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音乐教育论文15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论文吧,论文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论文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音乐教育论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音乐教育论文1
一、即兴参与原则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最具灵魂、最为核心的原则就是即兴参与原则。奥尔夫曾指出:“从音乐教学范畴来讲,教学应当以即兴参与为基础,并以应用节奏形式为支柱,而后才能进行记谱和音准的教授。”“以人为本是演奏音乐的出发点,而人对音乐最本初的表达方式就是即兴参与演奏及演唱。”“从即兴参与出发,开放、自由的音乐教学模式永远是音乐教育领域优秀的范本。”基于奥尔夫的这一思想,课堂中的每个学生都能够积极地将肢体和思维跟随音乐运转起来,并根据自身的理解用各种简单乐器或嗓音表达情感和思维,达到了能动的即兴参与和创造目的,使学生能够全身心地表现音乐、表达自己。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奥尔夫教学法的即兴参与原则有别于以往任何一种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可以彻底投入地说、唱、演、奏,进而最大限度的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和创造思维。
二、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对幼儿音乐教育的启示
(一)基于奥尔夫教学法有机综合原则的启示第一,顺应课程综合化发展的时代潮流,加强学科间的交流,突出音乐教学活动的综合性。奥尔夫教学法强调学科间的有机综合性,致力于让处于个体身心发展初期的儿童获得综合、全面的艺术审美体验。从各类艺术形式的本源上看,音乐与语言、舞蹈、戏剧本来就存在着不可分割的有机联系。
奥尔夫体系的有机综合性原则启示我们,儿童音乐教学应当将欣赏、表演、诵读、歌唱、舞蹈、演奏等多种艺术表达方式综合到一起,让儿童在音乐综合教学模式中调动多方位思维,全面发展他们的身心。奥尔夫这种将音乐知识同动作、语言紧密结合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加深儿童对音乐知识的理解和体验,增进其对音乐的情感,达到“将音乐移植到躯体中”的素质教学目的。这种艺术学科间的有机综合、情感与知识间的体验整合给单调、枯燥的中国学前儿童音乐教学提供了实践和理论的参考和借鉴。音乐与舞蹈、文学、美术存在着许多共通的审美要素,音乐教师需要将这四种形式通过情感、直觉、通感等方法进行渗透、迁移,实现学科门类间的综合。从完善儿童人格的高度出发,在音乐教学活动中融入知识性、趣味性、活动性,使儿童在音乐中获得更加广泛的文艺熏陶,潜移默化地影响儿童的审美素质,最终构建起健全的审美心理。第二,从儿童特质出发,选择最符合其天性的民歌、童谣、谚语等多元化教学素材。
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针对的是全部儿童,而不是特定的、有音乐天分的儿童。因而,在教材的选择上要尽量多元化,这既是奥尔夫教学法有机综合原则的具体要求,也是儿童天性与特点的需要。具体来讲,在教学材料和课堂内容的选择上,尽量以生活与自然中常听到的声源为切入点。例如,选择杜鹃叫声下行三度作为旋律与音准学习的起点,以儿童熟悉的童谣、儿歌、地名或者花草树木的名字作为歌词学习的起点,这样儿童就能根据自己常见的事物进行音乐模仿,不但能使学生快速掌握音乐知识,更能实现多学科的综合学习。以奥尔夫本人撰写的《儿童音乐教材》为例,这本教材融合了民歌、谚语、儿童游戏、戏剧等多种形式,自然而富有综合性。
总之,将学前儿童音乐课程的教材进行综合性编排能够更多地培养儿童的综合素质,有利于儿童综合审美意识的提高。但在进行综合性音乐教材编排时,教学工作者还要注意儿童的适应性等问题,在保证符合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贴近儿童生活的基础上编制多艺术、多学科的综合音乐教材,努力融入社会生活、艺术和科技发展等富有时代气息的'内容。
(二)基于奥尔夫教学法即兴参与原则的启示第一,以练习实践为主线,注重培养儿童的自主意识和创造力。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以学生为主导,强调学生主动亲身参与到音乐活动中。这种课堂模式将课堂时间留给学生,教师只充当引导者,为他们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诱发其创造兴趣,最终提高他们的自主参与意识和音乐创造能力。音乐是一门强调实践的艺术,在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体系逐渐替代以乐理知识为本位的传统教学观念的今天,音乐教学的实践性越发重要。奥尔夫用他的实践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尝试和参与是一切音乐灵感的源泉,人的切身体会是理解音乐的关键。当前,我国的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尚处于转型时期,音乐教育工作者要以奥尔夫教学法的即兴参与原则为指导,加强教学实践性,鼓励学生用朗诵实践、动作实践、演奏实践、演唱实践等方式参与音乐活动。例如,在唱、奏实践中,学生可以通过亲身的视听体验感受声音和乐谱的魅力,由浅入深、由粗及细、由表及里地获取音乐知识。这种以实践为主线,培养儿童自主意识与创造力的音乐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音乐强大的生命力和艺术感染力,进而产生探究音乐的学习欲望,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具有深远的意义。
第二,以即兴创编为手段,注重培养儿童的创新能力。在我国的传统音乐教育体系中,教师一直是教学活动的中心,知识是课堂内容的重点,这种强调传授知识的功能虽然在过去的音乐教学发展中产生过巨大的作用,但已不适合现今的创新型社会需求。奥尔夫教学法推崇即兴创编,注重对儿童音乐创新能力的培养。奥尔夫认为,包括音乐在内的一切艺术形式都带有以人为本的自发性和创造性。他提倡音乐教育要以人为本,为个体提供音乐创作空间。在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下,学生不再是听众,而是以合奏者或合唱者的身份参与其中。奥尔夫这种“让孩子主动去寻找音乐,主动去创造音乐”的教学模式对于当代我国儿童音乐教育十分具有借鉴意义。这里所讲的“创造”即为“即兴创编”,教师要努力提供条件,提高“即兴”在音乐教学中的比例。例如,向儿童提供一些铁块、玻璃球等常见的原始性材料,让儿童自由发挥这些材料的音色,并按照自身感觉掌控节奏;或是弹奏一段简单的钢琴曲,让儿童即兴创编歌词;又或是让学生用肢体动作、符号语言、图形图画等多种艺术形式来表现所创编的乐句等。通过这种综合性的创造过程辅助即兴创编,能够最大限度地培养儿童的音乐感知能力和创新能力。
音乐教育论文2
一、交往的内涵
交往是人的基本存在方式,交往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中介,它涵盖了人的历史、文化、生活等方面的一切领域。本文对交往内涵的考察主要基于哲学意义,包含以下三个核心思想:
1.主体间性:交往行为的起点
交往是建立在特定的关系上。可以说,交往首先是一种关系性的存在,正如哈贝马斯所说:“研究交往问题,在哲学层面,必须从相互关系入手。由于这种相互关系是指不同的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因此必须求助于未受干扰的主体之间的经验,通过考察不同的有语言和行为能力的主体间的相互理解的过程,包括相互理解所需要的媒介和背景”[1]。但这种关系是建立在主体间性基础上的,哈贝马斯认为:“只有主体之间的关系才能算得上相互关系。因为主体间的关系是互动的、双向的,而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是分主动和被动的,是单向的,因此不能称为相互关系”[1]。可见,主体间性关系的确立是交往的首要条件。主体间性问题正式成为哲学话语肇始于胡塞尔的现象学。胡塞尔为使其先验现象学摆脱“唯我论”和“自我论”的假象,提出了交互主体性的理论。海德格尔把主体间性提升到本体论的高度,论证了“此在”的主体间性(共在)。伽达默尔认为主体间通过对话达到主体双方的“视界融合”。20世纪的德国宗教家马丁布伯从“我—你”关系出发建构了一种理想的主体间对话模式。哈贝马斯把主体间性的生成建立在交往的基础上,他认为:“交往是个人之间(口头上或外部行动方面)的关系,至少是两个以上具有语言能力和行动能力的主体的内部活动”[2]。哈贝马斯把交往视为是借助于语言中介的内部活动,所以,他把“理解”视为主体间性的核心,认为交往行为是一种以理解为目的的活动。通过以上几位西方著名哲学家关于主体间性的阐释中,我们不难发现,主体间性把哲学研究的立足点定位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方面,无论主体面对的是“物”还是“他人”,“它们不再是一种人之于他者的认识和实用的关系,而是一种超越这种关系的‘会合’、‘相遇’的关系,每个独立的个体不是把一切存在物都视为外在于我的对象性的存在,而是将其视为一种与我一样的另一个主体或伙伴”[3]。因此,交往行为中的主体间性体现了人存在的共生状态,它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互动活动。
2.对话与理解:交往行为的实现途径与过程
理解是人类存在的基本形式。哈贝马斯认为,交往行为是一个主体间的“相互理解”、“相互沟通”和达成“共识”的过程,即交往行为是一种以“理解为导向的行为。”交往双方的理解是通过对话途径实现的,而对话本身就是一个理解的过程,“理解就是一个对话事件,对话使问题得以揭示敞开,使新的理解成为可能”[4]。所谓对话就是“两个或两个(泛指多个)独立部分之间展开的交谈,以寻求共识或共同真理的同一形式”[5]。人与人、人与文本之间的理解都是需要对话而实现。对话是建立在对话双方平等基础上,这是对话的核心所在。在以主体间性为基础的对话活动中,对话双方是相互倾听、相互理解、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平等关系,对话的主体之间也是相互尊重、共同发展。对话是通过语言这一媒介完成的。“语言不仅使每个人可以相互交流,而且也是每个人遭遇历史、世界、甚至自我的方式。语言表示了人与世界的一切关系。历史、世界的意义必定通过语言呈现出来。我们通过语言才建立了与世界、与他人、与历史、与文化的交流关系。”[6]44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就是以人与人之间通过语言进行交往的能力为基础的。海德格尔说,“语言是存在的家”。伽达默尔认为,“能够被理解的存在就是语言”。巴赫金认为语言的本质就是交往。在哈贝马斯看来,只有以语言为媒介,以理解为目标并使行为者彼此进行合作的行为才是交往行为。因此,以语言作为媒介进行的对话与理解的过程构成了交往行为的重要内容。
3.生活世界:交往行为的背景
交往过程中的相互理解并非是在真空中进行,在其后还存在着与交往行为形成互补的背景,这种背景就是生活世界。哈贝马斯认为生活世界是交往行为的活动背景。作为背景的生活世界并非是脱离交往行动的凝固物,而是积极参与了言说者与受众者之间的相互理解,并且内在地构成了这种互动的要素。以生活世界作为背景,任何两个具有主观世界迥异的'交往参与者在相互交往的过程中,都要与客观世界和社会世界发生相互关联。交往行动者在生活世界中形成意见一致的文化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形成群体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因此,生活世界是交往行动的基础。生活世界是对人生有意义且人生活于其中的现实的世界。生活世界是一个直观性的世界,它是人们感官所能触及的,是一个能为人们理解、把握的世界;生活世界对于我们而言具有真实性,它就在我们的身边;生活世界对人生而言,是一个整体性的世界,正如哈贝马斯所说:“生活世界是一片‘灌木丛’。不同的要素在其中混在在一起,只有用不同的知识范畴,依靠问题经验,才能把它们分离开来。”[7]总之,生活世界是一个人生存于其中的世界,是由人说出,为人把握、人所感触到的动态的、活生生的世界。这样的世界是与人相关、对人发生意义的世界,是人生活于其中、与人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的世界,是一个综合性世界。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诸多关系的交往都是基于生活世界基础上,离开了生活世界,交往也就无法存在。
二、走向交往: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应然追求
在当今国际音乐教育发展中,音乐教育正经历着从一元走向多元的事实。在我国21世纪的音乐课程改革中提出了“理解多元文化”的音乐教育理念,并在音乐课程中增加了以前所没有的世界民族音乐的内容,这顺应了当今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发展潮流。“理解多元文化”强调了不同音乐文化之间需要对话与理解,它追求的是如何与不同音乐文化进行对话与理解。我们知道,世界音乐文化是多样性与差异性的存在,差异性是音乐文化多样性的核心观念。正如美国音乐人类学家布鲁诺内特尔在中国举办的第29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上所说的,不同音乐文化的差异性正是他独特性的体现,有利于我们去学习和理解。真正的和谐并不是要去统一,而是更好地去理解差异性。音乐文化的差异性带来了不同音乐文化接触过程中的文化冲突,例如,当我们面对我们所从来未曾接触的音乐文化时,我们往往会产生诸如喜欢、讨厌、排斥、尝试理解等多种反应。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们由于长期受到某种特定的音乐价值观、思维方式、语言等方面的熏染,在与异质音乐文化或不熟悉的音乐文化接触中,往往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自己的音乐文化定势和音乐价值观作为唯一或基本的标准、尺度和参照来度量、理解和评价其他的音乐文化,并将自己的音乐文化观念、音乐文化情感及其追求作为一种定势而倾注到异质的音乐文化中,从而造成一种巨大的心理反差,甚至心理冲突。这种思维定势的主要特征不是从异质音乐文化本身的历史和观念中来理解、评价,而是从自己的音乐观念及其价值观来截取、诠释,甚至改造异质音乐文化,把异质音乐文化作为客体进行对象化占有,从而产生对音乐文化理解的偏颇。要想打破不同民族音乐文化之间的冲突所带来的音乐文化理解的偏颇,促进不同民族音乐文化的有效理解与对话,建立跨文化音乐对话与理解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建立跨文化对话与理解是取得不同音乐文化相互理解的必要前提,这实际上就是一种文化交往主义。因为“勃兴于20世纪中叶的‘跨文化研究’(cross-culturalstudies),最先侧重的是‘cross-culturalcommunication’”。这里的“cross-culturalcommunica-tion”意指“跨文化交往”)。[8]93“跨文化”是一个外来术语。“所‘跨’的对象无疑是‘文化’;所‘跨’的方式从本质上讲就是比较;所‘跨’的目的虽然出于不同需要,但主要是追求异质文化社群成员之间的相互交流、沟通与理解。”[8]100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跨文化音乐理解的目的是为了达到不同音乐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与沟通,而这正体现了文化交往的意蕴。跨文化的音乐对话与理解是主体间性的对话与理解。跨文化对话与理解将异文化看成是与自己平等的主体。我们知道,音乐是一种文化,不同的文化中存在着不同的音乐,对音乐的理解首先应该对其文化有所了解。在这个理解过程中,需要能够越出先前音乐文化的界限,把音乐作为一个主体,从他者的角度来审视音乐文化的价值,并且“能按照对方的观念立场设身处地地观察和思考。也就是说,既能入乎其内地尽情玩味体悟,也能出乎其外地进行客观的审视批评”[8]85。从音乐自身文化中理解赋予了音乐的主体性特征,即把音乐视为一种主体来认知,而不是作为对象的客体化认知。如果把不同的异文化看成是认识的对象、客体,这实际上意味着主体对客体可以任意地处置,客体成为被研究、被注视、被处置、被奴役的对象,这里有不平等的意味。例如,当我们对一个异质音乐文化进行理解时,先前的音乐观念及其音乐思维必然会产生影响。此时,我们可以把先前的音乐观念“悬置”起来,从当地人的音乐观中去探寻其思想内涵,如从当地人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语言、地理环境等方面所产生的音乐观、价值观、思维方式等去理解,这样就会避免先前的音乐价值判断所带来的理解的偏颇。同时也表明了对每一种音乐文化价值的尊重,因为它正视和尊重音乐文化的差异性,认为不同的音乐文化价值是平等的,不存在音乐文化的“高级”与“低级”、“先进”与“落后”之分,它宣扬一种开放的音乐文化观和多元的音乐文化价值体系,摒弃惟我独尊的单一音乐文化观,引领人类努力超越狭隘的文化中心主义的羁绊,共创丰富多彩、绚丽多姿的多元化音乐世界图景。
