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退耕还林生态富民工程动员大会讲话
退耕还林生态富民工程动员大会讲话同志们:
山区是全市经济发展全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山区开发与建设工作,把山区生态保护与开发、大力发展山区经济,作为一项事关长远和牵动全局的战略性工程来抓,从政策、资金等方面不断加大扶持力度,山区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山区面貌发生了显着变化。但由于各种因素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邹西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还需要举全市之力、举全民之智扶持山区发展,形成支持山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浓厚氛围和强大合力。今天,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退耕还林”生态富民工程动员大会,主要是研究分析山区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启动实施“退耕还林”生态富民工程,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振奋精神,真抓实干、开拓进取,大力发展山区林业,加快山区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努力实现邹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会上印发了《关于实施“退耕还林”生态富民工程的意见》、《邹城市“退耕还林”生态富民工程实施方案》,一会省林业局马局长还要作重要讲话,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学习领会,一并抓好贯彻落实。下面,就实施好“退耕还林”生态富民工程,讲三点意见。
一、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退耕还林”生态富民工程的极端重要性
邹城有山有水、山城相连、山水相依,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特别是邹东山区山清水秀、环境优美,既是我市涵养生态、构筑绿色生态屏障的宝贵财富,更是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坚实基础。启动实施“退耕还林”生态富民工程,保护好邹东山区青山绿水,促进山区农民增收致富,为邹城大发展大跨越提供良好生态环境,是全市各级义不容辞的责任。广大干部务必统一思想,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认识“退耕还林”生态富民工程的极端重要性。
(一)实施“退耕还林”生态富民工程,是统筹城乡一体发展的重要手段。我市山区丘陵总面积179万亩,占全市总面积的74%;总人口60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52%;但地方财政收入仅占全市的1.7%。山区面积大、人口多,在经济发展全局中占据重要地位,可以说,没有山区经济的同步振兴就没有全市真正意义上的大发展大跨越,没有山区群众的同步富裕就没有全市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小康。多年来,山区特别是邹东山区为邹城发展提供了生态保障和绿色屏障,在经济社会发展上作出了重大贡献。近年来,随着我市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经济实力得到显着提升,具备了大力支持山区发展的必备条件。支持山区发展,最重要的是激活山区潜力,放大山区优势。山区经济发展的潜力在山,农民增收的希望在林,只有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突出发展特色林业,做大做强林果产业,才能进一步拓宽山区农民增收的空间,才能推动山区经济跨越发展,才能最终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一体发展。
(二)实施“退耕还林”生态富民工程,是加快建设生态靓市的必然要求。山区最大的潜力、最大的优势在生态,山区是事关邹城发展的坚实生态屏障。保护好山区生态就是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保护我们跨越发展的基础。一方面,实现邹城的转型发展科学发展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来支撑。另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优质的生态环境已经变成一个稀缺的资源,人民群众对改善生态环境,天更蓝、水更绿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失去了良好的生态,就谈不上发展,更谈不上科学发展。邹东山区就是邹城的生态调蓄区、涵养区,是城市之“肺”。大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林业作为生态建设的主体,在推进生态涵养区的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保护好这片蓝天净土,要求我们必须下决心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提高林木覆盖率,这是唯一的出路。我们要以对人民、对历史、对未来高度负责的精神,加快实施“退耕还林”生态富民工程,不断提高邹城的核心竞争力,为邹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创造一个优良的生态环境。
(三)实施“退耕还林”生态富民工程,是造福山区群众的根本途径。我市山区丘陵占全市总面积的三分之二,这些区域土层瘠薄,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多数只能种植花生、地瓜等传统农作物,受天气、市场等因素制约,产量不稳定,经济效益较差。相比之下,种植经济林经济效益较为突出,1亩经济林的效益往往是普通农作物效益的4-8倍。带动山区农民增收致富,拓宽老百姓增收致富的渠道,最大的潜力在山,最大的希望在林。只有把山的潜力充分挖掘出来,把林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才能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条件,才能为广大山区群众提供广阔的致富空间,才能全面激发山区群众跨越发展热情。因此,实施“退耕还林”生态富民工程,主动破解山区林业发展难题,对于深化山区农业结构调整、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突出重点、把握关键,把“退耕还林”生态富民工程打造成惠及山区百姓的民心工程
