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资料大全>说课稿>初中历史说课稿

初中历史说课稿

时间:2024-10-24 21:04:40 说课稿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初中历史说课稿模板(通用31篇)

  说课稿是为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它不同于教案,教案只说“怎样教”,说课稿则重点说清“为什么要这样教”,说课稿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初中历史说课稿模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初中历史说课稿模板(通用31篇)

  初中历史说课稿 1

  说教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贞观之治》是人教版初级中学历史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的第二节内容。《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这一单元讲述了隋唐时期我国封建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外交等等各方面的情况。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阶段。因此,是我国封建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这时候的中国,是世界文明的中心,中国文化对世界特别是亚洲产生了深远影响。世界学者们公认的"中华文化圈"的总体格局就是这时候形成。所以,学习这一时期的历史,可以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爱国热情。具体到本课,本课介绍的正是唐太宗和武则天统治时期唐朝的政治经济情况。唐太宗的"贞观之治"和武则天"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的统治,使唐朝出现了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发达的景象,为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奠定了雄厚的基础。它上承隋朝文明,下启盛唐新气象,应该说,学好《贞观之治》是学好这一单元和整个唐朝历史的基础。再者,贞观之治上承文景之治、开皇之治,下接开元盛世、康乾盛世,所以学好本课,还可以帮助学生梳理掌握封建社会盛世这个专题知识,为当今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借鉴。

  2、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本节课的知识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我制定教学目标为:

  知识与能力:

  ①通过学习,了解唐朝的建立,贞观之治和女皇武则天的基本史实。

  ②掌握"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通过材料分析和历史故事,加深对唐太宗和武则天的认识,培养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采用多媒体展示影视图片,引导学生自主获得历史题材的文学艺术作品与真实历史之间的关系。

  通过分组讨论"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通过学习,明白"成由勤俭,败由奢" 的道理。认识虚心接受他人正确意见的好处。

  (2) 从唐朝的强盛中,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为今天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奋发读书的决心。

  说重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贞观之治".唐朝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封建盛世。唐太宗居安思危,以史为鉴的开明思想和政治远见,在中国封建帝王中是罕见的。唐太宗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有利于社会的发展,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促成了"贞观之治"的出现。贞观之治为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

  本课的难点是:如何帮助学生对唐太宗、武则天等历史人物做出恰当的评价。对于初中学生,他们评价一个人物,往往会带有感情色彩,从"好"或"坏"出发,而不能客观地分析,这就需要教师加以引导,使学生能够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即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看他对历史发展,尤其是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

  说教法

  历史知识的掌握离不开教师的教授,所以讲授法是必不可少的,同时,新课程要求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因此,本节课还要采用分组讨论法,自主探究法,多媒体展示法,材料分析法、练习法等。

  说学情学法

  七年级的学生,他们好奇心和求知欲强,思维活跃,所以要引导学生观看图片、分析资料,培养他们自主获取信息能力。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进行分组讨论,合作学习。因为初一学生知识积累较少,还未形成正确史观,所以应该引导学生正确评价唐太宗和武则天,初步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约3分钟)采用故事引入法导课。选用"魏征逝世后,他的家人托人给唐太宗送去一个魏征未写完的奏章" 的故事导入。该故事紧扣本课内容,可以实现有效导入,同时因为故事本身趣味性特点,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附故事:魏征逝世后,他的家人托人给唐太宗送去一个魏征未写完的奏章。上面写道:"天下的事情有好事坏事。人,有好人坏人,任用好人,则国家安泰,任用了坏人国家就要大乱;朝中大臣之间有爱有憎。往往对他爱的人,只看见长处,对他憎的人却只能看见短处,这是不正确的。应当是:能看见所爱的人的短处,看到所憎人的长处。如果这样,就能去掉真正的坏人,任用好人,天下就兴旺了。"唐太宗看了这段话以后,非常感动,他对大臣们说:"今后,我难免会遇到这样的事,你们把魏征的语言写在笏上,看到我有错时,随时给我提出来,帮助我改正。"

  然后通过设计过渡语:唐太宗为什么能虚心听取臣下的意见?他统治的时候,唐朝是一种怎样的局面呢?现在我们来学习本课内容。来导入新课(出示课题)

  二、教学新课:

  (一)、唐朝的建立(略讲)

  1、通过设计问题:

  ① 隋朝是怎样灭亡的?

  ②唐太宗是唐朝的建立者吗?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第一目的内容,找出答案。让学生掌握唐朝的建立者、建立时间和都城,(教师板书概括)

  2、让学生发问,师解疑释难。

  (二)、"贞观之治"(重点)

  新课程倡导"用教材教"的理念。我按照"明晰概念――了解表现――探析成因"这样的脉络予以教学该目内容。

  先用多媒体展示唐太宗画像,简介唐太宗其人,指出他因目睹隋亡过程,前车之鉴,励精图治,成为一代明君,形成"贞观之治"的局面。然后联系借助教材第九页第一段的内容,指导学生理解"贞观之治"的概念及其表现。

  而在探析"贞观之治"的原因时,我拟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共同合作,并在教师的引领下,概括出5点原因,并板书出来。此后,教师可以以史为鉴,联系时政(点到为止)继这个环节结束后,展示《唐朝雨中耕作图》感受经济繁荣景象,让学生认识到治世局面形成离不开人民的辛勤劳作,让学生知道,这也是"贞观之治"得以形成除开明政策外的另一重要原因。

  完成了该目教学任务后,我选取《课课精练》(练习册)和近些年的中考习题中的一些对应题目及时巩固知识,提高效果。同时,也可借助习题弥补完善本课教学,对题目的解答,关注层次教学,因材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回答,有意让差生体验成功,树立信心。

  (三)、教学"女皇武则天"

  (1)放映《大明宫词》有武则天登基场面的电视剧片段,让学生知道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的唯一一位女皇帝,同时让学生自由发言,说出自己印象中的武则天。教师加以点评,让学生知道"尽管武则天是一个争议很多,众说纷纭的历史人物。她专断、刚烈、爱才、狠心、毒辣等,但她对历史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武则天的政绩主要有哪些?"由此要求学生让阅读教材后归纳,得出答案。而后教师进一步引用郭沫若对武则天评价:"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这句话的意思是她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开辟了道路,弘扬了贞观之治。她不失为一位有作为的女皇帝,女政治家。)来论证。

  (2)同步巩固:当场完成《课课精练》中的适应题和摘录的中考相关考题予以巩固训练

  (四)、评价唐太宗和武则天

  三、全课总结 用歌谣进行总结:

  (一)

  唐太宗 李世民,隋亡教训记在心, 轻徭簿赋重生产, 君臣廉洁又勤政,"房谋杜断"重贤能,虚心纳谏用魏征,政治清明国强盛, "贞观之治"真繁荣。

  (二)

  唐朝有个武则天, 后宫之中掌大权, 晚年称帝国号周, 唯一女皇她为先,弘扬"贞观"有政绩, 引出"盛世"到开元。

  四、课外作业: 设计一张表格,列出汉武帝与唐太宗的历史功绩。布置下一课的预习提纲。

  说板书设计:

  一、隋亡唐兴

  1.隋炀帝的暴政

  2.李渊建唐代隋(618年)

  3.李世民登基(626年)

  二、"贞观之治"

  (一)"贞观之治"的局面形成

  (二)"贞观之治"的原因:

  1.以隋为鉴,以民为本

  2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3.勤于政事,善于纳谏

  4.精兵简政,吏治清明

  5.不拘一格,唯才是举

  初中历史说课稿 2

  说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教材突出地讲了"铁农具、牛耕的推广"与"商鞅变法"两个史实,该课是本单元的重要内容,也是本册教材的重要内容。是学生了解古代中国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题材,也是学生借古看今,深切认识改革开放是振兴中华民族的重要战略的好的学习材料。

  2、学生情况分析

  七年级学生刚刚接触历史,知识层次,理解能力都不强。前面已经学习了"春秋战国的纷争",学生对春秋战国的社会形势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知道周王室的衰微,诸侯为争夺人口,土地和对别国的支配权不断地进行兼并战争,与此同时,纷纷进行改革,发展经济,强化军事,形成了社会大变革的趋势。

  说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对春秋和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得到推广这一历史现象的分析研究,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及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商鞅变法原因及后果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动力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通过讨论商鞅变法对我们今天有何启示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铁农具和牛耕产生发展情况的讨论研究过程,以及对商鞅变法的了解,研究过程,帮助学生感知人类生产进步与社会变革的艰辛历程和伟大成就,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初步掌握、归纳、比较、置疑等基本的学习方法入具有初步判断、推理能力;养成自主探究的个性与习惯,逐步掌握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方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取向;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树立科学的唯物史观、世界观,树立凡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改革必定胜利的坚定信念,将来积极支持和投身到社会主义改革事业中去。

  说重点、难点:

  本课有两个重点:

  一是铁农具、牛耕的推广及意义;

  二是商鞅变法。

  本课的难点是"生产力的进步推动社会大变革",即铁农具与牛耕的推广与各国变法之间的关系。

  说教法与学法:

  可采用"问题讨论式教学法"或"学生自主探究式教学法"(本人采用前一种)。因为本课内容难度较大,为启发学生思考,可将所有教学内容均以提问置疑方式切入,然后通过师生共同讨论,逐一解决突破重点、难点。

  说教学过程:

  一、关于"铁农具、牛耕的使用及推广"这一目的可以分为"铁农具"和"牛耕"两个部分来讨论。

  1、"铁农具"可设置这样一些问题

  ①中国境内大约在什么时候开始制造和使用铁器?其依据是什么?(学生阅读课文后思考回答)

  ②想一想:图中的各种农具都有些什么用途?它们与今天的铁农具有何不一样?原因是什么?(多媒体演示《战国铁农具文物图》,然后组织讨论)。

  ③《战国铁器主要出土地点分布图》给我们提供了一些什么信息?说明了什么问题?多媒体演示教材《分布图》,然后提问,组织学生归纳——铁器分布非常广泛,说明铁农具不仅开始使用,而且得到推广。

  2、"牛耕的使用推广"可设置这样一些问题:

  ①牛耕发明以前,人们是怎样耕田的?

  ②牛耕大概是在什么时候出现的呢?

  ③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有着什么样的关系?(组织学生阅读课文,并展开想象,进行讨论,然后回答。)

  3、"铁农具和牛耕推广的意义"这一小目下可设置问题:

  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有何重大意义?(组织学生拓深、拓宽教材内容来回答,教师作必要的分析补充)

  二、关于"商鞅变法"可设置以下四个问题展开教学

  1、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什么要相信变法?(组织学生阅读课文,进行讨论)

  2、你知道"商鞅舌战"和"徙木立信"的故事吗?请讲给同学们听听。(对商鞅变法主要的经过补充一些故事,这样能增强课堂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3、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其中哪条措施最重要 ?为什么?

  4、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是什么?(用多媒体的交互功能将内容与作用结合起来,由学生自由讨论,自由发挥,教师随机演示)

  内 容 作 用

  承认土地私有,准许自由买卖 废除了旧制度 增强了

  国 力

  奖励耕战 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

  建立县制 增强了秦军战斗力

  总结:

  1、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诸侯国;

  2、为以后兼并六国、统一中国打下了坚实基础。

  初中历史说课稿 3

  一、说重难点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重点掌握商朝甲骨文,中国古代历法和诗人屈原。了解我国先秦文字的演变,天文、历史、医学和音乐的成就。

  本课的重点是甲骨文,商朝历法和诗人屈原。这三点在中国历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而且影响至今。学生应重点掌握。

  甲骨文的字型结构,古代历法和《离骚》的艺术成就是本课难点。首先,古代科技史、文学史和文学方面的知识教师掌握也不全面和系统;其次学生这方面的知识也不充分,这就需要教师深入钻研教材,设计直观,通俗有效的教学方法。

  二、说教法

  1、利用有关“文字起源”的课前提示引入新科。

  2、“文字的演变”,内容比较坚深、抽象,尽量用一些具体形象的材料,尽可能通俗的讲解。指导学生读课后“自由阅读卡”,帮助学生理解甲骨文的价值。

  3、“天文、历法和医学成就”,目的是本课的难点。学习远古祖先观察、记录日、月等天文现象的内容,将大小字内容结合起来,使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用事先剪裁好的圆月模型演示全食、偏食现象,学生直观了解天文现象。

  在学习历法时,拿出农历本,让全班学生观看,知道一年是多少月、多少天,知道阴阳合历。让学生写出24个节气中的一部分,最后,教师用事先写好的24个节气的全称由学生朗读一遍。

  在学习医学时,在学生理解了我国古代医生诊断病情是用“望、闻、问、切”的含义后,由师生扮演医生和病人,对四种诊断进行表演。使学生直观、形象了解四种病情诊断的'含义。

  4、“屈原和钟古之乐”。一、粗略介绍一下屈原生平;二、师生共同归纳出《离骚》的文体、内容和写作特点。

  三、说学法

  1、注意梳理知识。本课内容涉及面广,时间跨度大,指导学生在课后根据三个子目按类别表格归纳学习内容,也可让学生打乱书上结构,按朝代时期总结这一阶段的文化成果。通过按类和顺应两次梳理、加工知识,提高驾驭知识的能力。

  2、试作探索和研究的尝试。学习本课后,引导学生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做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例如;分析常见汉字的构造方法,探索中国古代乐器的演进过程。总之,通过对一个问题的深入研究,可以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全方位得到提高。

  四、说教学程序

  1、利用“文字起源”的课前提示引入新课。

  2、对“文字的演变”,教师把事先准备好的古代甲骨文的“象形”文字演示出来,学生猜是什么字,然后写成现代字。

  3、“动脑筋”:观察上面的三个甲骨文字,猜一猜,“伐”字是怎样表达意思的?

  4、“天文、历法和医学成就”,用象形、直观的模型,二十四节气和师生编演历史小剧,使学生了解这些成就。

  5、“屈原和钟鼓之乐”一目,介绍屈原生平和《离骚》的文体、内容和写作特点。对编钟作简要介绍。

  6、完成练一练,活动与探究。

  五、说教学效果

  通过对本课学习,学生观察图片,总结甲骨文、金文、大篆的演变趋势,做课后“活动与探究”练习,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和思维能力。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就创造了辉煌的文明,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详细了解古代科技成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严谨的治学态度;学习“诗人屈原”,对学生进行道德情操教育。

  初中历史说课稿 4

  一、说教材

  (一)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在人教版历史七年级第四单元,所述三国两晋南北朝是秦汉大一统后出现的政权分立的时期,本课内容正是从政权分立走向统一的一个重要环节。主要讲述了十六国以来北方地区民族融合的趋势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史实,少数民族的内迁使民族融合趋势出现,为了适应这种趋势,北魏孝文帝进行了一系列学习先进文化,主要是学习汉族文化的改革,而改革又进一步促进了民族融合,为后来的隋唐统一奠定基础,可以说这一课既是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分立的一个总结,又为隋朝更大规模的统一埋下伏笔。同时为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古代历史上民族融合的进程和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过程奠定基础。学好这一课对于培养学生在民族的问题上的正确观念,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民族平等原则理解和思考历史上的民族关系问题有重要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

  初一学生理性思维弱,感性思维强,求知欲强,但知识积累不够丰富,对一 些复杂历史现象和名词概念模糊不清。由于这些特点,依据新课程以人为本,促 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一指导思想的要求,我对本课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作如下设 定:

  1、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南北朝的时期我国民族大融合的基本史实,包括自十六国以来北方地区民族融合的趋势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史实,为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古代历史上民族融合的进程和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过程奠定基础。

  2、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和思考本课所叙述的民族大融合进程,首先,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民族平等原则理解和思考历史上的'民族关系问题的初步能力;其次,培养学生全面、系统地思考问题的初步能力和追踪历史发展基本线索的初步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在民族的问题上的正确观念,使学生认识到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民族融合的前提条件。

  (三)重点:

  本课的重点是孝文帝改革。由于孝文帝的改革从社会生活、文化等领域比较全面的反映民族大融合的趋势,深化和巩固了民族大融合的成果,理所应当成为本课的核心。

  (四)难点:

  理解民族大融合的含义。通常我们容易把民族融合与民族同化简单的等同起来,这是 不正确的。但是民族同化、民族融合的含义及其区别,限于学生的年龄和知识积累,我们又不能做出解释。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用“历史观点来统率史实”,在突破重点的基础上,通 过民族融合的一系列历史事实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

  二、说教法学法

  (一)教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要教给学生一种学习方法,让他们学会自己探索知识,掌握获取知识的本领。主要综合利用以下教学方法:

  情境导入法 、讲授法、 合作探究

  (二)学法

  在学法方面,要指导学生阅读理解课文,归纳提炼并列举出本课所涉及的基本知识要点。多启发设问,推动学生积极思维、努力合作探究,创设情境并让学生通过讨论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深层原因来揭示北方民族融合的趋势与孝文帝改革措施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架构。

  教学生用分析的方法,如比较、联系等来分析重大历史事件,注意深远意义和现实意义,用发展的眼光去观察、审视历史。

  三、说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歌曲《爱我中华》导入,学生听音乐后,教师设问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匈奴族、鲜卑族、羯族、氐族现在哪里去了?(设置问题,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进入新课

  北方统一和民族融合

  由学生阅读课文,解决以下问题:

  1、鲜卑族是一个什么样的民族?他们是如何统一黄河流域的?

  2、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的时间?

  3、黄河流域的各族人民长期生活在一起,他们在哪些方面相互影响,促进了民族的融合?

  4、东汉以来,曾统一过黄河流域(北方)的政权有哪些?

  5、你怎样理解民族融合?

  (此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学会归纳和筛选相关的能力。让学生清楚了解北魏统一北方过程,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归纳掌握主要史实。培养其独立思考意识,加深对民族融合趋势的理解。)

  迁都洛阳

  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积极性,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分析历史事件的发生,让学生受到这样的思想教育,要想成就一番大事业,必须要有坚强的意志,忍受挫折的能力,锐意进取的精神,从而实现情感与价值观当中提出的塑造青少年坚强意志这个要求。

  孝文帝改革

  提出问题:

  1、北魏孝文帝从哪些方面进行了改革?采取了哪些措施

  2、在孝文帝的改革措施中,用有两个特殊的字眼。你们发现了吗?从“必须”中,同学们看到了什么?

  3、(课本116页“动脑筋”)自孝文帝以后,北魏皇帝死后谥号多采用“孝”字,如“孝武帝”、“孝明帝”等。结合我们学过的课文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4、如何评价魏孝文帝改革?

