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初中音乐教学论文【热门】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大家肯定对论文都不陌生吧,论文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论文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初中音乐教学论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初中音乐教学论文1
摘要: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对提升学生主体性, 培养学生音乐兴趣有着重要作用。本文首先分析了初中音乐教学师生互动的重要性, 结合对初中音乐课堂师生互动现状的探讨, 最后具体从营造互动教学氛围、丰富师生互动手段等方面提出了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师生互动的对策。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学; 师生互动; 方法;
课堂师生互动在教学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其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对提升音乐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而当前的初中音乐课堂实践中, 师生互动的应用尚存在诸多制约因素。因此, 探究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师生互动问题, 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初中音乐教学师生互动的重要性
初中音乐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 许多学生音乐课学习参与积极性不高, 音乐兴趣不足。而通过师生间的有效互动, 利于激发学生音乐学习积极性, 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空间;师生的良好互动也可提升学生课堂注意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进而提升音乐课堂教学效果。同时, 其次, 新课程明确要求以学生为本, 音乐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可实现教师由课堂主导向引导的转变, 使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得到进一步展现, 利用互动,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心理状况等都能够有更明确的掌握, 从而能够走入学生内心, 实现师生的心理互动, 引导学生提升音乐认知, 强化音乐与德育效果。学生在平等、民主的课堂环境中发表意见与看法, 与教师进行交流与沟通, 从而能够在轻自由的氛围中学习音乐基础知识, 陶冶情操, 逐步产生对音乐的热爱。此外, 通过良好的师生互动, 也能够锻炼学生的交际与合作能力,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1]
二、初中音乐课堂师生互动现状分析
首先, 从互动认知上来看, 音乐课程长期以来没有受到学生的重视, 学生在音乐课堂上开小差等情况大有存在, 因此教学实践中课堂的气氛与积极性也难以有效调动, 并且由于认识不足, 一些教师对音乐课程的设计也缺乏独特性与新颖性, 导致学生对音乐学习更为敷衍, 音乐课堂上的师生互动自然处在非常低效的状态。其次, 从互动内容上来看, 音乐课堂互动中受到教材的约束较大, 通常结合音乐教材设计互动内容形式, 局限于课本教材, 难以设计出生动有趣的音乐课堂互动内容。此外, 就互动模式来看, 由于长期受到传统教学模式影响, 目前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师生互动较为单一, 大多为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方式。例如“同学们觉得这首歌怎么样?”“想不想再听一次”等类似的提问互动模式, 单一的互动模式不仅无法引发学生的音乐兴趣, 更难以引导学生深入分析。[2]学生的主体性也没有得到充分展现, 音乐课堂教学内容多由教师进行安排, 学生只能被动接受音乐教学内容与形式, 并且师生互动缺乏明确目标, 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并未充分考虑音乐教学实际需求。
三、加强初中音乐教学师生互动的对策
(一) 营造互动教学氛围
师生间良好的互动与交流, 需要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因此在音乐教学实践中, 教师需积极营造起互动教学氛围,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课堂活动。作为教师, 需始终以学生为主体, 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 尊重每一位学生的意见, 充分认识到音乐教学中师生互动的积极作用, 树立新型教学观念, 在课堂中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观念, 引导学生形成善于表达、耐心倾听的行为。同时, 教师应注重在课堂中向学生构建起开放型学习环境, 向学生搭建能够自我展示的平台, 营造起自由、活泼、生动的课堂氛围,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音乐教学活动当中。
(二) 选取正确互动内容
教学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 选取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内容, 实现与学生的互动。例如在课堂结尾阶段向学生播放时下流行音乐;在课堂中选取学生较为喜爱的歌曲进行舞蹈编排, 组织简单的即兴表演互动, 并对学生的创编、表演等节目进行评价与总结, 实现教与学的良好互动, 同时, 教师需真实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 鼓励学生体验音乐情感, 引导学生在学习乐理知识的同时, 深入理解音乐思想。例如在学习《爱我中华》、《我爱你中国》等祖国情单元的歌曲时, 教师可向学生讲解新中国从成立发展到如今的艰苦卓绝之路, 让学生受到启发, 能够以积极、澎湃地情绪去欣赏与演绎歌曲。
(三) 丰富师生互动手段
音乐教学实践中, 教师也需充分利用各类师生互动手段, 提升音乐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充分利用初中生好胜心强的特点, 创设竞赛型互动模式, 教师可在课前准备日记本、笔等作为奖励品, 引导学生参与课堂音乐比赛当中, 鼓励学生大胆登上课堂舞台, 向同学展示自身的音乐才能。再如乐理知识教学, 传统乐理讲授方式枯燥乏味, 教师可将学生进行分组, 采用互动抢答的竞争活动不但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活跃乐理课堂教学氛围, 也可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乐理知识。[3]此外也可促进音乐实践活动的师生互动, 例如和学生一起合奏、合唱等, 让学生在师生互动的良好情境中快乐学习。
四、结语
总而言之, 初中音乐教学中, 师生互动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作为音乐教师, 应深入认识师生互动的重要作用, 选取适当的互动内容, 采用丰富的互动方法, 使学生快乐地学习音乐, 进一步提升音乐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焦志华。初中音乐课堂师生互动艺术分析[J]。北方音乐, 20xx, 09:153。
[2]刘晖。加强初中音乐课堂师生互动教学的探讨[J]。新课程, 20xx, 06:75。
[3]高慧琴。初中音乐课堂师生互动教学的实践探究[J]。新课程, 20xx, 10:45。
初中音乐教学论文2
摘要:在初中音乐教学中,以前的传统教学方法抑制了当代的流行音乐的引入。通过上述的针对初中音乐教师以及初中学生二者的策略,将流行音乐引入到初中音乐教学的课堂中,让更多的正能量传递给学生,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心情愉快,也能够提高其他学科的学习效率。
流行音乐,最初起源于欧美地区,后来传入中国。在中国内地,大部分熟悉的流行音乐作品还是内地和港台地区的歌曲。流行音乐因为曲调简单、通俗易懂、容易传唱的特点,被各阶层人士所接受,尤其是初中学生更是“疯狂”追逐。但是,就目前来讲,现在的初中的音乐教学情况究竟怎么样,又如何将好的流行音乐引入到初中的音乐教学之中,让初中学生享受到好的流行音乐呢?
目前初中音乐教学的现状分析
由于我国的教育水平不均等,教师年龄也大小不一。初中的音乐教学情况也参差不齐,但基本上教学的内容是以古典音乐、民俗音乐为主,这和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是分不开的。大部分的地区在初中音乐教学上普遍以当地音乐教材为主,年轻的音乐老师可能会教一些轻快、活泼一点的课外歌曲,但也是万事不离其宗,初中音乐教材还是放在第一位。就年龄比较大的音乐教师来说,传统的教育观念根深蒂固,接受新鲜的潮流音乐时会有抵触心理,所以很大程度上不会教初中生一些流行音乐,这是由于他们对于流行音乐的认识还不够。在这种原因之下,初中学生在本应该放松快乐的音乐课堂中会表
创造出我们的方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师生共同营造和谐、愉快、合作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浓厚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变“厌学”为“乐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进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已经成为当前广大教师所共同探讨的课题,这正如教育家舍吉宁所说:“我们的任务是——不要孤立的学生,孤立的教师,而要学生+教师。”
为此我们在新课标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根据“互动”的原理,在音乐教学中,我进行了“互动式”教学模式的两部分实践。
一、师生共同创造良好的教学开端 兴趣是创新的基础和源泉,成功中的喜悦和乐趣,回极大地唤起学生的创新热情。开放评价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不断品尝到学习音乐和获得创新的成功乐趣。
乌申斯基说:“没有兴趣,被迫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也曾讲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好奇心,这是一门技巧。 在“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启发下,为创设与教学内容相符合的情境,如:在教唱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时,我改变了传统的音乐教学中学生听音乐进教室的作法。这就是我带领学生共同扎起彩绸,在欢快、热烈的秧歌音乐伴奏下,扭着秧歌进教室。又如:利用美丽的画面,动听的歌声去看、去听,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器官,更形象直观地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扩大音乐视野。教师随时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善于摸索、分析学生心理,了解学生的心态,这样才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所以,我们在音乐教学中应努力营造音乐氛围,引导学生抓住音乐特点,“读”懂音乐,感受音乐。 在学生的座位排列上我也有所改变,将传统的成排成行的座次形式改变成“马蹄形”、“圆形”的座位形式。这些作法不公消除了教学中师生间相互交往,相互合作的心理障碍,而且还大大的缩短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
二、师生营造和谐、愉快、合作的教学氛围 让音乐成为师生沟通的情感桥梁。 在开放的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营造一种民主、自由、轻松、愉快的氛围,创设良好的师生关系。老师大多数时间可以走到学生中间,缩短和学生的距离。教师是导演,有序地领着孩子走进音乐的`殿堂,不断给孩子新的内容,让他们有新
的发展。教师又是演员,与孩子们一起欢歌跳跃。教育心理学认为,如果教师与学生之间能形成友好信赖的关系,那学生就可能更愿意和教师相处,接受老师的教诲。同时在这种平等、和谐、热烈的氛围中,就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和创造的积极性。我在课堂上经常鼓励那些比较内向的同学大胆说、大胆想、大胆唱、大胆演。这种鼓励支持的态度、期望性、肯定性的语言,能树立学生进步的信心,让学生在宽松友好的学习氛围里感受美、体验美。
1、创设舞台,展示自我
