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家大院导游词 推荐度:
- 李家大院导游词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李家大院导游词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导游,编写导游词是必不可少的,导游词是导游员在游览时为口头表达而写的讲解词。那么写导游词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李家大院导游词,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李家大院导游词 篇1
中国国粹之一的传统书法,在李家大院体现的更是淋漓尽致,匾额、对联,内容丰富,字体工整,洋洋大观,是书法爱好者的学习宝库,近年来受新体书风的影响,真正静下心来写字的人越来越少,写工整字的人更是如此,传统文化的'丢失已经很严重了,年轻人大多数都不会写汉字,不用说繁体字,简化字都不会写了,完全依赖电脑。
李家大院私塾有如下一副对联:“知道诗人赋绸缪,止丘黄鸟叶绵蛮”。这是一幅与教育有关的联,上联“知道诗人”是指通晓大道的诗人,这当然是指学识博深的老师,下联的“止丘黄鸟”指幼小学生,“绸缪”二字《词典》是“紧密缠缚貌”,指老师在身传严教,“绵蛮”二字《词典》是“小鸟貌”,指学生朗朗书声。
李家大院导游词 篇2
山西“大院”较量多,到运城后才传闻此地有一“李家大院”,声名他的名气不足大,也声名宣传的力度不足。譬如“乔家大院”的名头,就得予以张艺谋老师导演的影戏“场景”,加之其后的电视持续剧“乔家大院”更是家喻户晓。
山西的大院――乔家、王家、常家。各家大院都有差异,各有特点友善势威风凛凛,又有各自的故事。虽说各家大院相似的对象许多,可是却不能说“大同小异”,假如然是这样以为的,可以绝不客套的说没有看到他们的“真相”可能说不识大院的'“庐山真脸孔”。借助收集把我拍摄的李家大院的照片贴出来,一同与各人分享。
李家大院位于山西万荣县,占地近千亩,建于清末民初,是以“慈善世家”名扬全国的晋南巨贾李子用私家宅院;步入大院,宛如走进晋商文化、慈善文化和中西文化融合的年华地道,胜赏其间,可以触摸到院落里钟灵毓秀的风致和含而不露的文化秘闻。有句传播遐迩的名言:乔家看――名,王家看――院,李家看――善。
万荣李家在清代以贩布为主业,足迹遍布豫晋陕甘与京津等地,光绪初年,李家贸易成长至壮盛。为惦记先祖恩惠,明示子弟孝行,遂由李家第十四代“敬”字辈李敬仁、李敬修、李敬伦、李敬信兄弟等人主持,于光绪十二年(1886年)始建筑李家祠堂。
李家大院导游词 篇3
山西“大院”比较多,到运城后才听说此地有一“李家大院”,说明他的名气不够大,也说明宣传的力度不够。譬如“乔家大院”的名头,就得予以张艺谋先生导演的电影“场景”,加之后来的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更是家喻户晓。
山西的`大院――乔家、王家、常家。各家大院都有不同,各有特点和风格,又有各自的故事。虽说各家大院相似的东西很多,但是却不能说“大同小异”,如果真是这样认为的,可以毫不客气的说没有看到他们的“实情”或者说不识大院的“庐山真面目”。借助网络把我拍摄的李家大院的照片贴出来,一同与大家分享。
李家大院位于山西万荣县,占地近千亩,建于清末民初,是以“慈善世家”名扬天下的晋南富商李子用私人宅院;步入大院,宛如走进晋商文化、慈善文化和中西文化融合的时光隧道,胜赏其间,可以触摸到院落里钟灵毓秀的品格和含而不露的文化底蕴。有句流传遐迩的名言:乔家看――名,王家看――院,李家看――善。
万荣李家在清代以贩布为主业,足迹遍布豫晋陕甘与京津等地,光绪初年,李家商业发展至鼎盛。为缅怀先祖恩惠,昭示后辈孝行,遂由李家第十四代“敬”字辈李敬仁、李敬修、李敬伦、李敬信兄弟等人主持,于光绪十二年(1886年)始修建李家祠堂。
李家大院导游词 篇4