  抛出问题,通过学生身临其境,让他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能够从不同视角对孝文帝改革的深入理解,启发思维,培养学生思辨意识和创新精神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细致了解民族融合的基本情况。有助于突破重点难点,巩固所学知识,及时复习,提高教学质量,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初中历史说课稿 5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的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

  对于本节课的设计,我的核心思想是如何科学、艺术地处理好学生、教师与教材三者之间的关系,将课堂真正的交还给学生,让学生乐学;让自己与学生共同学习、探究;让教材成为我和学生沟通的桥梁,合作的依托。

  本课的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

  1、南北重归统一;

  2、大运河的开通。

  根据新课改的理念和学习的需要,我对教学内容做了一些调整和拓展,以三个“一”为教学主线:

  一个政权──隋朝的建立

  一个局面──隋初经济的繁荣;

  一个创举──隋朝大运河的开通;

  引导学生比较、分析,总结历史规律,从而完成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情况和大纲要求,对本课我设定如下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知识目标:隋朝的建立和统一;社会经济的繁荣;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

  能力目标:通过引导学生对“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目的及其作用”这一问题的思考,培养学生根据特定的历史条件观察问题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提问相关的地理知识和导入框中的故事导入;学生结合课本内容及课下收集的资料,讲“胭脂井”的传说;通过史料分析掌握隋朝经济繁荣的表现及原因;学习“大运河的开通”这一内容时,充分利用各种资料和信息,结合动态示意图,通过学生讨论,教师点拨。把握这一重点知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国家的统一社会的安定使社会经济发展、繁荣的前提和重要保障;隋朝大运河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又一重大贡献,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教育学生要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珍惜统一、安定、团结的环境。

  三个目标在整堂课中始终是一个整体,有机结合,在教法、学法中我会进一步谈到。

  (三)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

  这个内容我准备设置几个可操作性的问题,然后引导学生从书中获取信息,然后进行思考和讨论,教师适当的进行详细讲解,是这个问题由难转易。

  难点:首先是隋朝初年经济的繁荣。 因为教材的内容比较简单,概括性很强,所以适当的补充史料可以使学生分析出原因。

  另外对大运河开凿的目的和作用也是本课的难点之一。七年级的学生对这个问题要是进行辩证全面的分析用一定难度,所以我准备通过提问题、提供史料、传授方法、适当引导及比较到位的进行总结等途径来突破这个难点。

  二、说学情

  经过近一年的历史学习,七年级的学生初步具备历史比较、分析的能力,既有对历史学科的浓厚兴趣,也具备一定的理性分析能力,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趣味性与学科严谨性、科学性相融合。特别是所教的学生,自我表现欲强、思维活跃,通过创设情境能够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进而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技能。

  三、说教法学法

  教学方法的设计,依托于面对哪些学生、处理哪段教材。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教材,实施的教学方法截然不同。针对外校学生自主、独立、大胆、思维活跃、爱表现的特点,本节课我采用了辩论、探究、体验等教学方法,和学生一起以“学”的身份,师生同堂,解读《繁盛一时的隋朝》。

  四、说教学过程

  下面我就具体教学过程说明一下教学目标的实现。

  (1)提问注意学科渗透 故事设疑激发兴趣

  关键词:世界著名运河、隋炀帝看琼花开运河

  一堂课成功与否,开头抓住学生的心,吊起学生的.胃口很关键。所以我采用地理知识提问的方法进行隋运河开通的课堂导入,利用教材导入框中的隋炀帝看琼花的故事引出问题调动学生情绪、渲染气氛,营造历史课堂独特的感觉。同时指出,传说与历史史实间的区别。

  进一步刺激学生情绪、激发兴趣,使学生对大运河有一定宏观了解,轻松、有趣、学生很容易接受,而且能够在一开始就紧紧地抓住学生,提起学习兴趣。

  (2)启发思维 培养能力

  关键词:图说历史 史学辩论 总结规律

  地图是历史课堂的重要工具之一。通过《隋朝疆域图》和《隋朝大运河图》能够帮助学生轻松、明了地掌握隋朝统一后疆域和大运河的中心和南北端点,并形成正确的空间地理概念,从而在有效的视觉冲击下,于不知不觉、轻松的状态中突破本节课的两个知识点:

  1、南北重归统一;

  2、大运河的开通。

  所教学生有小组学习与课堂辩论的优良传统,而且学习的自主性较强,表现欲也很强,因此为突破本课重点: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我采用了层层设疑、史学辩论的方法,设置辩论题:

  隋炀帝专为看琼花开通大运河的说法对不对?

  隋朝大运河开通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隋朝大运河开通有何利弊?

  通过辩论,构建对比,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进而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语言表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将知识、情感、能力三个目标有机结合,形成一个整体,同时也突破了教学重点。课堂效果非常好。

  (3)激发兴趣 活跃课堂

  关键词:历史故事讲述 历史小游戏 辩论 画图

  历史小故事的搜集整理及讲述,历史小游戏的穿插既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也锻炼了学生的胆量、语言表达、综合协调能力、并延伸了课堂教学,将知识、能力、情感目标紧密结合,达到良好的课堂效果。并在课程近半时制造兴奋点,提高学习兴趣。

  辩论:结合教材,以“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目的和利弊”为辩题,通过回顾、对比、正反双方的辩论,老师的点拨,从开通大运河的条件和意义等方面突破本课难点。

  画图:让学生在看过隋朝大运河的图片之后,让学生上台画出隋朝大运河的简单示意图并标注出几个重要位置,这样就使学生能够图文并记,既能体验再次创作的乐趣,巩固知识的目的也可以达到。

  五、课堂反思

  关键词:学生主体 快乐课堂

  一切的课堂设计围绕一个主体:学生,一个原则:课堂轻松、充满未知,一个效果:不知不觉、意犹未尽。总体来看,课堂效果比较好,达到了预期目的。但如何根据教材的变化、学生的不同,设计符合课堂教学需要的教学活动,更合理的教学方法,来辅助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让历史课堂生动、有趣,让学生有强烈的探知欲望,是我今后思考和努力的方向。比如:如果讲古代水利工程,如何处理得更加符合初一学生年龄特点?

  初中历史说课稿 6

  一、背景说明:

  “岳飞抗金“是旧教材七年级第二学期第十五章 第一节《南宋与金的对峙》中的一个子目。在最初的教学设计中我把引导学生感受岳飞尽忠报国的爱国情感和评价岳飞作为了重点,为了突出这个重点,我对本目进行了如下的设计:首先强调指出南宋最著名的抗金英雄是岳飞,学生介绍岳飞生平,学生阅读课文,总结归纳岳飞的抗金事迹,如“郾城大捷”、“精忠报国”、“十二道金牌”、“莫须有”等,结合岳飞的抗金事迹,关注岳飞的命运,组织学生分析宋高宗杀害岳飞的原因,以及导致岳飞悲剧命运的深刻历史原因,最后引导学生用唯物史观正确评价岳飞。

  在七(2)班授课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岳飞的兴趣非常浓厚,完全超过了我在其他班级中所遇到的情况。我刚提到岳飞的名字,马上就有同学说,他死的太窝囊了,真不值!看到学生的情绪如此激动,我忽然想到岳飞作为爱国主义精神的象征,对于初中学生的教育意义由此切入,不是一个很好的视角吗?于是我立刻布置了一个题目:岳飞为什么会死?我打破了教材的顺序,对教材内容重新进行了整合。我首先把岳飞命运的终结方式呈现给大家——以“莫须有”的罪名被宋高宗和秦桧加害,并指出岳飞是著名的抗金英雄,他的抗金事迹世代传颂,直到今天,提到岳飞这个名字总会让中华儿女心中的爱国激情荡漾。其次,我又以该题目作为线索,充分利用课文,挖掘教学资源,设计了一系列层层推进的问题,通过学生对问题的分调动学生积极思维。

  二、过程描写(“岳飞抗金”片断):

  1、我首先要求学生从课文中找到形容岳家军的语言,利用这些语言分析岳飞的抗金表现。“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撼山易,撼岳家军难”说明岳飞领导有方,军队纪律严明,战斗力强,成为抗金斗争的主力军。

  2、其次,引导学生根据教材中岳飞讲过的两句话,分析岳飞心理的变化,教师提出层层递进的问题,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内容,通过分析、讨论解决问题,体验岳飞的尽忠报国的爱国情感。学生们很容易便从教材中找到了这两句话:“大家努力杀敌,等到收复失地后,再与各位痛饮庆祝胜利!”;“十年之功,废于一旦”。问题:功指什么功?表现在哪些方面?引导学生归纳岳飞抗金的主要事迹,经过几年的艰苦奋战,不仅使南宋的同志得以稳定,还重创进军主力,夺回许多失地。为什么岳飞认为“十年之功“会“废于一旦”?请学生讲述十二道金牌的史实,引导学生分析,十二道金牌的含义,并思考:“宋高宗为什么连发十二道金牌,目的何在?岳飞有没有退兵,为什么会退兵,为什么在收到十二道金牌后岳飞才退兵?为了帮助学生思考,便于解决这个问题,我请学生做了一次假设:“假设你是此时的岳飞,你该怎么办?”有的'学生非常干脆,说我就不退兵,看他们能怎么样?反正我手中有兵权。他的话一出,立刻得到了一部分男同学的支持,可也引起了一些同学的反对。反对方说岳飞根本不会说出这样的话,他是个忠臣。经过几轮的舌枪唇战,反对方的支持者越来越多。激烈的争辩使学生认识到这是宋高宗和秦桧的阴谋,此时的岳飞已经因为战功显赫而遭到同僚的嫉妒,同时也成为宋高宗和秦桧他们谋求偏安的障碍。而一方面他痛恨宋高宗和秦桧的阴谋使得痛失抗金的大好形势,使得多年抗金的成果毁于一旦,前功尽弃;另一方面身为南宋的官员和一名忠君的爱国将领,又不得不听从皇帝的命令。岳飞在内心十分矛盾和痛苦的情况之下,不得不退兵。他的退兵,是无奈的退兵,是不得已而为之的退兵。

  3、再次,组织学生对“岳飞为什么会死,你怎么看待岳飞和岳飞的死?”的问题进行讨论?问题一提出,教室便象炸了锅一样,因岳飞遇害而情绪低沉的学生再次七嘴八舌的发表个人的看法,有的说宋高宗和秦桧太无耻,有的说岳飞的死太不值。大家对岳飞的遇害非常不满,既对宋高宗和秦桧的卑劣行径表示不耻,又为岳飞以“莫须有“的罪名而扼腕叹息。我在这时及时介入,指出每一位历史人物的行为都发生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和特定的历史环境之中,具有历史局限性。在对岳飞进行评价时,一定要放在当时大的历史背景之中去理解,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超越历史,超越当时的社会现实。岳飞抗金虽然代表了当时反抗女真贵族暴政的南北人民的利益,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宋高宗和秦桧只求求和偏安,岳飞已经成为他们求和道路上的强大阻力。

  4、最后,师生齐读岳飞的《满江红》,再次体会岳飞尽忠报国的爱国情感。

  三、说课反思: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岳飞是一面爱国主义的象征,为世代景仰;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岳飞又是一座精忠报国的丰碑,被四海传颂。尘封的往事虽然如过眼云烟般逝去,但岳飞尽忠报国的爱国精神却鼓舞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这段历史深深吸引了七年级的学生,他们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既对岳飞英勇的抗金事迹而透露出敬重、崇拜的心理,同时更为他的报国之志无法实现,最后被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的命运而扼腕叹息。经过重新设计和改动,从总体效果上看“岳飞抗金”的教学活动,应该是很不错的。在相对有限的时间里,我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了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学生大胆发言,激烈争辩,使得岳飞的形象越来越清晰,通过对岳飞命运的关注,深切地感受和体会岳飞的爱国情感,对岳飞这个历史人物能有比较恰当的评价。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收获:

  1、在授课过程中,能够从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对教学设计及时进行适当的调整变动,对教材进行重新整合,是一次大胆的尝试,体现了二期课改的新理念,从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上做到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2、以问题情境的创设作为主导教学内容的线索,引导学生积极思维。通过层层推进的问题设置,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由于岳飞抗金阻止了金兵南下,有利于南方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的安定,受到人民的崇敬;而宋高宗和秦桧却残害忠良,谋己私利,不顾国家和人民的安危,岳飞的命运是时代的悲剧。尤其是“假设你是此时的岳飞,你该怎么办?”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带到了顶点,学生积极发言,大胆设想,课堂上出现了第一个争论的高潮。

  3、通过组织学生讨论:“岳飞为什么会死,你怎么看待岳飞和岳飞的死?”将教学活动推向了第二个高潮。学生的情绪通过讨论再次得到了释放,毫不掩饰对南宋政府统治者的鄙夷和对抗金英雄、尽忠报国的岳飞由衷的赞赏,以及对岳飞悲剧命运的惋惜,此时,教师及时介入学生的讨论,引导学生用唯物史观分析历史事件和评价历史人物。

  4、最后以师生齐读岳飞的《满江红》的方式,再次感受作者对抗金大好局面及抗金形势未来发展的乐观展望,体验岳飞准备收复失地的壮志豪情。学生们在声情激越,气势磅礴的韵律美中感受岳飞扫荡敌寇、还我河山的坚定意志和必胜信念,学生的情感因岳飞的爱国感情而升华、激荡,在朗朗的颂读声中爱国的主题在学生的心中,慢慢浸润,徐徐升华。

  初中历史说课稿 7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本课作为本单元的第三课时,是由秦王朝的学习转到汉朝的学习的过渡课,属于概括性的篇章,向学生们梳理了汉朝兴衰的基本脉络。西汉的汉武帝时期,不仅是西汉强盛的一个顶点,也是中国封建时期的第一个鼎盛局面。它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本课的内容在中国古代史的学习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

  课标要求:

  内容标准:列举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史实,评价汉武帝。

  活动建议:组织讨论,比较秦始皇和汉武帝的历史作用。

  那么根据教材内容和课标要求,我的教学三维目标制定为如下内容:

  (二)教学目标

  1. 了解两汉兴衰的基本脉络;掌握“文景之治”并列举汉武帝大一统的基本史实。

  2. 学会一分为二地全面评价历史人物;

  3.通过谈话法实现师生互动;借助表格归纳法记忆基本史实;利用历史短剧将学习难点简单化。

  4. 体会统一、安定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们维护统一的历史使命感。

  而要完成这些目标,则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汉武帝的大一统

  确立依据:首先,这个重点的设置符合课标要求;其次,本课主要是从政治角度讲述两汉兴衰的基本脉络,时间跨度较大,涉及的史实较多。所以我根据教材内容,本课的教学重点的范围缩小在西汉的兴盛,而汉武帝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则成就了这一兴盛,所以,将汉武帝的大一统作为教学重点是比较恰当的。

  2、难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确立依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汉武帝在思想上加强中央集权,促成大一统的重要措施。而思想方面对于学生们来说是比较难以理解的,加上教材上对这一内容的阐述较为简单,不利于学生们形成全面清晰的认识,因而这一内容是学生们学习的难点,也是教学的难点。

  至于如何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我会在后面的说教学过程中具体说明。

  二、说教法、学法

  (一)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初一学生们

  优势:本课的授课对象是初一第一学期的学生们,这一年龄段的学生们思维较活跃,具有较强的表现欲,会比较积极地与老师进行互动学习。

  不足:刚刚接触历史不久,还没有积累一定的学习经验和学习方法,所以需要老师进行正确的引导。

  根据学生们的学情,我运用了下列的教法、学法

  (二)教法和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谈话法和讲解法,对于重点内容将采用表格归纳法、由学生们表演历史短剧的方式,加上多媒体的'辅助,着重培养学生们的学习主动性和历史思维能力。

  三、说教学过程(1课时)

  (一)导入新课 (3分钟)

  因为学生们是第一次接触“大一统”这个名词,所以我会在进入新课的学习之前向学生们解释清楚“大一统”这个名词的概念,让学生们对本课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明确学习方向。然后我会用语言过渡到新课的学习:那么,汉朝是如何实现大一统的呢?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本课寻找答案。

  这样的导入简单直接,可以让学生们在最短的时间内集中注意力,并且带着疑问有目的地展开新课的学习。

  (二)讲授新课(34分钟)

  1.文景之治(10分钟)

  这一子目的内容比较简单,首先我会让学生们阅读教材,归纳文景之治的背景,即西汉初的社会环境。然后利用这样一个表格,与学生们一同完成对第一子目的学习。这个表格是秦王朝和汉初文景时期统治政策的对比。我将引导学生们回忆前面所学内容并利用本课教材内容完成这一表格。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们复习巩固前两课的内容,还可以在对比中加深对文景之治的认识。另外,表格内容条理清晰,有助于学生们记忆。

  在完成这个表格归纳了文景之治的主要内容后,我会让学生们试着用一句话定义“文景之治”,让学生们提高归纳概括能力的同时对“文景之治”形成明确的概念。

  接着我会用这样一句话过渡到第二子目的学习:汉初文景时期休养生息带来的经济繁荣,为西汉进入强盛时期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也为汉武帝得以实现大一统提供了客观条件。

  2.汉武帝的大一统(17分钟)

  这一子目是本课的教学重点。首先我会让学生们阅读小字部分,回答这一个问题:汉武帝完成大一统的主观因素是什么?——汉武帝年轻有为,善于用人。

  然后让学生们进行小组讨论,在3分钟分别讨论总结出汉武帝在政治思想两大方面所采取的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至于经济方面的措施,将在后面一课独立单独学习,这一点我会向学生们说明。在小组讨论总结出答案后,我会给出我的答案。然后对学生们较难理解的推恩令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进行进一步讲解。

  这样做的好处在于,老师在学生们小组讨论后给出答案,可以让学生们在已经思考总结过的前提下发现自己认识的不足之处,加深理解。老师也可以根据学生们讨论得出的答案有针对性地进行纠正点拨。

  那么,对于推恩令的讲解我将用这样一幅图表,直观清晰,方便学生们理解认识。

  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一内容,我会让学生们表演课前准备好的历史短剧,即由四个学生们分别扮演汉武帝,法家、道家和儒家的代表人物,分别说明自己的主张,由汉武帝选择采用,扮演汉武帝的学生们要说明为什么这么选择。

  然后我会进行小结: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立太学,大力推行儒家教育,是儒家思想成为法定的封建正统思想,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

  利用历史短剧不仅可以重新集中学生们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将教学难点简单化,加上教师的进一步总结,让学生们较轻松地进行理解学习。

  最后,我依旧会用语言过渡到第三子目的学习:汉武帝的大一统,使西汉进入了鼎盛时期。但是,百余年后,西汉逐渐走向了衰亡。重新建立的汉朝,定都在洛阳,历史上称为东汉。

  3. 东汉的统治(7分钟)

  这一子目内容在教材中可以作为自主学习部分,所以我会将其进行简单处理。学生们在阅读全文后,让一名学生们试着对“光武中兴”进行简单定义,还有一名学生们简单向大家讲述东汉的灭亡。这种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三)巩固总结 3分钟

  做好课堂总结有助于学生们理清本课的历史发展线索,也有助于老师重新强调重点和难点。这里我将结合板书引导学生们整理本节课的基本线索。

  (四)课后作业

  写一写:

  俗话说,功过自有后人评,秦始皇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汉武帝在位时,采取一系列措施,形成了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局面,但是秦二世而亡,而汉朝经历了百余年后才走向衰亡,你怎样看待这两位皇帝?

  这一环节的设置是为了对应课标要求“组织讨论,比较秦始皇和汉武帝的历史作用”,因为课时的限制,我将其灵活处理,作为学生们课后自主学习,可以培养学生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初中历史说课稿 8

  一、说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从历史发展阶段来看:从教材的整体布局来看:

  本课是源头。是19世纪70年代世界资本主义大发展的起点,是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的开始,它促使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上了新台阶,还由于列强发展的不平衡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它上承第三章第一次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下启第四章其余四节,形成紧密的内在联系,在本册书中具出突出地位,是历年高考的重点

  2、三维教学目标的确定及依据

  根据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加上对教材和对我校校情、生情、学情的分析,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三个方面: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掌握基础史实,把握历史概念,如“垄断组织”“帝国主义”

  ②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如从历史条件、主要内容、进程、影响等方面来比较第一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异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分组讨论与探究,使每位学生都能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培养学生获取知识能力、参与意识和探究意识。

  ①通过对垄断现象的分析,理解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和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的含义

  ②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激发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

  ③联系晋江实际,懂得“博览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3、重点难点:

  (1)两次工业革命的内在联系和异同点

  (2)垄断组织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大发明学生在初中阶段学过,而两次工业革命的对比和垄断组织这两个问题,理论性较强,都要求学生具备相当的历史思维能力,因此作为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来处理。

  二、说教法、学法的选择及依据

  1、教法与学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我的教学总体构想是“教师搭台,学生唱戏”倡导学生主动学习,乐于探究,改变传统学习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机械学习的现状。“教师搭台”是指我制作网络课件,为学生提供知识脉胳,精心设置由浅入深,由易而难5个问题和配套练习;“学生唱戏”是指让学生分组讨论,合作探究,派代表上台发言和提交作业,并相互评价。在这堂课中,我创设了活动情境,起到的是组织者和引路者的作用,学生才是课堂活动的主角。

  采用的教学方法:网络环境下阶梯设疑法,启发引导式教学法

  学生学习方法:分组讨论法、合作探究学习法

  2、主要依据

  (1)学情分析:

  A、现有知识基础:有关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内容,学生在初中学过,对主要人物及重大发明和事件起因、影响有所了解。课前,我要求学生充分预习,细读课文,完成学案配套练习,编写教材提纲,掌握知识体系,总之,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此外,我校学生在语言表达能力方面较为突出。

  B、学生心理特征:我校学生思想活跃,敢于表现自我,独立性强,具备一定的团结协作的能力,能与学习伙伴合作讨论。但在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上还需改进。

  (2)理论依据: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信息的主动建构者,这种建构不能由他人代替。

  (3)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性和互动性的优势

  资源性:从我组《春秋风》网站“高中历史资源库”栏目获取丰富的学习资源,采用网页与幻灯片相结合的方式,设计制作了大量的图片,展示给学生。

  互动性:借助网络发布教学任务,指导学生分小组自主探究,积极参与讨论。利用网络教学优势,纵横对比,引导学生形成知识网络;在讲练结合、师生交互、生生交互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完成教学目标。

  (4)我校历史组的网络课件制作技术相当成熟,为本课提供了技术保障,我有多次网络教学的经历,也积累了一些经验

  三、说学习程序

  1、学习准备

  (1)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完成“对照比较,检测预习”和“任务驱动,学生探究”两个环节,第二课时完成第3环节“一试身手,巩固知识”。

  (2)课件准备:教师制作网络课件,由导学提纲、知识体系、重点分析、基础训练、视野拓展五部分构成。

  (3)学生分组:选十位同学担任组长,并由组长自己按照5到6人的比例,自行招兵买马,对班上同学进行分组(依据知识水平、表达能力、电脑水平)

  2、学习过程

  首先,介绍课件的结构,点明本课教学的三大环节

  (1)对照比较,检测预习

  学生自行浏览课件中的“导学提纲”和“知识体系”,引导学生回归教材,归纳重大史实,理解重要概念。看看自己掌握了多少基础知识,看看自己的知识体系编写是否完整。

  (2)任务驱动,学生探究

  1、“重点分析”设置适合学生知识和智力水平的五个问题,把教材的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逐个抛出,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派代表上台发言。当回答出现困难或不完整时,我适时进行启发和鼓励;当回答准确无误时,我会给予表扬,同学也报以热烈的掌声,发言者及小组成员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从背景模块(政权条件、资本条件、市场条件、劳动力条件、科技条件)切入,把握第三章和第四章(两次工业革命)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构建知识体系的能力。

  (下面问题的背景文字、图片材料参见教学课件,在此不一一罗列)

  2、如果你是1902年美国博览会的策划者,你要设立几个展区,展出哪些产品,这些产品各有什么特点?

