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从规模转向高质量发展(发言稿整理)
从规模转向高质量发展(发言稿整理)
原创: heral
全世界最难做的行业是什么?估计在管桩行业待过企业家,都会说管桩制造是其中之一。投资回报周期长、成本高、风险大,利润薄,典型劳动密集型产业,从生产一线基层员工到管理人员,未来从事管桩制造人员会越来越少。
列举一组数据,国家人口统计局公布,2017年出生人口1723万,比2016年降低63万。90后比80后人口减少44.2%;00后比90后减少33.7%。
管桩生产向工业自动化进化,势在必行。可惜从事管桩行业人才,相应工业自动化知识基础相对薄弱。
同时,管桩行业景气度又深度依赖房地产固定投资,受产业政策,经济周期影响较大,据万科第三季度财报显示,成都区域2018年房企拿地趋于理性,融资难度加大,拿地热情度下降,1—9月统计,住宅类用地溢价,平均下降21%。
基于此,判断未来管桩行业应从规模扩张向高价值发展转变。即体现公司未来发展是否具有可持续性。
具体体现在三个是否,一产品和技术在市场上是否有竞争力;二是否能推动行业进步,通过对行业培育,帮助公司成长;三是否能帮助员工可持续成长。员工成长,公司才有发展可能性。
做好以上三个是否,有五点建议:
1.尽快推动运行三驾马车,打造行业市场竞争力。一驾马车,推广预制超高强PSHC管桩使用。预制超高强PSHC管桩较预制PHC管桩,能降低胶凝材料用量,减少CO2排放和能源依赖;针对不同地质,强度可从C100—C115灵活进行调整,地质适应性更强,显著提高桩基承载力,节省工程造价。
二架马车,提炼出“植桩”工艺普适性施工工法。形成不同地质情况下,干、湿成孔作业条件具体植桩施工工法以及承载力数据收集,初步形成锤击为主,植桩为辅施工布局,且随着施工设备技改,逐步形成以植桩为主要利润增长点。
三驾马车,紧抓国家发展转型绿色、环保建材、开展“装配式建筑”发展的政策,一技改现有锤击设备,满足环保排放标准;二结合“植桩工艺”工法,研发成孔——搅拌——吊桩——锤击,一体化施工设备,串联其他马车,形成管桩行业核心竞争力。
2.有效的公司治理机构。明确公司持有者和经营者关系,解决未来公司持续经营,带来激励、创新以及风险问题。
比如公司明确治理结构,一发挥财务在公司管理指针作用,以财务为主线运行整体公司。通过财务管理变革,让公司成本部门(人力、综合以及生产部)转变成利润中心,让公司每个部门都能感受到市场竞争压力,公司各个部门效能最大化,就能保证公司最大化效率运行。二发挥财务在融资创新作用,触碰之前不能涉及融资方式,比如“融资售后租赁”方式,将现有作为固定资产厂房,卖给一家融资租赁公司,然后签订租赁合同,回租厂房,租赁期满了后,象征性支付一定回购价,将厂房买回来,阶段性解决运营资金问题。有了明确治理结构,公司内部组织结构、员工薪酬激励机制以及技术创新落地实施都会有突破性进展。
3.推动行业健康发展,承担社会责任。发挥行业协会对基础市场培育作用。顺应环保要求,在PSHC管桩基础上,继续迭代,研发无余浆管桩以及符合环保要求管桩施工设备。
4.借鉴单边平台模式,积累一定经验后,打造平台化基础施工方案优化公司,形成属于管桩行业“工业互联网”模式,重塑行业形态。
比如平台职能:公司管桩品牌营销输出(如施工项目现场宣传、微信以及网页实时宣传),基础优化设计,新工艺、新产品宣传包装,新技术研发,特殊地质施工方案输出,新项目信息收集,合同审核,经营风险控制,施工过程售后服务,融资能力,物质供应链(生产性物质、施工设备整合以及管桩运输),人力资源输出以及法律咨询、诉讼等共同基础性服务。
5.梳理价值网络,形成利益链条的共同体;(应对原材料价格波动、市场信息收集问题)
以经营客户思维,经营上下游合作伙伴,设计院、房地产开放商;与原材料供应商形成长期稳定战略合作关系,尽量稳定原材料价格。
这五点建议,归根到底核心问题:是否可以节省成本,是否可以提高产品价值。公司有了承担行业变革责任勇气和远大愿景,才能吸引更多年轻人投身于管桩行业。没有什么夕阳行业,管桩行业产能过剩,带来只是暂时性问题,通过供给测改革,市场调节,就能解决,公司只要能抓住未来发展趋势,将资源投入核心竞争力打造,做到其他成本最优化,深耕细作,熬过冬天,春天也就不远了。
【从规模转向高质量发展发言稿整理】相关文章:
推动高质量发展心得01-05
高质量发展个人心得09-06
高质量发展的学习心得01-05
远程教育发展,要规模更要质量08-07
远程教育发展,要规模更要质量08-09
高质量发展心得体会05-12
高质量发展个人心得(精选5篇)10-01
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心得体会08-04
个人高质量发展心得体会01-05
高质量发展之路心得体会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