“互动式”教学模式启发了我们,在音乐教学中要改变传统课堂教学的人际关系,坚持以学生为主,教师则普通身份加入,通过适当点拨,发挥向导作用,促进师生间相互交往和愉快合作的和谐关系,从而发展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健康的个性,使学生的更多的参与,合作过程中得到素质上提高。我在音乐课上设计了“小小舞会”这一活动环节,放手让学生尽情地唱、尽情地跳,把整堂课营造的喜悦气氛推向最高潮,让学生在无拘无束中展示自己的才能。如在教唱《金孔雀轻轻跳》时,我和同学们共同在优美动听的音乐伴奏下翩翩起舞。再如,一年级新教材中的《幸福拍手歌》,教师也可以提示学生积极思考进行创编,将拍手动作换为跺脚、摇头、耸肩、扭腰等动作,使学生在律动中充分感受创作的成功感。
2、以“赛”激趣促学
好胜心强是学生的主要性格特点之一,而在激烈的竞争氛围中,学生最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孩子们在课堂上“表演唱”就是利用这一点,实现教学目的。在我每次上音乐课时总是激励学生上台来表演唱,并准备了很多宝石花、小五星来鼓励大胆的学生。也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音乐教学中学生学习乐理知识感觉是最乏味的,我在设计学生认枯燥的力度标记时,采用了分组进行抢答,表演的比赛形式来争夺红旗,从而营造了一种愉快、和谐的教学氛围。
3、开展音乐活动课的实效性
音乐活动课是音乐课的延伸,音乐活动课这种特殊的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的创造思维的空间更为广阔。活动课除了完成基本教学任务外,更多的是把活动的主动权教给学生。上器乐课时,教师除了讲课辅导外,可与学生一起齐奏、合奏。如需要配打击乐时,教师除了引导学生设计相关的锣鼓点外,还可以和学生装一起演奏各种打击乐器,甚至与学生演唱的歌曲作伴奏。此外,教师还可以给学生设计合适的伴奏音型,让他们用自己的乐器为教师演奏的乐曲进行伴奏??这种作法不但使课堂变得生机勃勃,颇有兴趣,而且还达到了师生营造和谐、愉快的良好教学氛围的目的。例如:我上的《森林奏鸣曲》这一节音乐活动课,由欣赏乐曲入手,感受和分析乐曲每一段的情感特点,再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用说、演、画、打击乐器伴奏这四种方式来表现乐曲。这样的活动集中了文学、艺术的内容,学生通过活动就更能理解乐曲情感,同时也增强了环保意识。所以,活动课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团队精神,有利于学生智力发展,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实践证明:“互动式”教学模式开辟了一条新的教学思路,在音乐教学中实施自主学习,放手让学生在音乐的环境中学习音乐、理解音乐、感悟音乐、表现音乐。真正给学生一个展示的舞台,一个锻炼的机会,一个成功的体验。让学生由教育教学的“被动角色”跃为“主动角色”,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通过师生共同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进而体现“互动”为音乐课堂所带来的最佳教学效果。
初中音乐教学论文3
一、农村初中音乐教学的困境
(一)重视度低,师资力量不足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大部分学校只会在文化课上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是在音乐教育上的投入却相当少。这也是由于学校方面对于音乐教育的认识不足,造成他们对音乐教育投入上的忽视,不仅仅是在硬件设备,在教师的任用上也非常欠缺。而在这也必然会造成学校音乐教育上师资力量的不足,最终音乐教育的效果也将惨不忍睹。
(二)理念学习的片面化,学生学习兴趣不足
学校在文化课上的教育投入,也给学生注入了一种错误的思想观念,让学生片面地认为只要学好文化课就可以,音乐的学习算不得重要。在这种错误思想的引导下,学生对于音乐课堂会表现出一种兴趣缺缺的状态,甚至会认为音乐课堂的存在是在占用文化课的学习实践,让音乐的教学陷入一种尴尬境地。
(三)教师的专业水平不高,造成教学效率地下
在农村的教育中,由于经济发展程度的制约,教育的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上会存在很大的不足。因此,很多音乐教师实际上都是语数外教师半途转业,或者是文化课教师兼职音乐教学。这样以来,音乐教师的专业水平达不到既定的要求,其教学计划更不会有什么科学性的计划。即便文化课教学能够有一定的计划,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却也只是墨守成规,无法造就音乐教学为学生提供发展空间的平台,使得音乐教学的总体效果达不到教学大纲的要求。
(四)教学资源的整合效果差,学生音乐上升空间受限
作为一种开放性的教学,在音乐的课堂中,教师应当注重学生基本音乐素质的培养,同时还要不断提高教学资源的整合性效果,让学生在一个积极的环境中进行学习。但是,在农村初中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在这一方面上的工作非常不到位,学生在音乐上的兴趣爱好和他们专业的发展需求也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使得学生在音乐上的学习能力受到很大限制。
二、农村初中音乐教学的出路
(一)转变理念,加强音乐教学重视
在传统的教育中,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我国的教育多疑文化教授为主,对于音乐、美术等艺术课程的教学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之下,学校方面应当转变这种传统的教学理念。尤其是近些年来我国改革开放的力度不断扩大,与其他各个国家的音乐交流也在逐步的增强。为了保持我国音乐的竞争力,也是为了让全世界认识到我国的音乐形式和内容,我们必须重视音乐的教学。这既是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也是满足我国对于音乐多样性人才的需要。由此可见,音乐教学必须受到应有的重视,并要将其放在与文化课教学同等重要的位置。
(二)全面的理论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以往的音乐教学中,音乐的理论教学,大都处在片面化的教学当中。在这种片面性的理论教学中,不仅会让学生走进音乐学习的一个误区,同时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也会大大的减弱。为了保持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教师必须从根源上让学生认识到音乐教学的重要意义。这就需要教师将全面而系统的音乐教授给学生。学生在客观上对音乐有了一个总括的认识之后,其学习态度必然会发生很大的转变。之后,教师在积极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增加学生接触音乐的机会,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爱上音乐的学习。
(三)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水平,提高教学效率
教师是音乐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的音乐专业素养直接影响到学生的音乐学习水平,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然而,在农村音乐教学中,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教师大都是兼任音乐教师,很少有专门的音乐教师存在。这种现象无疑会使得音乐教师总体的专业水平不高,也会造成学生后续的学习动力不足。为了转变这一现象,学习必须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主要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任用专门的音乐教师。学校在任用音乐的教学老师时,必须保证其音乐的.专业性,这是保证学生音乐学习得到保证的前提基础。第二,建立音乐知识的定期考核制度。定期的音乐专业知识考核,既是保证教师从自身树立起音乐素养的保障,也是保证教师的专业音乐知识始终与时代的发展要求相一致,从而为学生的现代化音乐学习提供便利。第三,组织定期的音乐学习。除了教师自主的音乐学习以外,学校方面还应当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定期的音乐培训,这也是教师专业素养不断提升的一个重要的途径。
(四)整合教育资源,拓展学习空间
农村教学的音乐教学资源相对匮乏,这给音乐教学的开展带来诸多的障碍。但是,这些教学资源若能够得到充分利用,依然能够满足学生在初中阶段的音乐需求。因此,教师必须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对学校现有的资源进行整合,并要积极地为学生延伸音乐学习的机会。这样以来学生的音乐学习需求才能得到满足,学生的音乐水平上升空间也才能得到保证。另外,教师还应当不断丰富教学的形式,并要结合学生的性格特点,让学生在自身感兴趣的形式中进入到音乐的学习,这对于培养他们的音乐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音乐是一门艺术,是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因此,音乐的教学必须得到重视。要想提升音乐教学的水平,就必须认清音乐教学中现存的问题,并要以积极的态度解决这些问题,才能最终实现音乐教学的大发展。
初中音乐教学论文4
1、艺术美感式培养的意义
艺术美感的教学方式力图发掘学生最浓郁的自然兴趣,环境在于教育的培养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所谓景中生情,情中应景,如若在学生感知萌芽阶段加以正确的引导,学生的自我兴趣,情感思维开始发展,直至成熟完善,这将对人的思维判断,情感理解等多方面的感知领域产生长远的影响。因此,艺术美感教育方式对成长初期的学生来说意义深远,有着一定的人生启蒙作用。
2、艺术美感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方式
艺术美感教育途径多种多样,最为根本的便是能够遵循“以人为本,自然为主,抓住审美”几大要素来组织教学或者安排活动。中学课程将教学划分为听、唱、形式演示、理论普及、探索现实等多种教学模块,实施教学时需要将各个模块联系组合,形成生动形象的知识链,情感主线等关键因素,能够让学生深入学习,激发兴趣。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观察学生状况也要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进度与效果,做好及时的总结,以便于快速调整教学方式。
2。1音乐互动及交流
师生间的交流形式多半限于言语的交流,艺术美感教育可以注重利用声乐“无界限”的特点,在一些抽象问题做以形象音乐的表达,学生能够快速全面的理解问题现象,同时增强了互动性,往往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根据老师示范的节奏让学生模仿,接着使用自己理解的方式即兴发挥。
2。2抛砖引玉形式
一些具有特点或者典故的音乐,教师可以通过描绘一个故事场景,引入故事情节,环环相扣,最终围扣主题,引出音乐。这样的形式能够让学生印象深刻,故事引人入胜,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培养了学生探索学习的兴趣。同时可以留给学生自主的想象空间,让学生通过扮演角色、模仿教师演示的音乐来加深印象。
2。3资源组合分享形式
教师可以运用闲余时间寻找课程相关的资源,在论坛、博客、报刊等互动式平台上分享探讨,这样不仅增强了师生沟通,而且丰富了课余生活。3。4活动组织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喜欢的实践活动,内容可以多元化,例如包括听、看、猜、想、比、演等实际活动。学生可以在活动中真实体会,能够探索发现不曾遇到的问题,并且能够在一定的音乐基础上,发展自己的创作。
3、艺术美感培养方式应用与现状分析
初中生经历了小学时代的心理成长初期,对于事物的主观判断有所提高,但是还是不能够准确地做出判断,他们往往能够懂一些事理,有时却又会犯错误,面对生活和挫折,有时会产生厌烦心理,甚至是放弃的态度。因此,艺术美感式教育需要教师平时多与学生沟通交流,力图营造一个公平公开自主的学生成长环境,并且允许学生犯错误,提倡学生自我错误自我发现,以及及时纠正。在学生的创作能力上需要多鼓励多肯定,让学生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产生动力,鼓励他继续探索发现并且能够做出自我总结。这样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创造天性并且更多地接触实际,让他切身体会世事真理。中学年龄段的学生富有创造的天性,有着较强的好奇心,探索心,同时还有很好的学习能力,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年龄阶段的生理发展规律,对学生加以正确的引导,给予充分的自由探索空间,使得学生能够获得全面稳定的发展与提高。初中声乐主要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以及感知事物音乐的思维判断能力。目前大部分学校的教育方式还是比较传统的“教案式”教学,学生经常面对教科书上死板的内容以及老师生硬不变的讲课模式,使得学生的学习过程变得平淡乏味,学生的积极性与兴趣也会被打磨殆尽。为了学生更好的发展,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也要注重兴趣的培养,引导学生懂得去欣赏音乐的完美,能够多听、多想、多探索,同时教师也应该允许学生对不同的.音乐拥有自我的理解与感知。教师不能对学生产生的一些想法和心理轻易否定,需要多加疏导沟通,摆正学生的成长心理。每段音乐都是人或事物情感的化身,它们从心理和社会的角度来看都是立足于现实生活的。很多时候,学习主要靠的是自我的努力以及动力,老师的帮助相对而言往往是比较有限的,然而在学生成长初期,孩子的感知启蒙,事理积累都将由老师担起大任,教师同时也要注意学生的心理过程,适当的时候加以疏导排解,引导学生培养自我反省的品格,冷静客观的批评心态,以及用扎实的基础和努力的练习来提高自己。
