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谜语故事(精选30个)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比较经典的谜语吧,谜面是灯谜的主要部分,是猜谜时以隐语的形式表达描绘形象、性质、功能等特征,供人们猜射的说明文字。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谜语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经典谜语故事,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经典谜语故事 1
古代有一个皇帝十分庞爱一个妃子,这个妃子姓李,常常利用皇帝对他的宠爱为所欲为。凡朝中要想升官的`官员,都会走她的门路,这在宫里也已经不是陌生事了。
有一天,宫里设宴,观看伶人演出。剧中有两人对白,甲问:“我们国家有何喜事?”乙答:“你未听说有凤凰出来飞翔吧?”甲又问:“听说过,但不知详情?”乙说:“凤凰飞翔有四种情况,它的预兆也不相同。向上飞是预兆风调雨顺,向下飞是预兆天下太平,向外飞是预兆四方来朝,向里飞是预兆加官进禄。”皇帝听后,知道这话里有话,是在挖苦他,但由于这表面上只是伶人的表演台词,也就不好发怒。
你能说出伶人乙话里的另一层含义吗?
谜底:“向里飞”,实际上是指官僚们“向李妃”。
经典谜语故事 2
有一天,梁山伯到祝家庄去探望他的同窗好友祝英台。一路上花红柳绿,风景如画。梁山伯欣赏着美景,不觉走到了一个三岔路口。
这一下,梁山伯不知该走哪条路才好。忽然,他发现不远处有一位老伯正靠在路口的一块大石头下休息。于是走上前去,恭恭敬敬地向老伯作揖问道:“老人家,请问往祝家庄怎么走?”老伯一看,是个书生,也不答话,却绕到大石头后面,伸出头来,看着梁山伯直笑。然后老伯拍拍身上的土,朝着梁山伯刚才过来的路走了。
这下可把梁山伯给弄蒙了。这位老伯既不指路,也不答话,却绕到石头后面,伸出头来,看着我直笑,真可气。但梁山伯又一想,这里面一定有文章,他把刚才的情景又仔细地琢磨了一遍,不觉脱口而出:“原来如此!”
于是他按照老伯给他指引的方向,向祝家庄走去。
你能猜出梁山伯走的是哪条路吗?
谜底:原来,老伯设了个谜让梁山伯猜,谜底就是梁山伯要打听的.路。老人绕到石头后面,伸出头来,意思是“石头”的“石”字,再“出头”,不就是“右”吗?所以梁山伯选择了右边的那条道,直奔祝家庄而去。
经典谜语故事 3
相传唐伯虎为救南昌才女崔素玉来到宁王府。宁王手下的一帮人靠着宁王的淫威权势,成天无恶不做,鱼肉百姓,唐伯虎对此很痛恨。
一天,有个名叫李自然的人带了他的把兄弟李日芳到阳春书院来找唐伯虎。这两个家伙先扯了半天闲话,然后才从袖筒里摸出一把白面扇说:“久闻大名,今日有劳大笔,画张扇面吧。”唐伯虎本想骂走这这两个混帐东西,可一想自己身在宁王府,不便得罪他们,只得强忍着和他们敷衍一番。
只见唐伯虎调好丹青,落笔画了家庭中的一枝丹桂。这时,李自然冒充斯文赶紧奉承:“唐先生真神笔也,我辈好像闻到了扇面上的`桂花香。”一旁李日芳也说:“真的好香哪!”唐伯虎一看两人丑态,灵机一动,心想,待我借画来骂骂这帮无耻之徒。于是提笔在桂花旁又画上了两只张牙舞爪的青壳蟹。画毕,拂袖而去。
请你想一想,唐伯虎这幅扇面画上隐藏着一句什么话?
谜底:横行乡(香)里。
经典谜语故事 4
从前,有个吝啬的财主家里要办喜事,于是发了很多请帖给达官贵人和有钱势的'亲朋好友。令财主为难的是,他还有一个亲戚在附近,按道理是必须请的,不请别人也会说闲话。但这个亲戚比较穷酸,若是请他来了,他必定送不起大礼,反而还要和其他客人一样吃喝,算起来自己还要赔。最后,老财主想了一个主意,他给穷亲戚发了一张请帖,请帖上写了这样几句话:“若是来,便是贪吃;若是不来,便是不赏脸。”
那个穷亲戚看了请贴之后在盒子中装了一文钱,并写了一张回贴。老财主看到回贴后十分难堪。
你知道回贴上写的是什么吗?
