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猪年说猪之“中西猪文化认知差异”
猪年说猪之“中西猪文化认知差异”
原创: 海龟芯智
现代中国人所熟知的猪文化中, 猪常被作为蠢笨、懒惰、贪婪、胆小、丑陋的代名词。日常生活中最伤自尊的骂语多与猪相关, 诸如“蠢猪”、“猪头”、“猪猡”、“死猪不怕开水烫”、“猪脑子”等。在夏衍的报告文学《包身工》中, 工头把包身工称呼为“猪猡”表示轻蔑、侮辱。早年海外华工也被洋人侮辱性地称作“猪仔”。在我国四大经典名着之一的《西游记》中, 以猪为原型的猪八戒本领稀松平常, 不但喜好女色, 而且好吃懒做, 形象也颇为不佳。
但事实上,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 猪的文化意义主要是褒义。我国养猪史长达9 000多年, 猪文化十分流行, 其内涵也非常丰富。
汉字中的“家”与猪有着直接的渊源。“家”是会意字, 最早起源于甲骨文。现在看到的“家”字上半部分为“宀”, 下面半部分为“豕”, “豕”即为猪。猪 (豕) 乃六畜之首, 可谓无猪不成家。古代生产力低下, 多在屋子里养猪, 豢养猪者表示家境殷实, 有肉可食, 于是房子里有猪就成了“家”。甲骨文中的“敢”字, 表示徒手捉猪之意, 因此猪是衡量人是否勇敢的标尺。
历史上, 人们认为家猪、野猪都是一种“灵物”, 受到社会的普遍崇拜, 因此取名字叫猪者屡见不鲜。如《史记》记有叫“陈豨”的人, 而汉武帝, 原名叫“刘彘”, 也就是叫“刘猪”。《晋书》记有叫“陈猪”的人, 还记有叫“孔豚”的人, 《陈书》记有叫“傅野猪”的人, 《魏书》记有叫“薛野猪”的人, 《南齐书》记有叫“张猪儿”的人, 《旧唐书》有叫“李猪儿”的人, 《金史》记有叫“完颜猪儿”的人。由此可见, 在古代人看来, 猪是聪明、智慧、威仪、刚烈、勇猛、繁殖力强的象征。所以古代人对猪非常崇拜。西汉末年的王莽还把他的精锐部队取名“猪突豨勇”, 意思是野猪勇猛、精锐。在魏晋南北朝时期, 有人把战舰命名为“野猪”, 以表示勇猛和必胜。《南史·王琳》上说:“琳将张平宅乘一舰, 每将战胜, 舰则有声如野猪, 故琳战舰以千数, 以野猪为名。”甚至于还把人比喻成猪, 力气很大, 如《北史·卢曹传》说:“曹身长九尺, 鬓面甚雄, 臂毛逆如猪鬣, 力能拔树。”
从唐代开始, 因“猪”与“朱”同音, “蹄”与“题”音谐, “猪”开始成为青年学子金榜题名的吉祥物。所以, 在我国古代, 每当有人赶考, 亲友们都赠送红烧猪蹄, 预祝赶考人“朱笔题名”。
十二生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据清代刘献《广阳杂记》引李长卿《松霞馆赘言》曰:“于核中, 猪则饮食之外无一所知, 故亥属猪。”生肖猪被赋予聪明才智和寄予良好祝愿, 让猪成为人们喜爱的灵性吉祥之物。晋代人郭璞在《山海经图赞》中这样赞美猪:“刚鬣之族, 号曰豪。(www.fwsir.com)毛如攒锥, 中有激矢。厥体兼资, 自为牝牡。”
在民俗文化中, “猪象征财富”这一观念, 基本上获得了普遍的认同。汉语言文化中, 猪被称作“金猪”、“乌金”。唐代的《朝野佥载》说:“洪州有人畜猪以致富, 因号猪为乌金。”“乌金”蕴藏两种含义:一是养猪积造的粪料, 对于庄稼来说, 可谓“乌金”。二是当地所养的家猪多为黑色, 养猪致富视猪如同“乌金”。叶舒宪先生说:“养猪致富之路在我国自古及今都为人称道, 用乌金一名来称猪, 表达了对猪的美好寄托。在民间习俗中, 猪的各个部位都寄寓有吉祥的意义。在江西, 猪头称为“神户”;猪舌头叫“招财”, 猪耳朵则叫“顺风”。在浙江沿海地区, 称猪头为“利市”, 猪舌头为“赚头”。这种寄寓吉祥的称法, 尽管最初源于猪灵崇拜祭祀, 但也表达了人们对猪的喜爱之情。
时至今日, 我国的猪文化仍然十分流行, 如曾经风靡网络的“猪之歌”、“猪流感之歌”、“疯狂的猪”以及汶川大地震后出现的“猪坚强”流行语及“猪坚强之歌”就是新时期猪文化流行的一种表现。目前, 我国各地几乎都有在新年用猪举行祭祀活动的民间习俗, 很多偏远农村仍保留着用猪头答谢媒人的风俗习惯。