4、结束语
初中音乐教学延续了小学时代的启蒙教育,同时也为将来的高等教育作下了基础铺垫,重要性可谓举足轻重,不可怠懈。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创新,艺术美感教育方式将会得到广泛的运用。通过艺术美感创造的成长环境可以让学生不断地实践体验现实,在探索中发现自我,总结自我,对孩子的未来发展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推进作用。因此,将艺术美感教育引入学生教育方式中很有必要。
初中音乐教学论文5
音乐素养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教师在音乐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内容。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地引导学生使其对音乐作品能够做到更好地把握,在训练学生听觉的过程当中,应注意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感知音乐,选用多种音乐类型的作品,以使学生开阔其音乐视野,对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进行多样化的培养与训练,同时对音乐作品做合理恰当的想象同样也是培养学生乐感的一个主要目标,当学生具备了一定程度的想象力后,也有助于他们理解其他的艺术形式,此外教师重视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应对其表现力的展现加以引导,使学生对音乐作品能够做到更好地把握。
一、初中音乐教学中乐感培养的重要性
乐感的培养,不仅可以使学生通过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使其听觉感受得到训练并起到陶冶情操的作用,还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及修养等的全面发展。学生掌握良好的音乐感觉,可以使其深层次地理解和感受音乐作品,对学生进行连续性的乐感训练,能够使其对音乐作品进行准确地赏析并快速地领悟其内涵,对学生艺术素养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通过掌握良好的乐感并提高其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后,学生可以通过赏析音乐精品使其精神生活得到丰富,并由音乐艺术的视角发现和挖掘生活的美感。因此通过对乐感的培养以形成良好乐感对学生起着重要作用。
二、初中音乐教学中乐感的培养策略
1、注重基本能力的培养
音乐是艺术的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其发展历史悠久,作为一名从事音乐教育的老师在将学生引向音乐殿堂时,首先应注意给学生进行历史的.熏陶并将音乐的基本理论灌输给他们,使其由浅到深逐步学习与强化音乐知识。其次注重运用培养学生乐感的有效途径,主要有听觉与视唱这两种训练方式,在训练学生听觉的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感知音乐,善于在生活中发现音乐的存在,并注意聆听与感受周围多样化的音乐形态,从而使其自身对音乐熟知和理解的能力得到培养。同时,学生一方面注意聆听身边多种多样的音乐,另一方面还要注意视唱的训练,从而使听觉训练和视唱训练同时进行,在对学生进行训练时还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步骤来进行,逐步地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
2、选用多样的音乐素材
音乐的风格和艺术形式具有多样性和独特性,音乐的曲风和派别也同样具有多样化,从而使得音乐素材丰富多样。音乐类型的不同使其表达情感的方式和手法也有所不同,因此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的过程当中应注意选用多种音乐类型的作品,以使学生开阔其音乐视野,对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进行多样化的培养与训练,并且这种方式能够帮助学生确定自己的审美标准,以及掌握音乐手法及其表现手法。
3、培养对音乐的想象力
音乐具有极强的艺术表现力,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音乐作品的表现力主要是通过节奏、旋律和情感内涵来展现的,恰当的音乐节奏、优美或是亢奋的音乐旋律、丰富饱满的情感和内涵等都能使音乐的表现力更加凸显,因此在进行实际的音乐教学时,教师应通过音乐作品所特有的表现力来具体形象地对音乐作品进行展示,不仅使音乐教学的内容得以丰富,还能够使学生提高他们的想象能力。对音乐作品做合理恰当的想象同样也是培养学生乐感的一个主要目标,当学生具备了一定程度的想象力后,也有助于他们理解其他的艺术形式。
4、重视学生的音乐表现
音乐素养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教师在音乐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内容。教师重视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应对其表现力的展现加以引导,一是要鼓励学生积极地参加与音乐有关的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尽可能地要求他们去观看每秒的音乐会,或是学习一门自己比较喜欢的乐器;二是要求学生将自己当作音乐主角,独立自主地去表现音乐进而创造音乐,这个过程通过表演形式使学生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感受和想象。这两种途径都有助于学生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因而学生进行演唱表演时,老师应引导学生使其对音乐作品能够做到更好地把握,从而提高学生对音乐的表现能力。
三、结束语
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地引导学生使其对音乐作品能够做到更好地把握,在训练学生听觉的过程当中,应注意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感知音乐,选用多种音乐类型的作品,以使学生开阔其音乐视野,对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进行多样化的培养与训练,同时对音乐作品做合理恰当的想象同样也是培养学生乐感的一个主要目标,当学生具备了一定程度的想象力后,也有助于他们理解其他的艺术形式,此外教师重视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应对其表现力的展现加以引导,并对其进行连续性的乐感训练,能够使其对音乐作品进行准确地赏析并快速地领悟其内涵,学生也可以通过赏析音乐精品使其精神生活得到丰富,并由音乐艺术的视角发现和挖掘生活的美感,这对学生艺术素养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
初中音乐教学论文6
一、音乐课堂器乐教学基本方法
器乐是音乐的重要表现形式。尽管我们了解到音乐课的器乐教学现状不容乐观,但是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让学生在音乐课上可以获得更多知识和技能已引起广大音乐教师的关注。在近年来的音乐课堂教学中,笔者也进行了一些实践和采取了相应行动,为了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兴趣,把器乐演奏,歌唱和音乐赏析等音乐知识结合起来,逐渐弥补以往的种种不足。以下为笔者在进行器乐教学过程中采取的一些基本教学方法。
(一)激发学生的器乐学习动机,以兴趣为动力
在器乐教学中,教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主动学习音乐。如在学习竖笛时,如果教师在教学时先示范演奏一曲,然后让学生马上吹,吹不会反复教,直到吹会为止。长此以往,学生日益觉得乏味,失去信心。教师也不能从教学中收获教学的乐趣。而我先调查一下当下学生比较喜欢的曲目,然后吹奏这些他们感兴趣的曲目让他们欣赏,使他们一开始就对这种乐器产生浓厚的兴趣,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简介竖笛的结构、发声原理、演奏方法和音阶指法,紧接着就可以让学生练习一些简单的基本功,通过这些简单的'基本功练习来鼓励学生学习竖笛,给予他们信心。这种方式不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精选乐器及练习曲目,使学生享受到学习音乐的快乐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选用合适的乐器。对于初中生来说首先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学习欲望,最终达到通过演奏来表达情感的教育目的。同时,我们要结合课本但不拘泥于课本,精选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认知水平的练习曲目,这样他们才倍感亲切和真实。还有一些经典名曲如《欢乐颂》《梁祝》《彩云追月》等,通过重新编配也是很受欢迎的。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根据学生能力进行指导
器乐学习是一个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我们首先要有一个具体的器乐教学计划,从整体上把握好学习进度与节奏,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加以分析,适时调节进度。同时,不同的学习阶段应有不同的侧重点,使学生逐步吸收各种演奏技巧。再者,培养良好的音乐学习习惯也是非常必要的,例如爱护乐器,轻拿轻放,学会看指挥排练等。
二、音乐课堂器乐教学可行性建议
既然器乐教学存在诸多限制因素,我们是否怀疑它的价值,或将其摈弃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器乐进课堂的必要性已得到专家的充分论证,音乐教师该如何应对,如何切实提高器乐课的效率,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笔者认为现应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教师对器乐教学应充满热情及保持积极态度态度决定一切!面对现有困难应态度先行,进而采用正确方法,才可取得良好效果。对器乐教学,教师应时时拥有饱满热情,慢慢感染学生,带动课堂气氛。
(二)灵活运用教材,给器乐教学留有充足时间在传统的器乐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是一种死板生硬的教学方式,不能带动学生的积极性。经过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变化,对于教师的教学模式起了很大的改变,新课改不仅要求教师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也应适时研究,敢于调整教材,为教学增添更多色彩。当然,这种调整也应在合理范围内,确保相应教学目标的完成。
(三)充分发挥教研组集体智慧,制定规范适用的器乐教学安排目前,器乐教学随意性较严重,即使同一学校,各个音乐教师器乐教学的进度、要求、评价方式也不统一。某些音乐教师在器乐教学上没有计划,这使得器乐教学很大程度上成为一种摆设。这时必须充分发挥教研组的集体智慧,结合本校学生的总体素质和需求等实际情况,统一器乐教学的目标,制定相关教学计划,真正使器乐教学走上统一,切实提高教学效能。
(四)加强学习,注重交流,更新观念,激发学生兴趣音乐教育是一种审美教育,引进器乐教学的真正目的并不在于培养演奏家,而在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感受到演奏乐器时的快乐和美。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以学生的兴趣为主,选取更为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尽量缩短枯燥的练习基本功的时间,留有更多时间相互交流。首先,在学生刚会演奏几个简单音符时,教师可以演奏只包含这几个音符的简单乐曲。这些乐曲可以是现成的,也可是教师自己编创的,从而让学生从一开始就能享受其中的乐趣。其次,把乏味的音阶循环练习改编成有趣味的节奏来进行演奏。最后,在课堂上带动气氛,组织学生进行自编自演的器乐“吹奏”“问答”“接龙”“音乐火车”等游戏。
总之,教师只有积极大胆地寻求并采用各种新颖方法,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器乐的兴趣,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初中音乐教学论文7
一.培养学生乐感以及音乐鉴赏力的原则