三、交往的音乐教育学意义
随着当代国际音乐教育的发展,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已经成为当前国际音乐教育的主流。把音乐教育作为一种交往活动已成为音乐教育理论和实践的重要内容和原则,这其中包含了人与音乐的交往,通过音乐而达到的人与人的交往和不同文化中音乐的交往等。从交往理论观照音乐教育,其音乐教育学意义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音乐教育是主体间性对话与理解的过程
近年来,从文化的角度对音乐进行理解已成为当今国际音乐教育发展的重要观念,譬如,国际音乐教育学会世界音乐文化的政策中所言:“音乐是一种文化的普遍现象,所有文化都拥有音乐,每个社会都有一种与他社会原则地联系的音乐体系,社会的其他文化,社会的多阶层,各种年龄群体和其他社会支系也拥有他们支系的音乐”[9]。文化理解的音乐教育是一个对话的过程,我们只有在对话过程中才能获得相互主体间的理解。如在师生的对话中,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音乐活动,并为之吸引。同样,师生对音乐的理解也需要在与音乐文本的对话中实现,因此,在对话的音乐教育交往情境中,教师与学生、教师和学生与音乐文本发生了真正的精神层次的相互作用,在相互作用中,师生通过与音乐交往在倾听和言说,从而获得理解与沟通。理解与对话都需要通过语言来进行。在音乐教育中,师生只有通过能够表达相互理解的语言才能真正进行交往,对于不同文化中的音乐理解也需要对其音乐语言有所了解,因为音乐自身就是一种语言,它是集声音、时间、情感、表演等诸多方面为一体的艺术,虽难以像其他艺术那样给人以直观的造型、直接概念的体现、判断中的推理等抽象的概念,直接倾诉人的理性世界,但是它可以通过音乐语言表现出其表情达意的内容。人类学家认为,文化中最重要的符号就是语言。不同文化中的音乐有着属于自己的独特的语言体系,对于不同音乐的理解需要对其音乐语言有所了解。例如,我国的戏曲和说唱音乐的功用就是通过艺术的说、唱及表演的方式来塑造人物、表现故事、表达情感,对于这一类以演唱故事为主要表演目的和表演手段的音乐艺术来说,对语言(或者说唱词)的理解是十分必要的。对于我国建立在地区性方言风格基础上的民族民间音乐的理解不仅仅体现在对它的优美唱腔的理解和欣赏,还要理解这些唱腔的语言意蕴。不同文化中的音乐语言是不同的,如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与中国传统乐曲《春江花月夜》同样塑造月亮,但其音乐语言的思维方式则存在着截然不同的差异。在我国的音乐教育中,基本乐理(主要指西方乐理)在音乐教育中被列为音乐学习的基础,其中的许多内容都有着相当严格的规范性,它充分体现了西方音乐和语言的逻辑性。在音乐教育中,只有当人们了解和认识了特定文化中的相关音乐语言时,才能对其进行恰当合理的理解。如对我国民间音乐的理解,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大多数是在各地的方言基础上形成的,尤其是民歌、说唱、戏曲三类以声乐形式为主的民间音乐在这一点上体现的最为明显。当人们对我国民间音乐进行欣赏和理解时,如果对中国音乐与方言的关系不了解,我们就无法真正领悟中国地区性方言风格的音乐意蕴。同样,如果人们对印度音乐的“拉格”、“塔拉”不了解,我们也无法感受印度音乐的魅力。不同文化中的音乐语言规则是不同的,如果我们不意识到这一点,我们极有可能用一种音乐语言去规范和阐释世界各个不同民族的音乐,从而产生音乐理解的偏颇,这样就根本不可能进行平等的音乐交往,因为音乐并非是一种通用的“世界语言”。理解与对话是一种“视界融合”的过程。在理解与对话中,我们可以不断地进入到他人的思想世界之中,并能够站在他人的立场来看待问题,以此做到相互尊重,承认和接受对方的独特性和完整性。正如伽达默尔所说:“在同他人说话的时候,我们不断地进入到他人的思想世界;我们吸引他,他也吸引我们。这样我们就以一种初步的方式相互适应直到平等交换的游戏———真正的对话———开始。”[10]所谓视界是指“人的看视的区域,这个区域囊括和包容了从某个立足点出发所能看到的一切。”[11]人的视界是不断运动和变化的,当一个视界与另一个视界相遇、交融便会形成一种新的理解。音乐教学中的音乐理解就是学生的“现实视界”与音乐文本的“历史视界”之间的“视界融合”,从而不断地扩大学生的“现实视界”而形成一个全新的视界。在人与音乐文本对话中所生成的新的视界中,既包含了学生的现实视界,同时也包含了音乐文本的历史视界,但又超越了这两个视界,并给新的经验和新的理解提供了可能性。理解是主体间性的理解。主体的相互承认和相互尊重是理解或相互理解的前提。音乐的存在联系着诸多的关系:音乐与创作者、音乐与接受者、音乐与社会、音乐与民族等都集中表现为“主体—主体”之间的关系。音乐是人类精神交往的重要方式。音乐与哲学、政治意识、历史意识、宗教、美学、伦理、心理的关系也更多地呈现为一种主体—主体间的精神交往。作为交往活动的音乐教育的包含着教师之间、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师生与音乐文本等方面的主体间性内容。以师生与音乐文本所表现出来的主体间性为例,音乐教育交往活动中,师生都要围绕教学内容(音乐文本)展开,因此,师生与音乐文本的对话构成了音乐教育交往活动的重要内容。建立在“主客二分”基础上的主体性哲学主宰的音乐教育活动中,音乐文本是一个被动地等待着人去理解的对象,探寻音乐文本的原意是音乐教育活动的目标。如音乐欣赏所强调的对音乐创作者的意图或原意的理解,只要对这些音乐文本作者的意图进行揣摩和体验,就算是真正理解了音乐,至于音乐文本的语言和结构等只是实现音乐创作者意图的一种工具和媒介,其本身并没有什么价值。因此,“主客二分”思维主宰下对作者的意图的探究式文本理解是无法达到作者与文本的真正对话。从交往的角度来看,音乐教育中师生与音乐文本的对话是一种互为主体的关系。师生与音乐文本的关系不是一种“主-客”关系,而是一种“主-主”关系,即音乐文本是一种正在向接受者说话的主体。在这种关系中,人与音乐文本相互对话,在这种对话中,人理解着音乐文本,同时音乐文本也在进入人的内心世界,与之做着意义的交融。人们对音乐文本的理解并非把它作为客观对象去认识,获得关于它的知识,也不是把自己的主观臆想投射给音乐文本,而是用自己的人生体验和经验去理解,并把它视为与人生相关的东西,以此来影响和教化自身。这种与音乐文本的对话和理解是通过语言进行的。正如德里达也说过,“不是我在说话,而是话在说我”。由此可见,他们在根本上都把主体的存在归结为语言。这样,个体与文本便构成了交互主体的关系,即主体间性。在这种主体间性中,通过语言的中介作用,个体的现实视界与文本的历史视界进行不断地融合,并不断地形成新的视界。这样,对话就成了学生与音乐文本之间、现实和历史之间、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之间意义相联的纽带。
2.音乐教育的意义在生活世界中生成与发展
实际上,音乐教育中的理解与对话是以生活世界作为背景的,离开了生活世界,音乐教育的对话和理解也就无从谈起。因为音乐表达着人的生活世界,音乐教育传达和建构着人的生活世界,而生活世界又为音乐教育提供丰富的资源及生成的土壤。因此,音乐教育所具有的意义在生活世界中生成和发展。我们知道,音乐是一种文化或文化中的一部分,文化是生活世界的构成要素之一。作为人类文化一部分的音乐需要实现其传承、延续、创新与发展,从这个角度来说,音乐教育是一种人类音乐文化得以保存、传递、延续以及创新与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通过音乐教育所进行的文化传承作用于个体,建构了个体的生活方式与生活体验。音乐教育在传承音乐文化的过程中,人们通过音乐理解其所承载的传统、风俗、思维、生活方式等内容,并经过学习和实践内化为自己的音乐知识观和结构,建构着可能的生活世界。如人们通过对戏曲或说唱音乐的学习把其所折射的伦理道德内化为个体的行为,从而建构着个体的生活世界。音乐是以人的方式而存在的,离开了作为个体的人,音乐也就不存在了。音乐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通过音乐教育在建构人的生活世界的同时,个人的生活世界同样不能忽视,因为个人的生活世界将会直接影响对音乐的理解。例如,在当前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中,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个人接触音乐的方式与途径日益呈现多样化和便捷化,当前学生所普遍乐于接受流行音乐的现象将会深刻地影响个体的音乐体验、音乐经验、音乐知识储存、音乐偏好等,而这都影响着人们的音乐观及其音乐行为,同时也影响着学校的音乐教育,如学生喜欢音乐但不喜欢音乐课就折射了此种现象。个人的生活世界离不开文化传统,文化传统是个人生活世界的源泉与基础。个人对音乐的认知无法脱离音乐所赖以存在的文化传统。文化传统在建构个人生活世界的同时,它也需要个人的不断解释而延续下来。如果不是个人不断地对文化传统进行解释、理解和继承,那么,文化传统也就很难传承下来。因此,文化传统与个人之间是一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双向互动与双向建构的过程,一方面,音乐教育活动使得人类的音乐文化得以保存、传递与发展。但在实际的音乐教育活动中,人们不可能将人类音乐文化的全部内容都传递和教授给下一代,而是通过浓缩、简化、提炼等方式有选择地传承;另一方面,个体通过自己的音乐学习,不断地形成新的音乐观,进行着对原有音乐文化的改造、创新,从而对人类的音乐文化进行着“反哺”,促进人类音乐文化的不断丰富、充实与发展。个人的生活世界与特定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因为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个体存在的“母体”。因此,特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意识形态等内容都是人们生活世界的组成部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音乐教育在建构人的生活世界时无法脱离特定的社会现实生活。因为“音乐是理解人类及其行为的手段,同样也是分析文化和社会的重要工具。除了音响模式外,音乐没有为社会和文化添加任何东西,但它能够决定和引导社会、政治、经济、语言、宗教等等其他人类行为;可以作为理解其他民族和文化的有效手段;还能够反映出一个社会的结构和体制”[12]。在当今的社会生活中,流行音乐是人们音乐生活的主流音乐。大街小巷、校园里等人们的活动场所到处都充满着流行音乐的声音。学生在学校之外的场域中,流行音乐占据了其音乐生活的大部分或全部内容。流行音乐所蕴含的生活价值观、生活态度等都会影响并建构着人们的音乐生活,而这又对学校的音乐教育产生深刻的影响,如学生不喜欢音乐教材中的内容。如此一来,学校的音乐教育很难达到其所预设的生活世界的建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音乐教育不能脱离现实的生活世界,它需要在生活世界中得以发展。
3.音乐教育归属于人文学科
人文学科是以人的内心世界、人的精神世界以及作为人的精神世界的客观表达形式的文化传统、各种关系辩证存在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它以人的生存价值、存在意义等为研究主题,关注的是人的精神及其意义的世界。它为人类提供一个意义的世界与精神的家园。音乐是人生与人的心灵世界、精神世界(观念、精神、情感与价值等)通过音乐语言方式的一种艺术建构与呈现。“音乐是人为组织的音响”(布莱金语),而音乐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因此,音乐及其教育归属于人文学科。人文学科主要以人的价值和人的精神作为其研究对象。作为人文学科的音乐及其教育体现的是音乐中所蕴含的人的观念、精神、情感和价值,它是“人”的精神世界及其所积淀下来的文化。“音乐不仅仅是产品或客体的简单集合。从根本上说来,音乐是人为做的事情。”[13]音乐是人类多样化的实践活动。音乐是以人的存在为基础的,它脱离不了音乐创造者和音乐聆听者,而这些都关乎人的存在,因此,音乐教育的世界是人的世界,音乐及其教育的人文学科属性的价值不在于提供物质财富或实用的技术,而在于为人类提供一个意义的世界,守护一个精神的家园,使人类的心灵有所安顿、有所依归。音乐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这种人文精神通过教育作用于人并内化为人自身生活世界的一部分。音乐中所蕴含的世界本质上是人文世界,是一个流变的、生生不息的、历史的、文化的社会生活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人与音乐中蕴含的历史、文化、社会等内容进行交往,正是在这个交往中,人获得了人之为人的精神,以此建构着人的生活世界。音乐教育是属于人的,这意味着音乐教育的精神性所在。精神这个词“包括‘理性’概念,另外,除了‘观念思维’之外,它还包括对原始现象或本质内容的特定‘直观’;同时,它还包括诸如善良、爱、悔恨、敬畏、心灵的惊奇、快乐、绝望和自由抉择等意志和情感活动”[14]。因此,精神包括了人之为人的全部,表现了一个人的整体性和完整性。交往是人获得精神的主要途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音乐教育中的人文精神的建构是通过交往实现,在交往的音乐教育中,人获得并建构着自己的精神,同时通过对不同音乐文化的接触和认知获得了关于他人的精神,并以此来反观和丰富着自我的精神。人文精神的建构也是对“意义世界”的追求。所谓意义是“经过理解而产生的,并不是通过学习而掌握,它并不是知识本身所包含的意思,也不是个人意识强加于知识的,而是个人的精神与Text(文本)的意义形成融合后产生的可能性,正因为它是可能性,才能引导精神向可能性实现”[6]79。众所周知,音乐是一种有意义的形式,是人类为了实现对其内在生命的表达与交流而创造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从某种程度上说,对意义的追寻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出发点,人与世界的交往使得这个世界获得了人的意义性而成为一个“诗意的世界”,在这个“诗意的世界”中,人展现自己的创造才能,阐扬对真善美的追求,并获得精神和心灵的慰藉,实现着自己的存在意义。音乐教育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不是一种客观外在于人的。它是和人之交往并发生关联,人在与音乐的交往中不仅进行着创造性的活动,还进行着理解活动。“理解音乐、理解世界、理解自己的文化教育思想,通过音乐教育、作品的欣赏等活动最终使学生能够借助于音乐,在音乐中了解世界音乐文化,学会如何面对自我和他人,以及学会正确认识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义务和责任。”[15]音乐教育在使学生理解音乐所承载的人文精神的同时,也在使学生明白音乐教育对其自身成长和发展之意义,让学生参与音乐教育的过程中来体验音乐给他们带来的内心快乐和心灵敞亮,充满生活的乐趣,进而得到精神的提升,这种音乐教育是一种充满了意义世界的人文关怀的音乐教育。