  ———从主要发明模块切入,通过角色体验,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走进历史,体验历史,也使学生对现实社会更加关注。

  3、垄断组织产生的原因?有什么作用?如何评价?

  ———从影响模块切入,全方位把握“垄断组织”这一重要概念。

  4、两次工业革命比较

  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

  背景

  起止时间

  显著标志

  主要工业部门

  特点

  影响

  ———细化课本知识。

  5、想一想,两次工业革命分别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提示:从破坏性和建设性双重作用入手

  ———引导学生进行中外联系,把中国的历史发展进程纳入世界大背景中考察。

  (3)一试身手,巩固知识

  A、学生完成“基础训练”中的七道选择题,利用网上在线测试,对学生学习状况进行实时检测,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效果。

  B、学生分组完成“视野拓展”中的材料问答题,要求学生在留言版上做答(文字录入),并提交答案。通过BBs学生可查看其他小组的答案,上台对其他小组的答案进行点评。最后,我对课堂练习、学生的点评进行简要分析和小结。

  四、教学反思

  反思之一:从学生的反馈情况来看,这种课对他们没有什么大的困难,反而比较喜欢。他们喜欢的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给他们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第二,学习起来更轻松有趣。

  反思之二:从课堂上学生的合作情况来看,他们能够积极参与讨论,实现互动。而且,这种讨论的反映很激烈,一些知识掌握较好的同学发言后,常伴有同学们发自内心的“真棒”的感叹。说明学生之间已经有了共鸣,产生了“欣赏”,在互动中将他人的智慧“据为已有”。在教师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概括出历史特征、总结出历史认识时,大多数同学会边记边点头。在共同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们已有的知识被激活,同时又发现了自己在知识掌握和运用中的不足,这会激励他们“查漏补缺”,增强学习成功的信心。

  反思之三:从教学手段上看,充分利用网络教学互动性特点,教师设置问题,分小组完成,先采取生生互评,学生为了本小组的“荣誉”,积极参与,争先恐后,在争鸣中分辨是非,掌握知识,最后是师生互评,在互动中促进教师对教、学生对学的反思和改进。

  反思之四:听课教师在听课后充分肯定了这堂课,认为我这节课融入了全新的教学理念,创意新颖,是一堂并不多见的好课,有许多亮点值得学习和推广。他们也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探讨

  ①多设置亮问题诸如“如果你是1902年美国博览会的策划者,你要设立几个展区,展出哪些产品,这些产品各有什么特点?”

  ②探究需要较多时间,不可能将所学的知识都用探究方式来获得,如何掌握知识讲授法与问题探究法的“黄金比例”,实现教学效益的最优化。

  初中历史说课稿 9

  一、说教学理念与目标

  (一)有关教学理念结合

  结合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和初一学生的认知特点,本节课我力求用新课程理念来统领全课,本着促进学生发展的基本原则,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力求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旧模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方式的转变,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合作探究,独立思考,团结协作,努力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分析、整合历史资料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评价中,采取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全程评价,充分发挥历史教学评价的功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有关教学目标

  新课程改革将目标指向学生发展的方向,指向以能力和个性为核心的发展。依据《历史课程标准》,结合本课的内容和授课学生的具体情况,本课教学目标分为以下三点:

  1、知识与能力;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知识与能力的目标中,要求使学生了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西域都护的设置、丝绸之路开通后中外交流等基本史实;能够正确识读“张骞通西域路线图”和“丝绸之路示意图”,初步掌握识别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能够正确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关于过程与方法的目标,要求识读“张骞通西域路线图”和“丝绸之路示意图”。通过收集历史资料并处理展示的过程,学习从多种途径获取历史资料并分析、整合历史信息的方法,并初步掌握探究学习的方法。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学法的指导,不仅学会而且会学。

  课堂进程中自始至终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通过对张骞克服困难、不辱使命等内容的学习,培养不畏艰难险阻、勇于开拓的精神和坚强意志;通过丝绸之路开通后东西方频繁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事实,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的桥梁作用;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

  二、说教学内容和过程

  (一)有关教材的内容、地位和作用

  本课是中国古代史内容。即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大一统的秦汉帝国”主题下的第四课,在学习了本单元秦汉时期大一统的国家形成和发展的背景下,迎来了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发展史上第一个高峰。本课将在了解中原王朝与匈奴的和战关系的基础上,学习张骞出使西域及丝绸之路,同时使学生进一步感知秦汉时期的大一统是全国性的多民族统一,各族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取长补短、共同发展,各民族充分发挥其创造性,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秦汉大一统文明,从而加深对本单元主题的深入理解,并为学习下一单元奠定基础。从长远的角度看,这节课对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掌握学法,对学习整个中国古代史乃至世界历史都有深远的影响。所以本课的教学地位重要、意义重大。

  (二)有关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学情,从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我将本课教学重点定为丝绸之路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因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对民族关系的发展和中西方的交往产生了深远影响,丝绸之路成为当时和以后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成为东西方交流的桥梁。从学生角度出发,对于初一学生来说,刚刚接触历史课,对于类似的探究性问题的学习一方面不是很感兴趣,另一方面自身的分析、总结能力有限,所以,更应该在此方面加强锻炼。

  本课的教学难点为张骞出使西域。首先,西域的一部分地区现已属于国外,另一部分属于我国西北地区,学生的地理概念陌生,而且,地名多且生疏,读音书写难度大。同时,张骞出使西域的意义,初一学生分析、总结时也不容易把握准确。所以,将这部分内容定为本课难点。

  (三)有关教学安排

  为达到相应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结合新课标理念,本节课我设计了四个步骤的教学过程。即: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电视剧《大汉天子》中与匈奴战争的片段,并提问质疑,导入新课。用视频片段导入,符合初一学生的认知水平及学习兴趣,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团结协作探求新知”。课前将学生分组并布置每组的探究问题,组织学生查阅有关本课的各方面资料。在第一目“中原王朝与匈奴的和战关系”的学习中,由各组派代表讲述查找到的相关历史故事。在学习“张骞通西域”这一目中,由学生依据地图,介绍张骞出使西域的情况,并组织学生表演历史剧《西域归来》,从而加深对张骞不畏艰难险阻、勇于开拓精神的认识并帮助分析张骞通西域的意义。“丝绸之路”这一目主要通过描绘路线图、展示收集到的西域物品及讨论丝绸之路的作用等活动来完成学习。这一环节的教学也突显了以活动为中心,围绕活动开展学习,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突破了重、难点内容。

  三、“智力闯关小结反馈”,本环节将本课的一些基础知识制作成竞赛题的形式,进行小组抢答、竞赛,对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做一评价。

  四、“深度迁移拓展升华”,最后将本课主题与现今社会相连,让学生充当小导游,带领大家重走丝绸之路,了解今天丝绸之路上的风貌,从而达到知识内化、感受深化,能力强化。本课各环节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学生参与了整个教学过程,并在一种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了历史。

  三、说教法、学法指导

  (一)有关教法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本课的教学中我遵循“导而不牵”、“活而有序”等教学思想。教学中体现了由重“教”到重“学”,重结果到重过程的转变。结合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初一学生的特点,采取探究式教学法以及历史情境教学法、讨论法。这些教学方法的运用,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在合作中探究,在活动中成长的理念,并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及探究学习的能力。

  (二)有关学法指导

  本节课不仅重视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对学生学法的指导,不仅授之以鱼而且授之以渔,不仅学会而且会学。针对初一学生重形象思维、知识体系松散和求知欲强等身心特征,结合本课的重点、难点,这节课的教学形式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以能力为中心。学生参与了整个教学过程,几乎所有的教学内容都是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完成。在本课中我力求教会学生以下方法:

  1、分组合作法:按小组合理分工,完成自己的任务,培养协作精神,在学习过程中,互相学习,增进友谊,同时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收集、整理资料:课前将学生合理分组,布置本组要收集的资料内容,教师指导学生通过书籍、网络等多种途径查找、收集相关的资料并进行整合,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从而锻炼和提高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3、成果展示法:学生通过各种方式展示自己收集到的成果,可增强学生的自信心,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四)有关教学媒体

  这节课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其中有电视剧的视频片段、有动画的历史地图及历史图片等资料,其目的在于将多媒体形象直观的优势与本课教学内容相结合,且符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使学生乐于学习。借助多媒体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帮助学生学习较复杂的张骞通西域及丝绸之路路线图。

  (五)说板书设计

  本节课的板书设计采用了提纲式板书,以本课讲授内容的内在逻辑关系为线索,体现了本课的知识结构,板书层次分明,内容系统,便于学生提纲挈领地掌握知识。

  四、说教学评价

  新课程评价应该把学生作为评价主体,在评价过程中,学生不是一系列评价的消极应付者,而应该是主动参与者。课堂上多边互动的评价能使学生学会自我评价,并能引导学生在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的共同作用下前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多元化评价方法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及教师教学情况。在课堂训练中,学生完成的任务是具有基础性、开放性、综合性、探究性的。在体现任务的基础性、开放性时,主要采用自评、互评;体现综合性、探究性时则以师评为主。这样使学生在课堂中能进行有效的合作、平等的交流。在评价时,我注意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查学生的学习。还通过“学生历史学习观察检测表”(见附表),了解学生在课前及课堂上如何参与活动,在小组讨论中如何与他人合作交流,对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进行评价。自始至终我尊重学生理解和体验的差异,注重运用激励性的语言,有效地控制课堂评价过程使学生体验成功与进步,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激起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不断创新的欲望,促进每个学生的协调发展。

  同时,对于教师自身的教学评价,在整个教学活动中,通过教师对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等情况的观察,获取反馈信息,迅速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和适当的调整。

  初中历史说课稿 10

  一、说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春秋战国的时期是我国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大变革的时期。本课上承《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下启《第8—9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和《第10课 秦王扫六合》,是理解封建制度确立和起步的重要一课。教材已经在第6课介绍了春秋战国的时期在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变动,但是,经济是基础,只有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变革才是最根本的变革,也才会导致春秋战国的时期中华文化出现生机勃勃的缤纷局面,也为秦国最后统一六国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教材首先简要介绍了社会性质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包括铁器、牛耕的推广和水利工程的修筑);生产力的发展使大量荒地被开垦为私田,私田主人改变了剥削方式,封建剥削方式出现;新兴地主阶级产生,他们为争取政治、经济利益,先后在各国掀起变法运动,特别是以商鞅变法为代表的变法运动使各国封建制度得到确立。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春秋战国的时期铁器和牛耕的广泛使用和都江堰水利工程等情况,掌握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通过分析战国的时期农业迅速发展的原因,培养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初步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理论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通过故事讲解、分析比较和小组讨论,让学生掌握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和意义,使学生认识到变法是新兴地主阶级为巩固自身利益而进行的政治改革,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评价变革及历史人物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课前布置学生搜集和整理相关历史图片、视频,或者指导学生制作简单的flash动画、课件的展示,使学生直观感受到铁器、牛耕的推广和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修筑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性(特别是铁器的广泛应用的意义);通过“立木为信”、“舌战群臣”等角色扮演,和“商鞅变法使秦国强大,最后自己却被秦国以‘谋反罪’车裂而死,他为变法献身值不值?”进行课堂辩论等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资料的查找、筛选、归类和分析、讨论、比较等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及合作学习的精神。

  (3)情感态度价值观:

  生产工具的改进、农业技术和农业科学的领先地位、闻名世界的都江堰,说明我国古代经济、技术都处于世界先进行列,也说明我国劳动人民有着高度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感,从而也加深对当前我国改革开放事业推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生活方面的认识。

  通过对都江堰防洪灌溉工程的学习,倡导科学利用自然资源的观念。强调只要利用得当,就可以化害为利,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科学用水等环保意识。

  通过学习商鞅变法,激励学生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勇于实践,并理解改革是需要勇气和毅力的,并不都是一帆风顺的。

  3、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各国的变法运动,是春秋战国以来,封建制代替奴隶制的社会变革的最集中反映。变法运动最大的历史作用,在于促进了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效果最显著,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本课的难点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一个新的社会制度的产生,是一个复杂的演变过程,它是社会本质的变化。初中学生对这样的历史转变感到很抽象,理解有些困难。教材只交待了地主阶级的统治代替了奴隶主贵族的统治,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封建社会形成了。

  二、说学生情况分析:

  1、有利因素:

  本课面对的是七年级

  1、有利因素:

  本课面对的是七年级学生。这个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乐于表现、求知欲望强烈,对事物充满了好奇,有主动学习的愿望。这样便于老师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及知识结构出发,通过较多图片、小故事、小常识等资料入手,抽丝拨茧,逐层深入,使学生在学习和探究过程中有所收获。而且,厦门市区的中学生普遍能够熟练使用网络来搜集和整理资料,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这样便于老师提前布置课前预习。

  2、不利因素:

  七年级学生经过只有一个月的中学历史课程学习,还没有形成比较规范、有效的历史学习能力和方法。而且知识积累有限,对理性的知识较难领会,但同时又存在着看问题重表象、轻本质等特点。

  三、说教学设计思想:

  在历史教学中,《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应该“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问题的空间;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进而使学生学会辨证地观察、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加深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世界的了解,从历史中吸取智慧,养成现代公民应该具备的人文素养。”

  学生历史知识积累较少,要掌握较抽象的历史概念,就必须运用浅化机制,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教学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逐渐培养起他们的学习历史的兴趣。

  四、说教学程序:

  1、导入新课

  通过指导学生回忆上一节课春秋战国的时期诸侯争霸及兼并战争的基本情况(出示战国时代几次主要战争发生地的示意图),请学生简单讲述三次战争(特别是长平之战)的交战双方及结果。然后设疑:为什么秦国由西部一个不起眼的小国却能成为最强大的国家,乃至打败东方六国,最后统一全国?

  秦国能够抓住时代跳动的脉搏,在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中注重发展社会生产力,并进行政治变革,达到了“国富兵强”的目的。从而我导入了新课:

  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板书】

  2、讲授新课

  一、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板书】

  首先,通过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广泛使用使学生感受生产力发展的两个具体表现。为了便于学生理解,需要使用图片展示、分析、比较、数据说明等形式来说明铁器相对木器、石器、骨器、青铜器等来说进步许多,而牛耕相对与人力来说学生容易理解的多,通过课后小男孩掌握牛的脾气这个故事来说明那时候人类已经可以支配牛为自己服务了。

  讲述了生产力的发展这个时代变革的决定因素以后,再重点讲述秦国发展强大的两个关键因素:经济上兴修了都江堰水利工程、政治上任用商鞅进行大刀阔斧的变法。

  二、著名的都江堰【板书】

  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人类水利过程史上的不朽杰作,至今还在造福人类。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它的构造原理,可以通过录像展播或者图片展示等形式直观而形象的进行辅助教学,以此来说明都江堰的修建为秦国的强大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后盾。同时,通过李冰父子修堰的感人事迹和后人对他们的敬仰来对学生进行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导和教育。

  三、商鞅变法【板书】

  在讲述“商鞅变法”这个内容的时候,我通过“生产力的提高――大量荒地被开垦――私田出现――出现封建剥削方式――劳动者交出大部分产品,保留一部分产品――封建地主和封建农民产生”这样的过程讲解,来说明新兴的地主阶级为了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先后在各国掀起了变法运动。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彻底,效果最为显著。商鞅变法的三个主要内容需要教师通过图片展示、分析讲解等方式来说明这次变法使秦国实现了“国富兵强”的目的,从而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封建制度,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3、巩固小结

  东周(春秋战国)是奴隶社会的瓦解和封建社会的形成的时期,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先进生产工具(铁器、耕牛)的广泛使用和水利工程的修建促使土地私有化的出现,各国争相变法以实现向封建社会的过渡,谁的变法最彻底,谁就可以成为最强的国家。

  秦国通过较为彻底的商鞅变法,发展生产,加强軍队战斗力和中央集权,迅速进入封建社会并强大起来,为后世秦始皇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4、思维拓展

  让学生思考“商鞅变法使秦国强大起来,可是,他后来死与自己亲自制订的酷刑,他的死到底值不值?有什么启发?”教师从“对国家”和“对个人”两个方面的影响对学生进行启发和诱导,教育学生要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牺牲或者挫折有时候很难避免。一场变革的成功或失败,不在于实施变法的人的生与死,而在于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变革是曲折的,充满阻力的,但历史要向前发展就必须变革。青年一代必须从小就树立勇于变革、积极实践的精神,才能与时俱进,顺应这个变革的时代,成为时代的弄潮儿!

