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挑山工》说课稿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说课稿准备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挑山工》说课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挑山工》说课稿1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课题是《挑山工》。首先我说一说对这篇课文的理解。这一篇课文被放置在快与慢单元中,意在培养目标如一,坚持不懈的精神,具有良好的时间观念。但从本篇文章的题材来说是一篇写人记人的记叙文,单纯强调道理也容易犯道德说教之嫌。如何发挥出语文灵动的人文气息,从站在人的角度,来看人的品质精神及长年累月下来所积累下来的人生道理,将更有易于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打通了学生与文本中人物的情感交流。所以我将尝试着以分析挑山工的形象为视角、以感受挑山工精神特别是目标一致坚持不懈的精神为重点,有利于整体把握文本,而挑山工对目标如一,坚持不懈道理的揭示则将在人物形象分析的过程中水到渠成地完成。
四年级的学生具体了一定的自学能力,能基本读懂课文内容,但认识能力比较有限,看问题较肤浅、片面,不容易发现文字下面所包蕴的丰富内容,所以还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加强前后文中的联系,细读品味。教学不能只停留在学生会的上面打圈圈,我们教给学生是他暂时不会的但让他跳一跳就能摘到树上的桃,这种发现的惊喜肯能激发出他们学语文的兴趣。
通过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确定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
1 学会写本课8个生字,正确读写并积累节奏、平衡、心悦诚服、意味深长等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诵课文,读出“我”的诧异和钦佩,读出挑山工的得意和憨厚。
3 感受挑山工朴素而平凡的人物形象,学习挑山工不畏艰辛,乐观向上的精神,和坚持不懈,目标如一才能顺利达到终点的人生智慧。
对此,我选用以下教学方法:
1 变序教学法。
不采用从段到篇的程序教学,而是围绕着挑山工人物形象,感受、品析,这样能更好地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 演示教学法
学生的思维正处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抽象思维的发展很大程度上要借助于形象,对于折尺形路线是直线的两倍如果借助于简笔画,就能让学生一目了然了。
3 文本细读法
引导学生抓住意蕴丰富的词句深入挖掘,如“得意”、“二十年”、“笑”等等,感受一字一词下所包蕴着的人的精神世界。
4 对比导析法
为什么挑山工的速度并不比游人慢,挑山工讲的理到底是什么,对这些难点的理解,要通过游人与挑山工在攀爬的态度上比较。
5延伸拓展法
联系自身,这是一个将挑山工的精神品质,深刻的认识内化升华为学生的精神营养为目的的教学方法。
学法:1 质疑探究法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围绕有用,相同与不同进行思考,不仅可以让学生主动探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2 合作、讨论法
合作、讨论,既能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还能使学生智力上得到互补,在思维冲撞中有新的发现。
二课时
说教学程序:
一 导入:
同学们敬佩什么人?有没有人敬佩干体力活的?有一篇文章是写泰山挑夫的,他们长年干着又苦又累的活,靠气力吃饭,但是就是这样的人还让作者这样的大作者敬佩不已,他们身上有着我们可以缺的一些东西,想不想知道呢?好,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挑山工》。
这样的导入是从学生的情感体验入手,让学生从情感反差中认识到干体力活的人也有可贵的品质,这样的开头能为学好课文定下一个好的情感基调,对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也是一种切实的引导。
二 自学生字词。当堂听写一些词语。完成教学目标1
三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其中包括两个小环节:
(1)选你喜欢的一段,在由四人组成的小组里读。每人都试读一段,其它同学纠正。
(2)再次读文,以默读为主。同时想想读完课文了,你能不能用一两句话跟我们介绍挑山工。
初读部分是让学生对挑山工有个大体上的认识,让学生自由言说,教师不做评议,为后文提升学生的认识,让学生感到有新的收获做好准备。
四 细读文本,感受挑山工朴实的形象。
1 挑山工是一个怎样的职业?
2 挑山工的行走路线?
什么是折尺形?用简笔画,一目了然。为什么要走折尺形?(归纳出三点)。折尺形的`有没有缺点?
