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资料大全>诗词名句>诗词赏析

诗词赏析

时间:2023-11-02 16:18:30 诗词名句 我要投稿

诗词赏析范文

诗词赏析范文1

  纳兰容若的词中,“愁”字用得最多,几乎十首中有七八首都有个“愁”字。可是他每一句中的愁字,都有一种新鲜的意境,随手拈几句来说,如:“是一般心事,两样愁情。”“几为愁多翻自笑。”“倚栏无绪不能愁。”“唱罢秋坟愁未歇。”“一种烟波各自愁。”“天将愁味酿多情。”“将愁不去,秋色行难住。”或写远方的怀念,或写幽冥的哀悼,或以景入情,或因愁寄意,都是各各不同,而且有新鲜的联想。

诗词赏析范文

  也许因为纳兰容若太善于言愁了,因此一般人对他有个误解,以为他是个消极颓废的词人。其实他的“愁”,正如前一篇所谈过的,乃是在封建压力下,精神苦闷的表现;而且除了“工愁善恨”之外,他也还有激昂悲愤的一面。用百剑堂主的词来说,就是还有“悲慷气,酷近燕幽”的一面!

  纳兰容若曾救过一位犯罪被流放的朋友,这位朋友叫做吴兆腾(汉槎),也是个名士,因“科场案”受嫌,被“遗戍”关外的宁古塔,纳兰容若向父亲求情,结果将他赦回,(详见附录知今先生的“吴汉槎案的始末”。)纳兰将这件事情引为生平得意事之一,他有两句词道:“绝塞生还吴季子,算眼前此外皆闲事。”所说的就是这件事情。

  纳兰容若为朋友的得救而感到欢喜,但也为朋友的遭遇而感到悲愤。他营救成功之后,寄一首词给他的另一位朋友顾梁汾报信,并抒写他心中的愤怒道:

  “就更著浮名相累,仕宦何妨如断梗,只那将声影供群吠,天休问,且休矣!”这几句词把朝中的大官们骂得好惨!竟然将他们比为一群乱吠的狗呢!

  纳兰容若喜爱交游,他的朋友都是当时的名士,可是他从不曾仗过自己的势力,替朋友谋官,他的朋友在官场中的也多不得意。例如他有一位朋友叫姜宸英的,才学很好,可是在官场中半世浮沉,始终浮不上去,最后还把官掉了。

  他有一首词安慰他道:“失意每多如意少,终古几人称屈,须知道福因才折,独卧藜床看北斗,背高城玉笛吹成血!”在这几句词中,他为有才能的人抱屈,也对“自古以来”压制人才的那种情况表示了不满。在这首词里,他还有几句道:“丈夫未肯因人热,且乘闲,五湖料理,扁舟一叶!”那又是何等的高傲,他在表现朋友“不肯因人热”的“丈夫气概”中也表现了自己!

  在君主政治的统治下,官僚们都是结党营私互相排斥的,纳兰容若最看不惯这种事情,因此在另一首送给顾梁汾的词里又道:“共君此夜须沉醉,且由他蛾眉谣诼,古今同忌,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蛾眉谣诼”这句典故出于屈原的离骚。屈原的离骚里有两句是“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为善婬。”“众女”就是指那些专门爱说人坏话的小人。纳兰容若认为对那些谣诼,可以冷笑置之!不必与小人争一日之长短。这几句词表现了他的旷达,也表现了他的`清傲。

  纳兰容若的出现,在中国词坛上是一个奇迹。他以相国公子的身份,却大胆的鄙弃了贵族的生活,追求个性的解放和精神的自由,人们爱拿他与李后主相比,但在这一点上,我以为他已经比李后主更跨前一步了。

  巴尔扎克热狂于做贵族,但他的作品却尖刻的讽刺了贵族。托尔斯泰是个伯爵,但却走到农民的群中。对于有良心的作家,腐朽的环境,绝对桎梏不了他们向上的心灵。

诗词赏析范文2

  本期解读的是湖山半樵先生的《七绝·再和蔡诗》。

  附作品原文:

  幽谷寒梅岁岁花,山光雪影共芳华。

  冰魂但好凌霜就,岂为闲禽绕树哗。

  注:此绝是唱和蔡蘘《十一月后庭梅花盛开》“迎腊梅花无数开,旋看飞片点青苔。幽香粉艳谁人见,时有山禽入树来。”的一首作品,因作者此前和过一首同题作品,此其二,故言“再和”为题。

  译文:

  在寂静幽深的山谷里,寒梅岁岁都开放着如此艳丽的芳花;在皑皑残雪的映衬之下,显得是多么的娇艳、芳华啊!想想“她”冰清玉洁、坚韧不拔的品质,历经多少霜、雪的洗礼才得以造就;难道“她”冰清玉洁、坚韧不拔的品质仅为了赢得山野“闲禽”的萦绕喧哗吗?——这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赏析:

  起联:“幽谷寒梅岁岁花,山光雪影共芳华。”这里造景形象逼真,可见作者谴词功底。首先通过“幽谷寒梅”与“山光雪影”给我们展现在眼前的一幅寂静开阔的画面,再通过“岁岁花”与“共芳华”给我们展示了一幅初春梅花正艳,与皑皑残雪共映的美丽景象。——这是不是感觉很优美呢?

  结联:“冰魂但好凌霜就,岂为闲禽绕树哗。”梅花的花语本为“坚强,忠贞,高雅”。作者首先通过“冰魂、凌霜就”勾勒出“她”冰清玉洁、坚韧不拔的高标形象,从而在加以“闲禽”这不识芳华只知萦绕喧哗者的.烘托,再由一“岂”字引领全局,给读者留下了更多的想象空间,在意境上也点缀得很好!

  总结:此作表面上是在为梅开幽谷无人识而吟叹;也可以是对久锁深闺之“佳人”无人赏而鸣不平;或许就是指现今的古诗词界吧,虽在网络上看似小有成就却因种种缘故(也许主要是因当下文坛对古诗词界外围环境的不乐观)终究是“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的无奈处境,而对此现状的有意呐喊吧!——感情此作惟不足之处在于“华、哗”二韵相邻而同音,这在诗词中当避。

  ——最后也不妨和一拙作,听各位方家雅赏:

  《七绝·咏梅》

  捎得春风惬意花,韬光雪映点流霞。

  冰魂自古芳依旧,听任骚人劲笔夸。

诗词赏析范文3

  《读陈胜传》

  叶春平

  闾左称雄日,渔阳适戍人。

  王侯宁有种?竿木足亡秦!

  大义呼豪杰,先声仗鬼神。

  驱除功第一,汉将可谁论?

  赏析:

  “陈胜传”,指司马迁《史记 .陈涉世家》。陈胜,为秦末农民起义领袖。字涉,阳城(今河南登封东南)人,少时为人佣耕。秦二世元年(前209)被征屯戍渔阳(今北京密云西南),他与吴广同为屯长,因雨误期,法当斩,于是在大泽乡(今安徽宿县西南)率同行戍卒首先发难,建立张楚政权,他被推为王。后与秦将章邯作战失败,退至下城父(今安徽蒙城西北),为叛徒庄贾所杀。陈胜起义虽然失败,但他为推翻暴秦所立下的功绩是不可磨灭的。司马迁在《史记。陈涉世家》中,对陈胜作出了高度的评价。

  屈大均(1630-1696),广东番禺人。自幼好学,十五岁能诗,曾跟随诗人陈邦彦受学。大均以诗名世,是明末清初诗坛“岭南三大家”之第一人。清兵攻陷广州,他参与老师陈邦彦的反清起义,失败后,削发为僧,此后以僧人身份云游各地,联络各地反清志士;他多次参加抗清斗争,一生坚持民族气节,是一名真正的爱国志士。

  明思宗崇祯十七年(1644)清兵攻占北京,建立清朝统治政权。当时屈大均刚刚十五岁。清朝统治集团为了巩固他们从朱明王朝手中夺取的政权,充满了血腥的镇压。清兵挥军南下,一路上对汉人进行大肆屠杀,使得江南富庶之地,血流遍野,满目荒烟。血淋淋得事实,使屈大均深切感受到清朝统治集团的暴政统治,比之秦朝暴政有过之而无不及,而生当明清鼎革之际,而又积极从事抗清活动的屈大均,在阅读司马迁的《史记。陈涉世家》后,之后,产生了强烈共鸣,他深深佩服陈胜不畏强暴,勇于抗争的战斗精神,他期盼能有个象陈胜这样的`英雄豪杰挺身而出,驱除入侵的异族统治集团。他是怀着这种心情写下这首诗的。