  五、教学设计反思:

  1、设计中要注意前后联系,指导学生把“春秋战国的时期”和“大变革的时代”联系起来进行分析,认识到封建社会取代奴隶社会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2、引导学生对李冰、商鞅等历史人物进行评价的时候,应结合他们各自的活动和时代的需要来评价他们的功与过。特别是通过对商鞅变法的内容和变法作用的分析,让学生认识到:改革求发展,改革求进步,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时代进步的需要,甚至有时候还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初中历史说课稿 11

  一、说教材

  本套教材的编排充分体现了现代化史观、整体史观和文明史观的特点。本课主要讲述的是从战争到民国时期,随着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步步深入,中国由传统社会 逐渐向近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社会生活领域发生变化的一些情况。这种叙述体现了整体史观和文明史观。本课内容又与新中国成立后人们的社会生活的变化紧密相 关。所以本课占有承上启下的总结性地位。

  二、说目标

  在反复阅读教材、认真钻研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简称“课标”)和《宜宾市初中毕业会考与高中招生考试说明》的基础上,我将教学目标设置如下:

  1、知识目标:

  (1)知道轮船、火车、电报、照相和电影等在中国出现的史实。

  (2)以《申报》、商务印书馆等为例,了解大众传媒对近代社会生活的影响。

  (3)了解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

  2、能力目标:

  通过中国近代社会生活与古代社会生活的比较,使学生学会运用发展的观点和历史纵向比较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西方社会工业文明的传入使中国的社会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这些变化客观上顺应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是一种历史的进步,但这些变化是以我们中华民族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灾难深渊为代价的,进一步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发展观和社会进步观。

  三、说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在社会的转型期,交通和通讯工具的改变是社会进步特别是物质文明进步的标志性产物,影响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具有社会发展的前瞻性,有力的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而大众传播媒体的变化主要是精神文明进步的产物,与物质文明相辅相成,也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所以本课的重点确定为:新式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出现,文化生活的变迁,社会习俗的变化。

  2、教学难点:

  从文明史观来分析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原因和评价,需要对政治史的基本知识较准确的掌握,对学生的归纳分析能力要求较高,所以本课的难点确定为:近代社会生活发生变化的特点、原因、评价。

  四、说教法、学法

  采用多媒体演示法,给学生以直观的历史感受;情境教学法,创设新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合作探究法,通过学生分组讨论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及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注重其学习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学习历史,培养其发现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养成探究式学习的习惯。所以,本课采用的学法有:比较法、讨论法、归纳法。

  五、说教学过程

  新课标呼唤的教学过程是 “依赖主体的不断活动”而构建认知的过程,整个过程强调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努力使每个学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有效的、科学的课堂活动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为了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我将本课设计为“为拍摄电影做准备工作”的活动课,对教学过程进行了以下的设计:

  1、导入新课:(约2分钟)

  为了在极短的时间内将学生分散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学上,我选取学生感兴趣的“电影”为话题导入新课。导语为:“同学们喜欢看电影吗?”在得到学生肯定的回答之后,我进一步提问:“你知道为了拍出一部高质量的影片,需要哪些人的努力工作吗?”问题提出后,让学生畅所欲言,学生可能会想到导演、演员、编剧、监制、灯光师、化妆师、剧务、制片人等等。这样学生的精力立即集中到了课堂上。

  2、讲授新课:(约15分钟)

  在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之后,我紧接着提出本节课的设想:“我们班准备拍摄一部反映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电影。今天,就由同学们来担当导演和剧组人员。全班分成4组,分别从交通、通讯、文化生活、社会习俗等四个方面来为本片的拍摄作一些准备工作。”

  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相关问题的讨论,并请其将新旧事物进行对比,这一过程可以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接着,每组派两名学生,其中一人介绍近代之前的社会生活某个方面的情形,另一人则介绍近代以来该方面出现的新变化,其他人可以及时进行补充或者纠正,教师则用多媒体课件适时地加以演示。这样,学生的身心都融入课堂,学习的积极性高涨。通过师生互动、讨论,我们已将我国近代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变化一一指出。如下:

  第一组:交通工具

  ——近代之前有:马车、木船、轿子等。

  近代有:火车、轮船、汽车、电车、飞机。

  在此,我请所有学生思考新式交通工具与中国传统交通工具在动力方面的区别是什么。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可以得出结论:新式交通工具主要以蒸汽机或内燃机、电力为动力,而中国传统交通工具主要靠畜力、水力、风力、人力等自然力。这样,学生就明白为何西方文明刚传入中国时,中国人 “无不充满好奇”了。

  第二组:通讯工具

  ——近代之前:喇叭、击鼓传声、烽火台、驿站、信号旗、信鸽、灯塔等。

  近代有:电报、电话、邮政。

  在此,教师请学生举例说明新式通讯方式有何优点,使学生明白这样的变化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是历史的进步,以培养其社会进步观。

  第三组:文化生活

  ——近代之前有:画像、舞台剧、皮影戏等。

  近代有:照相、电影、近代报刊、书籍出版业。

  在此处,我以《申报》不同版面的内容为例,请学生评价近代报刊起到的作用,以培养其分析问题的能力。

  为了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使其感受到历史其实就在自己身边,在介绍近代书籍出版业时,我展示了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的图片,因为这是学生必备的工具书。

  第四组:社会习俗

  ——由于该方面的变化主要发生在辛亥革命之后,故将社会习俗进行对比的时间界限划为“辛亥革命”前后,与前三组有所不同。

  辛亥革命之前:男人留辫子、长袍马褂、跪拜礼、女子缠足等。

  辛亥革命之后:剪辫、易服、改称呼、变礼仪等。

  在第四小组的学生介绍社会习俗的变化之后,教师展示一些众所周知的明星(如张国立、王刚、陆毅等)在影视作品中的相关照片。我又介绍了中山装的内涵、“三寸金莲”的来历。明星、故事这两大元素将所有学生的情绪都调动起来,也将本节课推向高潮。

  为了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我设计了“火眼金睛”环节,请学生为剧本纠错,剧本如下:“1921年的元旦,我在电影院看电影,电影的声音很大。突然有人进来说,从南京来电报了,中华民国成立了,我们快把辫子剪掉吧,于是,我很快去做了,还照了一张照片做留恋,然后我坐火车去了南京,见到了孙中山,他说:“你见到了本总统还不下跪?”

  最后我鼓励大家:“相信我们一定能拍出高质量的电影”。以此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培养其实践能力。

  3、合作探究:(约10分钟)

  (1)近代中国的社会生活变化有什么特点?

  我采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归纳出变化的特点。“同学们,你有没有注意到马车、灯塔、信号旗、舞台剧等一些近代之前的事物到近代乃至现在依然存在?这说明了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什么特点?”“中山装的来历又说明了什么特点呢?”在学生们讨论回答之后,我总结其特点为:中西并存、土洋结合。

  (2)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我采用讲解法突破此教学难点,火车、轮船是工业革命的产物;有线电报、电话、照相和电影等则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这些变化都是随着列强对中国的不断侵略而出现的;而社会习俗的变化主要是在1911年辛亥革命之后出现的。

  变化的原因为:

  ①西方工业文明的传入(两次工业革命的科技发明)

  ②辛亥革命的冲击。

  (3)如何评价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

  学生通过对中国近代之前和近代社会生活进行比较,可以总结出这些变化代表了社会进步的方向,这是其进步性。为了让学生认识到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局限性,我节选了老舍先生《茶馆》的一段文字:

  宋恩子:“民国好几年了,怎么还请安?你们不会鞠躬吗?

  崔久峰:“做过国会议员,那真是造孽呀!革命有什么用呢,不过自误误人而已!”

  通过简短的两句话及课本内容,学生很快就归纳出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局限性——变化是有限的,很多变化只是出现在大城市中,广大农村变化没有这么大。传统的习惯势力是很难在短时间内完全改变的。

  最后,教师指出对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评价为:

  ①变化有限,且以中华民族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灾难深渊为代价

  ②这些变化却代表了社会进步的方向。

  本探究题目可以培养学生全面、客观地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4、课堂总结:(约5分钟)

  结合板书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课所学的知识,再次指出重难点,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板书设计为结构式,目的在于力求思路清晰,使板书成为学生学习的一种有效工具。

  5、课堂练习(8分钟)

  六、说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我根据八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认知规律,采用直观教学和讨论探究的教学方法,将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结合起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中提高自己的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最后,让我们一起走进初中历史新课程,一起有效地实施历史新课程!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初中历史说课稿 12

  一、说教材分析

  1、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

  本节课介绍的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洋务运动。中国地大物博,物产丰盈,在历史上曾经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隆盛时代。可是到近代,却饱受屈辱,在屈辱中的清统治阶级为了拯救没落的封建统治而掀起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这场运动持续了几十年,它层层递进、由表及里、逐渐深入,使中国由经济变革发展到改变封建统治的政治变革。因此洋务运动在近代化的历程上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本章知识点包括:洋务派的产生;洋务运动的内容;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3、教学目标

  ⑴识记和理解

  理解洋务运动兴起的原因和目的,记住洋务派主要代表人物的姓名和洋务运动的起止时间,了解洋务运动的内容,掌握洋务运动中兴办的主要企业,说出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作用。

  ⑵能力与方法

  通过分析洋务运动发生的原因及其目的,培养学生从已学过的知识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充分利用有关信息对有关问题进行分析、论证的能力;通过组织课堂辩论,评价洋务运动的历史地位,培养学生将历史事件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评论的能力和训练学生创新思维、敏捷答辩的能力。

  ⑶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洋务运动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世界走向中国、中国开始融入世界的近代化进程,树立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化”意识;评价、辩论洋务运动的历史地位,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念、科学价值观念、人文价值观念和人类价值观念,帮助学生吸取洋务运动留下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4、教材的重点、难点

  重点:洋务派创办的军用和民用工业,评价洋务运动的历史地位。

  难点: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二、说教法设计

  为了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高效率地实现教学目标,我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在启发式教学原则的指导下,运用多媒体,采用创设情景法,直观演示法、整体教学法,诱思导学法等教学方法。

  三、说学法指导

  根据初中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敏捷的实际情况,我让学生大胆参与课堂教学,指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法、发现法、历史联系法和合作学习等学习方法,从材料中获取有效的历史信息,深化对教材的整体认识,把握洋务运动发展的内在联系和洋务运动的巨大历史作用,并提倡学生与教师互动,使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融为一体,从而达到“学而思,思而疑,疑后悟”的目的。

  四、说教学流程

  1、设计理念

  鉴于对《新课标》的理解,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高度尊重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能力和特长。我在教学中精选了教学内容,设计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问题的空间,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通过历史学习,汲取智慧,提高人文素养,应对新世纪的挑战。

  2、教学过程

  在整个新课教学中,我以“自主学习、实践、创新”为主线,对本课教学环节作如下构想和设计:

  [引入新课]

  在新课的引入中,我注意运用启发式教学:先创设一个重回洋务运动的历史现场,新颖别致的动画片不但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针对这个动画片我巧妙设问:“片中的曾国藩是什么时代的伟人?与他同一时代的人物还有那些?”学生回答后进一步指出:“以曾国藩为代表的清朝统治阶级中的有识之士,在屈辱中掀开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洋务运动”自然导入了本课主题。

  [新课讲授]

  1)洋务派的产生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需要教,教师不但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教给学生思维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在本章内容的第一个子目的学习中,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新课标的理念,我先采用情景教学法和问题教学法,给学生放一段录象,然后根据录象内容和教材的内容,设计出如下问题:结合课本知识谈谈洋务派是在什么形势下产生的.?他们的代表人物有那些?他们推动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什么?如果你处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你会怎样做?通过情境再现,学生从历史场景中吸取信息,然后联系所学知识发挥想像,畅所欲言,既能深刻地理解历史现象,又能培养丰富的想象力。在学生回答后教师展示一则材料“购买外洋器物,……尤其属名正言顺……可以剿发捻,勤远略”来总结洋务运动的原因和目的。进一步指出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统治阶级内部才掀起了洋务运动,开始创办军事工业。自然过渡到第二个子目录——洋务运动的内容。

  2)洋务运动的内容

  在第二个子目录的教学中,主要是讲述洋务运动中产生的企业,我根据课标和教学目标的要求,我采用有利于加强学生记忆的直观演示法。首先向学生一一展示洋务派创办的军事企业和创立者,让学生直观,形象的了解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加深学生的印象和记忆。在学生认识了洋务派的军事工业后,我设计了问题“洋务派前期创办的企业主要集中在军事工业,说明了洋务派是以什么为旗号?”在学生回答后,教师

  进一步指出,随着洋务运动的深入发展,这些军事工业都面临着资金短缺,人才匮乏的窘况。然后我根据这个窘况提问:假如你是洋务派大员,你打算怎样解决这种问题?过渡到洋务运动第二阶段的内容。在学生思考回答的基础上展示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和创建的海军图片。要求学生从所给的信息中,归纳总结出洋务运动不同时期的不同内容,并探索不同时期的内容之间的相互联系。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和推理能力。最后指出洋务派在后期创办的企业主要集中在民用工业说明洋务派的旗号发生了变化:由“自强”发展为“自强和求富”并存。

  3)洋务运动的影响

  对于洋务运动的影响,我采取情景教学法、诱思导学法和启发式教学法等三种教学法并用的方式来处理。首先我通过关于洋务运动的影响的录象再现历史场景,让学生从中获取有关洋务运动的影响的历史信息。然后我通过设计问题:“洋务运动为什么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假如你是一个资本家,面对洋务企业的刺激,你会采取什么行动?你采取的行动会有什么作用?”一步步诱导和启发学生深入理解洋务运动给中国带来的影响,培养学生从已学过的知识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充分利用有关信息对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进行分析、论证的能力。最后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一步追问,我们应从这场运动中吸取什么教训?通过这个问题使学生树立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化”意识和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念、科学价值观念、人文价值观念及人类价值观念。

  [小结]

  深入学习后,为了体现各部分知识之间的紧密联系,我安排了回顾全文这一重要的教学环节,将教学回到整体,师生根据整课板书总结全文,构筑本课的主体知识结构,培养学生梳理知识的能力。

  [知识巩固与思维拓展]

  为拓展思维,学以致用,在教学任务基本完成之后,我再提出两个探究性课题,要求学生讨论“。

  1、洋务派认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你对这种看法有什么评价?

  2、我国现在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正在大力引进外资和向西方学习,请结合洋务运动的影响,谈谈你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建议。”学生的思维碰撞,相互启发,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初中历史说课稿 13

  一、本课地位:

  我说课的内容是七年级上册的第13课《秦帝国的兴亡》。课本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

  1、“秦王扫六合”

  2、陈胜吴广起义

  3、秦汉战争(自学内容)。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朝代。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将中国历史推向一个新的阶段。它存在的时间虽短,但对后世影响深远。所以本课在整个中国古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根据新课改的理念和学习的需要,我对内容作了一些调整和拓展。以“秦王扫六合”作为本节课的主线,增加了对秦朝的短暂的存亡的探讨,以史为鉴,谈对当今的启示教训。而这些也正是我们历史教学的最终目标,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受到历史的熏陶,为现实服务。

  二、学生情况分析:

  在网络迅速发展的今天,学生已经能够运用网络,而且他们对新事物也比较感兴趣,对一些社会热点问题也会给予一定的关注。但初一学生知识的积累还较少,同时对国家兴亡的概念还比较模糊。

  三、本课目标:

  根据以上情况和大纲的要求,对本课我确定了如下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秦兼并六国和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

  (2)认识陈胜吴广起义。

  2、能力目标:

  (1)通过网络的自主学习使学生学会查找资料,搜集信息的方法及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习服务的技能。通过探究式的合作学习,使学生学会交流,培养学生乐于同他人合作的意识。

  (2)培养学生通过认识秦朝的文物古迹来分析秦朝在中国历史中的作用,同时总结秦朝在统治国家中有哪些经验教训。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秦统一的历史意义,认识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开创了我国历史的新局面,对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四、本课重点:

  由于初一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积累程度的限制,对理性的知识较难领会,所以本课的重点是通过一系列的历史事实如何让学生认识秦兼并六国的意义和对后世的影响。

  五、本课难点:

  秦为什么能统一中国。在各个诸侯国中,最初秦国并不是最强的,但它后来为什么能统一中国,这是学生较难理解的。

  六、教学方法设计:(展示课件首页)

  根据要求和新课改的理念,我把本节课设计成网络探究课的形式,这是目前采用较多的一种课堂的形式。在网络逐渐普及的时代,信息更为广泛,老师已经不再是知识的唯一传授者,学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得信息,如何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当中最大限度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学会学习,提高兴趣应当是我们教学当中充分考虑的问题。本节课通过网络平台,学生自学、搜集资料、讨论、动手等多种方式可以取得较好效果。

  七、说学法:

  在本课教学中应着重培养学生的两种能力:第一是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讨论教材的课内思考题来实现:第二是通过识图绘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八、教学目标的实现:(结合课件)

  下面我就结合具体教学过程设计说明一下是如何实现教学目标的。(展示课件)

  1、复习导入:通过提问“战国七雄“是哪七个诸侯国,并要求在事先准备好的战国形势图上填出七国的.名字,然后指出是秦统一了六国,引入新课。

  2、“秦王扫六合”,此目内容既是重点,同时也是难点,所以应当花较多时间来探讨。这里主要从秦朝统一的历史背景、完成统一过程、秦朝的建立以及对中国发展的作用四个方面层层深入进行。

  秦朝统一的历史背景,由学生回顾第二单元的内容,在讨论的基础上,我可以适时的进行引导。主要原因包括统一成为大势所趋,商鞅变法增强秦国国力以及长平之战后六国无力抵抗强秦的进攻等。

  完成统一的过程,这个子内容比较简单,通过多媒体的演示,使学生一目了然。涉及到成语“纸上谈兵”,可以由学生进行讲述或扮演,可以提高兴趣。

  秦朝的建立及其疆域范围,我不仅仅是通过老师的演示,而是要求几个同学到黑板上大概绘制,然后展示评比,可以弥补初一学生历史地理概念模糊的不足,同时增强动手能力。

  秦朝的统一,对中国历史发展有什么作用?安排学生分组讨论。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白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朝的统一是人民的要求。战争对生产力的破坏是极大的,统一可以是人民安心生产,生活也相对安定。

  3、陈胜吴广起义。

  首先通过对学生收集的图片“兵马俑”、“万里长城”、“阿房宫”等名胜古迹,从另一个角度反映秦朝的赋税沉重徭役繁多,从而最终爆发了历史上第一场农民起义——陈胜吴广起义。

  其次起义过程,简单介绍一下“大泽乡起义”以及起义军的路线和最后的失败。涉及成语“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最后总结一下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战争的意义,应着重强调其首创精神。

  4、楚汉战争。

  楚汉战争在教材中属小字内容,只需引导学生了解战争双方以及结果即可。在讲述巨鹿之战和楚汉战争时,简介“破釜沉舟“”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四面楚歌“等成语典故的来源。

  5、练习巩固: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是()

  A、夏朝

  B、西周

  C、商朝

  D、秦朝

  想一想:秦为什么能统一中国?秦的统一对中国历史发展有什么作用?

  九、板书设计:

  一、“秦王扫六合”

  a) 秦统一的历史背景

  b) 秦统一的经过和秦朝的建立(公元前221年)

  c) 秦统一的历史意义

  二、陈胜吴广起义:

  (1)起义的原因

  (2)简单的经过(公元前209年)

  (3)项羽刘邦领导:

  A、巨鹿之战

  B、秦朝的灭亡

  三、楚汉战争:(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

  (1)性质:争夺帝位

  (2)结果: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最后,我再说明一下我的课件的设计思想。(结合课件简单说明)

  以上就是我对本节课的分析和安排,请各位老师指教。谢谢!

  初中历史说课稿 14

  一、说教材分析:

  《美国内战》一课在继《美国独立战争》之后,介绍了独立后的美国领土的扩张,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及其激化,内战爆发概况及其结果。其中领土扩张和内战是重点,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问题是难点。基于当今历史课程改革的要求,我考虑采用以下教学程序及方式处理本课教材。

  二、说教学流程:

  1、导入

  忆

  通过屏幕展示有关《美国独立战争》的图片,让学生观察,提出问题,在提问回忆的基础上,老师再继续追问,设置探究的问题情景,导入新课,这样通过旧的知识提出新的问题,既能让学生接受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2、探究

  ①读、探、议

  让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并思考导入时提出的探究问题,即:独立后的美国在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中还存在着什么内部障碍?然后小组讨论,再让学生发言,交流讨论结果。通过该环节,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分析归纳,获取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读全文,找障碍,这对基础较差的学生可能有一定的难度,因为书上没有明确的指出障碍是什么?这是要靠通过读全文,分析全文内容后才能得出结论的,这时安排小组讨论,既可以打破读书时沉闷的课堂气氛,更能加强学生的合件能力,如果学生的回答不是很好,老师可适当引导,帮助学生分析出独立的美国还存在着领土狭小,南北矛盾等障碍,培养学生从整体上去把握教材的能力。

  ②看

  为了帮助学生弄清美国独立后领

  土扩张的方式和方向,教材上只有静面的图,我通过屏幕动画显示领土扩张的过程,让学生在观察中自己总结出扩张的方式和方向,以加深学生的印象。

  ③评

  关于"西进运动"的影响书上是通过小字和"血泪之路"的图出现的,但这个问题不能省略,我通过设计巧妙的过渡问题:"大批移民带着家产到荒漠的西部去干什么?是去旅游吗?quot;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去谈西进运动的影响,学生的答案是多种的,只要说得有理老师应给予肯定,鼓励学生多思考,积极发言,最后通过图片、屏幕显示,老师小结,引导学生提高全面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并升华学生痛恨侵略的情感,为后面"升华"中的"对比"作铺垫。

  ④析、练南北矛盾及内战爆发是全课的重难点,让学生细读本目、讨论分析南北存在着哪些矛盾问题─→学生发言,找出矛盾问题─→

  根据学生的发言引导学生分析内战爆发的原因。

  屏幕显示分析过程,再展示有趣的漫画,让学生通过分析漫画内容,加深对领土扩张,南北矛盾及内战爆发的关系的理解,提高分析问题、语言表达及知识迁移的能力。对于内战过程及意义比较简单,通过设问,让学生在问题中了解内战过程,与课前导入问题相呼应。

  3、升华(逐步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

  ①学

  教材中对林肯的评价有正楷字部分、小字部分,课后有练习,再引导学生分析完内战的意文后,提出过渡问题(略),让学生通过对林肯的评价,认识到林肯一生的贡献及可贵的品质,不仅会受到美国人民的尊敬和爱戴,我们也应该学习他的优良品质。屏幕显示林肯像及马克思对林肯的评价,使学生在伟人的评价中使情感得到升华。

  ②结屏幕显示押韵的本节课内容的小结,让学生在乐趣中巩固已学知识,也学会一种学习方法(如时间足够,可让学生分析小结所包含的内容)。

  ③比、评

  屏幕显示美国"西进运动"及中国"西部大开发"的图片,播放优美的反映我国西部大开发的录相片断及关于西部大开发讲话的内容要点,让学生通过看图片、资料、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将美国的"西进运动"与我国的"西部大开发"进行对比。谈一谈自己的感想,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在畅谈中体验教材与生活、课外与课内、自己与社会是紧密相联的,提高学生演泽知识、以使鉴今的能力,引导学生挖掘历史学科中的内涵,内化良好的情感品质,并上升为学好历史的情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老师对学生的答案只启发不评价,以免来束缚学生的思维,不等结果如何学生能讨论、能思考、能发言就是收获。最后鼓励学生要关注与参与生活,为祖国的建设而努力学习,在学生畅谈、课堂气氛的高潮中结束本节课,让学生有一种学有余味,恋恋不舍的感觉。