音乐教学具有其自身的独特性,与语言类学科相比,音乐学科更重视学生的个人兴趣。同时,它还需要学生投入更多的实践以及长久的训练。首先,音乐学科通过更加直白且明确的方法表达个人情感。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置身于不同音乐曲目所提供的场景之中,真实感受其所表达的感情。只有这样学生才可以更深刻的体会音乐的魅力。这种方式只是学生个人的感官感受,非专业音乐欣赏者亦可以做到。然而音乐教学则是通过理论教授学生怎样更好的体会音乐的美妙,以及怎样从一个专业的角度评价不同音乐。由此可见,理论教学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与此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是学生的相关实践。音乐教学的实践性极强,学生只有通过实践才可以更深刻的体会相关情感。学生通过自主创作以及练习相关音乐技巧,从而可以更好的体会乐曲炫技之处。
二.培养学生乐感以及音乐鉴赏力的具体教学措施
(一)合理导入教学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音乐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对学生个人的投入度有着一定的要求,这就更突出了音乐教学中教学导入的重要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更加注重张扬个性,对于音乐、美术等学科的兴趣更大,然而理论教学毕竟存在一定的枯燥性。因而出现了众多学生对音乐非常感兴趣却不愿意上音乐课的现象。初中学生由于学业的压力等原因,在音乐课上的积极性远不及小学生来得浓厚。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注重运用有吸引力的手段进行教学。因此,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的上音乐课,以及在教学过程中保持学生的注意力都是十分重要的。合理导入教学就是指教师利用学生的'兴趣点引导学生更快的进入教学情境之中。
首先,可以利用传统的教学导入方式,例如讲故事以及成语典故等方式。故事有一定的曲折性,好的故事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吸引力。学生可以跟随音乐故事的情节,走入故事中感受故事主人公的心情,从而更好地对相关音乐更加感兴趣。而成语典故则包含了一定的故事性以及相关传说等,更是传达了先人为人处世的道理等。向学生讲述成语故事对学生的长远发展也有着不可言喻的重要作用。同时,很多成语故事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常见常听的,教师讲述其中的典故更加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其次,教师还可以运用游戏教学法导入引领学生更好地进入音乐课堂。初中生毕竟具有一半儿童爱玩的天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该视之如猛虎,而应该正视它。只有这样才可以看到其本质,并进行合理利用。教师可以利用一些音乐小游戏培养乐感,增加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这样学生就可以更加主动的进行音乐学习。同时教师更应该与时俱进,积极利用当前的先进技术进行导入教学。
(二)运用对比教学
对比教学是教师培养学生音乐鉴赏力的一种重要手段。所谓对比教学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将两件事物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区分。这种方法很好的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表达个人见解的能力。音乐的对比教学法则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手法教授学生从各种对比因素分析音乐。不同音乐在音乐家的创作、演奏以及相关技巧方面也存在极大的不同。因此教师首先,可以将同一音乐作品的不同演绎形式进行对比。尤其是经典作品常常会被后人进行改编或者运用不同的乐器予以演绎。然而,为什么要这样改编,改编之后的作品与前人的作品相比有什么有点与不足。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这些不同的方面以及各种角度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新的结论。
三、结合学生心理开展教学
1.中学生学习音乐的心理。
中学时代是从儿童向青年过渡的时期,在身心的发展方面,是一个充满矛盾很不稳定的时期。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必须关注学生的心理。心理学指出:在情绪和兴趣以及理解会对人类的活动有很大地影响,精神快乐,情绪舒畅,认知效果好,学习兴趣会积极、学习效果会更强。因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提高教学效果是非常重要的。在音乐教学中,学生通过"感觉""理解""实践"等学习音乐,把激发学生兴趣放在首位。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就会越来越强,学习效果更好。
2.教师在学生心理基础上的音乐教学。
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应创设一种自由、舒畅、相互交流的教学氛围,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身入其境,注意力集中,唤起丰富的想象,引起联想和情感共鸣。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开展音乐实践创造活动,让其在实践中提高。通过创造宽松、民主的音乐气氛和环境,为学生提供形式多样的艺术实践,来增强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课前教师应精心选材,合理安排音乐教学内容。运用多媒体等手段来增强音乐教学的趣味性。教学内容要丰富,视听结合学习音乐,从视觉上增进愉悦,帮助学生理解音乐,对于课堂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以鼓励性的小礼品作为奖励,为教学增添活力。创设音乐气氛或意境,使学生对要学习的音乐产生亲切感。充分调动学生的感知觉器官,让学生辨别乐器、从而理解音乐。在音乐作品前编上一段入情而简短的导语,这些导语的建立必须与中学生对该作品的熟悉情况和学生音乐操作能力的实际发展水平。
三、以民间舞蹈为切人点的音乐教学
舞蹈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舞者的身体动作来表达思想感情的独立的艺术形式,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应该学习的一个综合性的艺术。我国民间舞蹈种类繁多、形式多样,仅在汉族地区就普遍流传着龙舞、狮子舞、花鼓等民间舞蹈形式,其他少数民族舞蹈也都具有各自的特色,相应伴随的音乐风格也不相同。大部分民间歌舞是载歌载舞、歌舞结合,形成歌、舞、乐三位一体的综合艺术,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在课堂教学中学习民间舞蹈,先了解民族舞蹈的基本元素;其次感觉如何,舞者的身体动作来表达思想和感情;第三了解如何使用身体语言表达民族音乐。前两点通过欣赏教学达到第三点,并通过实践学习培训。开发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使用奥尔夫、罗斯教学法。奥尔夫教学法强调音乐与舞蹈、语言、动作相结合,开展动态的音乐课。达尔克罗斯的"体态律动学"是把音乐、舞蹈高度结合,学生伴随音乐节奏,通过身体反映音乐情绪和要素,通过练习去体会舞蹈动作与节奏、旋律的结合。在教学生学唱乐曲时,教学生有本民族特色的舞蹈动作,跟着音乐边唱边跳,全身心的投入其中。鼓励学生自己创编新的舞蹈动作,激发学生想象力,以增强学生们的舞蹈律动感,指导学生制作舞蹈道具、自制简单小乐器,以提高学生的身心协调能力。学生们喜欢民族音乐,随着民族音乐进行民族舞蹈的动作表演对他们来说是很乐意接受的。
初中音乐教学论文8
摘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 国家对初中音乐教学也逐渐的重视起来。在我国传统的教学理念下, 音乐学科是不受教师重视的, 教学安排课程也是非常少的, 教师不能抽出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教学安排中, 因此课堂的教学质量非常差。这样的课程安排学生不能深入的学习这些学科的知识。初中音乐可以运用网络技术进行教学, 这样的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于音乐的兴趣。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学; 网络技术运用;
在传统的音乐教学课堂中, 由于音乐器材的落后, 硬件设备不够完善导致教师的音乐教学不能合理的进行, 教学模式通常都是用录音机把要学的歌曲进行播放, 然后让学生跟磁带进行学习, 这样单一的讲课方式, 使课堂的氛围枯燥无味, 导致学生对音乐学习失去了兴趣。在新时代的发展中涌入了网络技术, 教师可以把这门技术运用到音乐教学的课堂中, 通过网络技术的授课, 提高学生的课堂效率, 给学生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
一、利用多媒体课件, 创设音乐情景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 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情感熏陶, 根据音乐的类型来设定一个课堂氛围。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 教师在课堂中凭借着教材要讲的歌曲, 简单的为学生介绍作者和音乐类型以及歌曲的节拍, 并没有让学生深入的了解这首歌曲的真正含义, 导致学生学习的不够彻底, 这样的讲课方式不能提高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要利用多媒体课件来进行教学, 教师根据要讲的音乐内容进行相关资料的收集, 用音频、视频、图片、文字等媒体资源进行多媒体课件的制作, 把学生带入音乐的海洋。例如, 在进行蒙古民歌《牧歌》的学习时, 教师首先要问一下学生, 大家有没有去过大草原呢?大家心中的大草原是什么样子的呢?大家对草原有过了解么?然后让学生进行回答。通过这样的提问, 引导学生进入大草原的了解中, 教师在听学生回答的.过程中进行蒙古族的风土人情的渗透, 接下来教师可以把自己做的课件内容展示给学生看, 通过视听法给学生描绘出一个草原的情景。在让学生欣赏、学唱歌曲的过程中, 教师还可以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述, 让学生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 也有了更多音乐知识了解, 从而也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教师通过这样课件的展示给学生创设出了大草原的情景, 使学生对音乐学习更加有兴趣,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于音乐鉴赏的意识, 达到了教师所指定的教学目的。
二、利用多媒体课件, 拓展与歌曲有关的知识
在任何学科的教学中, 教师都不能只注重课本知识的讲解, 都要进行知识的扩充。在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下, 教师只注重音乐歌曲的学习, 而忽视了知识内容的扩充, 使学生自我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找不到运用什么样的感情来学唱歌曲, 因此学生唱出来的歌曲达不到教师的要求。教师在音乐课堂的讲解时, 要加入音乐故事的拓展, 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音乐的联系, 让学生在学习歌曲之前有足够的了解。例如, 在进行《让世界充满爱》这首歌曲的学习时, 利用多媒体课件, 拓展与歌曲有关的知识, 教师通过搜集相关知识点, 给学生用图片和文字的形式展示出生活中充满爱的案例如抗震救灾、抗洪救灾、希望工程、爱心捐款、福利院、敬老院、孤儿院、扶贫项目等等。这些图片的放映可以使学生感受到音乐中的气氛, 让学生对歌曲有了初步的感应。然后教师可以问学生知道哪些在生活中充满爱的小事, 让学生从自己的亲生经历中提取有爱的案例, 这样学生可以更加深刻的感受这一课题。由于课堂中的时间受到限制, 所以教师要围绕着教学重点来进行拓展, 让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进行歌曲的学习。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 学生可以深刻的了解到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并在学唱歌曲的时候加以运用。教师通过教材知识的延伸, 进行知识的融合, 用有趣的语言给学生讲述教学内容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兴趣。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 进行音乐赏析