音乐教育论文3
一、对几种流行的音乐教学体系的目标问题的分析中,可以看到教育目标是客观存在
一定的教育目标决定着一定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近年来,在对奥尔夫、达尔克罗兹和柯达伊等音乐教学体系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它们多被单纯作为一种教学法进行了探讨和实验。笔者认为,有必要从目标入手将它们作为完整的体系加以研究,以便更加完整地认识这些体系。达尔克罗兹的音乐教育实践和理论从创立到初步成熟经历了25年时间(1897-1992)。他在其重要著作《节奏、音乐和教育》的序言中说,体态律动学的最初目标,在于解决学生不能将听觉感受精确地表达于节奏群中细部这一问题;在于试图通过听觉和动觉训练的结合达到心理和生理上的和谐。
然而,达尔克罗兹的教育思想随着对教育目标认识的深化在发展。《在节奏、音乐和教育》中,他反复强调“方法只是实现目标的一种手段。”“尽管节奏在艺术中占压倒一切的优势地位,但不能把它错置于一般教育之上。是心灵在指挥肌体,节奏训练只是培养心灵的一条通道。”“音乐是情感的直接反映,节奏仅仅是用来为自动化地表达情感的音的运动和力度层次的载体。”[4]达尔克罗兹的体态律动学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承认和普及后,又出现了德国的奥尔夫体系,以节奏为基础的创造性儿童音乐教育。奥尔夫概括地说,“这体系绝不是单纯音乐的形式,它是运动、言语与音乐的一体化。儿童在其中不是被动的听众,而是音乐创造的积极参与者。它简易可行,没有人为的附加物,没有繁赘的结构,近于生活、自然及儿童的天性。它是儿童的益友良师,而不是良师益友。”奥尔夫体系首先反映了他的美学思想以及建立在这种思想上的创作实践。在奥尔夫的歌剧创作中,他力图复现罗马戏剧—音乐—舞蹈三位一体的形式,反映到他的音乐教育中,这种形式便是儿童语言、音乐和舞蹈的结合。他的歌剧避免繁复的和声及对位,用简捷的曲调、浓重的节奏和打击乐来表现罗马的原始精神和风格。这些手法反映在教育中则成为纯音程和不完全协和音程的大量使用,打击乐为主配以竖笛和中提琴、大提琴嗡嗡作响的低音等等。其次,儿童直接参与创造性活动这一原则与其教育造性的游戏、言语和音乐活动,所谓情感、想象力和个性的培养必然是句空话。可见,除了研究和实践奥尔夫体系以节奏为基础的`方法以外,我们还可以看到这体系的直接来源是奥尔夫美学思想指导下的创作实践和创作态度及方法,同时也可以看到奥尔夫在教育中实现其美学理想这一目标线索。
二、现代音乐教育关于音乐教育目标的研究,是考虑音
乐教育目标的着眼点音乐教育目标的系统研究,还是到了现代音乐教育学的产生后才开始这里特别值得提出的是被《新格罗夫音乐和音乐家辞典》誉为“20世纪颇具影响的”詹姆斯默赛尔(JamesL.Mursell,曾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教授)。他在40年代和50年代的大量音乐教育理论著作标志着包括有关音乐教育目标系统研究的现代音乐教学的形成。在他的《美国的学校音乐》中,音乐教育目标被表达为“真正的、全面的音乐发展”。这个目标可概括为四个方面:一是培养对音乐的热情;二是掌握必要的技能;三是掌握必要的知识;四是培养继续学习音乐的愿望。这简短的四个方面的可取之处是,它们覆盖了布卢姆(美国教育学家)有关教育目标分类学的三个领域——认知、技能和情感。掌握必要的知识属认知领域;掌握必要的技能属技能领域;培养对音乐的热情和继续学习音乐的愿望属情感领域。这里,有关认知领域和技能领域的要求是我们在50年代学习苏联凯洛夫教育学所熟知了的,即“双基”的教学要求。除此之外,默赛尔提出了在音乐教育过程中培养热情和继续学习的愿望。就音乐这门特殊的学科来说,提出这一点的实践意义在于,它否定了音乐教育实践中只重“易量化”的知识和技能的积累,忽视音乐对人的情感的积极影响,以及创造性音乐活动必备的情感这一最重要的因素的错误倾向。在考虑建立我们的音乐教育目标(主要指学前、初等、中等各级学校)时,笔者认为,完整的音乐教育目标体系总要涉及以下几个问题:
1.一定社会的文化背景及其发展状况和民族传统对音乐教育的需求是什么?
2.音乐这门特殊的学科对教育的客观要求是什么?
3.音乐教育与一定社会的教育总目标的关系怎样?
在这三点中,第一个属教育外部的问题;后两个问题属教育内部的范畴。从教育内部看音乐教育的目标,应当搞清音乐这门特殊的学科在教育上的客观要求,以及音乐教育与全面教育的关系。我们在这里着重提出这样一个问题:音乐教育就其本质讲,应当是对受教育者心理的情感过程抑或是认知过程产生更多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受智力开发为主要导向的教育思潮的影响,许多文章认为音乐教育是开发智力的手段。这种提法看起来旨在提高音乐教育的地位,实际却不太妥当。首先,在音乐与受教育者心理的关系上,它片面强调了音乐在人的认知过程中的作用,忽视了音乐的本质作用在于对人的情感应产生的影响。因此,在音乐教育实践中出现了许多令人无法忍受的错误做法和恶果。许多孩子在望子成龙的家长及教师的呵斥和驱使下,在令人沮丧的失败体验和气氛中,机械地进行重复练习。其结果怎样?在当时看,孩子们果真掌握了一些技巧和曲目,但从教育全过程和最终结果看,却付出了牺牲孩子情感的重大代价。许多儿童在“学会”音乐的同时,也积累了对音乐的怨恨感甚至恼怒情绪。上述现象从过程上看是个教育方法的问题,但它却直接来自片面强调发展智力无视情感因素的教育目标。其次,这种提法将音乐教育纳入了智育的轨道,违背了音乐教育在全面教育中应主要担任美育任务这一客观要求,削弱了音乐在全面教育中的美育价值和功能。
三、结语
提出上面这个问题并不意味着否定音乐教育在人的认知发展中的作用,而旨在指出目前实际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偏向:忽视音乐教育的审美性质,把音乐课归附于一般文化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忽视培养音乐活动特有的形象思维和艺术创造力,过分强调在音乐教学中追求科学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的发展等等。我们认为,在音乐教育与个体发展的关系上,既要通过感知、思维、想象、记忆这些认知官能去认识掌握音乐,并在这过程中同时发展人的认知能力,更要注意通过好的音乐影响和培养个体正面积极的情感和人格。如果说前者是必需的话,那么后者则是音乐教育的最高境界。
制定我们的音乐教育目标需要集思广益,我们在这里无意提出一个面面俱到的目标体系,只是建议在考虑我们的音乐教育目标时,至少应把握音乐教育在与社会、学科本身的特殊性及个体全面发展这几方面的关系。
音乐教育论文4
浅谈音乐教育对学前儿童社会交往的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科学技术的不断改革与创新,学前教育发展得到了质的飞跃。音乐教育作为学前儿童社会交往过程的重中之重,是一个必不可缺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儿童合作意识、自控能力以及交往规则的培养形成。因此,本文将进一步对音乐教育于学前儿童社会交往意义展开分析与探讨。
当前是一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学前教育发展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音乐教育作为提升儿童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有效培养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合作能力以及责任感,促进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良好的音乐教学可以让学前儿童充分掌握了解到现代与传统音乐的发展形式,发散儿童的创新思维,一定程度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因此,在学前儿童教育中要充分发挥出音乐教育的作用,根据儿童的学习情况与特点,有针对性的展开音乐教育。
1.音乐教育对学前儿童社会交往发展的主要意义
1.1培养学前儿童在社会交往中的合作精神
在音乐教育中,丰富有趣的音乐表演需要众多人的参与,教师可以通过展开各种内容新颖的音乐表演活动,充分调动儿童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儿童之间的相互配合,无论是肢体上,还是语言上,都能够满足现代儿童交往的需求。在过程中不断提高他们之间的合作沟通能力,培养他们乐于助人、共同进步、友爱相伴的良好思想品德。因此,学前音乐教师要加强课堂的儿童群体性表演,为儿童营造出和谐愉悦的学习气氛,在活动中让每个儿童感受到音乐学习的快乐、合作的乐趣,享受表演成功后的喜悦,从而能够让他们在学习生活中也乐于与他人合作、帮助他人,有效培养儿童的合作配合精神与主体意识。例如,音乐教师可以合理利用奥尔夫教学法,展开课堂乐器的教学,组织儿童之间共同参与到奥尔夫乐器当中,让一部分儿童进行唱歌、舞蹈表演,从而加强了儿童之间的合作协调能力。
1.2加强学前儿童在社会交往中的自控能力
学前音乐教师要全面认识到兴趣是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关键因素,要想有效提升儿童的学习注意力,体现出音乐教育在学前儿童社会交往发展中的价值,就必须加强对音乐游戏的编制工作,让全体儿童在音乐游戏中感受到快乐,提高他们的社会创造能力、感受能力以及表演能力。例如学前音乐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儿童展开歌舞游戏、听辨反应游戏等,歌舞游戏可以让儿童扮演各种有趣的角色,设置内容丰富的情节,让儿童按照剧本有条不紊的展开表演,从而在游戏中培养儿童的自控合作能力。音乐游戏是为了使更多儿童参与到情节表演当中,在游戏规则中按照事先制定的相关表演内容,逐步的展开表演,从而让儿童慢慢去懂得遵守游戏规则,提高自身的控制意识,学会去他人进行合作交流。
1.3促进学前儿童在社会交往中责任感的形成
学前儿童的教育,教师要让儿童在各种学习任务、活动中认识到责任感的重要性。音乐教育活动作为一种有秩序的社会活动,它是存在一定的活动规则的,儿童参与者必须根据自身所扮演的角色在活动中承担起自身的社会责任。因此,学前音乐教师在展开音乐教育活动前,必须明确每个参与者自身的责任和义务,强调儿童要遵守相关的活动规则,注重儿童的交往观念与行为习惯的培养,学会爱护用来表演的各种乐器与道具设备。学前音乐教师要有效将教育课程与活动结合在一起,有意识的.培养学前儿童在活动中的社会交往责任感。
2.学前儿童的音乐教育方法
2.1用自然音乐解放儿童在社会交往中的天性
由于儿童的思想往往单纯的,不受到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而音乐活动的特点就是无拘无束、随意开放,适合现代儿童的个性化学习发展。音乐教师要注重儿童在音乐活动中天性的解放,不能一味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向儿童灌输各种音乐理论知识和技巧,而忽视了儿童之间的实践合作表演,使他们产生厌学抵触的情绪,注意力不集中。因此,音乐教师要创新音乐活动的设计,用最自然、最纯真的音乐打动儿童的心灵,解放孩子的天性,在活动中不断培养他们的合作交往能力。
2.2合理选择适合儿童社会交往发展的音乐作品
众所周知,音乐是不存在国界的,但是音乐是有等级之分的,高质量的音乐能够陶冶心灵,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因此,学前音乐教师要根据儿童的学习生活特点与发展水平,有针对性的选择音乐教学作品。例如,对于小班儿童来说,音乐教师更要关注到对儿童音乐兴趣的激发工作,要选择一些简单易学的歌曲,让每个儿童都愿意参与到音乐表演活动中,互相之间共同配合表演一首完整的歌曲,学会交流、分享自身的表演心得。而对于中班的儿童,音乐教师要注重到他们审美能力的培养,学会在社会交往中去发现美的事物与人,音乐教师要加强不同小乐器与歌曲的结合,丰富儿童的表演内容,用各种行为、语言去表达自身的感受和理解,从而帮助他们全面去欣赏音乐,在实践活动中懂得只有相互之间协调配合、遵守一定的活动规则,并且履行好自身的责任,才能完美的演绎出一首歌曲或者一段舞剧。
3.结束语
综上所述,音乐教育作为一种带有秩序的社会教育活动,能够促进学前儿童社会交往的和谐发展,有效培养儿童良好的合作协调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在社会交往中懂得履行好自身的责任。因此,学前音乐教师要高度重视对儿童的音乐教学,积极发散儿童的创新思维,满足现代儿童的学前音乐教育需求,促使儿童更好的进行社会交往。
音乐教育论文5
21世纪的第一年,由教育部制定的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①正式出台,它确定了新世纪新的音乐教育观,它不再以传授音乐知识、技能为目的,代之以情感教育、审美教育为核心。在音乐创作、表演、欣赏等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这就对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课程结构和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要有别于高等音乐院校。
高师音乐教育是在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性音乐教育。②全面的音乐修养是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的基础与起点,所以面对教育改革,在课程数量的设置、结构、内容更新和扩展上都必须有新的突破。如课程中增加了电脑音乐制作、现代舞、拉丁舞;利用电脑课件的教学、教学中互联网音乐资源的运用等,对学生知识面的扩展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在这里有一项内容应引起重视,那就是在现代社会和音乐界都占有很大比重的流行音乐。当今古典音乐、传统民族民间音乐、流行音乐已形成了音乐领域中的三大板块,流行音乐还属于一个新的学科,也是一个全新的音乐教育领地,我国90年代后期才在一些音乐艺术院校开设了少部分专业,因此在高师开设流行音乐范畴的课程是具有挑战性的,它的开设同时具有广阔前景。
一、流行音乐的界定
“流行音乐”一词是根据英语“popularmusic”翻译过来的。对流行音乐的解释在不同国家、不同时期和不同的研究者那里是各不相同的。英国音乐学家柯伯特·劳埃德指出:在整个音乐艺术领域中,民间音乐与艺术音乐之间有着一个广阔的地带,流行音乐并没有明确的边界,其一端伸向民间音乐,另一端伸向艺术音乐。但大多数情况下,民间音乐、流行音乐与艺术音乐之间的界限还是非常清楚的。③例如19世纪以来,在世界各地形成了大量具有新风格新形式的音乐,这些音乐形式拥有大量的追随者,人们能很清楚地把它们归入到流行音乐的范围,如布鲁斯、拉格泰姆、爵士乐、乡村音乐、音乐剧、重金属、庞克、艺术摇滚等等。但是,还有一些古今中外的音乐,通俗性很强、曲调流畅、形式简洁,被大众广泛接受,它可能是艺术歌曲,也可能是古典音乐或民间小调,这些音乐是否也能把它归入到流行音乐的范畴呢?