  诗歌首联叙述陈胜的身世,指出陈胜起兵前出身很低微。诗歌意思是,贫民出身的陈胜在称雄时,只不过是渔阳的谪戍之人。“闾左”,居住在闾巷左边的人,这里指秦时贫民出身的人。《史记。陈涉世家》:“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据古书记载,秦时凡居以富强为右,贫弱为左。“渔阳”,古郡名。《史记正义》引《括地志》云:“渔阳故城在檀州密云县南十八里,在渔水之阳也。”今属北京市。渔阳地当长城两侧,为古代北方边防要地。“适(音zhe)戍”,即谪戍,发送屯守边境。这一联在诗歌中起反衬作用。即以陈胜出身低微,反衬后来的高功伟业,显示出陈胜非凡的胆识和才能。

  颔联描述陈胜起兵时志向和气势。这一联的意思是,王侯将相难道是有种的吗?举旗杆为旗帜,砍树木为兵器,就足以使秦朝灭亡。“王侯宁有种?”语出《史记。陈涉世家》:陈胜、吴广起义时,对同时发戍渔阳的士卒说:“且壮士不死即矣,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宁”,岂,难道之意。“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一豪言壮语,充分表现陈胜志在天下,王侯如粪土的英雄气概。诗人借用此语,表现陈胜的性格,可谓匠心独运。只此一语,一个英勇无畏,义无返顾的英雄形象便矗立起来,令人不可逼视。“竿木足亡秦!”语出汉贾谊《过秦论》:“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矣。”这句诗既是概括陈胜揭竿起义的经过,又是对陈胜起义的评价。从历史现象来看,残暴的秦朝统治正是被大泽乡这几百贫民的“竿木”所灭亡的。

  颈联抒写陈胜起兵采用的策略。出句所写的意思是,陈胜以大义召唤天下豪杰。“大义”,指的是陈胜在起义之时,以被秦王赐死的秦公子扶苏和已故将领项燕的名义号召农民起义推翻秦朝;对句所写的意思是,假托鬼神在戍卒中立威。“先声”,在举事之先作出的声势。“仗鬼神”,假托鬼神。据《史记。陈涉世家》载:(陈胜、吴广为起义之事去问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以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迈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往往语,皆指目陈胜。这一联主要是选取有代表性得事例,概述陈胜、吴广在起义之先假托鬼神,制造声势,做好一切舆论准备工作,突出陈胜计谋的过人之处。

  尾联是对陈胜功绩的评价。此联意思是,推翻秦朝这一大业,陈胜立下最先发难起事的功劳;他们的功绩,在汉朝将领之中,无人能够与之相提并论的。“驱除”,意为完成推翻秦朝这一大业扫清了障碍。“功第一”,最先发难起事的功劳。虽然陈胜起义不到半年就失败了,但正是由于他振臂一呼,天下响应,最后推翻了秦朝暴政。陈胜的功绩在历史的长河之中永不会湮灭的。

  此诗采用以史述史的写法,全诗只是对历史进行复述,没有过多的评述和议论,但字里行间却突出陈胜不畏强暴的反抗精神,也表现出诗人强烈的反清复明意识。此诗应该是在明朝灭亡之后,诗人早期的作品。诗人在诗歌中歌颂陈胜,同时也盼望象陈胜这样的英雄豪杰能够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驱除外族残暴统治,表现诗人强烈的爱国热情。这首五言律诗,仅四句话,二十个字,而诗人主要是选取陈胜一生之中广为流传的、最典型的语言和行动,对陈胜一生功绩进行综述评价,足见诗人具有高度艺术概括能力。

诗词赏析范文4

  一、《当黎明穿上了白衣》

  紫蓝的林子与林子之间

  由青灰的山坡到青灰的山坡,绿的草原,绿的草原,草原上流着

  新鲜的乳液似的烟

  啊,当黎明穿上了白衣的时候,田野是多么新鲜!