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中, 教师在音乐欣赏环节不能给学生提供活跃的课堂氛围, 导致学生在课堂中进行其他学科的学习, 而忽视了音乐欣赏课程。因此教师应该把音乐欣赏环节设置的更有趣味性, 利用多媒体技术来烘托课堂的氛围。例如, 在进行《我心永恒》的音乐鉴赏时,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视频播放, 先给学生播放《泰坦尼克号》电影片段中的环节, 让学生通过对视频的观看, 了解这首歌的创作背景。教师在选择影片放映时要注意时间的设定, 播放的实践要控制到5到10分钟, 播放的实践不能过长。影片播放可以让学生更直观的去感受音乐, 视觉要比听觉记忆的更加深刻。教师要利用这样的方式, 吸引了学生的注意、激发了学生在音乐情感上的共鸣, 教师也达到了自己的教学目的。
结语:随着我国信息技术时代的发展, 在初中的音乐教学中, 教师也要合理的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教师根据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总结与完善, 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安排, 通过教师的理论引导、教学设施的逐步完善, 引导学生消除错误的音乐学习方法。教师要明确自己的教学目的, 运用多媒体教学模式进行课堂的讲解, 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同时也达到了自己的教学计划和目标。
参考文献
[1]王晓玲。多媒体网络技术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J]。生活教育, 20xx, (9) 。
[2]马颖萍。多媒体技术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意义[J]。新课程:中, 20xx, (11) :196—196。
初中音乐教学论文9
一、语言艺术
语言艺术是初中音乐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的教学语言需要遵循科学性、合理性与逻辑性,正确认识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灵活运用恰当的教学语言到教学工作。同时语言艺术要贴近班级实际情况。教师要适时把握、掌握学生思想动态,设计正确的教学语言。音乐语言艺术可以缓解音乐课堂压抑的气氛,增加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具有魔力的语言艺术,可以促使学生全身心投入音乐学习中,加强学生实践能力。语言艺术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必须确保语言艺术的真实性、可靠性。据此确保学生可以收到正确的引导,增强学生学习音乐的信心,加深学生对音乐艺术的理解。
二、备课艺术
备课是每一位教师课前的必备工作内容。为保证课堂学习效率,备课工作必须要充分、有原则、有条理。备课并不是千篇一律,而是有针对性的。备课前,教师需要充分了解自己的授课对象,了解学生的性情、兴趣所在、思想道德状况,心理特点等。选择正确的课堂准备资料,以便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备课艺术要充分考虑课堂上可能遇到的所有情况。
三、发声训练艺术
嗓音是人类拥有的一件可以体现音乐奇妙的乐器。充分利用嗓音的前提是了解发音原理。共鸣腔体调节出的不同结果是音色、音质。只有严格、正规的发音训练才能实现自如调节共鸣腔体。自然歌唱受到人类心理活动、情绪及全身肌肉的影响。如果它们不能协调到一起,就无法展现出美妙的歌声。人类的嗓子生理结构和发声原理是一样的,但是每个学生具有不同的发音特点。教师必须根据每个人的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发声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符合学生发育特点的发声训练。发声训练的原则是每一个音都需符合歌唱发声原理,要音色优美,气息自然,不伤声带。急于求成,想在短时间内提高音量,拔高音,是不可取的行为。甚至伤到嗓子。发声训练利于帮助学生打牢发声基础,养成正确、积极向上的唱歌习惯。因材施教的发声训练艺术是音乐教学艺术的基础。发声训练之前,教师需要全面系统的了解自己的学生,掌握学生的歌唱条件、发声缺陷等。制定详细系统、循序渐进发声训练方案。发声训练一定要讲究循序渐渐,万不可急于求成。打牢基础才有利于学生以后的发展。声乐教学一定要循序渐进。声乐训练的目标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声乐理念,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音乐审美观。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感受力。锻炼学生正确的发声,正确地运用歌唱气息。教师根据初中生的实际演唱能力,安排合适的曲目让学生唱。学生在唱歌的同时,还需要认真分析歌唱曲目。
四、多媒体教学艺术
、快速发展的信息社会促进了课堂教学信息化。多媒体艺术是现代的科学手段,是促进课堂发展的助推者。多媒体艺术让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活泼,成为课堂辅助教学的有效手段之一。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音乐,把握音乐作品的情感,了解音乐作用的创作背景。多媒体教学改变传统的书面教学与黑板教学,它可以生动的展现书本内容,或者与曲目相关的内容。教师在讲解曲目之前,可以让学生先领略曲目的背景、创作年代,与曲目相关的内容,加深学生对曲目的理解,促进学生对音乐的热爱。音乐来源于生活,没有生活便没有音乐。多媒体教学让学生不再觉得音乐遥不可及,不会让学生出现因为课本上没有流行音乐而觉得枯燥无味。流行音乐的意思是当下流行的音乐,而民族音乐,爱国歌曲等是可以在时间河流中永存的。多媒体教学艺术让学生欣赏不同地域的`音乐,感受不同民族的音乐特点。帮助学生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利于真正呈现音乐课堂的魅力。
五、互动教学艺术
在音乐课堂上,有音乐天赋的学生往往较其他普通学生活跃,愿意表现自己,喜欢表现自己的音乐才华。没有音乐天赋的学生往往想逃避音乐课程,对音乐教学表现的毫无兴趣。针对这种情况,教师不能只关注尖子生,也要关怀没有音乐天赋的学生。鼓励他们勇敢的面对音乐课。教师要采用正确的互动教学艺术,合理的调节课堂气氛。在音乐教学中,针对不同学生的发声特点,选择不同类型的乐曲或歌曲。让他们体会到音乐的魅力,感受音乐旋律的基础上,激发学习音乐知识的兴趣。完美的互动教学艺术,可以正确领导学生进行感受音乐、鉴赏音乐,从而热爱音乐。互动教学艺术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
六、创新教学艺术
音乐教育通过音乐教学及活动,为学生提供了独特的学习方式与活动环境,在开发学生形象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具有其它学科无以比拟的优势。
初中音乐教学论文10
摘要:
目前,我国教育改革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音乐教育理所当然应走在素质教育的前列,老师必须对教学法进行探索,积极采用研究性教学模式以适应基础音乐教育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
初中音乐;教学艺术;教学思考
近年的新课改让广大教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饱尝了探索的艰辛。但是,如何让学生长期关注喜欢音乐课,让学生在音乐课上真正有所学,我认为,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断激发学生们学习音乐的兴趣,是音乐教师应不断探索的问题,同时是一个长期的课题、艰巨的任务。它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经验,反思失误,循序渐进。下面我就谈谈几年来在这方面所进行的探索。
1.研读领会新课标,明确教学目标
音乐教师首先必须应该明确音乐教育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要以音乐的美感感染学生,用音乐中丰富的情感陶冶学生情操,从而使学生逐步形成积极向上、健康的音乐审美观。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教学活动中,要引导学生对音乐的各种要素、各种手段作出整体性的反应,能够使学生感受、体验、表现音乐中丰富的情感内涵,还要引导学生感受、体验、鉴赏音乐的美感,不仅使学生现在受益,而且掌握正确的方式、方法能够终身受益。因此,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教学。
(1)通过音乐理念教学讲授,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树立健康的音乐审美观念。
(2)通过音乐具体内容学唱,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形成对音乐的爱好,在紧张的文化课学习之余,音乐可以调节情绪。
(3)在音乐课堂上要引导学生参与,培养实践能力,通过欣赏我国传统优秀的民间音乐(如民歌、民间乐器、民间歌舞音乐、戏曲曲艺音乐等),使学生产生热爱祖国民族文化传统的情感。
2.培养学生欣赏和创造美的能力
音乐教育的本质就是审美教育,它不仅具有其他学科所共同的认识功能,更鲜明的是以其“直指人心”的审美价值而具有不可替代的美育功能。由此可知,音乐学科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我们应坚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和情感,通过音乐教育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发学生对美的爱好与追求;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愉快的音乐实践活动(听、看、唱,讨论、联想、想象及律动)中主动地发现、探究,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并在一定的基础上创造音乐;引导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和理解美,启迪学生想象美与创造美,从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能力,建构起“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型音乐教学模式,使学生真正能在音乐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充分发展艺术创造才能,切实提高审美能力。
3.关注音乐、突出音乐课堂的`音乐主体
随着音乐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提倡学科综合”的理念已在音乐课中贯彻实施,与此同时,在貌似丰富多彩的美丽外表下,音乐课堂上充斥着越来越离题内容的拓展,音乐综合课热热闹闹上演了不伦不类的拼盘课。有些音乐教师在谋堂上不敢涉及音乐知识,连最基本的识谱、节奏、听觉练习等也被舍弃。音乐课上学生或听音乐作画或随着音乐舞蹈,做游戏,课堂上热热闹闹,大家玩得很开心,表演得很尽兴,可问他们对歌曲本身的感知和记忆,却不得而知。面对这样的课,不禁要问:这样的课还像音乐课吗?难怪有的老师感叹,语文课用音乐为诗歌散文配乐,渲染情境;美术课用音乐诱发学生的创作灵感,激发绘画热情;体育课用音乐让学生感受韵律,增强肢体协调性,唯独音乐课不用音乐感染学生。音乐课违背了音乐的本质特征,变成了多种学科和手段的大杂烩。
4.积极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
法国一位著名演员曾说:“嗓音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任何图画的感染力,远远比不上舞台上正确发出的一声叹息那样动人。”由此看来,音乐教学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因为音乐是声音的艺术。以唱歌为例,如《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保卫黄河》、《欢乐颂》等齐唱、轮唱、合唱歌曲,如果由教师一个人范唱,就不能表现齐唱的雄壮有力、轮唱的此起彼伏、合唱的丰厚和声效果。从人声分类看,独唱分为童声独唱、女声独唱和男声独唱,从基本音区看,有女中音和女高音、男中音和男高音等音区的不同。音乐教师是女性的,唱不了男声;是男性的,又唱不了女声。解决这些矛盾的办法是什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因为只有它才能准确地表现体裁和音色,准确表现音乐形象。
5.多元评价,增强自信
教师行之有效的教学评价,能使学生始终保持兴奋的情绪学习。评价的方式多种多样,包括师生评价、生生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等。但是,评价不是生硬的,为了评价而评价。找准课堂评价的时机,评价才能在音乐课堂中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找准正面评价的时机。每位学生的音乐天赋都有差异,有的学生唱歌条件好点,有的则舞蹈好些,教师要能关注学生的一切表现,随时随地发现、挖掘他们的闪光点,给学生适时的鼓励和评价。让学生感受到被欣赏的美好,从而更加有信心、有兴趣地投入到音乐学习中。初中音乐教师是美的传播者,要运用一切方法来引导学生步入音乐殿堂,如导入激趣,课堂上运用合适的教学方式及灵活多变的教法原则等。我们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之美,体悟音乐之美,创造音乐之美。
参考文献:
[1]肖媛媛,李蓓蓓.提高初中音乐教学实效性的几点尝试与思考[J].学周刊,20xx,08:226.
