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以大连电视台《崛起的海岸——城市的脊梁》创作实践为例
辽宁工业题材专题片创作路径探索——以大连电视台《崛起的海岸——城市的脊梁》创作实践为例作者/ 籍惠鹏 何 明
【摘要】《崛起的海岸——城市的脊梁》是近年来为数不多工业题材电视专题片作品。为表达大连这座城市世代相传的工业精神本体,创作者采用“典型化”创作中的“人物典型化”、“细节典型化”、“背景典型化”的思路,成功的使该部作品脱离了枯燥乏味、主题先行的传统工业题材专题片创作模式,生动的刻画了产业工人的使命感和勇于担当的精神,有力地表现了凝刻在这座城市骨髓里的工业精神遗产。
【关键词】工业题材 专题片 创作实践
doi: 10.3969/j .issn.1002 -6916.2012.18.038
辽宁作为工业大省,具有与生俱来的工业气质和钢铁铸就的工业品格。近年来,在影视创作领域,辽宁工业题材的电影如《钢的琴》、电视剧《钢铁年代》等作品已经为展现辽宁工业精神,塑造工人形象树立了典范,但是辽宁工业题材的电视专题片和纪录片却仍是一个天地广阔、急待展开和深入研究的领域,无论是作品的创作还是学术研究都还基本上是一个空白。
《崛起的海岸》是2010年大连广播电视台第一次以电视专题片的方式,记录大连的历史,并寻找支撑大连这片海岸崛起的不竭力量的力作。其中的第五、第六集《城市的脊梁》主要以大连工业的发展作为主要的蓝本,对大连的工业史做了一次全景式的解读,对大连的产业工人和城市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播出后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和集体共鸣,也成为辽宁近年来为数不多的工业题材类电视专题片的典型创作。
工业在大连的城市发展中曾起到过什么样的作用?工人阶级的品格和这座城市的性格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正是这两集片子着重要探讨的问题。如何用形象化的电视手段对抽象的工业精神进行解读,使观众乐于接受并认同?创作者借鉴运用文艺创作中的“典型化”手段,成为结构全篇的创作思路。这一方式也在实践中得以印证从而为辽宁工业题材专题片创作提供一种成功的借鉴。
一、人物典型化
历史是由人创造的,用电视的手段呈现历史,最不可或缺的就是对人物的挖掘。《城市的脊梁》用两条线索全景展现130年大连的工业发展史:一条是明线,按照大连工业发展的不同时期,讲述大连工业从缘起到抗争,从后方军工厂到共和国骄子,从转型期的阵痛到新时期弄潮儿的发展脉络;另一条是暗线,以不同的人物故事来揭示大连产业工人的品质,而这种品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
电视专题片作为历史的真实呈现与现实解读,创作者需要处理好历史影像表述中微观,个案与宏大叙事的关系。这里所说的“人物典型化”创作思路是指“通过收集、分析大量的生活材料,从中提炼出最能体现某种人物或某种生活现象特点的素材进行整合、虚构,在艺术加工基础上创造出新的艺术现象”。因此,必须在对历史进行梳理的基础上, (范文先生网 www.fwsir.com) 确定大连工业史中的核心事件,继而找出核心事件当中起到主导或决定性作用的典型人物。站在历史空间的大视角下,古今勾连,追根溯源,运用故事还原的表现手法和人物命运的方位感描述。达到活化主题,使节目具有情感基础并为观众所接受的目的。
在大连工业史130年的历史上,按时间顺序,厘清了如下的事件脉络:旅顺大坞修建,大连产业工人缘起:日俄殖民统治时期,大连第二,第三代产业工人诞生;解放战争时期后方军工厂;建国后大连工业的国家队地位;改革开放后的敢为人先;改革阵痛之际的国企嬗变:新时代的创新与超越等等。针对每一段有标志意义的历史事件,都有对应的典型人物。比如修建旅顺大坞的工程技术人员陆昭爱以及工程现场总指挥袁保龄;大连早期工人运动领导人,中华工学会创办人之一的唐韵超;解放战争时期,在生产与研制武器弹药中多次负伤,先后做过20余次手术,被称为中国“保尔·柯察金”的兵工专家吴运铎;建国后的劳模代表,从五十年代的赵桂兰到新时期的王亮,在这一大批劳模身上,人们感受到的是一种“痴劲”、 “疯劲”和“傻劲”。这种对事业的“痴”、对工作的“疯”、对得失的“傻”,正是大连工业发展中所需的闯劲、干劲、韧劲,也是城市一代又一代建设者们身上的精神底色。
企业家群体里面,则选取了大连冷冻机厂的原厂长张和,他率先在大连搞了厂长负责制试点,体现了大连工业敢为人先的气质;大连重工起重董事长宋甲晶,在中国第一个全员引进日式管理,彰显了大连工业与国际接轨,海纳百川的胸怀。