市委、市政府作出实施“退耕还林”生态富民工程这一重大战略决策,根本目的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实现邹东山区生态良好、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为目标,把生态建设与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有机结合,逐步建立起促进生态改善、农民增收和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推动经济、社会和生态协调发展。各级各部门要围绕这一指导思想,按照“打造精品、典型带动、逐步推开”的总体要求,进一步突出重点、强化措施、把握关键,全力以赴抓好“退耕还林”生态富民工程的实施,加快推进山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努力建设生活富裕、整洁便利、山青水秀、社会和谐的新山区。
(一)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真正把好事办好。“退耕还林”生态富民工程实施的主体是群众,真正受益的是广大老百姓。在实施“退耕还林”生态富民工程中,最根本的原则就是“政府引导、农民自愿,政府服务、自主管理,政府扶持、风险自担,政府补贴、农民受益”。我们要将充分尊重群众意愿放到工作的首位,坚持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切实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要耐心细致地做好群众工作,把“退耕还林”的优惠政策和林木种植的良好经济效益向广大群众讲清楚、说明白,充分激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进一步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让更多群众的自觉参与“退耕还林”工程。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工程推进过程中一定要坚持群众完全自愿、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将“群众愿意不愿意、赞成不赞成”作为唯一标准,坚决不下硬性指标、不纳入年度考核,坚决不搞强迫命令,坚决不搞一刀切,更不能用行政手段包办代替!群众愿意实施“退耕还林”的,可以“退耕还林”;愿意继续种庄稼的,可以继续种庄稼,一定要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坚决杜绝任何不顾农民意愿、简单粗暴“一刀切”等现象发生。
(二)坚持土地流转先行,实现规模集中连片发展。没有规模就没有效益,没有规模就难以形成集聚优势。土地流转先行,是“退耕还林”实现规模集中连片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保障。我们一定要认真汲取往年经济林发展中每家每户各自为战、分散经营的经验教训,通过联合生产、规模经营,变“各自为战”为“抱团取暖”,从而有效地将分散的资金、劳动力、土地组织起来,让“小农户”变成“大公司”,形成规模集聚效应,切实增强市场竞争力。各山区镇、村庄要结合自身实际,坚持“退耕还林”区域土地流转先行,通过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实现“退耕还林”集中连片发展,适度推进经济林规模经营,提升林业规模效益。村级组织是土地流转的重要推动力量。一定程度上说,土地流转能否成功,关键在我们的村级班子,在我们的支部书记。具体工作中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按照“集中规模连片、一退一个流域”的原则,准确把握好土地流转的政策界限和相关要求,切实保护好流转当事人权益,确保土地流转工作规范、有序、健康推进。要引入市场机制推动农村土地流转,把分散土地向种植大户集中,鼓励实行“公司+农户”产业化经营模式或者实行大户承包经营,确保土地流转在依法、自愿前提下严格按程序操作。
(三)发挥好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真正让群众吃上“定心丸”。经济林种植一次性投入大、生产周期长,一般3年结果,5年才能形成产量,与农民农业生产追求的“效益短平快”相矛盾。由于林业生产周期长、见效慢、融资难,农民普遍缺乏耐心和坚持,直接导致部分区域“年年种树不见树,年年造林难见林”。正是基于这一实际,市委、市政府在充分调研、反复论证的基础上,决定在财力安排上优先考虑、重点支持,市财政每年列出专项资金用于“退耕还林”工程,切实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从经济林建设当年开始,市财政给予资金补助,连续补助4年。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市财政补助的不是苗木款和管护费,而是补给老百姓的口粮钱、生活费,就是要以财政补助保障群众的切身利益,对此大家一定不要误解。除此之外,市里还以“村级信用联盟”的运作形式,对参与“退耕还林”工程的农户(公司)给予小额担保贷款支持,享受贷款优先、利率优惠政策,市财政第1年对其贷款全额贴息。对“退耕还林”区域按每500-1000亩公开选聘一名林业技术员,为“退耕还林”农户(公司)搞好品种选择、整形修剪、土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服务,加大林农种植、管理技术的培训力度,实现技术服务全覆盖,达到一个流域一名技术员,一户一个明白人。同时,为有效减少重大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鼓励“退耕还林”农户(公司)自愿参加保险,市财政承担保险费用的50%,全力保障老百姓的切身利益。
(四)全力抓好试点工作,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从今年开始,我们将利用5年时间,分流域相对集中实施“退耕还林”不少于5万亩,真正把邹东山区建设成“山上松柏葱郁,山中花果飘香,山下林果环绕,田间地堰青翠,山间道路林荫”的秀美新山区。今年是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试点年,各山区镇、相关村要抓住良好的政策机遇,加大力度、强化措施,真正将“退耕还林”生态富民工程打造成惠及山区百姓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要选择立地条件较好、水利道路等设施相对配套、村级班子较强、群众积极性较高的村庄或流域先行试点,在依法完成土地流转的基础上,“退耕还林”区域必须相对集中连片。要抓好“退耕还林工程”的指导和服务,组织农户严格按照标准实施,特别是整地标准、土壤改良标准、苗木标准、栽植标准等要全部达标,切实保障苗木的成活率和工程质量,确保试点取得成功,为下步全面推广积累宝贵经验。