  三、说教学意图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通过以上各环节,设置一连串的问题,情景以及巧妙的过渡,有目的的启发诱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地去探究,做到"读、看、听、想、议、说、记"。注重学法指导,学生各种能力的提高,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以致用、学能致用、学能创新。重视教学过程的参与性、探究性,使学生在主动探究中体验学习的快乐,成功的享受。

  初中历史说课稿 15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大一统的汉朝》,它选自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的第三课时。

  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三大板块进行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本课作为本单元的第三课时,是由秦王朝的学习转到汉朝的学习的过渡课,属于概括性的篇章,向学生梳理了汉朝兴衰的基本脉络。西汉的汉武帝的时期,不仅是西汉强盛的一个顶点,也是中国封建的时期的第一个鼎盛局面。它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本课的内容在中国古代史的学习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

  课标要求:

  内容标准:列举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史实,评价汉武帝。

  活动建议:组织讨论,比较秦始皇和汉武帝的历史作用。

  那么根据教材内容和课标要求,我的教学三维目标制定为如下内容:

  (二)教学目标

  1、 了解两汉兴衰的基本脉络;掌握“文景之治”并列举汉武帝大一统的基本史实。

  2、 学会一分为二地全面评价历史人物;

  3、通过谈话法实现师生互动;借助表格归纳法记忆基本史实;利用历史短剧将学习难点简单化。

  4、 体会统一、安定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维护统一的历史使命感。

  而要完成这些目标,则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汉武帝的大一统

  确立依据:首先,这个重点的设置符合课标要求;其次,本课主要是从政治角度讲述两汉兴衰的基本脉络,时间跨度较大,涉及的史实较多。所以我根据教材内容,本课的教学重点的范围缩小在西汉的兴盛,而汉武帝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则成就了这一兴盛,所以,将汉武帝的大一统作为教学重点是比较恰当的初中历史说课稿:《大一统的汉朝》初中历史说课稿:《大一统的汉朝》。

  2、难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确立依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汉武帝在思想上加强中央集权,促成大一统的重要措施。而思想方面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难以理解的,加上教材上对这一内容的阐述较为简单,不利于学生形成全面清晰的认识,因而这一内容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也是教学的难点。

  至于如何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我会在后面的说教学过程中具体说明。

  二、说教法、学法

  (一)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初一学生

  优势:本课的授课对象是初一第一学期的学生,这一年龄段的学生思维较活跃,具有较强的表现欲,会比较积极地与老师进行互动学习。

  不足:刚刚接触历史不久,还没有积累一定的学习经验和学习方法,所以需要老师进行正确的引导。

  根据学生的学情,我运用了下列的教法、学法

  (二)教法和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谈话法和讲解法,对于重点内容将采用表格归纳法、由学生表演历史短剧的方式,加上多媒体的辅助,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历史思维能力。

  三、说教学过程(1课时)

  (一)导入新课 (3分钟)

  因为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大一统”这个名词,所以我会在进入新课的学习之前向学生解释清楚“大一统”这个名词的概念,让学生对本课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明确学习方向。然后我会用语言过渡到新课的学习:那么,汉朝是如何实现大一统的呢?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本课寻找答案。

  这样的导入简单直接,可以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集中注意力,并且带着疑问有目的地展开新课的学习。

  (二)讲授新课(34分钟)

  1、文景之治(10分钟)

  这一子目的内容比较简单,首先我会让学生阅读教材,归纳文景之治的背景,即西汉初的社会环境。然后利用这样一个表格,与学生一同完成对第一子目的学习。这个表格是秦王朝和汉初文景的时期统治政策的对比。我将引导学生回忆前面所学内容并利用本课教材内容完成这一表格。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复习巩固前两课的内容,还可以在对比中加深对文景之治的认识。另外,表格内容条理清晰,有助于学生记忆。

  在完成这个表格归纳了文景之治的主要内容后,我会让学生试着用一句话定义“文景之治”,让学生提高归纳概括能力的同时对“文景之治”形成明确的概念。

  接着我会用这样一句话过渡到第二子目的学习:汉初文景的.时期休养生息带来的经济繁荣,为西汉进入强盛的时期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也为汉武帝得以实现大一统提供了客观条件。

  2、汉武帝的大一统(17分钟)

  这一子目是本课的教学重点。首先我会让学生阅读小字部分,回答这一个问题:汉武帝完成大一统的主观因素是什么?――汉武帝年轻有为,善于用人。

  然后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在3分钟分别讨论总结出汉武帝在政治思想两大方面所采取的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至于经济方面的措施,将在后面一课独立单独学习,这一点我会向学生说明。在小组讨论总结出答案后,我会给出我的答案初中历史说课稿:《大一统的汉朝》教学反思。然后对学生较难理解的推恩令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进行进一步讲解。

  这样做的好处在于,老师在学生小组讨论后给出答案,可以让学生在已经思考总结过的前提下发现自己认识的不足之处,加深理解

  老师也可以根据学生讨论得出的答案有针对性地进行纠正点拨。

  那么,对于推恩令的讲解我将用这样一幅图表,直观清晰,方便学生理解认识。

  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一内容,我会让学生表演课前准备好的历史短剧,即由四个学生分别扮演汉武帝,法家、道家和儒家的代表人物,分别说明自己的主张,由汉武帝选择采用,扮演汉武帝的学生要说明为什么这么选择。

  然后我会进行小结: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立太学,大力推行儒家教育,是儒家思想成为法定的封建正统思想,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

  利用历史短剧不仅可以重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将教学难点简单化,加上教师的进一步总结,让学生较轻松地进行理解学习。

  初中历史说课稿 16

  一、说教材

  过渡语:教材是联系和学生之间的桥梁,首先我来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

  本课是部编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2课的内容,主要介绍了6世纪前的日本、大化改新、武士和武士集团这三部分的内容。学好本课,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日本通过大化改新进入封建社会的史实,认识改革创新可以推动社会的进步。

  二、说学情

  过渡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要对学情有所把握。

  九年级的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在不断发展,对历史的兴趣和积极性比较高。但是辩证的看待问题仍有难度,因此在授课过程中要采取有趣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思辨能力的发展。

  三、说教学目标

  过渡语:根据新课标对本课的要求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道6世纪前日本的状况,掌握大化改新的内容及影响,能够说出武士集团发展的概况。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讨论,认识大化改新的影响,提高归纳总结和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日本根据本国国情进行改革的基本史实,树立开放进取的变革精神。

  四、说教学重难点

  过渡语:基于以上的分析,我确立的重难点如下。

  【重点】

  大化改新的概况及影响。

  【难点】

  武士集团的形成过程。

  五、说教法学法

  过渡: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基于此,我将采用问答法、情景创设法、小组讨论法、史料分析法等。

  六、说教学过程

  过渡语:接下来,我会具体谈谈这堂课的教学过程,这也是我本次说课最为核心的部分。

  环节一:导入新课

  过渡语:好的导入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我采取了图片导入法。

  我会出示电影《妖猫传》的片段,并强调这部电影的主要线索就是探寻杨贵妃之死的谜团,引导学生思考:探秘时有个重要人物是来自日本的僧人名叫空海,除了他之外,这一时期还有很多前往中国的日本人,他们为什么要前往唐朝?这又对日本产生了什么影响?引导学生思考,由此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视频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集中注意力,从而进入新课的.学习。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6世纪前的日本

  首先,我会结合导入的问题,向学生提问:中日之间是在唐朝的时候才开始交往吗?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能够很容易的找出在汉朝时中日之间交往已经十分频繁,日本来中国的人数众多。

  接着我会出示日本发展的纪录片,让学生概括日本在5世纪时的发展概况,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明确其发展过程。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历史纪录片,从思想上拉近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联系,能够给学生强烈的感观刺激,激发学习兴趣,从而掌握6世纪前的日本发展概况。

  初中历史说课稿 17

  我说课的题目是初中历史《洋务运动》,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新课程的理念,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课进行构思和设计。

  一、说教材分析

  1、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

  本节课介绍的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洋务运动。中国地大物博,物产丰盈,在历史上曾经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隆盛时代。可是到近代,却饱受屈辱,在屈辱中的清统治阶级为了拯救没落的封建统治而掀起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这场运动持续了几十年,它层层递进、由表及里、逐渐深入,使中国由经济变革发展到改变封建统治的政治变革。因此洋务运动在近代化的历程上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理解洋务运动兴起的原因和目的,记住洋务派主要代表人物的姓名和洋务运动的起止时间,了解洋务运动的内容,掌握洋务运动中兴办的主要企业,说出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作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洋务运动发生的原因及其目的,培养学生从已学过的知识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充分利用有关信息对有关问题进行分析、论证的能力;通过组织课堂辩论,评价洋务运动的历史地位,培养学生将历史事件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评论的能力和训练学生创新思维、敏捷答辩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洋务运动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世界走向中国、中国开始融入世界的近代化进程,树立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化”意识;评价、辩论洋务运动的历史地位,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念、科学价值观念、人文价值观念和人类价值观念,帮助学生吸取洋务运动留下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4、教材的重点、难点

  重点:洋务派创办的军用和民用工业,评价洋务运动的历史地位。

  难点: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二 、说教法设计

  为了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高效率地实现教学目标,我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在启发式教学原则的指导下,运用多媒体,采用创设情景法,直观演示法、整体教学法,诱思导学法等教学方法。

  三、说学法指导

  根据初中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敏捷的实际情况,我让学生大胆参与课堂教学,指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法、发现法、历史联系法和合作学习等学习方法,从材料中获取有效的历史信息,深化对教材的整体认识,把握洋务运动发展的内在联系和洋务运动的巨大历史作用,并提倡学生与教师互动,使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融为一体,从而达到“学而思,思而疑,疑后悟”的目的。

  四、说教学流程

  1、设计理念

  鉴于对《新课标》的理解,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高度尊重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能力和特长。我在教学中精选了教学内容,设计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问题的空间,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通过历史学习,汲取智慧,提高人文素养,应对新世纪的挑战。

  2、教学过程

  在整个新课教学中,我以“自主学习、实践、创新”为主线,对本课教学环节作如下构想和设计。

  [ 引入新课]

  在新课的引入中,我注意运用启发式教学:先创设一个重回洋务运动的历史现场,新颖别致的动画片不但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针对这个动画片我巧妙设问:“片中的曾国藩是什么时代的伟人?与他同一时代的人物还有那些?”学生回答后进一步指出:“以曾国藩为代表的清朝统治阶级中的有识之士,在屈辱中掀开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洋务运动”自然导入了本课主题。

  [新课讲授]

  一、洋务派的产生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需要教,教师不但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教给学生思维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在本章内容的第一个子目的学习中,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新课标的理念,我先采用情景教学法和问题教学法,给学生放一段录象,然后根据录象内容和教材的内容,设计出如下问题:结合课本知识谈谈洋务派是在什么形势下产生的`?他们的代表人物有那些?他们推动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什么?如果你处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你会怎样做?通过情境再现,学生从历史场景中吸取信息,然后联系所学知识发挥想像,畅所欲言,既能深刻地理解历史现象,又能培养丰富的想象力。在学生回答后教师展示一则材料“购买外洋器物,……尤其属名正言顺……可以剿发捻,勤远略”来总结洋务运动的原因和目的。进一步指出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统治阶级内部才掀起了洋务运动,开始创办军事工业。自然过渡到第二个子目录——洋务运动的内容。

  二、洋务运动的内容

  在第二个子目录的教学中,主要是讲述洋务运动中产生的企业,我根据课标和教学目标的要求,我采用有利于加强学生记忆的直观演示法。首先向学生一一展示洋务派创办的军事企业和创立者,让学生直观,形象的了解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加深学生的印象和记忆。在学生认识了洋务派的军事工业后,我设计了问题“洋务派前期创办的企业主要集中在军事工业,说明了洋务派是以什么为旗号?”在学生回答后,教师进一步指出,随着洋务运动的深入发展,这些军事工业都面临着资金短缺,人才匮乏的窘况。然后我根据这个窘况提问:假如你是洋务派大员,你打算怎样解决这种问题?过渡到洋务运动第二阶段的内容。在学生思考回答的基础上展示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和创建的海军图片。要求学生从所给的信息中,归纳总结出洋务运动不同时期的不同内容,并探索不同时期的内容之间的相互联系。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和推理能力。最后指出洋务派在后期创办的企业主要集中在民用工业说明洋务派的旗号发生了变化:由“自强”发展为“自强和求富”并存。

  三、洋务运动的影响

  对于洋务运动的影响,我采取情景教学法、诱思导学法和启发式教学法等三种教学法并用的方式来处理。首先我通过关于洋务运动的影响的录象再现历史场景,让学生从中获取有关洋务运动的影响的历史信息。然后我通过设计问题:“洋务运动为什么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假如你是一个资本家,面对洋务企业的刺激,你会采取什么行动?你采取的行动会有什么作用?”一步步诱导和启发学生深入理解洋务运动给中国带来的影响,培养学生从已学过的知识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充分利用有关信息对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进行分析、论证的能力。最后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一步追问,我们应从这场运动中吸取什么教训?通过这个问题使学生树立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化”意识和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念、科学价值观念、人文价值观念及人类价值观念。

  [小 结]

  深入学习后,为了体现各部分知识之间的紧密联系,我安排了回顾全文这一重要的教学环节,将教学回到整体,师生根据整课板书总结全文,构筑本课的主体知识结构,培养学生梳理知识的能力。

  [知识巩固与思维拓展]

  为拓展思维,学以致用,在教学任务基本完成之后,我再提出两个探究性课题,要求学生讨论“1、洋务派认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你对这种看法有什么评价?2、我国现在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正在大力引进外资和向西方学习,请结合洋务运动的影响,谈谈你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建议。”学生的思维碰撞,相互启发,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初中历史说课稿 18

  一、说教材

  过渡语:教材是联系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桥梁,首先我来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

  本课是部编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的内容,主要介绍了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庄园的概况。西欧庄园制是西欧封建主(领主、教会)凭借土地占有及超经济强制等权力形成的剥削农民的实体。学习本课可以学生进一步了解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二、说学情

  过渡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要对学情有所把握。

  九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好表现,对历史的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求知欲强,并且学生在前面学习法兰克王国的时候已经了解一些庄园的知识,但是这一时期的学生容易在课堂上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因此我会充分联系前面学过的内容,调动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究,引导学生从教科书和所学知识多角度获取有效信息,提高课堂效率。

  三、说教学目标

  过渡语:根据新课标对本课的要求,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欧洲封建庄园制度的概况;知道庄园里佃户的生产和生活的状况;掌握西欧庄园法庭的设置、特点及作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了解西欧庄园法庭的作用,提高自主探究能力和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一分为二的认识庄园法庭的作用,树立辩证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和历史观。

  四、说教学重难点

  过渡:基于以上的分析,我确立的重难点如下。

  【重点】

  西欧庄园的特点。

  【难点】

  庄园法庭的作用。

  五、说教学方法

  过渡: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基于此,我将采用问答法、情景创设法、小组讨论法、史料分析法等教学方法。

  六、说教学过程

  过渡语:接下来,我会具体谈谈这堂课的教学过程,这也是我本次说课最为核心的部分。

  环节一:导入新课

  过渡语:好的导入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我采取了视频导入法。

  在上课伊始,我会先提问学生印象中的西欧庄园是怎样的?之后在多媒体播放事先剪辑好的.欧洲庄园的视频,并进一步设问:历史中真实的中世纪庄园又是怎样的?又有哪些特点?引发学生思考,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导入有利于激发好奇心,集中注意力,从而进入新课的学习。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庄园的领主与佃户

  首先,我会出示《典型西欧庄园布局图》,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说出庄园的布局。学生明确典型的庄园包括一个农村和周围的田地。之后我会要求学生自主学习了解西欧庄园主要生活着哪些人?庄园的土地是如何划分的?学生结合教材能够做出回答。紧接着我会在多媒体上出示有关于庄园生活的两段材料,请学生思考领主与佃户之间的关系以及西欧庄园的特点,学生结合材料能够得出部分答案。最后在我的指导下,师生共同总结得出西欧庄园的领主和佃户之间是统治与被统治、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佃户有义务为领主劳动,领主也不能随意没收佃户的土地,他们之间具有一定的契约关系。这样的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图片给学生强烈的感观刺激,激发学习兴趣,史料的呈现,改变了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史料,获取新知的能力。

  (二)庄园法庭

  首先我会请学生结合教材归纳出庄园法庭的主持者、案件审理范围。学生能够依次说出庄园的主持者是领主或者他的管家,主要审理佃户在劳役中怠工、不能完成劳役或未按规定缴纳足额的租税等侵犯领主利益的行为,或者佃户之间关于土地、借贷和婚姻的纠纷,违反庄园公共规则的行为。在此之后我会在多媒体上出示西欧庄园法庭档案的相关史料并引导学生思考西欧庄园的处罚手段以及审判依据是什么?学生结合史料大致说出答案,我将进行归纳总结:庄园通常会处以罚金,罚金全部归领主所有。出席法庭是佃户的义务,没有经过领主允许而无故缺席的佃户,也会被罚款。审判的依据主要是习惯法和村法。

  在学生已经了解庄园法庭的相关概况之后,我会在多媒体上播放事先做好的关于庄园法庭的视频,之后请学生以历史兴趣小组为单位讨论西欧庄园法庭的作用,为时八分钟。在讨论的过程中我将巡视并引导学生用一分为二的观点进行分析,讨论后请小组代表回答,针对回答不完整的地方,进行补充并给予鼓励性评价,师生共同总结得出庄园法庭既维护了领主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主的特权,有利于维护佃户的权益,同时也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讨论增强对史料的分析,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深层思维。

  环节三:小结作业

  1.小结:为了检验我本课的教学效果,我会采用师生共同总结的方式进行小结。

  2.作业:请学生搜集资料,以小组为单位编写一篇有关“西欧庄园农奴的一天生活”的剧本。

  【设计意图】开放性的作业,能充分调动学生课后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能让他们通过进一步的学习,加深对西欧庄园的认识。

  七、说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秉承着简洁明了的原则,设计如下:略

  初中历史说课稿 19

  一、说教材

  过渡语:教材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和基础,下面我来谈谈对教材的理解。

  本课是部编版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世界历史》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的第3课,与第2课俄国改革和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共同构成了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的发展表现。本课讲授随着美国独立后资本主义的发展,美国南北矛盾加剧最终演变为南北内战的经过,课标要求学生学习完本课知道《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主要内容,理解南北战争在美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二、说学情

  过渡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要对学情有所把握。

  九年级学生已经有了成熟的历史学习方法,抽象思维能力大幅掌握。但本课是世界近现代史,从时间上离学生比较近,但空间上还比较远。因此,教师教学时应多补充史料,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三、说教学目标

  过渡语:根据新课标对本课的要求,及以上我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知道内战爆发的原因、过程、意义以及林肯在美国历史上的地位等基本史实;了解《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等重要文件。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合作探究林肯的历史活动,学会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战争中林肯和人民群众的活动,认识到人心向背是战争胜利与否的关键,同时个人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

  四、说教学重难点

  过渡: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及教学目标的分析,我确立的重难点如下。

  【重点】

  内战爆发的原因及历史意义。

  【难点】

  理解南北战争在美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五、说教法学法

  过渡:新课程教学中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基于此,我将采用谈话法、小组讨论法、史料分析法等教学方法。

  六、说教学过程

  过渡语:接下来,我会具体谈谈这堂课的教学过程,这也是我本次说课最为核心的部分,以践行前面对本课的分析与设计。本课的教学过程主要包含了三个环节:导入新课、新课讲授、小结作业。

  环节一:导入新课

  过渡语:好的导入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我采取了时政新闻导入法。

  我会在多媒体展示2020年美国明尼苏达暴乱事件,提问学生美国黑人弗洛伊德被警察跪压7分钟致死反映了美国社会什么问题呢?这种问题是从什么时候显现的呢?顺势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通过时政常识引发学生思考,快速集中注意力,从而进入新课的学习。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国内战爆发的原因

  我会引导学生自主读教材和“美国南方种植园”图文,在我事先下发的导学案中从社会经济条件归纳美国内战的背景。随后我会引导学生读教材和图文史料,分析并交流美国内战爆发的原因。学生明确后我会总结根本原因是南北两种经济制度之间的矛盾,南北矛盾焦点是黑人奴隶制的存废,导火线是1860年,林肯当选为总统,主张限制奴隶制的发展。