  看,微黄的灯光,正在电杆上颤栗它的最后的时间。

  看!

  1932年1月25日,由巴黎到马赛的路上

  赏析:这首诗是写黎明时田野上的景色及自己的感受。诗歌一开始,作者就精心选取了三个色彩词“紫蓝的”“青灰的”“绿的”,为读者勾勒了一幅鲜明、和谐的画面。在以上静态描绘的基础上,又以“草原上流。”动静结合

  二、《礁石》

  一个浪,一个浪

  无休止地扑过来

  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

  被打成碎沫、散开

  它的脸上和身上

  象刀砍过的一样

  但它依然站在那里

  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赏析:《礁石》此诗所描绘的礁石的形象,正像一个久经斗争考验的人,无论东西南北风,无论多少的伤害打击,都不能让它移动一步,都不会让它失生活的信念和信心。经受刀砍浪打的礁石,依旧微小地面对海洋、历经磨难的斗士依l旧勇敢坚强地活着。

  诗人通过此诗表达了对这种坚韧顽强的生命存在的由衷赞美。这种存在,既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正处在种种困扰和挤压中的祖国。此诗没有直抒胸臆式的唿号,只有冷静的客观描写,采用的是旁观者的叙述视角,仿佛诗人只是在呈现一个事实。

  三、《梦》

  醒着的时候

  只能幻想

  而梦却在睡着的时候来访

  或许是童年的青梅竹马

  或许是有朋友来自远方

  钢丝床上有痛苦

  稻草堆上有欢晤

  匮乏时的赠予

  富足时的失窃

  不是—场虚惊

  就是若有所失

  赏析:抗战开始,艾青满怀热情地寻求着光明,“从中国东部到中部,从中部到北部,从北部到南部,又从南部到西北部”(注:《艾青选集·自序》),终于找到了光明的所在——延安。这几年中,他一面不倦在寻求,一面辛勤地写下了大星诗歌。他的诗作,倾诉着民族的苦难,歌颂了祖国的战斗,深切的反映出抗战的时代精神。

  他的诗作,又表现了个人的风格特色和艺术才华。艾青,是抗战前期具有重大成就的一个最有代表性的诗人。诗的意象有大多采取代表新生的物体,青梅竹马是美好的,来自远方的朋友也是美好的,即使生活中常常伴随着痛苦,常带有阴影,但是未来还是光明美好的。尤其是解放后歌颂大家热火朝天的建设新中国的诗歌,更是表现了诗人对祖国无限美好的期待。

  梦,是个虚幻的词,但是艾青给予了它希望,代表着中国人们寻找的光明,象征着的是新中国的崛起。

  四、《太阳》

  从远古的墓茔

  从黑暗的年代

  从人类死亡之流的那边

  震惊沉睡的山脉

  若火轮飞旋于沙丘之上

  太阳向我滚来

  它以难掩的光芒

  使生命唿吸

  使高树繁枝向它舞蹈

  使河流带着狂歌奔向它去

  当它来时,我听见

  冬蛰的虫蛹转动于地下

  群众在旷场上高声说话

  城市从远方

  用电力与钢铁召唤它

  于是我的心胸

  被火焰之手撕开

  陈腐的灵魂

  搁弃在河畔

  我乃有对于人类再生之确信

  —九三七年春

  赏析:在这首诗中,诗人以讴歌太阳来讴歌伟大的时代,以自己的情绪来感染读者,使读者都感受到一个新的时代就要诞生了。“太阳”在这首诗中是一种象征,诗人在诗中指明,历史是不可阻挡的,光明的到来是必然的。

  当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由民族危亡走向新生伟大历史转折时,诗人用敏锐的目光注视着时代的变化,发掘出“民族潜藏着的生命力,也是民族解放最深厚的伟力”。在《向太阳》组诗群中,与众多苦难意象对立的光明意象群开始出现。如火把、火焰、号角、春天、曙光、黎明、太阳等,艾青诗美风格开始朝向对光明事物的歌颂,诗人对民族解放、民主自由的追求成为诗歌创作的主题。