李家大院景区位于山西运城市区以北38公里处的万荣县闫景村。走进李家大院,错落有致、古香古色的汉族传统民居,青砖高墙、棹楔鸱吻的巷陌老街,砖木石雕、字画、碑帖等遍布景区。
景区布局
李家大院创建于清道光年间,距今二百年,原有院落20组,现存院落11组,另有祠堂、花园等。景区占地面积近1000余亩,建筑面积10万多平方米,由古建区、仿古区、新建区、服务区、农业生态园五大部分组成。
整体构造
主体建筑为竖井式聚财型四合院,同时又吸纳了徽式建筑风格,融合了中国南北两大建筑特色。古院落群布列有序,层次分明;体量宏阔,用材肥硕;结构严谨,通风透光。
院落特色
传统的四合院藏风聚气,精致的大宅门接地通天。李家大院建筑的砖雕、石雕、木雕及铁艺等饰品有晋南地区汉族民间多子多福、三星高照、五福临门、松鹤延年、耕读传家等吉祥含义,体现出晋南的.汉族民俗、民风和文化特点。因西院院主李道行(李子用)曾留学英国,并娶英国女子麦克蒂伦为妻,部分院落为欧洲“哥特式”建筑风格,从而又呈现出中西文化交流融合的艺术特点,为汉族地方特色民居中的独例。
李家大院导游词 篇5
李家大院位于山西省万荣县阎景村,是晋南巨贾李子用的私家宅院。它建设于清道光年间,原有院落20组,现存院落11组,还有祠堂、花圃等。
整个构筑为竖井式聚财型四合院,同时又吸纳了徽式构筑气魄威风凛凛。其构筑的砖雕、石雕、木雕及铁艺等饰品,形象活跃地浮现了晋南的习惯和文化特点,又因李子用留学英国,娶英国女子麦克蒂伦为妻,部门院落为欧洲“哥特式”构筑气魄威风凛凛,从而又泛起出中西文化交换融合的艺术特点,是世界浩瀚富有处所特色民居中的'一朵奇葩。与乔家大院、王家大院并称为“晋商三蒂莲”,素有“乔家看名,王家看院,李家看善”之说。
李家以土布发迹,以义制利,利义相济。世代富而不骄,富而不奢,富而行仁,其善积德举使顽贪之人思廉,脆弱之人思立,困窘之人思变,乖戾之人思善。李家的做买卖史及其数代人遵古“忠恕”的家规家风至今尚有参照的意义,他们历世乐善好施的义举更让人肃然起敬。
李家先祖在明朝永乐年间因灾荒从陕西省韩城县(今韩都市)逃荒至山西省万泉县(今万荣县),辛劳恳作,耕读传家,后由农入商,开办企业,成为内地巨富。李氏家属以农为本,以商贾兴,以诚信立,以慈善而名扬全国,演绎了一个空手发迹、诚信做买卖、富甲一方、善行全国的传奇。李氏家属的成长史是中国近代经济史的一个缩影,其以传统农业聚积成本,进而转入贸易规模。又由封建贩子起劲进取,乐成进入近代家产规模,转化为民族成本家。在很短的时刻内实现家属经济成长的三个超过,这在统一时期并不多见。李家大院正是这一汗青阶段的实物见证,弥足贵重。
李家空手发迹,以农聚财、以商致富、以工昌盛,而尤为可贵的是富不忘本,广做善事,历世相继,在内地广为传播,在内地被称为“李善人”。
李家颠末10余代全力,逐渐成为晋南首富。为富不仁者不在少数,李家偏偏为富积德。万荣是个多难多灾之地,突出示意在干旱,旱起来就是赤地千里,庄稼绝收,无数人被饿死。在此紧急关头,李家站出来大积德举,拿出钱来买粮食,广设粥棚,救援贫民。并且李家的粥棚有尺度,就是筷子插到粥里不许倒。李家第十二代“廷”字辈里的李廷槐、第十三代“文”字辈里的李文阶、李文蔚,第十四代“敬”字辈的李敬修,都做过这样的功德,救活无数灾民人命。光绪三年,万荣县(当时叫万泉县)大旱,很多灾黎是在李家的周济下活过来的。光绪二十年,孤峰山上发洪流,阎景村房倒屋塌,粮食遭淹,李家伸手相助,帮灾民度难关,不让一人受饥饿。1928年和1929年,山西接连大旱,死人无数,李家“道”字辈再设粥场,灾民一日三餐不限量,吃饱为止。
李家大院有一面“百善墙”,用差异字体誊写着365个“善”字,这是李家要求本身及儿姑娘每天积德,日日积德,永久积德。
李家大院导游词 篇6
王家大院奢华的乔家,气派的渠家,壮观的曹家,今天我将带领大家去感受色彩最为浓重的的王家大院。推开王家大院这扇厚重的大门,近700年历史的晋商文化长卷便展现在我们面前,中国民居建筑的典范,家族文化的表率,吉祥文化的标本,这里是中国耕读传家与官商经济的契合,封建文化与传统礼制的全释。中国北方浑厚的黄土高原上,奇骏而悲情的绵山脚下,这片苍劲古卓的建筑群落负载着千百年华夏文明的映迹,深深的凝结在锦绣三晋的表里山河之中。