[2]殷璐.浅议初中音乐教学的创新[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xx,12:25-26.
[3]滕瑾.提高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J].音乐时空,20xx,06:135+129.
[4]祖渝鸿,杨星艳.如何提高初中音乐教学的有效性[J].课程教育研究,20xx,17:204-205.
初中音乐教学论文11
【摘要】信息时代,建立适应时代需求的初中音乐教学模式,已经成为摆在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笔者结合教学实际,提出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尝试构建主义学习理念的导入,并通过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学的融合,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初中音乐课堂效果。
【关键词】信息时代初中音乐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创新策略
新世纪,迎来了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大、难度最大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音乐课,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和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新课标》的实施,为初中音乐课程带来了全新的变化。在《新课标》实施之前,长期以来,我国基础音乐教育面临着自身发展的一系列问题,既有教学理念、教学内容上的问题,也有教学模式上的问题。在多重因素的共同约束下,初中音乐课程很难担当起应该承载的教育责任,学科教育目标也很难落实。
一当前初中音乐教学中主要存在的两大问题
目前我国大多数初中音乐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模式尚存在诸多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问题,主要体现为如下两个方面:
1.理念——教学理念落后,难以激发学生兴趣
当前,在我国现行教学体系中,初中音乐教育多被赋予了德育、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的功能,并被片面夸大,而忽视了初中音乐教育应该以美育为其宗旨,是音乐文化素养方面的教育这一基本职能。在教学过程中过分关注音乐教育的外在价值,特别注重知识、技能等非审美的体验,而忽视情感、兴趣、想象、创造等审美体验,种种误区导致初中音乐课程审美性、艺术性缺失,教学理念落后,难以激发学生兴趣。
2.模式——教学方法过于传统,难以实现“教学相长”之效
我国现行中学音乐教育基本沿用了专业音乐教育的模式,虽然教学已经越来越重视师生互动,但是仍以“教授”为主,单纯追求知识与技能,教学模式单调、机械,教学过程枯燥、程式化,而对于乐于接受新事物的初中生而言,这种过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必然难以实现“教学相长”。
二信息时代初中音乐教学理念及教学模式的创新策略
近年来,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逐渐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将建构主义理论与教学改革试验研究相结合,并将研究结果付诸于学校学科教学活动中。同时,现代教育技术与初中音乐课程的结合,也为教学模式的创新提供了物质支持。
1.导入构建主义学习理论,践行“自助化”教学理念
构建主义起源于心理学领域,由瑞士日内瓦学派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最先提出于儿童认知发展领域。演变至今,建构主义者认为,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理解世界、建构世界。笔者认为,要解决当前初中音乐教学中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不利局面;首先要求教育工作者不囿于固有的教学理念,研究、学习并导入构建主义学习理论,并转化教学理念,为学生提供“构建主义”学习的环境和课堂条件,让学生通过这种“自助化”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信息时代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有利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环境构建和应用领域。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尝试导入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音乐知识的意义建构的最终目标。在这种模式中,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促者的作用;教材则作为学生自我构建的对象;媒介成为创设情景,协作、会话的认知工具。教师、学生、教材和媒体四要素与传统教学相比,彼此的关系及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发生了创新性的变化。
2.擅用现代教育技术,创新教学模式
音乐艺术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多媒体与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是音乐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整合的物质保障。信息化时代,要擅用现代教育技术,改变单一的、教条的传统教学模式。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摆脱单纯的传统教学模式,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一方面,可以为实践改革和完善音乐课堂教学创造条件,从而达到优化音乐教学之目的;另一方面,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在初中音乐课程中的结合,也能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热情,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才能。
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录音、录像、广播、电视、电影、幻灯、电脑多媒体等硬件,以及音像制品,光盘、课件等软件,都可以成为初中音乐教学媒体的主流,这些现代教育技术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直观。例如在《春江花月夜》这节课上,教师可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多媒体设备,通过自制的教学课件,将画面与音乐充分结合,情境交融,通过视、听的完美演绎,让学生感受乐曲的意境,并通过关联画面及配文,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乐曲内涵,学生在获得了最大限度的审美体验的同时,也充分读懂了乐曲内涵,体验到了中国古代音乐与相关传统文化那一脉相承的审美情趣,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结束语
新课标下,音乐教育工作者必须进行深刻的教学反思,要摆脱先前初中音乐课程“教学不相宜”的尴尬局面,就要建立适应《新课标》要求的初中音乐教学模式,结合在信息时代初中生对于音乐的特殊诉求,创新教学方式,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及手段,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浓厚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建立广泛灵活的渠道,促进学生对音乐知识的学习,并通过引入构建主义教学理念及相关教学模式,采取新手段多角度转变音乐教学方式,使师生共同营造和谐、愉快、合作的教学氛围。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笔者提出的通过构建主义教学理念与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而实现初中音乐教学模式创新的策略,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要结合校本实际以及具体的教学内容,不要放之四海而皆准,不能不顾及课堂内容,为理念而理念,为技术而技术,一切教学模式的创新都要为教学内容而服务,教学模式创新,不能从一个误区陷入另一个误区。
参考文献
[1]贾艳。浅谈初中音乐创新教学[J]。音美艺术教研,20xx(11)
[2]周建敏。如何提高初中音乐教学水平[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xx(3)
初中音乐教学论文12
教育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是一切艺术中最广泛,最复杂,最崇高和最必要的艺术,这是人们的共识。初中音乐教育也是如此。陈蓓营指出:多少年来,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音乐是一种技艺课,教师的目标往往停留在“帮助学生顺利地学会教材上规定的内容”上。虽然音乐课是必须要掌握一定的乐理知识、技能技巧。但关键是,首先要使学生有表达音乐的情感和欲望,要让学生们愿意去学习、快乐的去学习、有感受的去学习。而教师只不过是知识材料的供应者和鼓励者。我们的学生都可以被音乐的某一点打动、感染、促进。但是由于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使音乐课教学枯燥乏味,学生对音乐的欲望都被扼杀了,把音乐课当作了可上可不上的课。所以初中音乐课堂教学艺术化是摆在我们面前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因为只有在艺术化的课堂中,学生才会对音乐产生兴趣,学生一旦有了兴趣,最枯燥的、最难的音乐知识、技能技巧也都是可以在愉快的气氛中被学生掌握的。
一、备课艺术的重要
一堂质量高的成功的音乐课就是一件精美的工艺品。因此,课前的准备工作就必须要充分、有条理。教师课前要充分了解自己的教学对象,包括学生的知识、技能、能力和水平、思想品德的状况、兴趣、爱好、个性特长、甚至心理特点等等。所以,教师根据自己的艺术性了解来准备大量的音响资料、录像资料、文字资料、图片资料等,还要选择吸引学生入胜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考虑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何调动课堂气氛;如何寓教与娱乐;如果,一节无准备的、无构思的、随意性很大的音乐课,必然是一节枯燥无味、失败之极的课,因为它已失去了中学音乐教学的作用了。
二、教学过程的艺术表现
1、设计艺术的课堂导入。音乐课的开始就要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如果课堂导入的设计和安排有艺术性,那么就能牵引整个教学过程,收到先声夺人、一举成功的奇效。因此音乐课的导入就相当的重要。比如:在上一堂《绣红旗》的声乐课时,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学唱歌曲,激起他们的爱国热情。因此,教师可以用多媒体来播放旧中国受欺凌、受压迫的历史资料片,并给它配上《绣红旗》这首歌的旋律,然后提出一系列问题:这个历史影片的背景音乐是什么歌曲?大家知道它的创作背景吗?等等这些问题,这些问题的提出和音响资料的运用,就大大的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学习的动力会特别强,学习兴趣随之加浓。
2、用艺术的教学方法。新课标下改革中学音乐教学方法,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体,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意识这是初中音乐教学的关键所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用引导——启发——领入的方式,引起学生认知的冲动,进入自主的认知过程。在音乐的教学实践中,我深刻的感受到: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通过自己求知、探索而发现得到的知识要比老师的直接阐述来得更深刻。同时,这种自我求知和探索性也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艺术的音乐教学手段。在中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对象来灵活的,巧妙的运用教学手段。所谓“灵活”,指对教学手段不千篇一律和一个模式。其中所说的“巧妙”,指教学手段的应用适应学生的个性特点,为学生所乐。比如:在给学生上音乐欣赏课时,教师除了只播放音乐作品外,还可以运用数字化多媒体来教学。教师可以从网上调出关于所欣赏的那首曲子的所有资料,让学生了解学习。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感性欣赏水平,而且还加强了学生理性欣赏的能力。使音乐课变得更加形象、直观,对学生更具有感染力和吸引力。
4、注重学生全体性与个性相结合的教学组织艺术性。在中学的音乐教育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热爱音乐,关注音乐,享受音乐,同时还要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能力来表现音乐。使每一个学生都受益匪浅。但是,在音乐的教学活动中,我们不能强求一致,因为每个学生的音乐能力会应先天的遗传因素和后天的培养,教育条件的不同而形成巨大的差异性。所以,教师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还应注重个别学生的学习。让每食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也要允许学生对音乐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看法。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热情,同时也能大大激发教师自己的教学热情。
5、新型的师生关系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的艺术性。在课堂上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与学生之间应该是平等的。建立平等、信任、尊重、理解以及情感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师生之间才会产生教学相长的互激效应。在课堂教学中,会出现一些学生说话或做小动作的现象,这时老师可以不动声色的走到他身边,轻拍他肩膀或用眼睛看看他来提醒学生,不受纪律的学生,马上会意识到自己做错了,然后坐端正,开始认真上课。这样做,既可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不受到伤害,还可以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教师只有对学生充满关爱,民主、平等、友好的对待他们,学生才会喜欢老师,因为喜欢老师,才会喜欢上老师的课。如果师生之间不能建立起友好的关系,学生看到老师就会有一种厌恶的情绪,那么教师的教学也就根本不能激起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对音乐课就不会重视了。所以,在课堂中,教师要以亲切的笑脸来感染学生,和学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综上所述,只有把中学音乐课堂教学艺术化了,才会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才能让每个学生带着浓郁的兴趣走进音乐课堂,保持愉悦的心情带着所学知识走出音乐课堂,让学生学会“学海无崖‘乐’作舟”,音乐课堂才能成为学生真正喜爱的课,音乐也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中。
初中音乐教学论文13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制度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升,导致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也不断提升。所以在初中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学校和教师都要注重对学生进行音乐教育,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综合能力的发展进步,而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音乐教学的过程中,要渗透审美教育,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加强学生对“美”的认识,提高学生的情操修养,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保证更好地对学生进行音乐教学。
关键词: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审美教育
音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因素,是人们追求生活享受、放松心情、愉悦身心的重要手段,所以音乐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在初中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要不断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进步,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认识音乐学习的重要性,让学生有效地感受音乐的美妙,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促进学生生活品质的提升。那么怎样才能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呢?
