和条件。
感谢动科院在我离开学院后还能为我敞开试验室。
感谢朱业宏书记亲临看望,使我这个一线的科研人员深切地体会到了组织的关怀和温暖。
关于今后,我有几点期盼。一是在我退休前争取再获1项成果,为学校争光。二是退休前培养一个接班的学生,使这项工作能继续下去,使我的研究技术能够传承下去。三是我不想有太多的打扰,获奖只是个表面现象。我并不认为获奖前后的我有什么变化,也不认为获奖是一个什么了不起的事。
谢谢大家!
【荣俊教授在科技奖励大会上的发言】相关文章:
教授在教师节表彰大会上的发言08-08
*医院科技奖励办法02-24
优秀科技论文奖奖励办法08-12
科技创新奖奖励办法02-24
公司科技成果奖励办法02-24
在表彰奖励税务干部职工大会上的讲话02-26
奖励扶助代表发言08-15
《听王荣生教授评课》读书心得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