“走的路程大约比别人多一倍”暗含着挑山工的辛苦和不易。
3 品读有关于挑山工外貌、神情描写的句子,体会挑山工不畏艰劳,乐观开朗的精神。
比如“一天一个来回”“二十年”、“黑黝黝”、“长不高、又矮又粗”等。
生活这么艰辛,工作这么辛苦,他们是怎么面对的?
笑对人生。
4 体会挑山工所揭示的深刻道理。
过渡语:这样的挑山工多吗?对,从“随处”一词可以看出来,但就是这样毫不起眼的挑山工却让“我”感到奇怪,“大吃一惊”,还"心悦诚服",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挑山工走的路程大约比游人多一倍,但速度并不比游人慢”
挑山工说“不一样”,怎么个不一样?引导学生能过对比,认识到游人轻装上山走直线,挑山工肩挑重物上山走折尺形路线。游人上山是玩赏,挑山工则是工作。游人是走走停停,玩玩闹闹,挑山工一个劲儿往前走。
这就是挑山工所说的“理”勾画出挑山工说的话,反复朗读,读出那种厚道质朴的口气。
挑山工这些话我们可以不可以把它想得更宽一点,例如做事上是否也跟走路一个理儿呢?
进而揭示出挑山工话中包蕴着的深刻的普遍哲理:做人做事要脚踏实地、看准目标勇敢直前,就能达到成功的顶峰。
能不能举些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这个“理儿”?正反两方面的例子。
5 挑山工的话对"我"有没有什么影响?你是从哪看出来的?理解“需要”“它”等词。
五 小结挑山工的形象,和精神品质,联系生活,合理迁移
使学生对挑山工精神领会得更深刻、更具体,有助于贴近生活的稳定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真正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
《挑山工》说课稿2
一、根据课标说教材
本册教材在编排上有两个重点训练项目:一是体会句子里含着的意思,二是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挑山工》一课处在本册教材的第二单元,这组课文通过不同的人和事揭示了怎样做人的道理,本组课文训练重点是“体会句子里含着的意思”,有些具有深层含义的句子必须细细体会,才能读懂意思。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结合课文的主要意思,联系上下文或时代背景来理解句子的含义。《挑山工》一课在本组课文中是第一篇课文,课文通过记叙泰山上的挑山工负担重,走的路程比游人长,但都走在游人的前面,揭示了一个道理: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坚持不懈地朝着一个目标,脚踏实地地做下去,就一定能达到目的。课文先从泰山上的挑山工谈起,引出疑问,再通过“我”的经历解决了疑问,最后写“我”从中受到的启发。《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三学段的阅读明确指出: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再加上五年级的学生刚进入第三学段,需要整体提高语文素养,结合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从以下几个方面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14个生字,会正确读写光溜溜、货物、诵读、肌肉、拘束、耽误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理解含义深刻句子,了解挑山工负担重、路程长,但走得比游人快的道理。
教学重点:理解挑山工说的话中蕴含的哲理和最后一段话的含义。
教学难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二、针对内容说教法
为了达到上述各项教学目标,我在教学本课时选用的基本教法是:1.以疑促读,以读促思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教学本课时,我既要设计好能促进学生认真读书的问题,也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让学生带着疑问充分地读书思考,加深对课文的理解。2.以读为本,读中悟情法。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有所感悟,培养语感,受到情感的熏陶。教学本课时要采用多种形式、各种层次的读书方式,让学生在琅琅的读书声中悟情明理。
三、着眼学生发展说学法
因为学生才是语文学习真正的主人,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作为教师,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所以我在本课教学中,引导学生主要采用以下的学法:1.自读自悟法。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要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2.批注图解法。让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在课本的空白处,用精练的词句写下自己对文本的点滴感受,培养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对语文文字的理解、感悟,而感悟文字的方法很多,能根据语言文字画出相应的图,也是一种方法。教学本课时理解挑山工的“折尺形”路线,让学生边读书边画出图形。
四、整合资源说过程
鉴于以上教材的分析,教法学法的确定,我是这样设计教学流程的:本课教学分两课时。第一课时: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扫清阅读障碍,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条理,学习课文的第一部分。第二课时复习检查,理解课文二、三部分,体会句子里含着的意思。下面我说说第一课时的教学过程