外在的形式和内在的特性是界定流行音乐的标准,它的特定的演唱方法、演奏编配与配置以及表演形式,它的通俗性、娱乐性、流行性、商品性以及表现出的非主流社会意识形态的倾向性都应成为它的鲜明的标志。在我国,长久以来在声乐曲的演唱中人们已经习惯用发声的方法来区分流行的成分,全国范围的歌手大奖赛更是以官方的名义用通俗唱法加以界定;而器乐曲的流行性与电声、电子合成音乐是密不可分的,当然,乐队的配置并不能肯定其流行性,其编配和内容的非古典性和非纯民族性是关键,在世界范围有许多著名的管弦乐队之所以被称为流行乐队是与他们演奏的内容、配器方式有关联的。就像曾风靡世界的曼托瓦尼、詹姆斯拉斯特乐队,他们将各地好听的通俗歌曲加以改编,或将一些古典风格的音乐以新的方式加以演绎,乐队虽以管弦性著称,但人们仍将其定位为流行风格。以上的这些特点都将成为我们界定流行音乐的参照,更将成为我们在高师增设流行音乐课程的指导性因素。
二、增设流行音乐课程的必要性
1、流行音乐作为大众文化影响广泛
流行音乐作为世界三大音乐种类之一,它具有着强大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它能被最广大的群众所接受、认同和喜爱,它能深入到高雅、严肃的音乐所无法探入的角落,它能以最简洁的音乐形式表达复杂的人类情感”。⑤人们在忙碌之后的闲暇时光大都选择倾听流行音乐来使身体得到充分的放松、心情得到最大限度的愉悦,它的娱乐性在当今社会得到了充分的伸展,当我们走在街上,走进酒吧、歌舞厅以及各种娱乐场所,流行音乐可以说是无处不在。由于其强烈的商业性、商品性,流行音乐已成为众多行业垂青的焦点,作为各种文化传播先锋的影视界,它越来越广泛地影响着影视音乐的领域,而且也在更深层次以它的特性影响着影视音乐的创作。我国第一部自己创作的具有迪斯尼动画特质的动画片(宝莲灯》,投入大量的资金聘请港台流行巨星来演唱为其度身定制的主题曲,以望扩大该片的影响力。获得奥斯卡奖的电影无论是《泰坦尼克号》还是《卧虎藏龙》,其庞大的交响性音乐之上总不能缺少流行音乐歌手的加盟,它的点缀犹如深夜暗香突袭的昙花那么清爽,又像深渊中绽开的小野花那样令人感动,电影的成功它们功不可没。正是由于流行音乐的广泛影。向和号召力,许多的学院派的'、专业的作曲家如谷建芬、三宝、张宏光等也投入到它的创作中。作为培养音乐师资的高等师范对它的影响力却熟视无睹,在专业设置上是凤毛麟角或者是一片空白,这势必和高师的培养目标相违背,势必引起人们对高师全面素质教育的误解。
2、流行音乐的文化特征与高师培养对象相吻合
作为流行音乐,它所表现出来的倾向更多的是从个体出发,满足个体情感的要求,更多的强调感官的刺激功能和娱乐功能,一般以平民或亚文化群体为其接受消费主体,更容易成为青少年群体上行为认同的重要文化标志。因此流行音乐的创作大多表现出青少年的文化心态,迎合青少年的欣赏品位。作为高师培养的对象,作为青少年群体的一部分,流行音乐范畴的教育正是符合了兴趣教育的轨迹,如果我们的教育无视他们对音乐本身的感受倾向,那将是失败的。当年,任贤齐的一曲《心太软》红遍大江南北,风华正茂的“学院派们”还不是在步履匆匆中口口声声的吟唱“我只是心太软,心太软……”;作为钢琴系的主修生们不也是忙里偷闲过一把理查德的情调钢琴之瘾?!所以,“让流行音乐进入音乐学府,成为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⑤
3、流行音乐专业课程的设置将促进高师未来教育的发展
目前,热门专业的设置越来越成为高师进行学科建设,吸引生源,扩大办学规模的优先考虑,比如美术系的环艺专业,由于其贴近生活,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其生源越来越多,因此已经成为各大高校美术系的必开专业。在音乐方面,社会办学已经走在高师的前面,很多当红的艺人以个人的名义投资办学,专门培养流行音乐人才,大量的青少年被深深的吸引,纷纷报考。这无疑将给高师教育改革一个很好的警示,高师未来教育的发展要更多地面向社会。
在现在就业压力巨大的社会,高师培养的学生并不一定将来都能从事中小学的教学工作,他们将面临更多的选择(主动或被动)。挖掘他们的潜力,扩大知识面的广度将会使他们在面对巨大就业压力时,更好地把握好机遇,释放自己的能量,立于不败之地。曾经有一位高师学生在钢琴家赵晓声的钢琴讲座之后向他提出这样的问题:我的学习已经非常的刻苦,但钢琴的进展很不尽如人意,常常非常的苦恼。赵晓声这样回答:不要期望你能成为一个钢琴家,那样是不现实的,经过刻苦的练习进入钢琴的世界,成为一个钢琴的爱好者、演奏者或欣赏者不也很好吗?或者能成为钢琴普及的使者和音乐的传播者,那也是值得庆幸和骄傲的事情啊!如将来我们可以在酒吧等娱乐场所来演奏,与大家共同分享音乐不也是很好的一件事吗!这也是赵晓声给高师学生的准确的定位。一些学生将来可能从事音乐教学工作,也有一些可能要从事大众化的音乐工作,即音乐通俗化的道路,那么流行音乐正体现出这样的特性,它是大众音乐的一部分。如果高师的学生能在步入社会之前,熟练掌握这种大众化的音乐形式,这无疑将是他成功择业的一道保险。
三、流行音乐课程的设置与建设
前面我们已经探讨过流行音乐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它是一条容纳百川的河流,在刚开始我们不要从很微观的角度来设置流行音乐专业课程,如在高师开设某一种风格的流行音乐或者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流行音乐,更不要以某个人的风格或某一时段流行的音乐风格来作为开设的起步,而从创作、表演和流行音乐史等方面开设相关课程。
首先是流行音乐的创作与编配课程的设置。这是培养流行音乐写作人才的一门课程。由于流行音乐大众性、娱乐性、通俗性、简洁性以及乐队电声性、小型性的特点,它的编配与创作从声部的数量、和声的复杂性、乐曲的规模上相对容易一些,课程的内容上可将基本的作曲写作技巧综合起来,从整体上来把握具有流行音乐特色的和声、复调、配器、以及对多种风格的流行音乐作品的分析,掌握一般性的流行音乐的作曲理论,了解多种流行音乐的特色和声、特色乐器、织体语言、情绪特征等,学习为流行风格的歌曲编配伴奏及流行歌曲和乐曲的创作,逐渐摆脱传统技法和风格的影响,使之真正成为一门流行音乐的作曲技术理论课程。
电子合成与MlDl制作技术的大量使用,是流行音乐编创的特征。电子合成音乐很早就被人们研究和实践,数字化的音乐也成为音乐应用的先锋,它们本身就具备了流行音乐的特质,与高科技硬件技术的结合将使流行音乐的发展有更广阔的前景。
第二是流行音乐表演课程的设置。在声乐课中加入通俗唱法,使其在高师成为与美声唱法、民族唱法并行的第三种唱法。课程主要以传授演唱方法和演唱风格作为内容,根据学生的嗓音条件、兴趣所在、整体气质,引导其用科学的通俗发音方法来演唱并熟悉各种流行曲风,达到正确、熟练表达各种曲风的目的,如蓝调曲风、拉丁曲风、摇滚曲风、自由曲风等。
乐器的演奏应开设以电声乐器为主的独奏与合奏课。因为电声乐器的使用是流行音乐的最主要的特色之一, 可包括电吉他、电贝斯、键盘音色合成器、萨克管、架子鼓等,辅助以特色乐器如口琴、手风琴、竹笛、拉丁鼓等,以熟练掌握各种演奏法和不同的演奏风格为目的,尽可能培养多能型乐手,以体现流行乐队的精巧特点。合奏课是在独奏训练的基础上设置的,为的是培养乐手对整体音响的协调、平衡的感觉。即兴演奏训练作为流行音乐的特质在合奏课中的体现是必不可少的,乐手在整体的默契中把握音乐要素,在音乐的激发之下用手中的乐器挥洒激情,为乐曲画上点睛的一笔。这将是流行音乐演奏课的最高境界。
第三是世界流行音乐史与中国流行音乐史的课程设置。通过课程的学习来了解世界流行音乐和国内流行音乐的起源、风格的演变、流行音乐的现状、主要的流行音乐流派及其创作者。每个时代都有各自的流行音乐,而流行音乐的产生与发展的过程,不仅具有偶然性,更多的是历史的必然,所以对流行音乐历史的学习能使学习者纵观流行音乐的历史,透悉流行风格的本质,感知流行音乐发展的潮流,增加对流行音乐的见地和自身的音乐修养,并有着前瞻性的指导意义。
四、流行音乐内容对高师其他课程的补充
在高师流行音乐的教学中,流行音乐可作为独立的专业课程来设置,也可以作为高师传统音乐课程内容的一种补充。
1、对音乐史课的补充
世界流行音乐的发展史是比较短暂的,大约在19世纪中后期逐渐兴起,这一时期也正是传统音乐体系开始崩溃,各种新兴音乐纷纷登台亮相,流行音乐作为世界新兴音乐的一部分,也应受到一定程度的关注,它既是传统音乐的延续,又从内容和形式对传统音乐形成巨大的挑战。因此流行音乐作为对高师世界音乐史课程的补充是理所应当的,它不是另起炉灶,它是传统音乐在历史中的自然发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这种补充使高师世界音乐史的时间跨度大大增加,内容上更丰富,更贴近现代生活,也是目前学生了解最少又最想探寻的知识层,必将激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中,流行音乐其实已经被屡屡提到并作了详细的介绍,那就是中国二三十年代黎锦辉的音乐创作和“明月歌舞社”的音乐活动。黎锦辉的某些创作现在被公认为中国最早的流行音乐的创作,因为他的音乐符合了流行音乐的很多特性,如娱乐性、商业性、通俗性等,但他的这种“原创”却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中被作为批评的对象,这不能不说是中国流行音乐的悲哀。现在这样的历史契机已经来临,高师的中国音乐史课程的内容应沿着黎锦辉的创作续写,这样的补充与传统音乐的补充并行,50年代到90年代流行音乐所经历的风云变幻必将成为中国音乐史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2、对音乐理论课程的补充
当前,高师音乐系所开设的音乐理论课程(和声、复调、曲式、配器)过于繁杂,技术性过强,并且具有一定的时段(古典、浪漫)局限,这不符合高师音乐系进行全面的理论与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高师是培养全面的人才,不是培养作曲家、理论家,过强的技术性是没有必要的,流行音乐小型性、简洁性、通俗性的特点作为高师理论课程补充和改革的方向是再合适不过了。在和声课的内容里加入一些现代和声(包括流行和声),可加宽知识面,消除时段的局限性。以小型电声乐队和小型曲式为例传授流行音乐的编配和创作,对学生来说可能更实用更现实一些。
3、对视唱练耳课的补充
流行音乐是更靠近人们的音乐,将会对听惯了传统音响的耳朵有一种新鲜感的吸引力。目前视唱练耳课的内容是采用传统的或一些民族的旋律与节奏,这种训练不能适应现代音乐多样复杂的特点,如把流行音乐补充进课程,其多变灵活的节奏将大大提高学生对节奏的敏感性;新鲜的音响的储存,将增加对音乐风格的把握能力;贴近生活的旋律更容易激发其热情,有利于全面提高视唱练耳课程的水平。
以上的内容如果作为传统课程的一种补充,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兴趣上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五、增设淀行音乐课程亟待解决的问题要实现在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增设流行音乐课程必须先解决好如下几个问题:
1、如何看待流行音乐
由于历史原因等很多因素的影响,人们对流行音乐存在着一定的偏见,认为“流行音乐是那些娇腻缠绵、轻狂迷惘、内容格调不健康以致低级卑俗的音乐的统称。总而言之,流行音乐就是黄色音乐”。⑥还有人认为流行音乐只是在大众之间互相传唱的小调,是年轻人随便玩玩的东西,是一种不能登大雅之堂的音乐,即“下里巴人”的音乐。这种观念是相当普遍的,是对流行音乐的误解。其实流行音乐就相当于我国的传统音乐中雅乐与俗乐中的俗乐,雅乐并不是高雅的音乐,俗乐也不是低俗的音乐,简单的说雅乐是在宫廷表演的音乐,而俗乐就是民间音乐。它们的对象不同,流行音乐是对千百万大众的,是一种适合多数群众掌握的自娱性为主的音乐,而非流行音乐即非通俗音乐是针对具备相当音乐修养的少数音乐爱好者的,是一种需要经过有长时间专门训练的表演者加以二度创作的他娱性为主的音乐。音乐的种类、体裁只是指它在艺术形式或表演方式上具有某种特性,它不能与作品内容的好坏、格调的高低混同,这样对待艺术现象必将导致简单粗暴的后果。如果高师从领导层到教师能辩证地看待流行音乐,把握现代社会音乐发展的大趋势,从高师的教育目标出发,才能真正把流行音乐作为一种普通的音乐形式引入。
2、教师队伍的建设
教师队伍的建设是高师是否能顺利开设流行音乐课程的关键。我们知道现在的高师师资力量都是在传统音乐教育下产生,对流行音乐可以说知之甚少,更不要说培养流行人才,当务之急是引进流行音乐师资。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来考虑,一方面从已经开设了流行音乐专业的音乐院校引进师资或派送现有教师进行培训,另一方面向社会聘请优秀流行乐手或理论家客座讲授有关知识、开设专题讲座、举办音乐会。相信通过这些手段的运用,教师队伍的建设将逐步完善。
3、相关课程教材的编写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有关的教材,再好的教师也无法施展能力。现在,还没有一本系统的有关流行音乐演唱、演奏或理论的教材,倒是社会上有一些有关的书籍,大多是关于电声乐队的训练、民谣吉他的演奏、爵士钢琴的演奏以及相关的理论知识,其容量是有限和片面的。如果在高师建立流行音乐的课程,就必须编写系统的演唱、演奏和流行音乐的理论。这将是具有创新性的工程,需要大量的有经验的教师和有关人士倾心的投入,共同研究、撰写和完善。现在,已经有一些有关人士在呼吁或正从事着这项事业,中央音乐学院的项筱刚已提出《流行音乐——20世纪中国音乐史建设亟需完善的课题),⑦著名乐评人金兆均的著作《光天化日下的流行——亲历中国流行音乐》简直就是一本中国流行音乐史。除音乐史之外,我们还应在流行音乐基础理论,流行音乐和声、编配,流行音乐表演、演唱、演奏,流行音乐的制作、录音等方面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呼吁动员各界的力量,早日编写出适宜于高师流行音乐课程建设的具体教材。
4、教学方式
流行音乐与其他音乐形式有着共同点,同时也有它独立的特性,所以在教学方式上既可以沿袭传统的教学,又要根据流行音乐自身的特点,采用适合的灵活多变的方式。也就是流行音乐课的教学不能只采用单纯的灌输,应将其放在某种文化环境和社会环境中,使笼统抽象的教学内容同具体的现实文化生活相结合,同时还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教学方式朝着多样化、形象化、新颖而富于感染力的方向发展。比如流行音乐乐器演奏的课程,可以采用教师的指导与观摩名师教学光盘相结合的形式,教师可指导学生入门,帮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指导学生观摩并分析国外、国内名师的教学或演奏录像,以进一步提高演奏水平。因为流行音乐的乐器如电声乐器大多来自于国外,其发展时间长,技术比较成熟,尤其是对各种流派音乐风格把握得比较准确,换句话说就是能够学到正宗的流行音乐的演奏。另外流行音乐的技术含量相对较少,对于技术技巧的了解和掌握远比刻苦练习重要得多。高师教师的演奏水平不一定很高,但通过两者结合的学习方式,能够使学生达到较高的程度。流行音乐课程将是一门新兴的课程,我们应在课程建设的同时,逐渐探索出一条适合其发展的教学之路。
5、怎样使之与社会接轨