于是王家大院就有了许多称谓,中国民间故宫,山西紫禁城,华夏民宅第一宅,还有蜚声遐迩的口碑“王家归来不看院”,所以有人说,王是一个姓,姓是半个国,家是一个院,院是半座城。王家大院地处晋中盆地的灵石县静升镇静升村,王家是太原王氏的后裔,南宋时迁至这里,清朝中期上升为名门望族,于是大兴土木,几近豪奢,修成了占地15万平方米以上的古建筑群落。王家大院建在背阴抱阳的山坡上,窑洞式设计使之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风水人气俱佳。这里的建筑群落,将砖木石雕陈于一院,绘画诗文书法熔于一炉,人物禽兽花木汇成一体,姿态分成,各具特色,既表现了大户人家的风范,又充分显示出自己身高位权的身份,达到了建筑必有图,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的境界。
王家大院被天然冲沟分为东西两片。各自建有城墙,修有城门,砰然两座森严壁垒的大城堡,靠石拱桥连接,跨度之大,令人惊叹。两片大院共有院落54座,大小不一,东边的大院是东堡院,也称高家崖,为17世纪王汝聪,王汝城兄弟兴建于嘉庆十年,也就是1805年的建筑群落。占地面积11728平方米,共26个院落,212间房屋,建筑特点是背阴抱阳,背山而水,阴山构筑,依山重叠,层楼叠院,错落有致,建筑凭借山的高低,使平面空间结构立体化,山则因建筑的韵律而生气势。走进王汝聪的住宅大门,可以体味到极高的文化品味,使我们能联想到王家的身份,走过联系与分割前后院的夹道,穿过垂花门,主人生活的区域便趁现在我们面前。上房是长辈居住的地方,楼上则是为小姐特设的绣楼,这种布局在封建社会宗法礼教制度上,使长幼有序上下男女有别,充分显示了大院建筑的时代性和民族性。
位于大院西边的桂星书院、花园院虽然不大,却也十分幽静,奇花异草使人心旷神怡,即使在封闭的院内,仍可登高俯瞰欣赏大自然的景色,是主任修生养性,吟诗作对的好地方。还有夹院是上学的私孰,可见主人对下一代教育的重视,的确王家有不少子孙从此走上仕途。东部是厨房院,前中后三个院落,里外共七道门,不同身份的'人走不通的门,进不同的餐厅,由此可见,连吃饭庄户人家都是有讲究的。过了石桥,便是西堡院,此建筑群早于东堡院100年,是建于清乾隆年间,19800平方米,俯视西大院,其平面呈十分规则的矩形,东西宽105米,南北长180米,因只有一个堡门,正对着城堡的主街,雄伟的堡门为两进两层,一方刻有恒真堡的青石牌匾,一方镶嵌在堡门正中央,因堡门为红色,所以称之为红门堡。
堡内南北向有一条用大块鹅卵石铺成的龙鲮街,长133米,宽3.6米,主街将西大街分为东西两大区,东西方向有三条横巷,一条纵街和三条横街相交,正好组成一个很大的王字,院院之间相互沟通,相互呼应,互相联系,是一条无形的纽带。自1997年王家大院以中国民居艺术馆的名义正式开放以来,这个久藏深闺的室内桃源,以其花不知名分外娇的魅力,渐为人们关注与赏识,这个在中国大地,独处一隅乡间的闺院,确实令人反复吟哦
李家大院导游词 篇7
李家大院位于山西省万荣县阎景村,是晋南富商李子用的私人宅院。它创建于清道光年间,原有院落20组,现存院落11组,另有祠堂、花园等。
整个建筑为竖井式聚财型四合院,同时又吸纳了徽式建筑风格。其建筑的砖雕、石雕、木雕及铁艺等饰品,形象生动地体现了晋南的民俗和文化特点,又因李子用留学英国,娶英国女子麦克蒂伦为妻,部分院落为欧洲“哥特式”建筑风格,从而又呈现出中西文化交流融合的艺术特点,是全国众多富有地方特色民居中的一朵奇葩。与乔家大院、李家大院并称为“晋商三蒂莲”,素有“乔家看名,王家看院,李家看善”之说。
李家以土布起家,以义制利,利义相济。世代富而不骄,富而不奢,富而行仁,其善行善举使顽贪之人思廉,懦弱之人思立,困顿之人思变,乖戾之人思善。李家的经商史及其数代人遵古“忠恕”的家规家风至今还有参照的意义,他们历世乐善好施的义举更让人肃然起敬。