(五)突出抓好配套建设,保障工程顺利实施。我市“退耕还林”区域大部分为干旱的瘠薄山地,缺乏相应的水利配套措施,还有部分流域缺乏电、路等基础设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成为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最大的制约因素。各级各相关部门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千方百计抓好配套设施建设,保障工程顺利实施。要整合水利、交通、农业、国土、林业、供电等部门资源,坚持基础设施建设优先向“退耕还林”区域配套,加快拦水坝、蓄水池、水窖、供电、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超前解决果树水浇、用电、运输等问题。要抓好种苗基地建设,相关部门要发挥好在良种引进、选育、驯化、示范、推广中的作用,切实保障优质种苗的供给。要将林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纳入小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加快仓储、保鲜库、运输等冷链物流配套设施建设,为“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提供坚实保障。
三、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务求“退耕还林”生态富民工程取得实效
“退耕还林”生态富民工程事关广大农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邹城长远发展。各级各部门要加强领导,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切实把这一项富民工程建设好、巩固好、发展好。
(一)强化组织领导、严格落实责任。“退耕还林”工程涉及群众切身利益,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市“退耕还林”生态富民工程指挥部及办公室要加大检查、督促和指导力度,重点做好工程审批、政策兑现和确权发证等工作,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问题。各有关镇和部门要把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明确工作责任,狠抓工作落实,以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加快推进“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开展。林业部门作为“退耕还林”工程的主管部门,要切实担负起相关职责和任务,具体靠上指导和服务。有关镇村要发挥主人翁精神,积极主动做好工程申请、土地流转和组织实施等工作,确保各项工作快速有序推进。
(二)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氛围。充分调动老百姓参与“退耕还林”的积极性是工程顺利开展的关键。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全面、准确、深入地将“退耕还林”工程的意义、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基本原则、政策内容、配套措施,以及对退耕农户直接补助的期限、方式、标准和退耕农户的责任等,确保宣传到户到人。要总结推广一批林果种植大户的典型经验,采取现身说法、现场参观学习等形式,用身边人、身边事等实实在在案例,教育引导老百姓参与“退耕还林”工程。有关镇村要召开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大会,采取发放明白纸、张贴公开信等方式,让政策和要求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三)严格工作程序、强化责任追究。“退耕还林”工程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群众参与程度高、操作难度大,必须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严格工作程序,严肃工作纪律,确保各项惠民政策兑现到位、落实到位。要严把区域确定、政策兑现、检查验收等重要环节,(www.fwsir.com)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和政策兑现的公平、公正。要坚持公开透明的工作原则,具体工作过程中,该集体讨论的一定要集体讨论,该征求意见的一定要征求意见,该张榜公示的一定要张榜公示,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赢得广大群众的信任和好评。监察、审计部门要主动介入、全程参与,加强监督检查,对不负责任、弄虚作假、截留套取财政补助资金等行为,发现一起严查一起,以铁的纪律确保“退耕还林”工程顺利推进。
(四)坚持稳步推进、建立长效机制。“退耕还林”生态富民工程是一项长期工程、系统工程。要充分借鉴外地先进经验,结合邹城实际,扎实稳步推进,切忌急功近利。要拓宽林业融资方式,多层次、多渠道筹集资金,形成多元化林业投融资机制。要坚持走改革创新路子,加快林业产权制度改革,进一步明晰产权、落实管护责任,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从根本上解决“重建轻管”的问题。同时,要大力扶植培育果品冷藏、深加工龙头企业和销售市场,重点规划建设一批专业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大力发展专业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林果协会等,在国内大中城市建立连锁超市,确保农产品“产得出、叫得响、销得旺”。
同志们,“退耕还林”生态富民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各级各部门一定要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坚决打赢“退耕还林”生态富民工程这场硬仗,为全市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退耕还林生态富民工程动员大会讲话】相关文章:
销售动员大会领导讲话10-12
中考动员大会领导讲话05-12
生态移民工程自查报告07-19
“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个人帮扶计划06-04
文化产业富民工作自查报告07-19
退耕还林自查报告(精选20篇)03-07
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自查报告04-13
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07-07
安全生产月动员大会领导讲话06-17
销售动员大会领导讲话精选[4篇]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