流行音乐是一种大众化的音乐,也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用工业化方式生产出的音乐商品。将其藏在高等学府的象牙塔之中单纯的来研究流行音乐本身是不现实的,这将扼杀流行音乐的发展。所以必须找到一种形式使之与社会接轨,使之在高师的熔炉中提炼之后重新回归社会。这就依赖于一系列的商业步骤或商业化的运作机制。可在高师音乐系建立相对独立的单位,专门进行对市场的调查分析和预测,及时回馈来调节教学内容和方向,帮助学生进行形象、演唱演奏风格的定位,并以此对学生的表演作品风格进行设计,适时将表演者推向社会,进行广泛的社会实践。也可与社会上的演出公司联办,采用明星制的运作,对表演者进行全面的包装和广泛的宣传,这样不仅可使学生从高校顺利地融入社会,而且可间接地提高学校的知名度,逐渐完善流行音乐的教学体制。
在高师音乐专业教育中增设流行音乐课程,不仅拓展了学生的艺术视野,而且提高了学生对流行音乐的鉴赏力,从而必将对流行音乐的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注释:
①《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年。
②王耀华《中小学音乐教育发展与高师音乐教育改革》,《音乐研究》20xx年第1期。
③陶辛主编《流行音乐手册》,上海音乐出版社,1998年。
④⑦项筱刚《流行音乐——20世纪中国音乐史建设亟需完善的课题》,音乐艺术20xx年第3期。
⑤蔡仲德《论中国音乐美学史及其他》,上海音乐出版社,20xx年。
⑥于今《狂欢季节—流行音乐世纪飓风》,广东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年。
音乐教育论文6
言引导的有效性——
音乐活动是一种相对比较活跃的教学活动,容易引起幼儿情绪的激动使活动失控。因此语言的正确有效使用是极其重要的。在《我的身体会唱歌》音乐活动中,我对鼓励幼儿“探索身体能发出声音的地方”的语言设计是这样的:我们身上还有哪些地方也会发出声音呢?让我们试一试。还没等我说完,孩子们就兴奋得跺开了脚,我喊也喊不停,玩得津津有味的孩子们也不去寻找其他的发音方式了。当时我很着急,就设想如果调整成肯定式引导可能有利于幼儿的探索。安静下来后我决定再尝试一次:我们身上还有许多地方也能发出奇妙的声音,大家比一比谁找到的办法多。这种肯定中带有挑战性的要求效果立竿见影。脚步声少了,幼儿之间互相倾听、观察、尝试的'表现开始显现。
小计谋,大效果——
在尝试发出“滑稽声音”环节,幼儿开始发出尖锐的怪叫声,幸而声音不是太响,于是我选择了其中一个幼儿嘴巴发出的“吧吧”声作为听音乐有节奏地发出声音的活动要求。音乐开始后,我却听不到声音了,原来是幼儿对自己的不自信造成的。我临时采用了“老师来听听你滑稽的声音”的办法,我把耳朵凑到孩子的嘴巴边,一路听过去,这时孩子们又期待、又兴奋、又控制地跟着音乐玩起来,在后来的鼻音及其他滑稽的声音表现中都能做到有控制有节奏有兴趣地进行。
老师要保持和幼儿之间的亲切感,让孩子们在老师亲切、学习、探密的表情动作中感受自己的成功,觉得自己有大的本领,这种互动的形式得到了语言所无法达到的效果。
抓亮点,共提高——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幼儿教师和幼儿也不例外。活动设计时,我把重点放在了“尝试用自己的身体发出声音”上,一点都没有想到设计声音的表现方式。在落实过程中,俊仪的一个动作点醒了我,他边拍手,边用嘴巴发出“咋吧咋吧”的声音,这个可爱的调皮鬼让我如湖提灌顶:多种发生方法的组合使用可以增加幼儿的活动兴趣,让幼儿在探索的基础上有整合的提高,充分体现了幼儿自主学习的神奇效果。我很高兴将这种方法推而广之,接下来的游戏活动就顺理成章地掀起了又一个高潮。使活动在幼儿恋恋不舍的情形下结束了。这也给以后的延伸活动,家园亲子活动留下了伏笔。
在这次活动中还有一些值得借鉴的东西,如音乐的选择,一定要选择那些中速、节奏感清晰的、乐句简短反复的幼儿音乐伴奏带,有利于幼儿把握节奏。我采用了小班音乐〈拍手歌〉,清新的音乐感受给活动增添了平和、温暖的气氛,大家都很享受这样的环境。
遗憾也有很多,如果一开始就把作为引子的“拍手”也以,《拍手歌》的节奏出现,那么在后来的第一次探索活动中是否可以让幼儿自觉地有节奏的发出声音呢?
在制止幼儿跺脚的策略上,我采用了强制的方法,我说“小朋友真聪明,跺脚能使脚发出声音,但是现在我们有30小朋友,都跺脚就太吵了,所以方法虽然好却不适合现在做游戏,我们回家和爸爸妈妈做跺脚游戏”。〈纲要〉说,“要在合适的时机采用合适的方法”。不知道我运用的带有强制性的方法会否打击幼儿的积极性。
一个活动的成败是由很多小细节构成的,这些细节需要老师在设计活动时尽量考虑周全,并在实施过程中灵活调整。
音乐教育论文7
论文关键词:高校音乐教育教学改革
论文摘要:多年来,我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承担了为中小学培养合格音乐教师的重任,但是目前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培养目标、学生实践活动能力等具体方面与培养未来音乐教师的要求仍有一定的差异,因此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改革仍需进行深入的思考。
多年来,我国的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承担了为中小学培养合格音乐教师的重要任务,但是目前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培养目标、学生实践活动能力等具体方面与培养未来音乐教师的要求仍有一定的差距。从现在的课程建设的整体上来看,基本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和音乐教育专业的特点,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问题分析
1.实际教学还是没有完全脱离音乐学院培养专业表演人才的模式。这主要体现在专业必修课的学科类课程中音乐技能类课程过多,音乐学理论类课程不足。音乐教育是理论学科,在培养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时候理当更加注重理论课的教授,而在实际设置的课程中涉及音乐学理论、教育学理论的比重过小。
2.教育实践类课程单一,甚至脱离实践。比如以教育实习来说,目前我国音乐教育专业的教育实习通常安排在第七学期一次性完成,时间为4~8周不等,多数为6周,内容是教授中学音乐课。学生在实习前由于实践太少,所以仅从理论层次对于教育活动的认识出发不可能单方面地提高未来音乐教师职业前期的学科教学水平。
3.教材内容单一,既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意识,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非常有必要整改、充实和完善上课的内容和教材等。教学一线的工作者有必要和有义务探索出一条符合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特点的教学方法与符合专业特点的考核方式,反复实践和组织,精心编写音乐教材,把教学改革与教材建设紧密结合起来。
二、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新的设想
1.课程设置。首先,需要对技能课进行改革,改变重技能、轻理论的传统教学模式。在技能课的学习中,不仅仅只是教会学生演唱或演奏几首作品,更应当从理论上让学生们清楚为什么要这样演唱(演奏),如果不这样做,会产生什么样的不同效果。只有从理论的角度让学生明白了,他们才能用自己的语言去进行今后的教学实践活动。其次,改变以往课程的单一性。就拿声乐、钢琴两门专业课来说,长期以来就是相互分离的,这就造成声乐专业的学生不能弹伴奏,甚至于不能在钢琴上视谱,而钢琴专业的学生又不能演唱。这种能唱不能弹、能弹不能唱的现象非常普遍,所以我们可以考虑开设一种配套的课程,由不同专业的教师共同制订教学计划,使二者有机结合。再次,就是教育类课程的开设。当前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教育类课程仅仅依赖于音乐学科教学法和普修的教育心理学课程是远远不够的,这会造成作为今后要走上教育工作岗位的学生不甚了解或完全不了解他们将要面对的是什么样的学生,以及该如何应对这些学生。最后,就是实践类课程的开设。实践类课程不仅仅是指舞台实践或教育实习,还应体现在学生每个学期的学生实践中。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到附近的中小学进行实地的旁听学习,教师应及时掌握当前中小学的教育动态,以及多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模拟教学活动等。
2.教学手段。教学手段力求多样化。当前很多教师都在努力提高自身的计算机水平,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可以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涉猎更多的相关知识,同时也更加直观。比如在教唱《龙船调》这首作品时,就可以为学生提供《峡江情歌》和《新龙船调》的演唱视频,使学生了解到具有同样音乐元素的歌曲。而且同样一首歌,教师可以提供多个歌手的演唱视频,让学生对比地去看不同艺术家的表演及演唱风格,提高音乐鉴赏力和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声音观念。
3.教学形式。在以往的教学中多是教师讲、学生听,可以改变一下教学形式,让学生以回课的形式来上课。可以同级学生互相上课、听课,或者高年级学生为低年级学生上课,等等,教师在旁指导,及时纠正学生所存在的问题,这样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做好准备。
4.教材。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在教材的选择上要力求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特色各具,应包括戏剧、歌剧、舞剧等与音乐有关的一切门类,同时还应包括音像资料。教材应体现音乐艺术的审美功能、文化教育功能、技能训练功能等。
三、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改革的原则
1.课程结构以学生全面发展、学习内容创新为原则。也就是说教学要想创新,首先就要站在时代的前沿,教学思维意识敢于创新,思维要创新。传统的音乐教学将学生看做是存储燃料的罐子,教师只是负责给被当做“罐子”的学生灌输燃料,不给他们提供创造性思维的空间。因此要想在音乐教育的过程中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音乐教师在思想观念上要革新,弄清对“创新”的认识,教师只有自身先具有创新意识,才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其具有良好的创新意志品质。音乐学科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它可为学生提供更为自由、广阔的想象与创造的空间。
2.课程设置要以紧跟时代步伐、母语文化为本、多元文化并重为导向。音乐教学是一种教学艺术,是音乐学科与教学艺术结合最密切的科学,音乐教学要创新,必须了解国际国内的音乐信息和文化信息,了解国际国内的教学动态,具有前瞻性的教学观念。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的创新,应该着重于关注“创新”的发展价值,要看到学生在将来很可能会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只要我们树立正确的观念,就能使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可能。也只有在此前提下,通过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创新性教学,我们才能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得以开发,在学到东西的同时,掌握一定的技能,进行创造性的学习。
3.整体思路要坚持以培养合格的中小学音乐师资为目标。要培养高素质的中小学音乐教师,必须加强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方面的教学,学会科学地“教”,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基础训练过程中,要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声乐理念,形成正确的、良好的歌唱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感受力,始终把情感的表达放在首位。高师声乐教学首先要增强师范性,按“师范”的培养目标去培养。把握知识结构的合理性,循序渐进,注重教学技能、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努力贴近学校音乐教育教学工作实际。必须体现教学内容与师范音乐教育人才培养规格、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原则,提高中国传统声乐作品学习的质量,使之系统化。
总之,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教学改革最终应落实到教师素质的提高和学生技能的发展上。教师要转变观念,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编好、选好、用好高职教材,坚持以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实施教学,为培养新世纪创新人才服务。教师要从基础教育需要的实用型人才出发,拓宽专业知识途径,更新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使之向综合性、应用性发展,培养出复合型声乐人才。也使得我们的声乐课适应新的音乐教育形势,稳步提高声乐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音乐教育工作者,为高校声乐教育注入新的活力。
音乐教育论文8
1音乐教育在学前教育中的地位
音乐教育在学前教育当中的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大部分的家长都认为音乐是陶冶情操、提高素质和情趣,甚至未来工作方面都是一个非常好的出路。其中钢琴是音乐学前教育的一个主要选择,如同学习其他教学内容一样,钢琴也伴随着等级的提升,伴随着考试,伴随着学生的一生发展。这种发展过程是家长们比较认可的,同时还存在着考试的加分等等。学前教育的发展过程中,音乐也是一个比较入门的窗口,让孩子能够提高智力和操作能力,进而能够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对于学前教育来说,确实是一个比较优秀的教学模式,我们在采取学前教育的时候,选择音乐也是一个非常明智的选择。近些年来,钢琴不再是一枝独秀了,钢琴教育也不再是单一的家长们唯一的选择,越来越多的乐器被提上了学生的学习日程,让学生能够有很好的音乐学习机会和更多的音乐教育选择。音乐教育的选择性增加也与这些年我国音乐教育事业的进步发展关系密切,这种发展带来的结果是国民素质有所提高,音乐教育在学前教育中的地位也节节攀升,我们追求的是音乐教育的在智力发展阶段所带给孩子的实际影响,是让孩子在音乐的教育中能够领会更多的关于学习、关于生活的内容,音乐教育在学前教育中发挥的作用越大,那么在某个层面来说,音乐教育在整个素质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的角色也就越来越大,这是我们都曾经认识到的内容。总的看来,音乐教育在学前教育中的扮演的地位有三个,其一是启蒙,这是教育的首要目的,即便家长对待学前教育的事情再功利,也不能否认其中存在的关于学前教育的种种启蒙目的。其次是引导,家长寄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早日成长,望子成龙,希望能够通过学前教育来提高孩子在未来竞争中的实力,所谓抢钱抓早,尽快谋划,实际上是对孩子的一种引导。