一、提高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只有对音乐知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才能够在对学生进行音乐教育的过程中渗透审美教育,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对音乐中的美进行具体的感知。对于初中生来说,所要学习的科目比较多,学习压力也比较大,所以学生都是比较渴望学习音乐课堂知识的,但是学生所喜欢的音乐大都停留在流行音乐的层次上,加之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只是对学生进行音乐知识的讲授,忽略了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掌握能力,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严重打击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例如,教师在对《春晓》这首歌曲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首先会对学生进行曲谱的教学,让学生对曲谱进行跟唱,在此基础上直接对学生进行音乐教学,并让学生进行音乐歌曲的反复练习,学生不仅不能有效地体验音乐中的美,还会因为被迫地进行音乐知识学习而降低对音乐学习的兴趣,阻碍了学生音乐学习能力的提升。所以,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形式,丰富音乐课堂的教学方法,采取学生喜欢的教学形式对学生进行音乐知识的教学,例如,教师在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中国人民通过不断斗争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视频,加深学生对歌曲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对歌曲内容学习的兴趣,从而再让学生对歌曲进行欣赏,让学生体验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勇于斗争的精神,从而发现歌曲中的美,有效地渗透审美教育,促进学生审美能力和音乐素养的提升。
二、创设合理的音乐教学情境
音乐教学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所以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音乐教学的过程中,要为学生创设合理的音乐教学情境,从而让学生对音乐内容进行合理有效的体验,让学生能够真切地感受到音乐中的情感与意境,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所以,这就要求教师深入了解音乐教材的内容,具备专业的音乐素养,能够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教学的出发点,创设学生喜欢的教学情境,提升音乐教学的效率,有效地渗透审美教育,提升学生对音乐中美的感受。例如,在学习《丰收之歌》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创设秋日田间、果园的具体情境,让学生感受丰收之时农民的喜悦和田间作物的饱满,感受农民的不易和食物的可贵,进而让学生对歌曲进行赏析,加深学生对歌曲内涵的理解和掌握,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合理对音乐内容进行分类
在对学生进行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大都是按照课本教材的思路对学生进行音乐课程的讲解,初中音乐教材内容中已经对音乐的内容进行了有效的划分,所以教师还需要对音乐的音律和歌词内容进行有效的分类,让学生在接受同种类音乐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对音乐的内涵和表现形式进行体验和欣赏,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喜好,要准确把握音乐的内容,要对音乐进行整合归纳,从而在音乐教学中合理渗透审美教育。例如,在学习《走进西藏》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在让学生学习歌曲之后,为学生播放相关的藏族歌曲,加深学生对西藏文化内涵的体验,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到关于西藏歌曲的表现形式,比如《回到拉萨》《青藏高原》《天路》等,让学生在具体的音乐环境下体验关于西藏的歌曲中所表现出的豪迈奔放、热情洒脱的感情,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音乐教学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教师在对初中生进行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想要更好地渗透审美教育,就需要提升学生对音乐知识学习的兴趣,不断改变教学方法,确立学生为主体的学习地位,为学生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并且将音乐歌曲进行有效的整合归纳,对学生进行课外歌曲的赏析,从而有效提升学生对音乐中独特的“美”的感受,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璇.浅谈美育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的渗透[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xx(46).
[2]林秀清.浅谈如何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J].音乐时空,20xx(21).
初中音乐教学论文14
摘要: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不再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是更加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音乐作为一门艺术教育,要完成初中音乐教学任务,就要通过学生乐感的培养个鉴赏课的开展。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学;乐感培养
本文引用格式:张玉洁.初中音乐教学中乐感的培养与鉴赏课教学[J].教育现代化,20xx,5(32):384-386.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乐感的培养和鉴赏课程的开展,能够培养初中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让学生在理解和欣赏音乐之中提升自身的音乐学习水平,加深对音乐知识的学习。
一初中音乐教学中乐感的培养与鉴赏课教学的重要性
(一)顺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音乐教学不仅仅是教会学生唱歌,重要的是在教学中逐渐培养学生的对音乐的乐感和鉴赏,学生才能真正的学到音乐这门艺术的真谛,感受音乐的魅力。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要求,音乐教学也被纳入初中教学活动中的重点课程,音乐教学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最终还要归功于新课程的改革与完善。在初中音乐教学课程当中,新课程的改革提出了要注重学生对音乐基础知识的全面掌握和了解,注重初中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态度,不断培养对音乐学习的激情,完善音乐课堂教学任务。音乐文化能够带给人们一种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行对学生乐感的培养和鉴赏教学,学生可以通过教师的引导,了解每一首歌曲的文化内涵和表达情感,让学生感同身受,真正的投入到音乐教学当中。当学生的课堂学习中流露出自身的真实情感,情感上得到解放,充满愉快欢乐的心情感受音乐,培养自身的审美能力,初中音乐教学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音乐的学习过程,重在理解和欣赏,当学生完全了解这首音乐的情感和思想时,才会不断激发自身对音乐的兴趣和喜爱情感。初中音乐课程教学中对学生乐感的培养和鉴赏能力教学正好可以让学生的欣赏中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自身对音乐的感受,调节自身的乐感学习。通过音乐鉴赏学生可以细腻的品味音乐的内涵,发现音乐中的价值,通过感官的参与与音乐融为一体,产生共鸣,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音乐的熏陶,加深对音乐文化的感悟。学生通过不断的欣赏和感悟,加深对音乐知识的了解,当完全理解音乐歌曲背后的文化含义和表达思想之后,就可以培养自身的审美能力。
(三)加强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音乐课程的学习,就要让学生全身心的陶冶在音乐当中,在音乐中展开自身思维能力的发挥。通过在音乐课程当中开设乐感培养和鉴赏课程,可以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的想象力,加深对音乐知识的学习。
二初中音乐课程教学存在的不足
(一)缺乏针对性学习课程
初中音乐的鉴赏课程,就要为学生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鉴赏歌曲,才能培养学生的乐感。音乐的学习不仅只是部分学生积极配合就能完成,需要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音乐课程教学中。目前的音乐课程教学只是在课堂上教给学生一些书本上的音乐歌曲,歌曲中表达的文化内涵和思想情感也完全不同,教师只是完成教学任务,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部分初中教师也完全忽略了音乐课程对学生乐感的培养的重要性,随便的为学生播放一些民族歌曲就当作音乐鉴赏课程,没有完整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学生在没有就教师引导的情况下也消化不了这些难度的音乐学习,从此音乐课程教学就颓废。
(二)教学内容和形式太单调
初中的音乐课程无非就是先为学生播放几遍当堂课所讲的内容,然后教师带领学生在去唱几遍,然后让学生自身练习。所以在鉴赏课程中最大的教学问题就是教学形式太过单调,教学方法太过单一。在音乐鉴赏课程中也是沿习传统的教学方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初中生虽然心理生理还不够成熟,但是也经常听一些流行歌曲,思维能力前卫,如果音乐课程的教学方式不加以改革,就将会被学生们所淘汰。当教学方式和内容千年不变,教学内容就会与时代脱节,与学生的想法脱节,无法感受到学生内心的想法,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无法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初中音乐教学中乐感的培养与鉴赏课教学方式分析
(一)创设情境教学
初中学生还处在音乐学习的基础阶段,对音乐知识的认知水平还不够全面,对音乐的鉴赏能力还没有完全发展,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不一,教学上也会有很大的困难。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上,音乐教师可以引进先进的教学观念,尊重学生的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学习发展。初中音乐教师可以利用情境教学方式,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模拟一些符合当堂教学内容的音乐情境,学生在真实的、合理的音乐情境中感受音乐知识的学习,完全融入到音乐教学当中。学生在真实的音乐学习环境下,仿佛身临其境,表演者就在自己的身边,伸出手就可以触摸到音乐,静下心来仔细聆听音乐曲调,真正领悟音乐知识学习,感受音乐魅力。例如初中语文课本中有一首《水调歌头》的文章,教师可以搜集资料,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欣赏学生所熟悉的这首音乐曲调,当学生在完全理解这首曲目的意思的表达情感之下,就会仔细聆听曲调中的节奏和旋律,了解曲调中感人的情感流露,歌曲中是通过哪种乐器来演奏,学生就处在一个真实的教学情境当中。例如初中音乐当中的《高山流水》曲目,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搜集资料,了解这首歌曲的来源和表达情感,再让学生身临其境的处在情景当中,感受古琴带给人们魅力和情感,用心去感受作者所想表达的思想情感和流传千古的友谊之情。通过情景再现的教学方式,学生能够激发对音乐学习的向往,在积极地学习情感中培养音乐的乐感,提升自身的音乐鉴赏能力,不断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方式