在我国藏传佛教中, 女神头部右侧上方也镶有一个母猪头, 象征着热情与智慧。与我国毗邻的日本, 猪自古以来都代表着勇猛。在尼泊尔, 庙宇建筑中的守护女神长着猪脸。在印度, 天神因陀罗 (Indra) 曾一度以猪的身形现世;守护神毗瑟努 (Vishnu) 的造型是一个长有四臂的猪头人, 他曾化身为一头野猪将整个世界从海底救出, 因为只有猪这一种动物才能打败战无不胜的金眼恶魔Hiranyaksha;而女神Durga则长着野猪身。
由此可见, 在东方传统文化中, 猪其实是智慧、热情、权力、聪明、勇猛、幸运、财富的象征, 是人类的守护神, 是一种吉祥之物, 是具有灵性的动物。
在西方传统文化中猪是肮脏、贪婪、邪恶的贬义符号。多指贪吃、贪婪 (如pig out) 、顽固不化 (如pig-headed) 、粗俗难耐 (如pig it或hog it) 、脏乱 (如pig’s ear) 、无知 (pig-ignorant) 、愚笨 (teach a pig to sing) 等。西方人对猪的鄙视态度主要是由《圣经》造成的。在《圣经》里, 上帝为确保其子民能永远拥有健康的体魄, 要求他们在选择食物时务必进行洁 (Clean) 与不洁 (Unclean) 的区分, 而猪则不巧成了最不洁的动物之一, 不仅不可以吃, 最好连碰都不要。《马克福音》里还记载着这么一个有关猪的故事, 说耶稣坐船来到一个叫Gerasenes的地方, 见到一个被众多魔鬼附身的男子, 这些魔鬼怕受到上帝的惩罚, 答应离开那个男子的肉身, 但乞求耶稣能网开一面, 不要赶他们离开那片土地。不巧这时有一大群猪在山坡上吃草, 耶稣便恩准这些魔鬼附上了猪身, 可这些猪却不干了, 一窝蜂地跳进湖里与魔鬼同归于尽。这则故事旨在宣扬耶稣所行的奇迹, 即救了一个魔鬼附体的人, 而猪却因此而倒了大霉——连耶稣都看不上眼的猪, 凡人自当避而远之为妙 。
在伊斯兰教中, 猪是不洁的象征, 因而不能食用。同样, 在犹太教中, 据说猪因为吃了人的尸体, 人也被禁止食用猪肉。英格兰东北部的渔民常将猪作为坏运的预兆, 出海途中如遇猪则要打道回府, 甚至船上禁止携带任何带猪 (pig) 字或图案的容器。在英语的俚语中, 常用猪形容人的贪婪, 如“as greedy as a pig”。俚语“When pigs fly”, 也用猪来形容事情不可能发生。
在现代西方国家, 猪的贬义文化仍在盛行, 比如在20世纪60年代女权运动兴起的时候, 猪被用来比喻警察和男性盲目爱国主义者, 甚至着名的林肯总统也用猪来比喻那些向他要工作的人。在西方国家, 猪常用来形容人的品质, 如英国首相丘吉尔曾经说道:“Dogs look up to man. Cats look down to man. Pigs look us straight in the eye and see an equal.”[7] 这与汉语常用“狗眼看人低”形容人的品质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当然, 在西方传统文化中, 猪有时也可以表示一些积极的因素。但它的使用范围相当狭窄, 仅局限于一些神话传说中。总体而言, 在西方人眼中, 无论是历史上还是现代社会, 猪是一种卑微、低贱、不洁的动物。因此在西方文化里, 猪主要表达的是肮脏、丑陋、邪恶的意思。
从东西方人们对待猪的态度上可以看出, 东西方猪文化差异的产生有宗教传统、文化心理的因素, 也与人民生活习惯、生产方式的差异有关。
从古至今, 猪已被赋予了太多的文化内涵。无论是东方文化, 还是西方文化, 猪文化可谓源远流长, 内涵丰富多彩。在跨文化交际时, 要正确理解猪文化在东西方文化中, 在不同的时期所表达的不同内涵, 避免交流的障碍, 才能更好地促进交流。
【猪年说猪之“中西猪文化认知差异”】相关文章:
猪年的猪08-17
试论中西现代化转型之文化启蒙差异探究08-05
猪08-20
描写猪的作文;我家的小白猪08-09
斗猪08-12
小品:猪司令08-16
写给“可乐猪”08-17
观察猪的作文08-24
想“飞”的猪08-17
与猪有关的成语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