李家先祖在明朝永乐年间因灾荒从陕西省韩城县(今韩城市)逃荒至山西省万泉县(今万荣县),辛勤劳作,耕读传家,后由农入商,创办企业,成为当地巨富。李氏家族以农为本,以商贾兴,以诚信立,以慈善而名扬天下,演绎了一个白手起家、诚信经商、富甲一方、善行天下的传奇。李氏家族的发展史是中国近代经济史的.一个缩影,其以传统农业聚集资本,进而转入商业领域。又由封建商人积极进取,成功进入近代工业领域,转化为民族资本家。在很短的时间内实现家族经济发展的三个跨越,这在同一时期并不多见。李家大院正是这一历史阶段的实物见证,弥足珍贵。
李家白手起家,以农聚财、以商致富、以工兴盛,而尤为难得的是富不忘本,广做善事,历世相继,在当地广为流传,在当地被称为“李善人”。
李家经过10余代努力,逐渐成为晋南首富。为富不仁者不在少数,李家偏偏为富行善。万荣是个多灾多难之地,突出表现在干旱,旱起来就是赤地千里,庄稼绝收,无数人被饿死。在此紧要关头,李家站出来大行善举,拿出钱来买粮食,广设粥棚,接济穷人。而且李家的粥棚有标准,就是筷子插到粥里不许倒。李家第十二代“廷”字辈里的李廷槐、第十三代“文”字辈里的李文阶、李文蔚,第十四代“敬”字辈的李敬修,都做过这样的好事,救活无数灾民性命。光绪三年,万荣县(那时叫万泉县)大旱,许多灾民是在李家的周济下活过来的。光绪二十年,孤峰山上发大水,阎景村房倒屋塌,粮食遭淹,李家伸手相助,帮灾民度难关,不让一人受饥饿。山西接连大旱,死人无数,李家“道”字辈再设粥场,灾民一日三餐不限量,吃饱为止。
李家大院有一面“百善墙”,用不同字体书写着365个“善”字,这是李家要求自己及后代人天天行善,日日行善,永远行善。
李家大院导游词 篇8
李家大院奢华的乔家,气派的渠家,壮观的曹家,今天我将带领大家去感受色彩最为浓重的的李家大院。推开李家大院这扇厚重的大门,近历史的晋商文化长卷便展现在我们面前,中国民居建筑的典范,家族文化的表率,吉祥文化的标本,这里是中国耕读传家与官商经济的契合,封建文化与传统礼制的全释。中国北方浑厚的黄土高原上,奇骏而悲情的绵山脚下,这片苍劲古卓的建筑群落负载着千百年华夏文明的映迹,深深的凝结在锦绣三晋的表里山河之中。
undefinedundefined
于是李家大院就有了许多称谓,中国民间故宫,山西紫禁城,华夏民宅第一宅,还有蜚声遐迩的口碑“王家归来不看院”,所以有人说,王是一个姓,姓是半个国,家是一个院,院是半座城。李家大院地处晋中盆地的'灵石县静升镇静升村,王家是太原王氏的后裔,南宋时迁至这里,清朝中期上升为名门望族,于是大兴土木,几近豪奢,修成了占地15万平方米以上的古建筑群落。李家大院建在背阴抱阳的山坡上,窑洞式设计使之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风水人气俱佳。这里的建筑群落,将砖木石雕陈于一院,绘画诗文书法熔于一炉,人物禽兽花木汇成一体,姿态分成,各具特色,既表现了大户人家的风范,又充分显示出自己身高位权的身份,达到了建筑必有图,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的境界。
李家大院被天然冲沟分为东西两片。各自建有城墙,修有城门,砰然两座森严壁垒的大城堡,靠石拱桥连接,跨度之大,令人惊叹。两片大院共有院落54座,大小不一,东边的大院是东堡院,也称高家崖,为17世纪王汝聪,王汝城兄弟兴建于嘉庆十年,也就是的建筑群落。占地面积11728平方米,共26个院落,212间房屋,建筑特点是背阴抱阳,背山而水,阴山构筑,依山重叠,层楼叠院,错落有致,建筑凭借山的高低,使平面空间结构立体化,山则因建筑的韵律而生气势。走进王汝聪的住宅大门,可以体味到极高的文化品味,使我们能联想到王家的身份,走过联系与分割前后院的夹道,穿过垂花门,主人生活的区域便趁现在我们面前。上房是长辈居住的地方,楼上则是为小姐特设的绣楼,这种布局在封建社会宗法礼教制度上,使长幼有序上下男女有别,充分显示了大院建筑的时代性和民族性。
【李家大院导游词】相关文章:
李家大院导游词8篇02-27
李家大院导游词(8篇)02-27
乔家大院导游词03-03
阳泉石家大院导游词10-18
天津石家大院导游词02-26
乔家大院导游词(通用3篇)03-22
山西王家大院导游词范文04-17
大院优秀作文07-29
游王家大院作文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