2音乐教育在学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音乐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十分重要,在我国也收到来自家长和教育界的广泛关注,随着音乐学前教育的体系不断完善,规模不断扩大,音乐学前教育已经产生了一个十分巨大的环境影响氛围,带动着一批又一批的学生和家长不断的投资投入到音乐学前教育当中。我们可以认真的`看到,在音乐学前教育的发展当中,存在着些许不合理的地方,尽管我们将其归纳为音乐学前教育体系成长中的烦恼,转型期的阵痛,但是我们依然需要认真的总结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刻的反思,只有在问题中到答案、在问题中做总结,才能为下一步的发展和学前音乐教学模式的根本进行探究,这也是本文的一个逻辑归宿和出发点。首先,在音乐教育中功利主义盛行,在学前音乐教育中孩子始终应该是第一位的,不是说我们投资多少、付出多少就是对孩子负责人,就是对孩子好,而是在这个过程中,真正让还是成长多少,收益多少。在这个方面,中国的家长和学前教育机构都存在着功利主义现象,大家都没有对孩子本身的天赋和意识进行尊重和挖掘,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一直是被动学习,不能够真正地得到应有的良好教育,不能够真正的在学前教育中收益,得到真正的引导和帮助,这使得学前教育变为了孩子家长变相竞争和学前教育机构不负责的收费竞争,让学前教育变为了味道。其次,学前教育不是启蒙一个环节,有些家长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学习了钢琴,就让自己的孩子也学习钢琴,看到别的孩子学习画画也让自己的孩子学习画画,觉得到了这个时间段了,应该让孩子学点什么,没有考虑到孩子需要什么,在整个过程中,孩子的学习时间被家长充分安排,没有启蒙的时间。这个过程中如果能够一直延续,家长变成虎妈虎爸还好,如果不能,仅仅是跟风学习,半途而废,不仅浪费人力物力,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孩子的自身的能力也没有得到良好的启发。最后,学前教育不成体系,学前教育机构是市场化的结果,良莠不齐的学前教育给学生带来的授课效果也是参差不齐的,在整个学前教育的过程中,我们真正能够看到的是不断地对孩子进行课程调整,没有想到孩子是否有能力完成,不断的灌输,填鸭式教育。没有统一的模式,从个体、私人到机构、集团,学习教育的过程中充满了各种不确定性,整个体系不统一,结构紊乱。
3学前音乐教育的教学模式
在整个学前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关键是要成规模、成系统、成体系。政府机构要有引导、教育机构要有良心、家长要有耐心,真正的形成,公共、专业、社会化的教育体系,让每一个发展环节都能够言之有物,都能够有的放矢。一是建立公共教育指南机构,有公共机构出面制定教育指南,普及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和方式方法,规范市场管理,明确教育内容,要重点从宣传上下功夫,让家长这一教育第一人能够理解什么是学前教育,对自己孩子有个充分的认识,进行合理的智力开发。二是规划教育机构,进行资质认定,对那些不符合规定的教学机构要坚决予以取缔,不能够让这些个人的违法的机构,不负责任的机构扰乱市场,混淆视听。三是促进学前教育发展的社会化程度,更广层面进行普及教育,让学生真正的从教育当中收益,让家长真正地认识到学前教育的针对性和权威性,让家长更加有目的地对孩子进行全方位的学前教育。只有真正形成这种教育体系和教学模式,才能够促进学前教育良性发展。
音乐教育论文9
一、什么是音乐教育体验学习
音乐教育体验学习,顾名思义是以“体验”为教育核心,由听觉激发听众的内心感受,并从每个人的不同感受领悟音乐的内涵。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体验学习,即在课堂上的每一曲作品表现出的感觉,都由学生自己来总结。教师不会刻意地要求学生以怎样的情绪去演绎,而是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去自由诠释;教师也不会先教授学生怎样的口腔共鸣、胸腔共鸣,而是让学生先以自己的心去和乐曲从感情上产生共鸣。
二、音乐教育体验学习的情感沉淀
情感是音乐创作与表演中所要表达的核心内容。从古至今,无论词牌、曲牌,音乐都将幻化成情感落于人心之上,所以在对音乐的审美过程中,最重要的不是音准、不是气息,而是感觉。也许这是专业研究音乐时才需要达到的层次,但是在小学教育中,以这一观点作为教学出发点,可以让学生不受硬性知识的束缚,而全身心、全方位地参与到音乐的学习与体验中来,并更有效地通过音乐旋律活跃学生的心理情愫,以感性的手段引导学生向积极健康、乐观向上的方向成长。
三、音乐教育体验学习的意义
音乐教育体验学习的`意义,即从不同角度提升学生对音乐审美的品位和品味。这种教学下的体验模式,既区别于一般的音乐欣赏又区别于一般的音乐教学;它是在欣赏中教学、在教学中欣赏;或者说其欣赏的目的是为了教学,而其教学的方式又是一种欣赏。它是一种对音乐的形式与内涵的感受与理解、是一种对音乐美感的体悟与领会。音乐教育体验学习,对于音乐学习的意义和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它是通过使学生以不同的方式参与到音乐教学活动之中,从而通过实践与音乐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并以学生自己的感悟,主动地去体验、理解、感受音乐的深邃。并通过这种音乐教学模式丰富学生对音乐的审美体验、端正学生对音乐的审美态度,使学生在音乐审美方面有一定的素养。
四、音乐教育体验学习的形式
1.情境重现式。音乐教育体验学习,与其说是学习更不如说是游戏。因为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课堂气氛会异常活跃、形式更是千变万化,很多教师愿意选择“情境重现”的方式将音乐演绎出来,像音乐剧,更像小品。例如:将儿童歌曲《小红帽》编排出一系列的场景,学生亲自充当小红帽、外婆和大灰狼、亲自设计旁白和对白、亲自编排舞蹈,甚至可以将学生分组自行导演,并进行课堂竞演……这样做的效果显而易见,它可以让每一位学生都乐于融入其中,在玩一样的课堂上轻松地掌握音乐知识、技能、技巧。这不仅完成了教师的教学任务,更让学生对音乐课充满了期待。
2.即兴发挥式。对于绝大部分学生来说,音乐是其成长过程中的良师益友。对音乐的即兴发挥,更是锻炼学生反应速度及集中学生课堂注意力的最有效方式。学生可以通过即时的、自由的直觉和感悟,以舞蹈、小品、朗诵、解说等不同的方式将对音乐的理解完整地表达出来。学生在音乐中游戏、在游戏中音乐,结合体验与学习将音乐孕育、创造。这种即兴发挥的课堂教学方式,也使得原本在课上并不十分积极主动去表达自己的学生变得活跃起来,课堂气氛必然顺势被推向高潮,更加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在这种即兴发挥的学习方式中,学生也接触到了各种各样的、正规的或是不正规的风格与形式的音乐,从而培养出学生更加不拘一格的艺术感觉。
3.创作改编式。音乐教育体验学习在教授学生乐理知识的同时,更加需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理解、创造能力。学生在音乐中体验创作的乐趣,可以突破传统课堂的听、学、唱的框架性模式,由学生自身从不同方位、不同角度的多元思维进行对音乐的创作。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采用“乐曲填词”“诗歌配乐”“歌曲改编”等不同方式,把对音乐的理解表现出来。例如:不同版本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不同版本的《琵琶语》的演唱……在课堂现场的创作改编过程中,教师不仅可以挖掘出学生的创作才能、表演才艺,更有利于培养出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以及集体荣誉感。音乐教育体验学习这一课题自实施以来,音乐课便再不是女孩子的课程,再不是五音不全的学生逃避的课程。它已完全变化为学生们解放心灵的、如体育课一般受欢迎的愉悦时光。音乐课的气氛得以活跃,学生的个性更是通过这样的课堂变得愈发活泼开朗起来,可见,这种体验学习方式势必成为当下小学音乐教育改革中将被广泛应用的一剂良药。
音乐教育论文10
一、国内高校音乐课程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1、音乐教育的非艺术化倾向不少国内高校音乐课程中都存在音乐教育非艺术化倾向的问题,具体表现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分注重课程的外在价值,忽视了音乐课程本质的、内在的价值。例如,在教学中忽视了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以及忽略了音乐课程教育对培养学生创造力,开发学生潜能,完善学生人格等方面的作用。另一方面,音乐教育中片面注重音乐知识技能的教学而忽视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的培养。
2、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封闭单一,死板不活泼教师的角色定位不平衡,在教学过程中只重视自己对知识点的讲解是否到位,却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动参与性较低;只重视对学生音乐技能的训练,忽视了对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鉴赏能力的培养;重教学结果,轻教学过程。这种单一死板,没有从学生角度出发的教学方式根本无法实现音乐课程的自身价值。
二、国内高校音乐课程教学的要点
1、注重平衡教师角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不能以自我为中心,只是一味的追求知识的传授,而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提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和兴趣。由于当前大学生是极富有个性的一代,时代感强,那么要提高其对音乐课程的兴趣,一方面是要注意教学内容的时代性和实用性,另一方面还要注意加强教学中的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性。所谓教学内容的时代性就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将讲授的内容与当代较流行的事物联系在一起,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为了让学生了解手风琴的音色,教师可以不选择传统的手风琴的独奏专业作品,而是选择学生们较熟悉的通俗歌曲《白桦林》,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不感到陌生,提高学生兴趣。所谓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就是指教师所讲授的内容尽可能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存在音乐。要加强教学中的实践环节,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在教学中的参与度,所谓实践出真知,通过学生亲自体会的成果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而且,音乐艺术本就是表演艺术,学生只有通过亲身实践,才能切实体会到音乐的魅力。
2、采用体验式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教师要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不能仅仅以教师讲解音乐知识,传授音乐技巧为主,而是要通过多样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开发他们的音乐潜力。通过体验式的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成为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体验式教学模式主要分为课堂讨论式、作品赏评式、教材延伸式。课堂讨论式,主要是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在情境氛围中吸引学生情感的投入,最后进行课堂讨论。在此过程在,教师不仅仅是指导者,更是学习的参与者,以此让学生处于一种积极主动探索的状态之中。作品赏评式,主要是通过讲座的形式,学生自主选择课题,自己表演并予以评价,让学生在表演和赏评中加强对作品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教材延伸式教学,主要是以教材为基础,对教材内容予以延伸。例如,对同等类型的作品的分析和理解,对同一作者作品的评价等等。
3、注重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开发学生潜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尽量利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思考问题,并且多添加一些让学生自主创编的环节。让学生在自我探索,自我创编的基础上发现音乐课程的乐趣,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另外,还要改善教学的评价机制,在课堂教学中善于用“激励性”的评价机制,在基于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对学生的创造和想象予以总结和评价。
三、小结
总而言之,高校的音乐课程教学不仅仅关系到学生音乐知识和技能的提高,也关系到学生人格的形成。音乐课程教学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从音乐学科的本质特征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以科学的态度进行教学,促进高校人才的全面发展。
音乐教育论文11