在现代教育当中,多媒体教学手段已屡见不鲜,经常出现在学生的课堂教学中。当今社会又是网络时代,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多媒体教学手段就能很好的帮助学生学习,走进初中学生的教学生活中。多媒体教学方式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可以将抽象的音乐知识理论形象的展现出来,为学生不仅提供丰富多彩的`音乐歌曲,还能为学生提供音乐教学视频,学生会感受到不一样的教学方式,吸引学习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多媒体教学方式能够为学生的音乐课堂学习提供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学生争先恐后的参与到音乐学习当中,对每一节音乐课程都充满期待,并且能够积极地投入到音乐教学当中。在教学中逐渐提升学生乐感的培养,提升学生鉴赏能力水平的提高,促进高校音乐课堂的学习。例如教师在开展鉴赏课程之前,先利用网络资源搜集有关的音乐歌曲,歌曲背后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在鉴赏之前先让学生通过多媒体了解歌曲的背后情感,然后在为学生播放几首相关的音乐歌曲,其中穿插一些视频和图片,加深学生对歌曲的印象。最后在引导学生回归到当堂课所讲授的内容,让学生带着情感去参与到音乐鉴赏之中,完全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
(三)建立学习小组
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学方式中也被提倡使用,既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又能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小组合作学习要求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创新发挥,在音乐课堂学习上取长补短,互相配合,提升学生的乐感培养和音乐鉴赏水平。每当学生学习一首歌曲之前,先让学生展开讨论研究,探讨音乐的类型和表达的思想情感,了解音乐中的节奏和旋律,了解音乐曲目是由哪种乐器演奏,让学生先大致了解之后再鉴赏音乐。例如教师在教学生鉴赏这首《七子之歌》前,先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讨论。例如《七子之歌》中都包括哪七个地方?都表达了什么情感?曲子都是由哪种乐器演奏?曲子的节奏是多少?让学生先带着问题展开小组讨论活动,学生就会在讨论中积极参与,激发学习的兴趣,发表各自的见解,全员都参与到其中。讨论好之后可以在课堂上积极发言,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提升学生学习的参与度。教师可以对平时不经常发言的同学鼓励,对回答问题的学生都给与奖励,这样的学习氛围就会深受学生的喜爱。教师在对教学问题的内容进行完善,为学生讲授更加丰富的的演奏技巧和鉴赏技巧。学生就可以根据教师的提示,真正理解歌曲的音乐节拍,理解歌曲的强弱节奏,理解歌曲的情感表达,提升学生鉴赏能力的水平,完成音乐课堂教学任务。当学生全面的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教师的教学任务也大量减轻,音乐教学就成为真正帮助学生学习的课堂教学方式。
四结语
初中音乐的课堂教学中,作为音乐教师就要紧跟时代的步伐,认识到音乐教学对学生的影响之重。教师就要从自身做起,丰富学生的教学课堂,创设情境教学方式和多媒体教学方式,引进先进的教学经验。为学生营造积极欢快的课堂教学氛围,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学生就会全身心的参与到音乐教学活动当中,完成音乐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杨媛媛.浅论初中音乐教学中乐感的培养与鉴赏课教学[J].魅力中国,20xx,(45):144.
[2]果淑侠.初中音乐教学中乐感的培养与鉴赏课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xx,(11):146-147.
[3]樊剑辉.初中音乐教学中乐感的培养与鉴赏课教学[J].都市家教(下半月),20xx,(10):247.
作者:张玉洁 单位: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太河镇淄河中学
初中音乐教学论文15
当今,全世界都在改革音乐教学。2!世纪的人才观,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突出中学音乐教学的审美教育是我国教育教改的要求,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为此,我们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音乐课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是由它的学科特点所决定的。音乐教学在审美教育方面具有的独特功能和作用是其它学科所不能比似的。但长期以来,音乐教学偏重"专业化",习惯把音乐课仅仅看作是一门学习识谱、唱歌,传授技能、技巧的所谓调剂性课程,以至音乐课的美育功能和作用不能充分地体现和发挥。这种思想认识上的片面和狭隘与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方针的要求是不相适应的,必须及时纠正和改变。为了使美育落到实处,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树立以育人为目的,加强审美教育,才能保证美育的效果。那么,如何突出审美教育呢?笔者认为应从下面五个方面进行操作:
一、加强音乐欣赏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情感的体验,我们的教学目的就是要训练学习听音乐的能力。音乐欣赏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最直接的过程,音乐的审美要从学会欣赏、评价一首作品开始,了解歌(乐)曲所体现的审美特征。在整个初中音乐教材中的欣赏里,既有古今中外名家名作,又有中西方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代表作。种类之齐全,内容之丰富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极好教材。利用教材的这种刻意安排,充分发挥欣赏课的作用,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使音乐欣赏取得良好效果,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环节:
1、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包括教学手段和方式
首先要避免生硬的强调作品的历史意义和作者的情感态度。而要在生动地提供学生能够接受而又必须了解的音乐知识和有关的背景知识的情况下,引导学生体会作品的艺术语言和音乐要素的运用,进而了解作品的艺术特点。所有的音乐概念都应尽量用音响来体现。在安排多首作品一同欣赏时,可简单地进行一些比较和联系,区分不同作品的不同处理法及它们的审美特质。将学生触过和了解到的音乐知识及技能使用到对作品分析中来,以训练和培养学生对作品的艺术分析能力和对美的感受能力。
2、充分准备教学资料。
如果资料准备不足,光靠教师在前头说教、灌输,学生所能了解掌握的知识将是零散的、单纯的和不怎么完整的,课堂的效果也不活跃,学生的兴奋和兴趣也不太容易激发起来,其对教材的吸收率将是很低的。因此,为使音乐欣赏课更有效果,教师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同一首歌(乐)曲的不同音响资料),挂图、幻灯片,录像片、图片等等,可增加信息量,增强欣赏课的.艺术感染力。
3、采取生动灵活的教学方法。
可以讲故事的方式、讨论的方式、观看同学上台演唱(奏)等方式进行,增强课堂的气氛和活力。例如:欣赏音乐作品时,老师有意安排一些情境可调动学生动脑思考和联想,使学生整体参与意识增强。参与和配合将会提高欣赏效果。
4、注意电教媒体的应用。
实践证明,发挥现代教育媒体在作品欣赏中的应用,可拓宽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提高教学效益。例如:vCD中的歌曲欣赏和录像带音乐欣赏中的背景画面,给音乐的意境提出了良好的效果,使学生更容易了解音乐,在图片幻灯放映的特定氛围中,老师动听的引导讲述、清晰明静的画面、将会引起学生情绪的强烈反应,激发起学习兴趣近而参与产生共鸣。兴之所至,趣味盅然。
二、挖掘美育素材
在音乐授课过程中,教师要对蕴含在教材中的美育因素加以概括和提炼,并加以刻意地强调·增加审美教育的效果。如:对音乐的速度,让学生参与律动去感受苦乐,对于节奏,可让学生玩弄打击乐,去进行感受和领悟。既可扩大学生的审美领域,又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使学生增加对美的认识和分辨,加深对美的理解。
三、重视美感的训练
音乐课属于美育范畴。我们既要使学生具有美的意识、美的观念,又必须具备表现美的方法和技术,也就是说既要注重对美的感受力、判断力、想象力和理解力的训练,又要注重表现美的知识和能力的训练。我们应明确学校艺术教育是非艺术专业的人才教育。可适当降低对学生技能的要求.以便面对全体学生,让大家都能够接受,都能感受到音乐的美。一个学生想要有音乐修养饣脑子里必须装有大量的音乐旋律。这需要长时间的积累。故,从一定意义上说,音乐课的每一环节,音乐教学的整个过程,教师都必须贯穿对美感的训练。具体地说,就是要培养学生的音乐记忆、音乐想象、音乐认知能力。让学生充分理解感受课业练习中多种美的类别和特征,引导他们将各自对美的感受和理解、贯穿到练习之中进行应用,获得艺术表现的愉悦和快感。
四、营造审美氛围
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增强美育的效益,还应当积极创造条件,努力营造艺术氛围。如:请一些在器乐、声乐、表演上有特长的学生上讲台来演唱、演奏、表演节目。进而使每个同学都能上台来表演√目,培菜同学们的自信心、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精神。也可让学生各自带一些自己家里的CD、LD、vCD等自认为好听的音响资料,在上课前几分钟甚至后几分钟,播放给大家听。开阔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对其他音乐的评价能力。同时,在音乐教室开辟音乐教学园地、张贴著名音乐家的挂像,等等。久而久之,形成一个积极的良性循环,对巩固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审美能力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
五、审美教育最终落实关健在教师
教师的自身素质、知识结构、艺术修养、专业视野等等,这些都是贯彻审美教育的先决条件。因此,必须要求教师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乐业,以主人翁的姿态、认真钻研教材。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精心设计教案,组织教学程序,努力营造美的氛围设计美的过程,从教师的仪表美和语言美,到授课的每个环节都有美育的渗透和参与。再次,必须培养自身好的艺术修养,提高自身的美育素质。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先进的教学设备,尽可能自己制做音乐电脑教学课件。正确引导学生体验美的情意,了解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提高音乐课的美感,激发学生表现美的愿望,大胆表现美好事物,从而出色地完成音乐教学任务。
总之,我们应采取多种手段,把音乐作品作为一个整体来体验,教师是描述音乐的进行,而不是解释音乐,音乐具有不既定性,这就有了它的特殊功能。我们只有通过审美教育,才能培养出学生的个性,自信心、创造性。我们一定要增强以审美为核心的观念,弄清技能技巧只是手段,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才是我们的目的。
【初中音乐教学论文】相关文章:
初中音乐教学论文05-15
音乐教学论文08-10
初中音乐教学论文(通用6篇)07-17
中职音乐教学论文08-25
小学音乐教学论文11-08
音乐初中议论文08-15
音乐教学论文:浅析高中音乐教学现状02-24
音乐教育教学论文08-23
农村小学音乐教学论文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