《挑山工》说课稿3
一、说教材:
《挑山工》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第二单元的阅读训练重点是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课文通过挑山工登山,虽然身担重物、走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但速度并不比游人慢,揭示了一个意味深长的哲理:无论干什么事情都要一心向着目标,步步踩实,坚持不懈地往前走的,就能达到目的。
根据教材要求和学生实际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1. 学会课文中的8个生字及13个新词语,重点理解“拘束、哲理、包蕴”等词的意思。
2. 读通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3. 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词语。
4.懂得干什么事都要一心向着目标,步步踩实,一个劲儿往前走,感受挑山工不断攀登的精神。
5. 细读课文第1、2自然段,知道“我”登泰山时的“不解之谜”是怎样产生的,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挑山工是怎样挑货上山的。
6.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联系课文对挑山工挑着重物向上攀登情形的描述,用自己的话说说挑山工是如何挑货上山的。
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体会课文中挑山工说的话。
本课分3个课时完成,第二课时主要是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挑山工认定目标、坚持不懈,脚踏实地的精神。了解挑山工登山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反而先登上山顶的道理。
二、说教法、学法:
为达到上述的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和课文特点,我先来谈一下这堂课的教学方法与学生的学法。
首先,由谈话引入新课,接着提出问题:这些挑山工在登山时比游人多走一倍的路程,而却比游人先达极顶,这是真的吗?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来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在学到挑山工是怎样把货物挑上山顶的时候,运用讲授法和观察演示法相结合的方法。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和启发下进行自主学习,与学习小组成员进行合作学习,讨论交流各自意见。
三、说教学过程:
接下来我着重来谈谈自己的教学设想和意图以及这堂课的教堂过程:首先要转变观念,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课堂上克服教师对学生不放心、不放手的心理障碍,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提高素质的教学特点。
在课堂上要体现两个为主: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堂上以学生的学为主。教师致力于导,学生致力于学,学会读书思考,掌握学习方法,提高素质。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有所感悟、培养语感,受到情感的熏陶,本课时的教学设计主要体现以下的意图:(1)体现教学的整体性。在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抓住问题“你知道课文写了些什么”,让学生从整体上了解课文写了什么。(2)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在各种形式的读的过程中,培养语感,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教学时抓住重点词句的理解,让学生感知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挑山工是怎样挑货上山的;同时有感情地朗读使学生初步体会挑山工向着目标不停攀登的`精神。(3)采用读读、划划、议议、说说的方法,既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培养学生的说话、概括能力。先让学生边读边思考:①挑山工是怎样负重登山的呢?②登泰山时,什么事使“我”产生了“不解之谜”?从整体上了解课文写了什么;再抓住“挑山工是怎样登山的”这一问题,培养学生用概括性的语言表达思想的能力,同时通过表达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最后指导学生进行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挑山工不停攀登的精神。
具体教学过程:(略)
说板书:
板书是根据学生在回答再加上教师的归纳总结得出的,采用了这种对应式的板书:一是为了学生比较清晰的了解课文的脉络,二是为了学生能体会到挑山工的那种不断攀登的精神。
《挑山工》说课稿4
一、说教材:
今天我说的《挑山工》是浙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十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第四单元的阅读训练重点是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课文通过挑山工登山,虽然身担重物、走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但速度并不比游人慢,揭示了一个意味深长的哲理:无论干什么事情都要一心向着目标,步步踩实,坚持不懈地往前走的,就能达到目的一种精神。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1. 学会课文中的8个生字及13个新词语,重点理解“拘束、哲理、包蕴”等词的意思。
2. 读通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3. 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词语。
4.懂得干什么事都要一心向着目标,步步踩实,一个劲儿往前走,感受挑山工不断攀登的精神。
5. 细读课文第1、2自然段,知道“我”登泰山时的“不解之谜”是怎样产生的,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挑山工是怎样挑货上山的。
6.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联系课文对挑山工挑着重物向上攀登情形的描述,用自己的话说说挑山工是如何挑货上山的。
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体会课文中挑山工说的话。
本课分3个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主要是学会生字新词,能初步懂得干什么事都要一心向着目标,步步踩实,一个劲儿往前走,感受挑山工不断攀登的精神并认真研读1~2自然段,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挑山工是怎样挑货上山的。
二、说教法、学法:
为达到上述的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和课文特点,我先来谈一下这堂课的教学方法与学生的学法。
首先,由谈话引入新课,接着提出问题:这些挑山工在登山时比游人多走一倍的路程,而却比游人先达极顶,这是真的吗?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来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在学到挑山工是怎样把货物挑上山顶的时候,运用讲授法和观察演示法相结合的方法。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和启发下进行自主学习,与学习小组成员进行合作学习,讨论交流各自意见。
三、说教学过程:
接下来我着重来谈谈自己的教学设想和意图以及这堂课的教堂过程:
首先要转变观念,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课堂上克服教师对学生不放心、不放手的心理障碍,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提高素质的教学特点。
在课堂上要体现两个为主: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堂上以学生的学为主。教师致力于导,学生致力于学,学会读书思考,掌握学习方法,提高素质。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有所感悟、培养语感,受到情感的熏陶,本课时的教学设计主要体现以下的意图:(1)体现教学的整体性。在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抓住问题“你知道课文写了些什么”,让学生从整体上了解课文写了什么。(2)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在各种形式的读的过程中,培养语感,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教学时抓住重点词句的理解,让学生感知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挑山工是怎样挑货上山的;同时有感情地朗读使学生初步体会挑山工向着目标不停攀登的精神。(3)采用读读、划划、议议、说说的`方法,既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培养学生的说话、概括能力。先让学生边读边思考:①挑山工是怎样负重登山的呢?②登泰山时,什么事使“我”产生了“不解之谜”?从整体上了解课文写了什么;再抓住“挑山工是怎样登山的”这一问题,培养学生用概括性的语言表达思想的能力,同时通过表达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最后指导学生进行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挑山工不停攀登的精神。
下面是具体教学过程:
1. 谈话引入。
(1)谈话揭题。板书课题。
(2)看着课题,提问:你想知道什么?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3)学生质疑,教师归纳:①挑山工是干什么的?②课文会写些什么?
2.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师导语过渡,出示自学要求:①自由朗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联系上下文重点理解“拘束、哲理、憨厚、包蕴”等词语的意思。②想想提出的问题,你还有什么疑问?
(2)检查反馈:①检查生字新词自学效果,指名回答。②读了课文后,你知道课文主要写了些什么?
3. 细读课文第1、2自然段。
(1)导语:读了课文,现在你知道挑山工是干什么的吗?泰山雄伟壮丽,山峰突兀峻拔,海拔1532米,挑山工负重登山,他们是怎样挑货上山的呢?