值得一提的是,在反映大连工业支援内地建设的部分里,摄制组找到了当年从大连机车厂来到山西大同安家的老工人栾忠周,巧合的是,栾忠周的外孙女修韵大学毕业后也选择了大连机车厂,其工作岗位恰好是栾忠周原来所在的车间。《城市的脊梁》这样总结这一历史的巧合“从大连到大同,再从大同到大连,栾家三代人用各自的人生轨迹完成了一个历史的轮回,这是大连工人血脉的传延,是一座城市对中国工业发展贡献的缩影。”
二、细节典型化
著名画家齐白石曾说: “画无细节则空”。画艺如此,电视专题片亦如此。细节是表现人物、事件、社会环境和自然景物的最小单位,典型的细节能以少胜多,以小见大,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从而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在典型化的过程中,细节是否典型也十分重要。
在《崛起的海岸——城市的脊梁》中,细节随处可见。从艺术表现上,十分重视画面细节的处理。在拍摄旅顺历史遗迹时,特别邀请原旅顺日俄监狱旧址博物馆馆长周祥令带我们去找寻当年旅顺电报局的旧址。画面上出现了一处二层职工宿舍,镜头在斑驳陆离的墙面上移动,配以地图的展示,加上老馆长娓娓道来的解说,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增强了画面的历史感。再如,当讲到老工人栾忠周扎根内地45年时,画面呈现的是他的女儿栾淑杰向镜头展示一个当年从大连带过来的大柜子,虽然是很短的一段对白,但却能勾起大连人内心深处的记忆。
再比如,讲到新中国成立后,工人阶级的社会地位非常高,引用了大连市委宣传部原副部长董志正的一段介绍: “八级大工匠工资:160,刚毕业的大学生56”。这样具体的工资对比,一下子就把当年工人的地位,工人对技术的追求生动鲜活地表现出来。
三、历史资料典型化
背景,又称为环境,是电视专题片的基本构成因素,也是电视专题片所反映的人物的性格、命运和事件赖以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根据和基础。在一部具体的电视专题片中,由于所反映和表现的题材、主题等因素的不同,其所处理的背景也就有所不同、有所侧重、有所选择。
《城市的脊梁》涵盖130历史,期间涉及的事件,人物浩如烟海,纷繁复杂。在创作的过程中,笔者的体会是要先做加法,后做减法。加法是指从书籍,网络,材料当中了解历史,熟悉历史。广泛采访当事人,专家学者,汲取营养,总结提高。在搜集资料及策划阶段,先后查阅过的工业史,工人运动史等书籍十几部,拍摄的素材资料将近1 500分钟。减法是指在大量掌握资料的基础上,在千头万绪中理出头绪,去粗取精,用最能说明问题的资料来构成片子的背景,绝不面面俱到。《城市的脊梁(上、下)》两集播出版全长130分钟,带比超过10:1。
历史资料的典型化,最重要的原则是尊重历史,实事求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认识的提高,某些资料的运用势必改变甚至颠覆传统的看法。比如如何认识俄日在大连的殖民统治?如何把握殖民地期间大连工业的发展就是一个敏感的话题。《城市的脊梁》没有回避问题,而是从大连现存的工业遗产入手,指出大连的工业基础奠基于殖民时期,在这里,用数据说话, “从1908年到1943年,大连工厂数量由77家增至1 825家,增加了23倍;产值由270万日元增至6.13亿日元,增加了225倍。”。顺势得出符合大连人亲身体验的结论:如今许多我们耳闻能详的企业都可以在上世纪那段殖民的岁月里追溯到最初的源头。当然,在客观评价历史的同时,也花篇幅说明殖民统治的残酷性以及大连工人阶级不屈不挠的斗争。这样处理才显得全面,真实,让观众信服。
综上所述,在全方位梳理大连工业史,解读城市精神的过程中,人物典型,细节典型,资料典型缺一不可,唯有如此,才能对城市精神从现实层面表现,到历史深处溯源,使历史更有生命,更有温度。这也是为电视节目影响力和传播力的最优化实现,所做出的必要选择。
【以大连电视台《崛起的海岸——城市的脊梁》创作实践为例】相关文章: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08-16
省级电视台专业频道的生存空间:以上海电视台体育频道为例08-11
省级电视台专业频道的生存空间:以上海电视台体育频道为例08-11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08-15
(浙教版)《为中华崛起而读书》08-16
(浙教版)为中华崛起而读书08-16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04-10
蓝色的脊梁08-21
海岸的作文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