  【设计意图】通过导学案布置学生自主学习,实现对重点的研学后教。

  (二)过程

  这一部分我会引导学生先读教材,分析内战初期的战争形势。随后播放美国电影《光荣战役》片段,分析讨论林肯对待黑人奴隶制态度的演变。

  由于两部法律在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我会引导学生阅读史料《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节选提问:两段材料分别出自哪一法令?该法令的颁布有何作用?根据学生回答我会进行总结:《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深得人心,调动了农民尤其是黑人的积极性。他们踊跃参军作战,扭转了战场上的被动局面。

  【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直观,对历史课堂的兴趣。

  (三)内战的意义与林肯的个人功绩

  这一部分我会组织学生以历史兴趣小组为单位进行8分钟的讨论:美国内战的.性质和他的历史意义。之后请小组代表进行回答,帮助学生明确:美国内战实际上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经过这场战争,美国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随后安排学生同桌合作探究美国独立战争与美国内战的比较,并通过表格的方式进行呈现。接着我会举办一个历史故事会,分享华盛顿的主要活动是什么?林肯在美国历史上有何贡献?学生能认识到华盛顿领导了美国独立战争并取得了胜利,赢得了国家独立;战后建立了三权分立的联邦政府,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北美人民称他为“合众国之父”。林肯为维护国家统一和解放黑人奴隶作出了杰出贡献,成为美国历史上的著名总统。从而与马克思对于林肯的评价:“在美国历史和人类历史上,林肯必将与华盛顿齐名”产生共鸣。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讨论和历史故事会的方式,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教师的适当引导从而难点。

  环节三:小结作业

  1.小结:为了检验本课的教学效果,我将采用师生共同总结的方式。

  2.作业:课下搜集资料了解美国的种族问题在南北战争后有没有彻底解决,美国的种族歧视后面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设计意图】开放性的作业,能充分调动学生课后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能让他们通过进一步的学习,加深对本课的认识。

  初中历史说课稿 20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课《土地改革》。下面开始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这一单元主要介绍的是新中国成立及政权巩固,《土地改革》与前两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最可爱的人》相连接,共同构成这一条重要历史主线。土地改革的胜利不仅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也为即将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所以在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说学情

  初二学生虽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认知能力、历史问题的分析能力,但是土地改革这部分历史对学生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所以在学习时会比较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适当采用图文资料,帮助学生感知这段历史,以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掌握土地改革的必要性、内容、结果、意义等历史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收集整理查阅影视和文学作品中有关土地改革的信息,形成正确的'历史概念。同时通过讨论分析土地改革的作用,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更加深刻理解到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以此激发学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感情。

  四、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难点: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五、说教法学法

  教法:我主要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适当的结合启发讲授法。

  学法:回忆法、阅读法、分组讨论法、合作探究法。

  六、说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在课前我将收集相关的图片、视频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布置学生预习、收集资料,并给全班同学进行分组

  2、导入新课

  我打算以播放《新中国档案之50年土地改革》的视频片段导入新课的学习,让学生直接感知历史史实,激发学习兴趣。

  3、讲授新课

  为刚好的实现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整体认识历史,我将本课内容整合为三部分即土地改革的必要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及土地改革的意义。

  (1)土地改革的必要性。

  对于这一部分内容:我将通过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的第一段,再利用多媒体演示解放前旧中国人口比例和土地占有比例图,让学生探讨回答问题:为什么要进行土地改革?我将给与分析角度(国家发展、农民要土地)提示。这样通过直观对比探究使学生明白土地改革的必要性。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这一部分是教学重点,所以我打算先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阅读教材和辅助资料归纳、概括出土地改革法的时间、内容、实施过程。然后通过图文资料向学生讲授土改内容的重点概念词:土地所有制,及这次土改与之前土改的不同点。这样既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又可加深学生对这次土改的理解。

  (3)土地改革的意义

  这一部分是本课的难点,教材最后一段讲述的很全面,但由于没有感性的认识,不利于学生的理解。所以我打算这样突破这一难点。用多媒体展示相关的图表、图文资料,引导学生阅读、分析资料,并让学生合作交流学习,概括出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这样的设计也可以培养学生总结和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

  4、小结

  我将用多媒体幻灯播放中国近代土改的相关图片,结束本课的学习。以使学生对土改有一个整体认识。

  七、说板书设计

  本节课板书,利用框架结构形象、直观展示本节课知识,具有系统性、概括性特点、利于学生掌握记忆,同时形成整体性的认识。

  本课的设置,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历史的兴趣,锻炼学生的能力。当然这节课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望各位批评指正。谢谢大家,我的说课完毕。

  初中历史说课稿 21

  一、说教材

  过渡语:教材是联系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桥梁,所以在备课时我会认真分析教材,吃透教材。

  本课是部编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的内容,主要介绍了农奴制盛行之下,俄国为改变自身的落后状况,进行了自上而下的改革。掌握本课知识,能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情况,完善知识体系。

  二、说学情

  过渡语:教师不仅要对教材进行分析,还要对学生的情况有清晰明了的掌握。

  九年级的学生较为活泼,学习历史的兴趣浓厚。但由于本课知识比较冷门,对于沙皇专制和农奴制是如何阻碍俄国发展这一部分的内容,学生可能不太清楚,所以在授课过程中我会使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学习。

  三、说教学目标

  过渡语:新课标指出,三维目标应是紧密联系的一个有机整体,因此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俄国改革的原因,归纳总结出改革措施,能正确分析改革对俄国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通过开展小组讨论,提高思考与交流能力,增强学习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认识到改革的重要性,国家发展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不断创新。

  四、说教学重难点

  过渡: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和知识点本身的难易程度,我确定了本课的重难点如下。

  【重点】

  俄国改革的措施。

  【难点】

  俄国改革的意义。

  五、说教法学法

  过渡:新课程教学中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基于此,我将采用问答法、情景创设法、小组讨论法、史料分析法等教学方法。

  六、说教学过程

  过渡语:教学过程是本次说课的核心环节,下面我将着重进行分析。

  环节一:导入新课

  过渡语:良好的导入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求知欲的有效方法。

  我会在多媒体展示彼得一世的图片,并附上俄罗斯总统普京对于彼得一世的评价,提出问题:普京总统为什么说彼得一世是他最敬佩的人?彼得一世做了哪些事情促进俄国发展?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图片的方式,吸引学生的兴趣,更快地将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中来。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彼得一世改革

  首先,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了解俄国的改革,我会请学生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来介绍俄国是如何建立的,并进一步明确,俄国建立后实行专制统治,对农民的压迫和剥削逐渐加深。

  明确这一点后,我会继续利用多媒体播放电影《彼得一世》片段,让学生观看完视频之后简单介绍彼得一世的生平经历,并列表总结彼得一世的改革措施。基于学生的答案,我会进行鼓励性评价并进行补充,最后归纳得出彼得一世从政治、经济、军事和社会等方面进行了改革。

  接下来,我会展示《15-18世纪俄罗斯疆域扩张图》,请学生通过观察图片描述俄国疆域的变化,感受改革给俄国带来的影响。随后,我会继续展示普希金和马克思对于彼得一世改革的评价,让学生思考本次改革到底有何影响?最后由师生共同总结出,彼得一世改革提高了俄国的'经济和军事能力,促进了俄国近代化发展,但是农奴制却进一步强化。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视频,能够给学生强烈的感观刺激,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列表总结改革措施,学生能够理清知识脉络,加深印象。

  (二)废除农奴制

  农奴制的逐渐加强,严重阻碍着俄国社会的发展,为了深化这一知识点,我会展示《猎人笔记》中描写农奴制下人们悲惨生活的片段,让学生认识到俄国改革迫在眉睫。之后我会展示亚历山大二世告诫贵族的话,引导学生思考:亚历山大二世采取了哪些自上而下的改革措施?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回答问题,师生共同总结出: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虽然这个法令废除了农奴制,但是农奴要付出一大笔钱去购买土地,并为此付出了沉重代价。

  历经改革后,俄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但是对于废除农奴制这一事件,史学家褒贬不一。我会展示关于评价本次改革的史料,让学生结合史料讨论废除农奴制的利弊。在讨论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发言,并注意维护课堂秩序。讨论结束后请双方进行总结,最后得出结论:俄国废除农奴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但是农奴制的残余依然存在,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设计意图】结合文学作品感受农奴制下人民的艰难生活,能够引发学生共鸣,加深印象。通过开展小组讨论,增强学生的思考能力与交流能力,激发学生的深层思维。

  环节三:小结作业

  1.小结:为了检验我本课的教学效果,我会采用师生共同总结的方式回顾所学知识,加深对于本课知识的理解。

  2.作业:请学生根据本课内容编排小话剧,下节课进行表演展示。

  【设计意图】通过编排话剧,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于认识的认识。

  七、说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秉承着简洁明了的原则,设计如下:

  初中历史说课稿 22

  一、说教材

  过渡语:教材是连接和学生的纽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先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

  《土地改革》是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的内容。本课主要有两个子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施和土地改革的意义,也就是从土地改革的必要性、过程、意义三个方面介绍了土地改革的历史。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剥削制度,进一步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并为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因此,充分了解这一历史事件具有重大的意义。

  二、说学情

  过渡语:教师不仅要对教材进行分析,还要对学生的情况有清晰明了的掌握,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接下来我将对学情进行分析。

  八年级学生通过一年多的历史学习,已初步了解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在教师的指导下,能运用唯物主义史观分析历史事件,同时对历史大事件与社会热点比较感兴趣,自我探究意识强烈,但是看待问题还不够全面,需要教师加以引导。

  三、说教学目标

  过渡语:根据本课的课程内容以及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知道土地改革的必要性,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基本内容和土地改革开展的基本概况,理解土地改革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视频播放和图片展示,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及开展,培养归纳总结的能力;通过分析史料、小组讨论等方法深入理解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培养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认识到中国农民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一直憧憬的“耕者有其田”的理想终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了,以此激发热爱祖国的感情。

  四、说教学重难点

  过渡语: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施。

  【难点】

  土地改革的.意义。

  五、说教学方法

  过渡语: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教学方法的选择。

  在本课,我主要采取的教学方法有谈话法、史料分析法和小组讨论法等。通过启发式的教学,使学生积极思考,达到传授知识、思想教育和培养能力的教学目的。

  六、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环节我会播放《暴风骤雨》视频片段,以1946-1947年解放战争时期土改的故事,引出新中国成立后新解放区还有3亿多人口未进行土地改革。因此,土地改革这场“暴风骤雨”即将来临。从而营造凝重而焦灼的氛围,顺势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片段设置相关历史情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凝神、起兴、点题的作用。

  环节二:新课教学

  (一)土地改革的必要性

  我会通过多媒体展示关于解放前旧中国封建土地制度状况的表格,引导学生自主分析思考表格当中的数据。在学生分析的过程当中,我还会提醒学生结合本课教材的第一段内容进行理解,并且让学生思考三个问题:解放前旧中国封建土地制度的状况如何?这样的土地占有状况,会对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带来什么样的不利影响?你认为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

  待学生思考完后,我会请学生进行回答,这时学生的回答可能不是很全面,我会继续抽问学生进行补充,并给予他们鼓励性评价。最后由我和学生共同总结得出土地改革的必要性。

  【设计意图】通过表格对比,能够培养学生读表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教师适当的总结,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并为下一阶段土地改革的过程打下基础。

  (二)土地改革的过程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

  首先我会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向农民宣传土地改革法》的图片,提问学生:你知道这部《土地改革法》是什么时间颁布的吗?学生通过课前的预习能够回答出是1950年6月,但是对于该法律的内容,学生可能了解得不是特别清楚。因此我会请学生结合教材内容,识记《土地改革法》颁布的内容和地位。

  在学生掌握之后,我会采取抽问的形式检查,最后由我进行总结:《土地改革法》主要内容是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地位是成为指导土地改革的基本法律依据。

  【设计意图】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通过课前利用空余时间预习的学习方法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自主学习,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片的教学方法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

  2.土地改革的开展及完成

  在这一环节我会通过多媒体给学生播放关于《土地改革》的纪录片,在观看的过程当中,我会及时提示学生注意土地改革的地点和步骤。在观看之后,我会请学生讲述土改的开展过程,并且给予客观性评价,最后由我进行总结:土改是于1950年冬,分期、分批在新解放区内开展,在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土地改革基本结束。

  (三)土地改革的意义

  作为本课的难点,我会组织学生以历史小组为单位用5分钟的时间讨论和总结土地改革的意义。学生讨论之后回答问题,我会再加以总结,明确主要以下有三点:第一,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了;第二,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第三,大大解放了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讨论,能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

  环节三:小结作业

  1.小结

  课堂小结的目的是强化认识,巩固知识,把课堂传授的知识尽快地转化为学生的知识。因此在小结环节我采用了师生共同总结本课知识内容的方式来加深同学们对本课知识的认识与理解,以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同时完成本课教学目标。

  2.作业

  在课程的最后我设置了开放性的作业:我会让学生进行课外调查,例如采访老人、查阅地方志、阅读乡土教材等,写一篇关于家乡土地改革的调查报告,下节课讨论。

  【设计意图】有关乡土史的作业设计,能让学生感受土地改革给农民生产、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引发学生对历史的思考和认识。同时也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同学们积极主动的投入到课堂的学习中来。

  七、说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以直观、简洁为原则,以下就是我的板书设计:

  初中历史说课稿 23

  一、说教材

  过渡语:教材是联系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桥梁,首先我来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

  本课是部编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的内容,主要介绍了自由和自治的城市、城市居民的身份、大学的兴起这三部分的内容。学好本课,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中世纪城市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

  二、说学情

  过渡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要对学情有所把握。

  九年级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不断发展,但是辩证的看待问题仍有难度,有利的是他们对历史充满兴趣,积极性比较高。因此在授课过程中要采取有趣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三、说教学目标

  过渡语:根据新课标对本课的要求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道西欧城市复兴的时间、原因及影响,了解市民阶层崛起的表现,能够说出大学发展的概况。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讨论,认识城市复兴的影响,提高归纳总结和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体会中世纪人民争取自由、自治的勇气。

  四、说教学重难点

  过渡:基于以上的分析,我确立的重难点如下。

  【重点】

  西欧城市的兴起。

  【难点】

  西欧城市的兴起对欧洲文明发展的作用。

  五、说教法学法

  过渡: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基于此,我将采用问答法、情景创设法、小组讨论法、史料分析法等。

  六、说教学过程

  过渡语:接下来,我会具体谈谈这堂课的教学过程,这也是我本次说课最为核心的部分。

  环节一:导入新课

  过渡语:好的导入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我采取了图片导入法。

  我会在多媒体展示城市的图片,并引导设问:大多数人们认为中世纪的欧洲文化和古希腊、古罗马文化对比的话,是一种历史的退步和落后,实际上历史也是在不断进步的,在中世纪时也出现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片,这道靓丽的风景线是什么呢?学生通过观察图片,能够回答出是城市,接着我会继续提问:那城市的复兴是在什么时候,又带来哪些影响?引发学生思考,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图片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集中注意力,从而进入新课的学习。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自由和自治的城市

  首先,我会请学生结合我出示的中世纪西欧社会状况的纪录片,思考城市复兴的原因。学生能够结合纪录片的内容得知,随着农业技术提高,农业剩余产品增加,商业贸易发展,人口增长,旧的城市开始复苏,新的城市不断产生。我会出示城市兴起的地图提问在地域分布上有何特点?学生结合地图能够发现:城市主要集中在交通便利、相对安全、能够吸引人们聚集的地区。城市规模很小,人口较少。

  接着我会引导学生思考:坐落在庄园土地上的城市,封建领主对他们的态度又是什么样的?城市居民又是如何做的呢?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能够找出答案,由于封建领主的压迫,城市居民通过金钱赎买或武力夺取的方式获取自治权。在此之后,我会向学生出示法国琅城市民争取自治权的斗争的电影片段,让学生概括这一事件的概况,在学生回答后,我进行总结:琅城市民通过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的方式,最终获得城市的自治权,这种奋不顾身的.勇气值得同学们学习。

  紧接着我会出示世界通史中关于城市影响的史料片段,让学生结合史料用5分钟时间进行小组交流探讨:城市的兴起有何意义?学生讨论时我会进行巡视指导,在讨论结束后我会请学生代表回答,并对他们的回答给予鼓励性的评价。最终由我明确:城市重新兴起是中世纪西欧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对欧洲文明有重大影响。城市的兴起使欧洲出现了新的等级——市民阶级,这些市民的经济力量、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还在稳步提高,这就意味着国家日后要更加重视和支持这些人的利益。城市与王权结盟,促使王权加强,市民阶级参与政治,也促进了议会制度的出现。城市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旧制度瓦解。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视频,能够给学生强烈的感观刺激,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小组讨论能锻炼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二)城市居民的身份

  我会出示“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的谚语,请学生结合教材与材料内容分析为什么中世纪会流行这句谚语?学生回答后我会加以总结。紧接着我会继续追问:在农奴获得自由的身份之后,在城市中他们应该如何谋生呢?我会出示城市中商业行会和手工业行会发展的史料,学生结合史料和课本能够找出答案。接下来我会出示关于市民阶层兴起的史料,让学生结合史料进行分析市民阶层带来的影响。学生回答后,我会进行补充总结:市民阶层在慢慢发展的过程中成为后来的资产阶级,为旧制度的瓦解奠定了阶级基础。

  【设计意图】呈现史料能培养学生的论从史出的意识,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思维,贯彻历史学科素养。

  (三)大学的兴起

  在讲解这部分内容时,我会展示一段大学兴起的视频,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概括大学兴起的过程,最终由我明确:12世纪出现私人办学,13世纪大学获得了很大程度上的自治权。紧接着,我会出示13世纪西欧大学的课程表,让学生根据课程表思考大学所学内容和课程制定时的影响因素,学生回答后我会进行完善总结。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视频能够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让学生迅速融入历史情景,烘托课堂氛围。

  环节三:小结作业

  1.小结:为了检验我本课的教学效果,我会采用师生共同总结的方式进行。

  2.作业:请学生搜集市民阶层不断发展的资料,想一想其产生的影响,下节课进行分享。

  【设计意图】开放性的作业,能充分调动学生课后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能让他们通过进一步的学习,加深对城市发展影响的认识。

  初中历史说课稿 24

  我说课的题目是《美国经济的发展》。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

  过渡语: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和基础,在正式内容开始之前,我将先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

  《美国经济的发展》是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8课的内容,本课从“战后的繁荣”“危机和经济调整”以及“新经济的出现”三阶段介绍了二战后50、60年代至9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状况及主要原因。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的典型代表,战后美国的经济也带动了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了解美国经济发展的历程,分析原因和特点,对研究西欧、日本,直至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说学情

  过渡语:要想上好一堂历史课,不仅要深入分析、研究教材,还要对学情有深入的把握。

  本课授课对象是九年级学生,通过两年的学习他们已经有一定的历史思维,能进行一些抽象的思考,但是对经济属于比较陌生,尤其是本课涉及一些经济术语,比如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新经济时代、知识经济、信息化等,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因此我在授课过程中会可以适当补充一些史实,精简抽象理论,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前提下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三、说教学目标

  过渡语:新课程标准是制定教学目标的出发点和依据,根据新课标对本课的要求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概述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分析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情况图”“战后初期美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等图表的分析,学会运用图表数据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方法。

  通过小组讨论,学生感受不同观点的交锋和碰撞,提高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形成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

  四、说教学重难点

  过渡: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历程及其原因。

  【难点】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对美国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

  五、说教学方法

  过渡: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教学方法的选择。

  在本课,我主要采取的教学方法有谈话法、史料教学法和小组讨论法等。通过启发式的教学,使学生积极思考,达到传授知识、思想教育和培养能力的教学目的。

  六、说教学过程

  过渡语:接下来,我具体谈谈这堂课的教学过程。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和难点,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环节一:导入新课

  本节课我将采用经验导入。我会在PPT上出示麦当劳、肯德基、可口可乐、百事可乐、耐克、苹果等商标,并提问:同学们都对这些品牌非常熟悉了,那大家知道这些品牌是哪个国家的吗?