(2)自由轻声读这两个自然段,自学思考:①挑山工是怎样登山的?请你画一张挑山工登山的折尺形路线图,划出有关语句,想想你是怎么理解的?②登泰山时,什么事使“我”心中产生了“不解之谜”?你是怎么知道的?找出有关语句。
(3)讨论反馈:
①挑山工是怎样登山的?先指名回答,适时出示路线图,教师引导概括:a. 肩挑沉甸甸的物品;b. 登山的路线是折尺形;c. 登一次山,路程增加一倍。再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挑山工是怎样挑货上山的(自由说——指名说——同桌说)。同时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②再读第1自然段,课文还写了什么?划出有关句子读读。先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一起探究、讨论,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回答,重点指导下列句子:a. 在泰山上,随处都可以碰到挑山工。(开门见山点明课题“泰山”,交代地点;“随处”,表明这儿的挑山工多。)b. 登山的时候,他们一只胳臂搭在扁担上,另一只胳臂垂着,伴随着步子有节奏地一甩一甩,保持身体平衡。(从动作上写了挑山工登山与游人的不同。)
③登泰山时,什么事使“我”心中产生“不解之谜”?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讨论,找出有关语句。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重点指导:a. “奇怪的是挑山工的速度并不比游人慢。”这句话既概括了第2自然段的内容,又起承上启下的作用。B. “等你发现,你会大吃一惊,以为他们是像仙人那样腾云驾雾赶上来的。”这句话不仅写出了“我”惊讶、不理解的心情,从而引出下文:去了解这是什么道理。引导学生进行有感情地朗读,通过朗读让学生体会挑山工不断攀登的精神。
(4)默读课文第1、2自然段,想一想,:这两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是从几方面来写的?根据板书先自由说,再指名说。
4. 课堂小结:教师可根据板书进行小结。
四、说扳书设计:
挑山工 游人
走得慢 走得快
一心向着目标 不想目标
步步扎实 总停下来
一个劲儿往前走 东看西看,玩玩闹闹
板书是根据学生在回答再加上教师的归纳总结得出的,采用了这种对应式的板书:一是为了学生比较清晰的了解课文的脉络,二是为了学生能体会到挑山工的那种不断攀登的精神。
《挑山工》说课稿5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今日,与众同事们一起聆听了由北京光明小学特级教师武琼老师所执教的《挑山工》第一课时录像课,这次听课使自己感受颇深,受益颇多。现结合自己对新课表的学习、感悟与实践,对武老师的这节课谈谈自己的浅见拙识。
一、重视朗读训练,激发阅读兴趣。朗读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读感、提高理解、欣赏能力的重要方式,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不是教师讲出来的而是让学生去毒、去悟,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给学生多度的.机会。武老师这节课中就给学生创造了很多机会,如:开课自读全文,让学生初读、初思;细读挑山工所走路线,划出线路图;理解文字读,比较不同线路图是否尊重文本;想象画面读,把无声的文本,变成有声的语言,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选择方式读,给了学生展示个性的机会;读后写感受,在读中受到思想的启迪。总之,武老师把朗读贯穿于阅读教学的始终,让学生读中感悟,读中理解,读中积累,完成与教者、与学生、与作者的一次次对话,达到水到渠成的功效。
二、巧设思维情境,渗透学法指导。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形成阅读能力,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学中,既不能将抽象的方法硬性塞给学生,也不能让其“暗中摸索”,我认为武老师能够抓住训练机会,巧设思维情境,有机渗透学法指导,如:开课之初,用“工”的多角度组词;读课文与想象画面相结合;读后写感受的课堂笔记方法;回读原文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等等,如清清泉水,自然而然地流入学生的心田,滋润着他们渴求知识的心田,使他们在科学方的指导下享受读书的乐趣,这真是功到自然成。
三、细微之处,彰显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理念贯穿于武老师这节课的始终,这在细微之处也可见得。略举几例:其一,武老师在板书课题时,强调“挑”字的竖弯钩的竖要长才好看,体现了课标中“……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的精神。其二,如果你是个细心人,你就会发现,武老师上课说的最多词就是“愿意”,如“你愿意怎么读?”“谁愿意把课文读出来?”“你愿意读那句就读那句”“谁还愿意……”等等,一个个“愿意”并非是语言的重复,足可见老师对学生的尊重,尊重学生的正确的个性选择,以人为本,让学生在自觉自愿中学习,何乐而不为?若作为教学评价,不知是否恰当,就当作是一次学习,一次交流,学中品味、获得、发展、创新。
【《挑山工》说课稿】相关文章:
《挑山工》08-16
挑山工08-16
挑山工 习题08-16
10《挑山工》08-16
语文 -挑山工08-15
《挑山工》 之三08-16
《挑山工》 之六08-16
《挑山工》教学反思07-27
挑山工作文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