  五、《捡贝》

  大海的馈赠

  是无穷的

  阳光下到处是

  俯身可取的欢欣

  海滩上的天真

  浪花里的笑声

  1979年3月2日

  赏析:“大海的馈赠/是无穷的”,这自然写的是大自然中的大海,可又何尝不是生活的大海呢?只有在生活的海洋中饱尝过风浪之苦的人们,才会懂得这生活之大海的馈赠会是多么珍贵、多么富足!“阳光下到处是/俯身可取的欢欣”,大海的馈赠须在阳光下拾取,生活的馈赠同样也只有在阳光下才能得到。黑夜终于过去了,这才是欢欣的根源。当风暴消逝了,站在阳光明媚的海滩上,人自然会变得年轻而天真,笑声在温柔的浪花里飘荡,大家在拾取的,那是大海彩色的梦境!诗题为《拣贝》,诗中却没有一个“贝”字,只用简练到极点的笔墨,描绘了一种欢欣而喧闹的气氛,诗人对新生活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沁人心脾。诗人把审美再造的空间尽可能地留给了读者,同时为读者创造了审美再造的形象根据和意念趋向,使这种再创造能够圆满实现,这就是本诗在艺术上的成功之处。

  六、《回声》

  你躲在峡谷

  她站在山崖上

  你不理她

  她不理你

  你喊她,她喊你

  你骂她,她骂你

  千万不要和她吵嘴

  最后一声总是她的

  赏析:诗人把回声拟人化了,并以极朴实的口语,写出了回声的性*格:回声是倔强的`,决不妥协,决不让人。你对她好,她就对你好,你骂她,她就骂你。你和她吵,她就和你吵,而且“最后一声总是她的”。

  诗人这样写,既把握住了回声的特点,又写出了回声的性*格,并且富有生活情趣。特别是最后两句:“千万不要和她吵嘴/最后一声总是她的”,既反映了生活的真实,又带有一种诙谐的味道。读来情趣盎然。

  七、《沙》

  太阳照着一片白沙

  沙上印着我们的脚迹

  我们走在江水的边沿

  江水在风里激荡

  我们呼叫着摆渡的过来

  但呼声被风飘走了

  赏析:几乎没有什么雕饰,极为朴素平易的诗句,勾画出了一幅极为朴素平易的画面,流露出诗人极为朴素平易的心境。似乎太清淡了,更没有什么波澜,唯一在清淡中出现了一点“呼叫声”,还被风飘走了。

  但是,这是一首很耐人寻味的小诗,生活的情趣流溢于字句的行间。它的精美使我们热爱。由此,也使我们感觉到,诗人对于大自然,哪怕是大自然中的小场景,也怀着怎样的热爱之情啊,诗人对于生活,是多么痴情啊。

  这种风格的小诗,并不是轻飘的,也不是为美而美。它是诗人另一种生活的体验,是这种生活体验的诗化、艺术化。

  八、《盼望》

  一个海员说,他最喜欢的是起锚所激起的那

  一片洁白的浪花……

  一个海员说,最使他高兴的是抛锚所发出的

  那一阵铁链的喧哗……

  一个盼望出发

  一个盼望到达

  赏析:是一首精致凝炼的抒情短诗。在诗的构思上,新颖奇特,与一般歌唱海员的诗不同,诗作略去了人们常见熟知的海轮鸣笛升旗,螺旋桨搅动海水,船首犁开浪花航行的种种场景,而仅仅选择了海轮起锚准备开航、返航时准备抛锚的两个瞬间,表达了船员的心情和愿望——“出发”和“到达”。“到达”和“出发”这两个意思截然相反的概念在海员的心目中是相同的。出发的目的是驶向另一个港口,到达目的地后,卸货装货,目的也是驶向另一个港口。诗人选取了两位海员看来是相反的愿望,却表达了同一种心情,即对航海事业的无限热爱之情。

  九、《跳水》

  从十米高台

  陶醉于下面的湛蓝

  在跳板与水面之间

  描画出从容的曲线

  让青春去激起

  —片雪白的赞叹

【诗词赏析】相关文章:

李清照诗词赏析07-02

山中杂诗诗词赏析11-06

梅花的诗词02-22

白居易的诗词08-15

李清照的诗词10-23

芒种的诗词05-27

带花的诗词04-26

诗词佳句08-22

石达开诗词08-22

辛弃疾诗词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