音乐教育论文作为教育科研的一种成果形式,既是教育科研成果的客观体现,也是作者学识水平与工作业绩的重要标志,因此它常常是音乐教育工作者评定职称、晋升职务、评先选优的条件和依据之一。一篇优秀的音乐教育论文,往往代表着作者的音乐教育理论素养,逻辑思维能力及文字表达水平。特别是音乐教育改革中提出了新型音乐教师的要求,而新型音乐教师的标志之一即是研究型教师,无疑,积极进行音乐教育论文的写作,不断提高音乐教师的研究水平,是音乐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大势所趋。
为了满足读者的要求,从本期起,本刊以连载的方式刊登金亚文老师的“音乐教育论文选题与写作”讲座,以飨读者。
论文,是议论类文体之一,是表述科研成果、论证科学观点的文章体裁。
论文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对各种领域、各门学科,从现象到本质,从特征到规律,认识与研究客观世界的一种文本形式的表述。论文作为一种常用的文体,无论是从其内容、形式、方法,还是从其研究领域、应用对象,都具有相当的广泛性。根据研究领域的不同,按学科分类,论文可以分为自然科学论文、社会科学论文等。自然科学论文又包括理、工、农、医、林等学科论文;社会科学论文又包括哲学、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教育学、心理学、法学、美学、文学、艺术学、音乐学、宗教学、军事学论文等。
以教育学为研究对象的论文称为教育论文,以音乐学为研究对象的论文称为音乐论文,以教育学和音乐学的分支、交叉性的学科——音乐教育学为研究对象的论文即称为音乐教育论文。作为论文的一种,音乐教育论文是围绕音乐教育领域的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揭示音乐教育原理与规律,阐述音乐教育思想、观念以及音乐教育目标、内容、形式、方法等的文章体裁。
音乐教育论文按其主旨可分为三个大的范围:一是音乐教育思想、观念范围;二是音乐教育理论、规律范围;三是音乐教育实践、操作范围。从当前我国的音乐教育实际情况来看,三个范围均各有相应的关注群体,相对来说,第一个范围音乐教育界的领导和专家关注得多一些,第二个范围是音乐教育专家、学者、教授和研究人员主要思考、涉猎的领域,而第三个范围的关注群体主要是广大的音乐教师(特别是中小学音乐教师)。
音乐教育论文具有理论性、科学性、独创性、教育性等基本特征。
一、理论性
理论是人类认识的高级阶段,而论文所探索和论证的正是这种“人类认识的高级阶段”——客观规律问题。由于音乐教育论文是作者对音乐教育的某些客观规律的研究、认识和揭示,所以具有理论性。探讨音乐教育问题的论文十分广泛,而只有从学术的角度对音乐教育问题进行理论层面的探讨才能体现音乐教育论文的理论性质。具体来说:
第一,论文所提出和阐述的观点应具有普遍意义,其观点是从广泛的音乐教育现象归纳和提炼出来的东西,反映的不是一般的音乐教育现象和音乐教育过程,而是对音乐教育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第二,对问题的分析与论证,对信息的观察与处理,以及所得出的结果和结论,均要从理论高度上进行,并形成一定的科学见解,而不是停留在表面上和现象上的陈述。也就是说,论证推理过程必须严密,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要环环相扣,所有内容都要纳入一个严密的推理过程之中。
第三,作者对提出的问题和观点,要进行系统而完备的论述,既有基本原理的阐述,又有经典著作、权威论断的引用,使文章具有说服人的力量,具有一定的学术水准。此外,论文的理论性还表现在对问题探讨的力度和深度上,这样,所论述的音乐教育问题才更具理论意义,才更有利于指导音乐教育实践。
二、科学性
科学,是对客观现实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是通过概念、判断、假说和推理等逻辑思维形式表现出来的知识体系,是形成理论体系的各种知识的总称。
科学性是形成论文的基础。音乐教育论文的科学性主要表现在论点、论据和论证诸方面。
1.论点是从音乐教育的客观材料中引出和得来的,不带有主观随意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论题和结论提供了关于音乐教育的真实面貌和一般规律的知识,因而经得起音乐教育实践检验,能够解释音乐教育的客观现象,在音乐教育领域具有普遍意义。
这就要求:音乐教育论文的作者首先应具有科学的探索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下,运用有关的专业知识,科学地剖析研究对象的客观状况、因果关系等,以揭示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并以具有普遍意义的科学结论和理论形态表现出来,这才能够保证论文观点的科学性。
2.论据要真实、确凿、典型、充分,能有力地支撑论点。论据充分才能证明观点,论据确凿才能使人信服。也就是说,论证材料的可靠性决定着论文的科学性。这里所说的可靠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量,二是质。论据必须充分,孤证是不可靠的;论据必须真实,仅凭主观臆测是不可靠的。比如数字要准确、事实要确凿。而准确、确凿的论据常常又是具体的,有时甚至是通过科学测量得来的数据。应该指出,一切虚假的论据都是论文的大敌,是伪科学的表现。
3.论证严密,符合逻辑,经得起推敲,突出问题的实质。这就是说,论证和推理过程要整体地、全面地考虑问题,具有大局观和统筹意识。谋篇布局,设计周密,层次清楚,前后呼应;分析阐述,条理清晰,逻辑严谨,丝丝入扣。总之,音乐教育论文是科学的结晶.是踏踏实实的`学问。
三、创见性
创见是科学研究的生命,论文写作尤其如此。因为科学研究的意义就在于对未知世界的探求,那么,音乐教育论文的新意就显得至关重要。借用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一段名言:第一个用花形容女人的是天才,第二个是庸才,第三个就是蠢材。科学研究最忌步人后尘、人云亦云,同样,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探索也反对鹦鹉学舌似的因循别人的成果。换句话来说,音乐教育论文的创见性应体现为一个“新”字,选题新,观点新,材料新,方法新,形式新,角度新等等。这些“新”代表了一种独特、独到、独创,是以前没人提出过的、运用过的,具有与众不同的特点。
具体来说,音乐教育论文的创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新说的创立。论文提出别人没有涉及到和研究过的问题,填补了前人学术上的空白。如有的论文对基础音乐教育教学规律进行了系统地研究(例如《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概论》);有的论文对艺术教育进行了整体性的理论探讨(例如《艺术教育论》);还有的论文分别针对评价或心理等具体问题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如《音乐教学评价研究》、《中小学生音乐心理发展研究》等等。由于这些研究都是前人没有进行过的,因此,此类填补音乐教育学术史的空白之作,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2.通说的纠正。研究的课题虽然不是新的,但作者提出的观点是新的。论文能够发现前人的观点不正确,进而推翻前人的定论,并提出了自己的新见解。比如:有的论文质疑了“以唱歌为主”的音乐教学传统;有的论文批驳了“识谱同识字一样重要”的谬见:还有的论文纠正了通俗音乐不能进课堂的偏颇观点等等,都表现了创新性的理论勇气。当然,有的学术论文虽然没有提出新的观点,但它匡正了某种迷误,校正了某种通说之误,这类只破未立的论文,同样具有创新价值。
3.前说的补充。因历史的局限和时代的变化发展,前人的某些观点可能说得不清楚、不全面、不到位,那么针对上述任何一个方面(如补充前人观点的不足,完善和发展前人的成果)作出新的理论贡献,也是创新性的重要表现。比如,一些阐述“基础音乐教育新理念”的音乐教育论文,充分论证了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和发展音乐兴趣、注重个性发展、强调音乐实践、突出音乐学科特点、正确理解以音乐为本的综合等观点,就是对基础音乐教育改革的概括和新的表述,是一个音乐教育理论上的发展。
4.异说的辩正。音乐教育论坛,千姿百态,众说纷纭,智者见智,仁者见仁。异说的辩正,就在于把各种观点整理出来,进行创造性地综合,在吸收别人认识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看法,在众说纷纭中提出独立的见解,其实质上是一种学术争鸣。在音乐教育研究中,开展学术争鸣是十分必要的,这种独立见解的内容可能正确,也可能不十分完善,甚至可能是错误的,但是独立见解的提出本身对于活跃思维、产生科学创见是有意义的。就此而言,这也是创见性的一种表现。
在积极倡导音乐教育论文创见性的同时,必须意识到:一篇音乐教育论文的创见性毕竟是有限的和相对的。如果过度要求了论文的创见性,往往会窒息了自己开展学术研究的勇气,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特别是对于中小学音乐教师来说,只要观点正确,材料上有新的发现,论证上有新的发展。选题上有新的角度,或是在认识上比前人有新的提高,就应该受到称赞。至于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论文更不宜用过高的标准来要求,只要能够对前人的研究成果、所作出的结论进行实事求是的补充和修订,或是加以辩护或否定,而且有理有据,能够自圆其说,都应予以肯定。
四、教育性
音乐教育论文的教育性,主要体现在论文的学科属性方面。从研究领域、对象和内容上,都应围绕着“音乐教育”这个主题,以音乐教育问题作为总的研究对象和主要研究内容,阐明一定的音乐教育思想、音乐教育理论和音乐教育规律。同时,亦可在研究中体现和运用宏观教育理念,以及涉猎与借鉴美育、艺术教育等相关领域的研究内容。由于音乐教育研究是横跨教育学和音乐学的交叉性学科,因此其研究内容很容易突出了音乐方面而偏离教育方向,这在当前的音乐教育论文选题和写作上屡见不鲜。所以,音乐教育论文必须坚持其教育性特征,这是教育论文区别于其他方面论文的根本特征,其选题只能限制在教育问题或相关问题上,超出或偏离了教育的范畴,那就不是音乐教育论文。
音乐教育论文12
一、音乐传承的重要性
(一)音乐是一个民族最宝贵的财富之一
音乐一直以来都被称作一个民族最深的记忆形式之一,承载着一个民族自古到今所有的悲欢离合、所有的起承转合、所有的兴衰荣辱,音乐,毫不夸张地讲,是一个民族的情感的寄托,音乐就如同文字、语言一样是一个民族的最宝贵的财富之一。
(二)音乐传承是对历史的尊敬
音乐中记载了太多历史的影子,有高兴、有愤怒、有悲欢、有离合,音乐就是一个民族整体精神状态的情感体现,通过一个民族的音乐,我们可以切实地感受到这个民族由内而外的生命力和情感倾诉,可以透过一个民族的音乐去更全面地了解这个民族的所有,而对一个民族音乐的传承也是对这个民族历史的尊敬。
(三)对音乐的传承是世界对人类文明保护的要求
在世界的经济、政治、文化在整体向前发展的同时,对音乐的传承越来越成为了国际社会保护人类文明的要求,国际社会很重视对于人类文明的传承与保护,不管是中国的历史文明也好,美国的历史文明也罢,都属于整个人类的共同文明,保护好、传承好人类的文明是现在国际社会的一致看法。
二、音乐教育作为音乐传承的实现方式的概念和重要性
(一)音乐教育的概念
第一,音乐教育的广义概念。音乐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音乐教育是指凡是通过音乐能够对人的思想感情、人的思维方式、处事能力起到积极影响的一切教育形式。第二,音乐教育的狭义概念。音乐教育的狭义概念是指学校里或者其他音乐教育部门对学生所进行的音乐专业方面的教学。
(二)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第一,是音乐传承最重要的实现方式。对一个民族的音乐进行传承是一件很庞大的、很系统的工程,要想把年代那么久远的历史性音乐进行传承下去,仅靠一己之人的单薄力量、一纸记载是不够的,这需要发挥教育的作用,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把音乐与教育相结合,慢慢地音乐就会被相对完整地传承下来[2]。第二,音乐教育有利于传承精华音乐。教育,本身就是把优秀的东西传递给下代,教育具有一定的筛选功能,能够筛选出优秀的东西,对于音乐也是一样,教育可以在音乐历史的发展中筛选出优秀的民族音乐,摒弃那些不好的音乐糟粕,所以说,音乐教育有利于传承精华音乐。第三,音乐教育有利于在对传统音乐进行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音乐教育一方面可以对传统音乐进行传承,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教育的形式进行音乐的良性创新,教育能够使师生在教与学中体会知识的奥秘,也可在教学探索中发挥师生的积极性和潜能进行音乐的创新。
三、音乐传承与教育的关联性以及通过教育更好地传承音乐的措施
(一)音乐传承与音乐教育具有相互关联性
音乐传承与音乐教育是相互关联的、相互影响的,对音乐的传承中离不开音乐教育的影子,需要通过音乐教育才能更好地完成对音乐的.传承;同时,音乐的教育的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使民族的音乐能够得以传承和发扬。
(二)通过教育更好地传承音乐的措施
第一,完善对于音乐教材的建设。教育一个很重要的设施和工具就是教材,教材就如同是音乐传承的文字范本,有了教材,才可能顺利地完成对音乐的学习,教材的重要性要求其必须具有完整性、科学性和时代创新性;应该加强对音乐教材的体系化建设,建设一个更加科学、完整的时代化教材有利于促进音乐的传承和发展。第二,优化音乐课程。对于音乐的教育和传承应该是一种基于音乐历史基础之上的广泛性创新和优化;现在的音乐教育更应该加强对音乐课程的优化整合,通过优化音乐课程以使得音乐教育更加游刃有余,更加合理有序,有利于促进对音乐的传承和发扬。第三,实行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在音乐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实行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比如:观看音乐视频、播放经典音乐教学音频、学生音乐知识竞赛、学生音乐理论演讲、音乐表演小舞台等等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四、结语
音乐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生生不息的历史印记和富有民族特色的情感灵魂;对于音乐,应该用心去体会和感受、用行动去切实地保护,对于音乐的传承,离不开音乐的教育,音乐传承和音乐教育是不可分割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应认真体会音乐传承与音乐教育的关系,找出两者之间的相互关联和影响,促进音乐教育和音乐传承的发展。
作者:刘发莹 单位:邵阳学院音乐系
参考文献:
[1]冯光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学校音乐教育[J].中国音乐,20xx(1):20~22.