  学生回答美国后,我将进一步追问:我们每天都在享受这美国经济带来的益处,那同学们知道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奇迹是如何创造的吗?顺势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耳熟能详的商标导入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了解美国经济发展的欲望,又能引导学生认识到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体现历史课程的综合性。

  环节二:新课教学

  在新课教学环节我会首先在PPT上展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情况图”和表格,并提问:战后美国在不同时期经济发展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通过初步阅读教材和观看图表可以得出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最后我会在PPT上总结展示:

  学生了解了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后,我会进一步提问:那为什么战后美国经济呈现截然不同的三个阶段呢?进而带领学生一起去探讨每一阶段美国经济发展的原因。

  1.战后的繁荣

  首先,我会带领学生来到五六十年代,在PPT上展示图片—“战后初期美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美国学生在使用计算机”和“从月亮上看地球”,请学生结合图片和教材49页的材料“工业生产极大发展”思考战后美国经济的原因。

  学生回答后,我会进一步明确:这一时期美国是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占据了广阔的国际市场;大力发展基础教育;利用高新技术成果,改进传统工业的生产技术,发展新兴工业和军事工业。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通过展示图表和图片来总结美国经济发展的原因,能够提高学生分析、解读图表的能力,同时直观的图片和图表也避免了材料的数字化,能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一举两得。

  2.危机和经济调整

  繁荣过后是危机,接下来,我会请学生阅读教材中的小字“经济危机”和“债务增加”,深刻理解这一时期美国经济发展受限的原因。本阶段中学生会接触到通货膨胀等专业经济术语,这时我会用生活中通俗的例子给大家解释,引导学生认识到通货膨胀的基本含义就是货币贬值,物价上涨,这样学生会更容易理解这一时期美国经济的表现。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我采用的是史料教学法,从史料中分析原因,有利于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历史意识,同时提高学生从史料中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3.新经济的出现

  新经济的概念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所以我将对这个概念加以介绍,引导学生认识到新经济时代即知识经济时代,通俗地说就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包括网络、信息技术和其他高新技术的发展等基本内容,并且我会适时展示互联网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图片,引导学生认识到新经济的主要特征是信息化和全球化。

  接下来我会请学生阅读教材中的小字,了解这一时期美国经济之所以能进入新经济的原因是改革社会经济和加大发展教育科技事业的力度,促进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发展。

  在学生了解了上述知识之后,我会展示“新经济时代经济结构示意图”以及“西方国家劳动增长率中科技进步的因素”,并提问:通过观察这两幅图,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呢?

  学生以历史小组为单位,5分钟时间自由交流讨论,讨论结束后,小组代表自由发言,其他小组可做补充,最后我会针对学生发言进一步总结,明确: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对美国经济的发展有突出贡献。

  环节三:小结作业

  小结:在小结环节,我会让带领学生以板书为线索,对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进行回顾。

  作业:课堂的最后,我会请学生课下搜集福特公司的发展历史,从福特公司的发展历程中了解美国经济的发展。

  【设计意图】师生共同小结的方式既达到了巩固知识的目的,又体现了新课改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开放式的作业设计,更能够提高大家的学习兴趣,让同学们积极主动的投入到课堂的学习中来。

  七、说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以直观、简洁为原则,以下就是我的板书设计:

  初中历史说课稿 25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考生,我说课的题目是《冷战后的世界格局》。

  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接下来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教材是联系教师和学生的重要载体,首先我来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

  本课是部编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1课的内容,重点讲述了霸权主义和地区冲突、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发展中国家为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努力三部分内容。而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本课内容较为重要。

  二、说学情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要对学情有所把握。

  九年级的学生对历史知识和学习方法有一定掌握,有关注新闻热点的意识,但是他们的历史分析能力、归纳总结能够有待提高,在授课过程中要注意引导。

  三、说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堂的指挥棒,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1、知道霸权主义和地区冲突的表现,明白“一超多强”的内容,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表现和影响,认识各国为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努力。

  2、通过观看视频、扮演记者,认识霸权主义的表现,进一步掌握对历史事物的分析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表格归纳的方式,认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基本内容;通过模拟新闻发布会,归纳中国为构建新秩序的努力,提高历史总结能力。

  3、认识冷战后世界和平发展的道路的长期性和曲折性,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体会到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各国应该为构建国际新秩序而不断努力。

  四、说教学重难点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确立的重难点如下:

  重点: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难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影响。

  五、说教学方法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将采用表格法、多媒体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引导和启发学生进行学习,使学生完成从主动获取知识到发展能力、生成情感的过程。

  六、说教学过程

  接下来,我会谈谈这堂课的教学过程,这也是我本次说课最为核心的部分。

  环节一:导入新课

  好的导入能够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因此,我采取了多媒体导入法。

  我会播放2021年3月中美高层战略对话中的有关视频,引出中方代表杨洁篪对美方的回击话语,进而引导学生思考:如今的美国还受到了哪些力量的冲击?当今世界格局呈现什么趋势?顺势引入新课。

  【设计意图】联系时政的方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环节二:新课讲授

  过渡:接下来是新课讲授部分。

  (一)霸权主义与地区冲突

  首先我会组织学生阅读课本,思考:冷战结束后,世界形势呈现什么样的发展趋势?接着,我会讲解其中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

  在此基础上,我会播放《伊拉克战争》纪录片片段,进一步提问:美国霸权主义的表现有哪些?请学生扮演战地记者身份进行报道,以此明确主要有轰炸南斯拉夫联盟、发动伊拉克战争等。紧接着我会提问学生:美国的这些行为有什么影响?通过思考学生能够知道,这些行为影响了世界和平发展的进程。

  适当的过渡后,我会让学生结合“9·11”事件中双塔大楼被撞的图片和课前搜集的资料,认识“9·11”事件的概况。最后我会帮助学生总结:这些霸权主义和恐怖活动的事例表明,冷战后世界和平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长期的。

  【设计意图】多媒体结合记者报道的方式,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冷战后的世界形势。

  (二)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这一部分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我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突破。

  我会进行简单的过渡,并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概述冷战后世界格局的变化,即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总体表现。紧接着,我会创设情境,组织学生举办外交对话活动,然后以表格的形式,从各主要国家或组织的发展情况归纳世界多级化趋势的具体表现。学生最终明确美国企图建立一个以它为主导的“单极世界”,但是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组织或国家的崛起也不断冲击着美国的地位,使得世界呈现“一超多强”的局面,并向多极化趋势发展。

  紧接着我会出示关于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材料,组织学生以历史小组为单位用5分钟的时间探讨:决定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因素是什么?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影响有哪些?我会在学生讨论过程中进行巡视指导,还会在学生代表发言后,带领学生一起归纳总结出决定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因素是经济实力的多极化,多极化趋势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等。

  【设计意图】通过表格归纳结合材料分析等,可以让学生更为清晰的掌握知识点,深化对本课重点和难点的理解,也培养了学生对知识的归纳能力。

  (三)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努力

  首先我会讲解不结盟运动成立概况,然后出示不结盟运动宣言中的话语节选,提问:赢得民族独立的亚非拉国家为什么掀起不结盟运动?该运动兴起有哪些积极作用?接着我再创设情境,组织学生召开新闻发布会,分别以外交发言人和记者的身份,介绍中国为推动国际新秩序建立所作的贡献。学生各抒己见后,教师再对这一开放性问题进行简单总结。

  【设计意图】举办创新性的活动,提出开放性问题,可以培养学生关注时政热点的意识,也能从学习中国构建国际新秩序的贡献中提升民族自信心。

  环节三:小结作业

  我会采取教师总结的方式带领学生回顾所学,并升华情感。

  在作业方面,我会请学生课下搜集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的表现事例,下节课举办交流会。

  【设计意图】这样的作业,提高学生的搜集能力,也帮助学生养成关注新闻的意识。

  七、说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秉承着脉络清晰的原则,设计如下:

  谢谢各位老师,我的说课到此结束!

  初中历史说课稿 26

  大家好。今天我为大家说《法国大革命》一课。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四个方面说课。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

  《法国大革命》一课是课标川教版九年级上册《世界近代史》第一学习主题“欧美国家的巨变与殖民扩张”的第4课。法国大革命是继英、美资产阶级革命后一次比较彻 底的革命,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它不仅结束了法国一千多年的封建制度,而且动摇了整个欧洲大陆的封建秩序,为以后各国革命树立了榜样,在世界历史中有重要 意义。

  (二)课标要求及教材内容安排

  课标对这部分内容的要求如下。其中前三项目标将在本节课完成。

  依据课标,本课教材安排了攻占巴士底狱、《人权宣言》和共和国的诞生、拿破仑和拿破仑帝国三个子目的内容。这样的安排既体现了法国大革命发展的时序性,又体现了史实之间的逻辑联系。

  科学的教学目标具有良好的导向和激励作用。根据课标要求,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我拟定了如下的三维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知道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揭开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人权宣言》的基本内容,了解法兰西第一共和国,讲述拿破仑的主要活动。

  通过理解《人权宣言》的内容,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通过合作学习,讲述拿破仑的主要活动,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和综合归纳能力。通过对拿破仑主要活动的评价,培养学生能够初步运用唯物史观分析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在感知、理解法国大革命的基本史实的过程中,掌握对历史现象进行比较、归纳的方法;在解读《人权宣言》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史料分析、合作探究的方法;在赏析教材插图的过程中,学习以图证史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进程中人民参与和推动革命的史实,树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唯物史观;

  通过对拿破仑对外战争史实的分析,认识到侵略战争最终必然失败,树立“热爱和平、反对非正义战争”的思想。

  在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的指引下,结合学生知识储备,我拟定了如下的教学重、难点:

  (四)教学重难点及依据

  重点:《人权宣言》的基本内容及影响;拿破仑主要活动及其评价。

  依据: 《人权宣言》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阶段性成果和纲领性文件,也是引导法国走向近代社会的指针,具有世界性的反封建意义。拿破仑一生的主要活动是评价拿破仑 的重要载体,正确把握有利于主题活动的开展,拿破仑的内外政策深刻影响着法国和欧洲历史的发展,并对世界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

  因此,将“《人权宣言》的基本内容及影响;拿破仑主要活动及其评价”作为本课教学重点。

  难点:拿破仑主要活动及评价。

  依据:拿破仑的内外政策具有双重性,拿破仑称帝、实行军事独裁等活动容易导致学生对其进行全面否定,需要引导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对拿破仑的活动进行正确分析和评价。

  因此将此既作为教学重点,又作为教学难点。

  二、教法学法

  (一)学情分析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九年级的学生仍然保持着强烈的好奇心,他们感性思维较强、理性思维正在逐步形成;且学生已经学过英、美资产阶级革命,对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有一定的认识,也具备了一定程度的解析史料和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为学习本课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二)教法

  根据课标要求,结合本课内容特点和学生学情,我在本课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注重情境创设,实践探索、归纳总结、情感升华,以启发式教学法为主,辅之讨论法、比较法、阅读指导法、观察法等

  (三)学法

  我在学法指导上注重以学生为中心,指导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习历史探究方法,提高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为了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我习惯于在备课前做好学情调查。这课的调查让我明确了学生的兴趣点和存在的疑惑。根据调查结果,我将自己定位为学生的“导”师:引导学生明确重点、指导历史探究方法、培养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二)新课教学(38分钟)

  导入

  我抓住学生兴趣点,播放电影《博物馆奇妙夜Ⅱ》中关于拿破仑和三大恶魔的搞笑对话片断,激发学生兴趣,在开心、轻松的氛围中提问:“历史上的拿破仑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设置悬念,导入新课教学。

  新课教学

  结合教材结构清晰的特点,为增强学生的参与度,我把本课设计成“法国大革命展”,将各子目教学内容融入每个展厅。我就是学生参观的导游。

  第一展厅:攻占巴士底狱

  ——情境再现,夯实基础(6分钟)

  首先进入在第一展厅里。通过观看视频,我带领学生一起感受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的排山倒海的冲击。并在播放结束后回答问题,达到夯实基础的目的。

  再针对两个问题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

  一 是“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通过视频,结合教材内容与学生共同探讨得出:封建专制制度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在此 基础上,让学生回顾英、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比较得出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共同原因。培养学生的比较归纳能力,加深学生对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认 识。

  二 是“攻占巴士底狱”。我指导学生观察插图,设问:“巴黎人民为什么攻占巴士底狱?”,让学生带着疑问自主学习相关内容。从而得出攻占巴士底狱的原因是:巴 士底狱是封建专制统治的象征。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揭开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说明人民在革命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初步树立“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 唯物史观。

  攻占巴士底狱揭开了法国革命的序幕,然后我将带领学生进入第二展厅,亲身体验更加波澜壮阔的法国大革命。

  第二展厅:《人权宣言》和共和国的诞生

  ——分析史料,突出重点。(12分钟)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一个不好的教师奉献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这就要求让学生自主学习,授之以渔。

  因此,这一展厅我设计了“我是小小史学家”和“图说历史”两个自主活动,让学生掌握《人权宣言》的内容、影响,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相关史实。

  第 一板块:“我是小小史学家”。我精选《人权宣言》中的核心内容作为材料,并就此提出三个研究问题:学生结合问题,以自主学习的方式分析教材内容,再进行合 作探究,并开展“比比看,谁的研究成果最优秀”的活动,让学生成为“小小史学家”。掌握《人权宣言》是资产阶级的纲领性文件,具有反封建的积极作用,它所 倡导的“自由、平等”主要保障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具有阶级局限性。在这个过程中,以设问的方式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以合作学习营造出活跃的课堂氛 围,以相互交流的形式激发出思想的火花。

  再与学生一起总结史料分析的基本方法,达到授之以渔的目的。

  第 二板块:“图说历史”。文化史学家布克哈特把图像称作“人类精神过去各个发展阶段的见证”,认为通过图像可以加深对历史变迁的理解。因此,我充分利用教材 特色——插图和辅栏,设计“图说历史”环节。让学生图文结合的讲述共和国诞生等基础知识,理解法国革命在不断深入发展,得出法国大革命是一次比较彻底的资 产阶级革命。

  最后,教师设问:“雅各宾派政权被颠覆,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落下了帷幕,法国形势急剧动荡,历史将给谁机会?”我带领学生进入第三展厅,体验法兰西第一帝国的兴起和衰亡。

  第三展厅:拿破仑和拿破仑帝国

  ——合作探究,突破难点(12分钟)

  “拿破仑和拿破仑帝国”改变了法国历史,震荡了欧洲,引 起了学生的浓厚兴趣。针对这个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合作探究拿破仑主要活动的“三步曲”的学习模式: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学生的互帮互学为 平台,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等方式获取相关知识,发展各种能力。实现新课标倡导的学生主动学习,并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培养实事求是的精神和探索 历史问题的能力,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教学理念。

  具体展开教学模式如下:

  第一步,序曲: 梳理知识,把握基础,知道拿破仑的主要活动。

  为了完成基础知识的教学,我采用了“知识马赛克”的图表教学法。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填充内容,知道拿破仑的主要活动的具体内容,为第二、三步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

  第二步,主旋律:解析知识,分组探究,分析拿破仑的主要活动。

  为了让学生对拿破仑主要活动的作用作出正确的分析,我提供了三个中心议题,学生用不同方式展开分析研究:

  雾月政变:学生通过短剧表演的形式展现当时法国的内忧外患,揭示拿破仑上台的必然性。

  拿破仑的对内措施、对外战争:将全班学生分成两个大组,合作探究拿破仑的对内措施、对外战争的作用,展开讨论,我深入两个组适时的进行正确引导,并最终推选发言人从政治、经济、军事的角度阐述小组观点,老师根据发言情况做及时补充。从而明确拿破仑的对内措施和对外战争都具有两面性。

  第三步,高潮:教师点拨,突破难点,评价拿破仑的主要活动。

  通 过第二步的合作探究,学生对拿破仑的主要活动的有了正确的认识,突破“评价拿破仑的主要活动”这个难点就水到渠成了。我针对初中学生认知水平,提示学生评 价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基本方法:不能脱离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让学生自由发言,展开评价。教师总结提炼,强调拿破仑 战争的两个阶段和后期侵略战争与第一帝国灭亡的关系。并引导学生树立“热爱和平,反对非正义战争”的思想。如果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出现对拿破仑个人评价的辩 论,我将及时引导学生课后在更详实的资料搜集基础上将辩论热情释放在教材后面的“主题活动”课中去。

  留言厅——畅所欲言,心得疑问

  “ 心得与疑问”是课标川教版教材极富特色栏目,它有利于学生及时抒发自己学习感想,记录自己学习的疑问,也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对自己的教学进行 及时的反思。在本课教学中我将“心得与疑问”设计为“留言厅”,让学生在《英雄交响曲》的背景音乐中先写下自己的学习本课的心得和还存在的疑惑,然后让学 生畅所欲言,相互交流,教师加以引导、点拨和评价,以实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

  知识小结

  在完成参观后,用课堂问答的方式总结全课知识,以提纲形式展示,便于学生掌握。

  (三)作业布置:(2分钟)

  根据本节课教学情况和学生掌握的实际,进行作业布置。

  课堂完成“学习测评”的选择题,及时巩固基础知识。

  “学习测评”第二题,有一定综合性,考察了学生的迁移能力和比较归纳能力,课堂完成时间不够,留到课后合作完成。

  四、板书设计

  本课我通过PPT设计提纲式板书,利用黑板书写副板书,伴随教学进度呈现。这样既使知识结构比较清晰,又有利于学生学习归纳总结知识的方法。

  以 上就是我对《法国大革命》的说课设计。在认真阅读理解教材和深刻领会课标要求的基础上,我结合川教版教材灵活、内容丰富的特点,把握学生兴趣所在,充分发 挥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的功能,把学生活动和教材知识融为一体,力图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积极性,让这一课的教学成为以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探究学习为主的一课,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当然,加之本人水平有限,在讲述过程中如有不妥之处,敬请各位专家、同仁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初中历史说课稿 27

  自新一轮课改开展以来,以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的教学理念已经逐渐走入课堂,本次说课就以这一理念为基,以学生为先,以问题为导向来展开。

  一、说教材

  过渡:教材分析是教师备好课、上好课的基本保证,对教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提升教学质量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课选自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7课,包括战国七雄、商鞅变法和都江堰水利工程三部分。三部分内容之间因果相连,各国的变法及兴修水利都是为了富国强兵,适应战国七雄兼并战争的需要。而商鞅变法也使秦国更加强大,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建设促进了经济发展,最终秦国在战争中取得优势,统一全国。这一时期是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为秦朝统一莫定基础,因此本课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说学情

  过渡: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是教师授课的依据与出发点。

  七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历史,知识掌握浅、理解能力不强,同时其情感价值易受到影视剧的影响。但是他们对历史充满兴趣,因此在授课过程中要提供大量的学生感兴趣的材料,顺应学生的特点,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三、说教学目标

  过渡:根据对教材的分析和学情的把握,我精心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掌握战国七雄、商鞅变法等基本史实,了解都江堰水利工程。

  2.通过分析《战国形势图》与相关史料,掌握论从史出的史学研究方法。

  3.体会改革促进国家强大和社会进步,通过都江堰工程感受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提高爱国情怀和国家认同感。

  四、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和知识点本身的难易程度,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为商鞅变法的内容及影响,难点为认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五、说教学方法

  过渡: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

  因此我采用了小组讨论法、情境教学法等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六、说教学过程

  过渡:围绕以上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根据“教师指导——学生主体”的原则,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环节。

  环节一:导入新课

  好的导入是成功的一半。我会通过复习导入,回顾“春秋”的由来,学生回答后进一步提问“战国”名称的由来。引起学生探究兴趣,顺势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在导入中设计启发性问题,可以让学生在疑惑中进入新课,在新课中探寻答案。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战国七雄

  首先,我会通过多媒体展示春秋、战国形势图,引导学生结合教材思考:战国时期诸侯国的形势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学生回答后我会进行讲解,补充“三家分晋”“田氏代齐”的相关知识,最后引出“战国七雄”。

  对于战国时期的重要战役,我会播放纪录片《风云战国之列国》,请学生观看视频并扮演战地小记者对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进行播报。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战争的.不同,我会引导学生进一步对比城濮之战和长平之战,思考战国兼并战争的特点。学生回答后我会给予鼓励性的评价,并进行总结: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规模大、参战兵力多、交战区域广、持续时间长、伤亡大,趋势是由分裂走向统一。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视频和图片,给学生强烈的感观刺激,激发学习兴趣,加深对历史问题的理解。

  (二)商鞅变法

  各国为了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纷纷进行变法改革,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成效最大。

  我会引导学生结合所学,思考商鞅变法的背景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我会进行总结:经济方面,铁制农具和牛耕在农业生产上进一步推广,为适应这一先进生产力的要求,发展封建经济,这是改革的根本原因。政治方面,新兴地主阶级势力壮大,要求废除旧贵族的世袭特权,掌握国家政权。军事方面,为在兼并战争中取胜,各国纷纷变法以求富国强兵,秦国也不得不实行变法。于是在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

  为了帮助学生加深对商鞅变法的理解,我会出示表格,引导学生用5分钟时间进行小组讨论,理解变法在政治、经济、军事三方面的内容以及所产生的影响。我会在学生讨论时进行巡视指导,讨论结束后请小组代表进行回答,并对他们回答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价和完善。师生共同总结得出结论。政治方面:1.确立县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2.废除旧贵族特权,有利于新兴地主掌权;3.编定户籍、严明法度,加强了对人民的管理。经济方面:1.废井田,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2.土地私有、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有利于封建经济发展。军事方面:奖励军功,有利于新兴地主通过军功途径参政,也壮大了秦国的军事力量。商鞅变法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国力基础,也为秦国确立了新的政治经济制度。之后我将进一步总结:各国也通过变法废除旧制度,新制度逐步建立起来。战国时期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大变革的时代。

  【设计意图】合作探究可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深层思维,从而在思维的碰撞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三)造福千秋的都江堰

  战国后期,秦国在改革政治和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也注重兴修水利。公元前256年,蜀郡郡守李冰主持,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了都江堰。

  我会播放关于都江堰水利工程原理的视频,出示《都江堰示意图》,请学生扮演导游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感受到都江堰的巨大作用,体会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

  环节三:小结作业

  1.小结:为了检验我本课的教学效果,我会采用师生共同总结的方式进行。

  2.作业:课下搜集资料,查一查哪些成语典故出自春秋战国时期。

  【设计意图】开放性的作业,能充分调动学生课后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能让他们通过进一步的学习,加深对本课的认识。

  七、说板书

  我的板书秉承着简洁明了的原则,设计如下:略

  初中历史说课稿 28

  一、说教材

  过渡语:教材是联系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桥梁,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对教材有所把握。

  本课选自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主要围绕早期国家与社会,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孔子、老子和百家争鸣这三个部分进行介绍。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学生能掌握夏商西周早期国家的形成与繁荣,感受春秋战国时期政治变革和多姿多彩的学术思想,为之后学习中国古代史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二、说学情

  过渡语:一堂成功的课不仅要熟悉教材,还需要我们充分了解学生的特点。

  八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好表现,对历史的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求知欲强,形象思维活跃。但他们历史知识的积累比较缺乏,对一些复杂的历史现象和历史脉络模糊不清。因此,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特点采取丰富有趣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三、说教学目标

  过渡语: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在了解教材和学生之后,更需要对自己的课程内容有一个宏观的规划,因此根据以上分析,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掌握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和宗法制的概念;知道春秋五霸及战国七雄的形成,理解铁犁牛耕的出现对生产力的促进;知道孔子和老子的观点,认识到百家争鸣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通过史料分析,进一步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动荡局面,分析百家争鸣的影响,提高分析史料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认识到中国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增强对祖国的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四、说教学重难点

  过渡:一堂好的历史课一定要重点明确,难点突出。因此我设置了如下的重难点。

  【重点】

  分封制的影响、孔子的思想。

  【难点】

  百家争鸣的影响。

  五、说教法学法

  过渡:为了突破重点,解决难点,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讲授法、史料分析法、情境教学法、小组讨论法。

  六、说教学过程

  过渡语:接下来是说课最核心的部分——教学过程。新课标要求老师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历史学习,因此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过渡语:好的导入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我采取了图片导入法。

  我会在多媒体上展示夏朝都城的图片,并引导设问:原始社会之后我国经历了哪一时期呢?引发学生思考,学生回答之后我会继续设问:关于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你有什么了解呢?从而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图片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集中注意力,从而进入新课的学习。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早期国家与社会

  1.夏、商和西周概况

  首先,我会通过多媒体展示有关夏、商和西周时期概况的表格,表格中涵盖建立时间、都城位置、政治制度等方面的`内容,请学生结合教材,采用对比的形式完成表格内容。

  2.分封制和宗法制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西周政治制度的重要性,我先会采用情景教学法引导学生换位思考:假如你是周武王,为了维护国家统治你会采取哪些措施?再结合课文中的分封示意图,引导学生从分封制的目的、内容、意义深入理解分封制的整体内容。

  之后我会讲述王位之争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西周怎样解决王位继承上的问题?通过故事和问题引导学生学习宗法制的内容,并帮助学生认识到宗法制“家国同构”的政治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教学法能够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让学生迅速融入历史情景。

  (二)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

  1.春秋五霸——齐桓公

  我会通过多媒体展示春秋形势图及铁制农具图,引导学生结合教材思考:这一时期周天子的权力如何?为何会出现以齐桓公为首的春秋五霸?学生结合教材可以明确:周天子的权威日益下降,反而依附诸侯权威。随着铁犁牛耕的出现,生产力迅速发展,在这样的情况下诸侯开始力求改革以壮大自身。对于学生的回答我会给予肯定性评价。

  之后我会展示齐国管仲改革的相关史料,并提问学生:齐桓公任用管仲进行改革,是如何一步步实现自己的霸业的?学生概括史料后可以得出:经过管仲改革,齐国经济迅速发展,实力增强,开始兼并周边国家,从而称霸。

  2.商鞅变法

  讲述这部分内容之前我会先进行语言过渡,帮助学生建立春秋战国之间的联系,之后我会通过多媒体出示战国形势图,向学生介绍战国七雄。接着我会进一步提问学生:战国时期诸侯国不满于称霸诸侯,野心逐渐膨胀,在这样的情况下,各国都做出了哪些努力?经过努力,是哪个诸侯国最终走向了统一?学生结合教材可以明确:各国纷纷开始变法改革,魏国李悝变法、楚国吴起变法和秦国商鞅变法等。最终秦国走向了统一,建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王朝——秦朝。

  接着我会结合学生的回答,展示商鞅变法内容的相关史料,进一步追问:为什么秦国在商鞅推行变法之后,一步步地走向了大一统?学生分析史料之后可以得出:与其他各国的改革相比,商鞅变法更加全面、彻底,使秦国国力大增,成为战国中后期实力最强的国家,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三)孔子、老子和百家争鸣

  我会通过多媒体播放纪录片《世界档案》中百家争鸣的片段,请学生结合视频内容和教材,完成儒道思想对比的表格。为帮助学生加深记忆,我会再在大屏幕上出示相关史料,帮学生明确: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同时在政治方面主张德政反对苛政;教育教学方面提倡“有教无类”;道家则主张“无为而治”、顺应自然和民心,强调精神自由。

  之后我会在大屏幕上出示其他学派的代表人物及思想,请学生归纳特点,以此帮助学生明确“百家争鸣”是指各种学派之间互相争论和辩驳的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视频,能够给学生强烈的感观刺激,激发学习兴趣,从而顺利突破本课重点。

  在了解儒道两派的主要主张之后,我会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探究:百家争鸣是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那么它带来了哪些影响呢?这部分内容我会采用多媒体教学法与小组讨论法结合的形式。我会通过多媒体播放《百家讲坛》中百家争鸣的片段,之后组织学生以历史兴趣小组为单位进行为时5分钟的讨论。

  最后选取小组代表进行回答,可以得出: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当时各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聚众讲学,研讨学术,著书立说,提出各种治国方略和政治思想,直接促成了思想的空前繁荣。再者,百家争鸣中形成的大胆思考、自由讨论的学术风气,也有力地促进了文学艺术、自然科学的发展。

  学生回答后,我会对他们回答的内容进行完善:百家争鸣为中国古代的文化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视频能够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让学生迅速融入历史情景,烘托课堂氛围,同时结合小组讨论,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从而更好地解决本课的难点。

  环节三:小结作业

  1.小结:为了检验本课的教学效果,我会采用师生共同总结的方式进行课堂总结。

  2.作业:请学生课下搜集儒家思想在当今社会的运用,下节课分享交流。

  【设计意图】开放性的作业,能充分调动学生课后学习的积极性,更好地做到从课上到课下的延伸。

  初中历史说课稿 29

  一、说教材

  过渡语:教材是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来源,首先我来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

  本课是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2课的内容,主要介绍了推动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如全民族坚持抗战、中共七大等,以及抗战胜利的伟大意义。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二、说学情

  过渡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要对学情有所把握。

  八年级的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已经对抗日战争胜利的相关史实有了一定了解,但是对于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以及伟大意义缺乏系统梳理,而且其发现历史问题、分析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还有所欠缺。因此我在授课过程中要采取多样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综合能力。

  三、说教学目标

  过渡语:结合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情况,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全民族坚持抗战、中共七大、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等基本史实,探究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及其伟大意义。

  【过程与方法】

  通过呈现史料及小组讨论的方法,探究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及伟大意义,锻炼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史料实证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本课,认识到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四、说教学重难点

  过渡语: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我的教学重难点也就显而易见了。

  【重点】

  全民族坚持抗战、中共七大、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等基本史实。

  【难点】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及伟大意义。

  五、说教法学法

  过渡语: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将采用问答法、情境创设法、小组讨论法等教学方法。

  六、说教学过程

  过渡语:众所周知,教学过程是区分一堂好课的最主要的方式,接下来我会具体谈谈这堂课的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过渡语:好的导入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我采取了视频导入法。

  我会在多媒体展示日本受降仪式相关视频,并提问抗日战争何时结束。在学生回答后继续提问:那中国军民是如何坚持抗战的?日本侵略者又是怎么失败的?引发学生思考,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展示视频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全民族坚持抗战

  首先,我会请学生阅读课本并提问占领广州、武汉后日本的侵华策略产生了那些变化。学生回答后我会播放纪录片《抗日战争》的相关片段并提问,面对转变,中国社会各阶层有何反应。学生结合课本及纪录片能够回答出,国民党亲日派投敌叛国,顽固派制造皖南事变,但全民族坚持抗战,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视频的形式,给学生强烈的感观刺激,并结合课本内容,加深对于全民族抗战的理解。

  (二)中共七大

  中共七大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之一,在党的历史上意义深远,所以我会采用史料分析法进行教学。我会简要介绍时间地点以及背景,并展示邓小平对于中共七大的评价,请学生结合课本内容回答中共七大的内容和意义有哪些。学生结合课本能够回答出,中国七大总结了历史经验,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这次大会对党的影响深远,为抗战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设计意图】运用史料分析法,可以锻炼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史料实证能力。

  (三)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

  这一部分内容时间线清晰,在讲解这部分内容时,我会展示纪录片《大抗战》片段,组织学生结合视频及课本,归纳反攻阶段。学生归纳后我会进行补充,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纪录片并结合课本自行整理归纳的形式,不仅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也锻炼了学生通过视频抓取历史信息以及归纳概括的能力。

  (四)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与伟大意义

  这一部分内容是本节课的难点所在,所以我会采用史料分析和小组讨论结合的方式来突破这个难点。首先,我会请学生阅读课本并归纳抗战胜利的原因,在学生归纳后,我会进一步强调,全民族抗战是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接着我会出示丘吉尔等对抗日战争的评价,并请学生以历史小组为单位讨论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学生可能能够讨论出: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人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运动。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和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教师进一步补充: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中国国际地位得到提升。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讨论和史料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自主探究出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及意义,锻炼学生合作探究和史料实证的能力。

  环节三:小结作业

  1.小结:为了保证我本课的教学质量,我会采用师生共同总结的方式进行。

  2.作业:请学生课下了解张自忠和左权的英雄事迹,下节课进行交流。

  【设计意图】开放性的作业,能充分调动学生课后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顽强抗日的精神,加深爱国情怀。

  七、说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比较重视直观、系统的设计,这就是我的板书:

  初中历史说课稿 30

  一、说教材

  过渡语: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条件,在正式内容开始前,我将先阐述我对教材的理解。

  本课是部编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3课的内容,主要介绍了罗斯福新政的背景、措施及如何评价罗斯福新政,且着重向学生展示“国家干预经济”这一手段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学好本课,可以帮助学生体会罗斯福新政对于当今国家经济发展的现实意义,对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具有借鉴作用,因此对学生的学习极为重要。

  二、说学情

  过渡语:教好一堂课,不仅要对教材有清晰的认识,还要对学情有准确的把握。

  我所面对的是九年级的学生,这一阶段的学生已掌握了一些历史学习方法,具有初步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但本课是世界近现代史,涉及到的经济方面的调整措施对于学生来说较难理解。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注意补充史料并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记忆的同时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三、说教学目标

  过渡语: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及内容,分析罗斯福新政的作用和意义。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文字及图片史料、小组合作探究等方法,培养论从史出的意识,提高史料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体会到国家干预经济的作用,培养关注社会发展、关心国家命运的意识。

  四、说教学重难点

  过渡:基于以上对于教材、学情的把握以及教学目标的设立,我确立本节课的重难点如下。

  【重点】

  罗斯福新政的内容。

  【难点】

  评价罗斯福新政。

  五、说教法学法

  过渡语:为了突破重点、解决难点,我将在教学过程中采用问答法、讲授法、情境创设法、小组讨论法、史料分析法等教学方法。

  六、说教学过程

  过渡语:接下来,我将着重介绍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这也是我本次最核心的环节。

  环节一:导入新课

  过渡语:好的导入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导入的成与败直接影响着整堂课的效果,因此我采取了视频导入法。

  我会在多媒体播放罗斯福就职总统的视频片段,并引导设问:在什么情况下罗斯福就任了美国总统?就任后又是如何大刀阔斧进行改革的呢?引发学生思考,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视频进行导入,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相应地设置疑问,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和动力,为学习后面的新知识做好铺垫。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从繁荣到危机

  首先,我会在多媒体上展示经济发展中银行、工场和工人的关系,请学生阅读并结合教材,思考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和实质。此外我也会结合资本主义发展的相关史实向学生阐述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引发了经济大危机。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而不是绝对过剩等。其次,我将在多媒体展示《全球通史》中对于1929-1933经济危机的文字资料,引导学生感受到1929-1933经济危机的特点是涉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大。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史料,并采取层层设问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好奇心,符合启发式的教学原则,从而达到传授知识和培养思维能力有机结合的目的。

  (二)罗斯福新政

  在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中,首先我会利用语言创设情境:假如你是罗斯福总统智囊团的`一员,你将给予总统哪些建议去度过经济危机?学生思考可能回答出整顿金融业、调整农业工业等。其次,我将在多媒体上出示从金融业、工业、农业、福利等四个方面归纳罗斯福新政措施的表格,引导学生同桌之间进行合作,根据教材内容把表格填写完整。紧接着我会出示《大国崛起解说词》中关于罗斯福新政的表述,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罗斯福新政的“新”是在于政府全面加强对经济的干预。最后,我将播放《大国崛起》的纪录片,引导学生以历史兴趣小组为单位用5分钟时间进行探讨:如何评价罗斯福新政?学生讨论时我会进行巡视指导,在讨论结束后我会请小组学生代表起来回答,并对他们回答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价和完善。在此之后,我会对本课内容进行知识升华,引导学思考:罗斯福新政的实施对于我们中国有何借鉴?学生回答后我会加以总结:国家要加强对于经济的干预,要把计划和市场经济进行有机的结合,经济的建设要立足于本国国情,遵循客观规律等等。

  【设计意图】学生分组讨论和角色扮演,可以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从而做到既加深对美国罗斯福新政的理解,又锻炼语言表达的能力。而史料的出示,能增强学生对于史料的阅读分析能力,激发学生的深层思维。

  环节三:小结作业

  1.小结:为了检验我本课的教学效果,我会采用师生共同总结的方式进行。

  2.作业:请学生课后思考:如果经济危机发生时你是国家领导人,你会怎么做?下节课分享交流。

  【设计意图】开放性的作业,能充分调动学生课后学习的积极性,实现课虽下、趣还在、味更浓的效果。

  初中历史说课稿 31

  一、说教材

  过渡语:教材是连接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桥梁,首先来谈一谈我对教材的理解。

  本课来自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26课。作为本册最后一课,本课主要介绍了近代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以及文学艺术方面的成就。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走进百年前人们的文化生活,认识到文化生活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的反应,透过文化看历史。

  二、说学情

  过渡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要上好一堂课必须要对学情有所把握。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较为丰富的历史知识基础,而且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也有着非常丰富的文化生活,理解起来较为容易。但是,由于所学习的历史时期距学生生活较远,并且在之前的学习中涉及的文化内容较为零散,所以导致学生对于这一历史时期的史实把握不准确。因此我在授课过程中要采取多样的教学方法,以解决学生的知识短板,提升学习历史的综合能力。

  三、说教学目标

  过渡语:结合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情况,围绕三维目标,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说出近代新式教育的变革、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近代文学艺术成就等基本史实,理解近代教育文化事业发展所带来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通过报纸书影及《狂人日记》片段等史料,了解我国新闻出版业的发展和新文学所蕴含的社会现象,锻炼从图片史料中提取信息,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史料实证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本课,认识到文字是革命斗争的有力武器,从抗日战争时期的音乐作品中感悟音乐家的爱国之心,激发爱国热情。

  四、说教学重难点

  过渡语: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我的教学重难点也就显而易见了。

  【重点】

  近代教育文化事业发展的史实。

  【难点】

  近代教育文化事业发展所带来的影响。

  五、说教法学法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将采用史料教学法、小组讨论法、情景教学法等教学方法。

  六、说教学过程

  过渡语:接下来就进入了本次说课的核心环节,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好的导入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我采取多媒体导入的方式。我会在多媒体展示北京大学的图片,并提问:其前身是什么?学生回答之后我会这样引导:从科举到大学,近代的教育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呢?与教育并生的文化方面又产生了怎样的变化呢?顺势引入新课。

  【设计意图】展示图片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疑导入的方式能够为课堂制造悬念,烘托氛围。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1.新式教育

  首先,我会播放纪录片《中国通史—清末新政》并提问:近代创办了哪些新式学堂,新式教育是在什么背景下发展。学生结合课本及纪录片能够列举出:清末创办的新式学堂有同文馆、京师大学堂等,并且认识到在废科举和颁布新学制的背景下,新式教育发展起来。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纪录片和阅读课本的方式,了解近代教育的发展,锻炼学生提取、归纳信息的能力。

  2.新闻出版业

  接着,我会展示《申报》《大公报》书影并请学生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介绍近代中国具有代表性的报纸和出版机构。学生结合课本不难回答出这一问题。我会进行补充:报刊及出版机构成为人们了解中国和世界的重要窗口,传播西方先进的思想和科学文化,培养了一批拥有新知的人才群体,这些人活跃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社会变革的中重要的推动因素,加速了中国的近代化,以此让学生了解新闻出版业发展的意义。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图片,直观呈现近代报刊的发展,帮助学生理解。通过课前收集资料也能提高学生辨别史料、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三)文学艺术的成就

  1.文学

  对于这一部分内容,首先我会提问:这一时期有哪些文学作品?为何会出现文艺作品的繁荣?学生结合课本能够列举出文艺作品,并能够结合社会背景回答出是因为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推动了文艺作品的出现。

  接着,我会展示《狂人日记》选段,并提问:鲁迅先生的作品中体现了怎样的思想?学生结合课本能够回答出鲁迅作品的内涵,我会对其进行补充并点明:鲁迅的作品成为新文化运动中与封建势力对抗的强有力的武器。以此让学生认识到文字是革命斗争的有力武器。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史料,认识到鲁迅文章中包含的对于封建思想的批判,并且能够结合社会背景,认识到文字是革命斗争的有力武器。

  2.艺术

  这一部分中需要归纳识记的内容很多,在教学方法上我选择小组讨论帮助学生参与进课堂,加深理解。我会为学生展示齐白石的《群虾》和徐悲鸿的《愚公移山》以及电影《渔光曲》的`剧照,请学生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及课本内容进行5分钟小组讨论,讨论文学艺术上的成就有哪些以及文化事业的发展带来的影响有哪些?讨论结束后,我会请小组代表简要介绍优秀艺术家及优秀作品。学生可能介绍齐白石、徐悲鸿、《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定军山》等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作品。之后,我会进一步总结:不论是美术、音乐还是电影,都记录了当时的生活,并且强调抗日战争时期的作品中提现的爱国热情和激励作用。

  【设计意图】小组合作的形式,可以提高学生合作探究历史的能力,并能够认识到艺术作品中体现出的时代特色。

  环节三:小结作业

  1.小结:为了保证我本课的教学质量,我会采用师生共同总结的方式进行。

  2.作业:课下搜集材料,制作近代教育和文化事业发展的手抄报。

  【设计意图】开放性的作业,能充分调动学生课后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的认识近代中国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与文化艺术的成就。

【初中历史说课稿】相关文章:

初中历史教案11-03

初中历史教学教案11-26

初中历史优秀教案01-30

初中历史下册教案01-06

初中历史教学反思02-04

初中历史教学论文05-15

初中历史教案04-28

初中历史新课标解读心得02-16

初中历史的教学计划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