[2]范立芝.学校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xx,35(6):140~143.
音乐教育论文13
一、音乐思想的概念阐述
什么是音乐思想呢?从广义范围上说,音乐思想包含了人对音乐的思考,对于音乐的情感以及聆听音乐时的心境。音乐创作者在创作中融入了自己的情感、思想等等,因此音乐是有思想的,而这种思想又赋予音乐以自己的生命。音乐思想多种多样,你可以从音乐中听出欢喜、悲恨、哀愁等等。比如在音乐《致爱丽丝》中你可以发掘出暖暖的爱意,从《欢乐颂》中你可以看到高昂的欢乐,从《义勇军进行曲》中你可以感觉到民族的危难人民的不屈,从《命运交响曲》中你可以感受到对抗命运不屈的呐喊......其实音乐思想来源于作曲家的思想,作曲家的人生经历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其创作品的思想。就如我们耳熟能详的音乐作曲家贝多芬,他的作品正是他人生经历的展示。因为对生活再次充满希望,走出了疾病和死亡的阴影,他创作了《第二交响曲》,这是一曲希望之歌;因为对爱情的沉醉,他创作了《第四交响曲》,这是一曲“青春赞歌”;又因为听力的丧失以及对命运不屈的反抗,他创作了《命运交响曲》,他说他要“扼住命运的喉咙”......这就是所谓的音乐思想——音乐家们人生的感悟,我们在聆听之时,往往被这种强烈的思想所震撼所悸动。
二、音乐教育的理念分析
对于音乐教育理念的理解,不同时期不同国家都有自己特有的定义。比如在德国,音乐教育理念强调的是音乐教育影响人的日后发展,应该是面向所有人的,如卡尔奥尔夫曾说过这么个意思:音乐教育与人的教育是一样的,其最终的`关注点永远是对精神世界的研究而不是单单音乐本身;在前苏联,音乐教育强调普通教育,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提出的英语教育应该是人的教育而不是音乐家才有的教育;而在匈牙利,音乐教育强调的是每一个人的教育,如音乐家柯达伊提出了音乐教育对每个人都必不可少,一个人一旦离开了音乐就无法得到全面的发展;然而在我国由于受到学科中心主义的影响,我国的音乐教育理念偏向于专业化,只重视音乐知识的传播而忽视了音乐教育对于人的影响。在我国传统音乐教学观念认为上音乐课的目的就是掌握一些音乐知识和技能,因而音乐课长久以来一直被认为是一种技能课程。我们从小就被灌输着这样的思想:音乐是属于有音乐天赋的人才享有的权利。而前期判断你是否有音乐才能的一个标准是是否识谱,这种模式偏离的音乐教学的目的,并且这种强迫性的纯技术训练势必给学生带来对音乐的困扰,使他们失去了对音乐的热情。目前,我国对音乐教学进行了新课程改革,新的音乐理念也由此形成,即在学习音乐过程中强调的是学生自身的体验,深入的模仿,相互间的合作以及自我的探究。这一转变注重了学生的个人兴趣以及个性要求,又激发了学生们的创作热情。
三、音乐思想对音乐教育理念的启迪作用
1.儒家音乐思想对于音乐教育理念的启迪作用。
儒家音乐思想推崇的是“乐教”,强调了音乐对于教化人的作用。孔子的音乐思想把音乐的艺术作用上升到了人格完美程度与否以及是否能进入人生最高境界的地位,同时也将道德意识渗透到了音乐思想之中,这种音乐思想在整个中国历史和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十分深远的作用,对后世进行的音乐教育理念形成了重大的影响。儒家的音乐思想对于现今我国推行的素质教育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儒家音乐思想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念和世界观念,它对于我们现代音乐教育有重要的启发作用,它告诉我们在今后的音乐教育过程中不但要培养学生的音乐技能和综合理论知识,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在学生的思想道德和人文素养的培养上。现代化教育的核心是素质教育,音乐具有广泛的协同性,与耳熟能详的人文学科、数理化学科之间有着深远的关联,所以在整个现代化教育中,音乐教育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好学生与其他学科教育一样也有不可磨灭的作用。这也深刻反应了音乐强大的教化作用,以及儒家音乐思想对于我国现代化音乐教育理念的深刻作用。
2.道家音乐思想对于音乐教育理念的启迪作用。
老子主张的道家音乐思想强调的是“大音希声”,这属于自然音乐论,认为音乐的本原是天然形成的而不是人为形成的;而庄子作为道家的另一个重要代表,在老子道家音乐思想的基础上补充了“天人合一”“至乐无乐”的音乐观。道家音乐思想虽然在一定程度是消极的,但是它对于后世的音乐审美思想形成了基础性的作用,是中国传统音乐教育的指导思想。道家思想的最大影响力可以说是在传承和发展我国民族音乐作用中的先导作用。在我过传统音乐的曲目中很多都是源自于自然音乐论,是一种模仿自然界存在的声响或某一特定场所的声响的乐曲。我国目前的音乐教育中就十分推崇这种“原生态”的音乐唱法,并且已经走进了大学音乐课堂,这也进一步证实了音乐思想对于当前音乐教育理念的深远的启迪作用。
3.“以人为本”音乐思想对于音乐教育理念的启迪作用。
“以人为本”的音乐思想是二十一世纪我国社会发展不断进步的产物,是对“以人为本”教育的又一全新的阐述,它是一种在音乐教学中始终要以人作为出发点,要把人最终的成长和发展做为首要任务,要尊重学生之间存在的音乐差异,体现人的个性发展,要把培养学生的能力为根本任务。音乐是来自于人心灵的声音,音乐对于不同社会阶层的人来说有着不一样的理解。“以人为本”的音乐思想是对以前历史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是对于当前社会深刻理解而形成的思想,这种思想对于音乐教育理念的发展有着深远的作用。
1)“以人为本”的音乐思想能够最大化激发人类潜能。“以人为本”的音乐思想可以对人类无意识的创作本能进行理论指导,有助于创造性思维的诞生。
2)“以人为本”的音乐思想可以拓展人类的想象空间。音乐教师在让学生欣赏音乐的过程中,要以欣赏乐曲的中心意思为基本,引导帮助学生发挥空间想象能力,自由发挥,天马行空般的感知音乐中包含的形象、内容、灵魂,使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掌握空间思维方法。
3)“以人为本”的音乐思想可以培养人的审美能力。“以人为本”的音乐思想有助于发挥以情动人和感人的强大音乐魅力,可以帮助人们依赖于倾听感受到音乐的美感,通过唱歌传达音乐的美感,再通过表演展示音乐的美感。
4)“以人为本”的音乐思想在提高人的全面素质中发挥着中心作用。
四、结语
音乐是音乐家思想和情感的表现产物,因此音乐是一种有灵魂有思想的东西。音乐的教育理念在不同国家不同时期都有不同的定义,当然除了国家和历史对音乐教育理念的影响之外,还有众多因素扰动着它,而其中最值得关注的当属于音乐思想的深刻影响。在我国,音乐教育理念收到了儒家音乐思想、道家音乐思想等等众多音乐思想的影响,由此也就成就了当前新课程改革之下的“以人为本”的音乐思想。“以人为本”的音乐思想对于当前音乐教育理念的影响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多,逐步进入了中小学、大学等课堂。这种思想必定为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新的力量。
音乐教育论文14
一、德国的音乐教育模式
德国不但是世界上开展教师培养的较早国家,而且是学校音乐教育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同时又是当今世界上音乐教师培养体系中比较科学和完善的国家之一。德国对普通中小学音乐教师培养时始终坚持“4—22”式的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经过实习教师—候补教师一助理教师一终身教师这样四个层次,两次国家考试、两年的实习和两阶段的培养模式等严格的体系,从而保障了德国音乐教师的质量和水平,正是由于这种方式,充分地保证了德国普通中小学音乐教育的质量。德国的音乐教师教育包括两类,一类是“普通学校音乐教师教育”,另一类是“音乐学校或社会需求的专门音乐教师教育”,因此,在德国的音乐教师培养机制被称为“双轨制”,再加上不进行直接音乐教育而是单纯的做音乐教育学理论研究的研究人员,从方向上来说把音乐教育分为严格的三个方向。这就是德国音乐教师培养方案中著名的“三分法”。当今德国各高等院校都把“音乐作为教学的一个方面”和“音乐是学生生活的组成部分之一”当作音乐师资培养的出发点[3]。由于“三分法”的教育模式而导致了德国的教师队伍具有相当的专业型与针对性。在不同的岗位需求不同专业的音乐教师,使得各个阶层更容易接受音乐教育。比如在小学与中学的音乐教育中,需要的基础音乐教育工作者,可能在学生心理方面的研究相对于专业的音乐教师多一些,这样更方便学生们接受基本的音乐知识。
二、德国的音乐教育模式与我国音乐教育模式的区别以及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借鉴作用
(一)课程内容开放性
因为音乐教育的特殊性,而造成了在课堂上的学习比较具有一定的随机性。比如在练习曲的选取上,可以在老师对同学的接受程度和音乐基础方式的状态进行相应的调整,也可以针对理论课上所学的知识来自行设置联系的方式以及联系的曲目来进行专项的练习。另外,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同学们感到一定的新鲜感,更有效的激发同学对音乐的向往与兴趣。
(二)教学形式多样性
音乐的教学是灵活多变的,主要分为理论与实践两个方式,理论的学习不要像其他学科一样模式固定。可以采用灵活多变的演示模式,比如老师进行一段演唱,让同学们说出节拍、技法等音乐元素,再经过老师的指点达到学习目的。或者老师进行相关乐器的演奏,让同学们在聆听的过程中完成对乐器音色的识别。在实践课过程中,教学的形式更加得灵活多变。如采用即兴伴奏、作品赏析,老师领唱、合唱等方式。或者采用小组对歌、小队比赛的形式来达到教学目的。主要教学模式的选择与学生的接受情况以及教学的任务与目的有关。根据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让同学感觉到每节课都是新的,对音乐产生一种由衷的期待。这样,一方面极大的激发了同学的兴趣。另一方面也能够让同学在音乐课堂上达到最大限度的放松。“从听懂音乐、解释音乐发展成能创造性地从事音乐活动”等原则,成为课程改革中的重要原则之一被推广到各学校中去[2]。
(三)学习自主性
德国的音乐教育与整体的教育模式相关,与中国的教育模式有很大的不同。在德国的基础教学中,学生的兴趣类课堂是可以自主选择的,选择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兴趣课的选择,另一方面是对上课时间的选择。这样的教学模式决定了,在音乐课堂上进行学习的同学绝大部分都是热爱音乐,对音乐有一定兴趣的同学。并且另一个选择也决定了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来了解音乐,为进入音乐的世界打开了方便之门。而中国的教育模式决定了音乐课堂的设置,包括时间、内容等核心方面均是由相关的教育人员所制定的。这样的教育模式在好的.方面主要有制定相对科学,能够较好的完成教学目标等优点。但是也打压了同学的兴趣与积极性。因此在另一个层面上,中国的音乐教育应该还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性,进而激发同学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四)教育体系专业性
德国音乐的教育教育体系是所有规定课程都直接与发展学生的各种音乐才能有关,而我们的教学大纲中所规定的政治理论、外语等公共课程就已经占去大部分的课程学习学时。德国不是没有这些课程,而是作为公选课由学生根据兴趣和时间自由选择(专业音乐学院一般不开设,学生可以到综合大学选修),而不作硬性的规定被写入培养方案,从而保证了学生在大学期间,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地接受更多的专业培训。例如,在我国音乐的专职教育大学中将学生的英语课放到了第一位,除了通过课程考试之外,必须要通过一定级别的国家级别的英语考试才能够获得学士学位,这样的现象十分普遍。这是造成我们学生本末倒置的根本原因与直接原因,同学们往往为了毕业花大量时间在英语考试上,从而忽视了专业课程的学习。
三、结论
上述这些特点,不仅仅体现在音乐教育这一专业中,也体现在德国高校所有其他专业的教学之中,因此,造就了德国大学教育的高质量和研究品质。在学生的在校教育模式上,尤其是教学课程安排与规划上,我国的教育工作者都需要认真的去学习,德国的音乐教育模式是值得我们在教学改革中借鉴与参考的。
音乐教育论文15
毕业论文
摘 要
农村的音乐教育之所以发展相对落后,除了教育观念、教育管理、教育投入等方面的原因以外,教育科研也跟不上教育发展的需要。农村的音乐教育往往是步城市学校音乐教育的`后尘,照搬城市学校音乐教育的模式,结果由于自己本身条件的限制而收效甚微。这就给我们提出了1个迫切的课题,要求我们针对自己的条件和特点。因地制宜,对音乐教育的观念、管理、内容、方法、手段等方面展开科学研究,探索出新的历史条件下适应农村音乐教育发展的科学的教育思想和体系,让我们的农村音乐教育走自己的特色化发展之路。
关键词:农村;音乐教育;特色
ABSTRACT
Rural development has lagged behind that music education, in addition to educational concepts, educational management, education input reasons, education is not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research needs. Music education in rural schools are often urban music-education footsteps and imitate urban school music education model, the results because of their own conditions and the results are minimal. This gives us a pressing issue, we address our own conditions and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the concepts of music education, management, content, methods, means of a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explored the new historical conditions of rural music educa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tific thinking and education system, let us take our own rural music education characteristics development route。
Key words: countryside; musical education; characteristics
【音乐教育论文】相关文章:
音乐教育论文06-10
音乐教育教学论文08-23
小学音乐教育论文06-08
小学音乐教育论文07-20
音乐教育论文[热]06-12
综合音乐教育论文08-17
高中音乐教育论文11-06
(合集)小学音乐教育论文06-10
小学音乐教育论文[必备]06-09
音乐教育论文15篇(实用)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