谜底:回帖是:若是收,便是贪财;若是不收,便是看不起。
经典谜语故事 5
从前有个姓王的雕刻老人,年近八旬仅有一女儿。膝下女儿已长大成人,他想为女儿招个聪明能干的丈夫,一方面了却自己的心愿,另一方面想把自己的雕刻手艺传给女婿。
这一年正月十五,老人邀请村里的亲朋好友来家里聚会,当着众人把一只玉雕的玲珑小盒放在盘子里。他指着精雕细刻的玉雕盒说:“这是一则字谜,谁能准确猜中的话,我就把我的女儿嫁给他。”
众人看着这精致的.小盒,都称赞这老人的手艺高超。这时,人群中走出来一位英俊的小伙子,他左手把盘子放在地上,右手托着玉雕盒举过头顶转身就走。
老人连忙叫住这位青年,说:“好,你猜中了,按照我事先说的办!你就是我的女婿了。”
众宾客都露出惊讶的目光。
你能猜出这个谜底吗?
谜底:“拿”字。
经典谜语故事 6
孔夫子周游列国,一日来到燕国。进城门不多远,见一少年拦住马车说:“我叫项橐,听说孔老先生很有学问,特拦路求教。” 孔夫子笑着说:“小孩儿,你遇到什么难题啦?” 项橐立起问道:“什么水没有鱼?什么火没有烟?什么树没有叶?什么花没有枝?”
孔夫子听后说:“江河湖海,什么水里都有鱼;不管柴草灯烛,什么火都有烟,至于植物,没有叶不能成树,没有枝难于开花。” 项橐晃着脑袋直喊:“不对!”接着说出四物。 孔夫子道:“后生可畏啊,老夫拜你为师!” 你知道项橐说的是哪四物吗?
经典谜语故事 7
从前有位商贾,常年在外做生意。一年除夕,商贾回家与家人团聚。他想考考三个儿子的学问和才智,便唤他们围火而坐,叫老伴托出一盘瓜子,然后命每个儿子赋诗文一句,要求句中有人,有事,有数,并按句中数字酬赏瓜子。
长子抢先吟道:“甘罗十二为丞相。”父亲点点头,要老伴数十二粒瓜子给儿子。 次子脱口而出:“太公八十遇文王!”商贾微微一笑,又叫老伴数八十粒瓜子给次子。 幼子天资聪慧,多读古书,他眼珠转了转,转身将全盘瓜子捧入怀中,然后高声吟哦一句。商贾一听,高兴地说:“一个比一个强。好,好!” 你知道幼子吟哦了一句什么?
经典谜语故事 8
从前有位七品县令,大年初一上街看春联,忽见一户人家门上贴的春联与众不同,只见那:上联:数一道二门户 下联:惊天动地人家 横额:先斩后奏 县官心想:此户如此气魄,定是朝廷大官,于是赶紧备了一份厚礼,叩门拜访。 县官问主人:“贵府哪位大人在京都奉职?”
主人一听,莫名其妙,自称兄弟三人皆是穷苦小民。 县官一愣,忙问:“那门口贴的对联?。” 主人答道:“啊,原来如此。”他接着解释说:“要说那幅对联,倒是一点不假。”于是将自己三兄弟的'职业陈述了番。县官听后,方知自己拍错马屁,只好丢下礼物,扫兴而去。 你能猜出这平民三兄弟各是什么职业吗?
经典谜语故事 9
从前有位花花公子名叫金志鹏,从小好吃懒做,嫖赌逍遥。父亲死后,恶性不改,很快就把遗产花了个一干二净,成了个穷少爷。 一年除夕,这穷少年过年连夜米也没有。于是他自嘲地写了副对子:“行节俭事,过淡泊年”,贴于门口。
是夜,舅父买了两斤肉,背了十斤米过来,见门前春联,感慨成端,便对外甥说:“你这对联的头上,还应各加一个字!”说完挥笔写了一副门联。 穷少年一看,羞愧不已,从此改邪归正,自力谋生,成了个回头浪子。你知道那好心舅父在对联头上各加了一个什么字吗?
经典谜语故事 10
相传某年元宵,汴市百城书店门口谜灯上悬有一“尔”字,射《三字经》句二。谜条注明:“中者以狐腿皮裘一件相赠。”
有位常猜谜的老学究见后笑着说:“此乃店老板之‘看家虎’也,恐无人能射。” 有位研究谜道多年的落魄举人说:“不见得。”说罢返身而去。那举人回到收屋,连续三夜对灯苦思,不时查对《三字经》仍不得其解。你能猜出这谜底吗?
经典谜语故事 11
杭州吴山,有一术士在大街上摆摊,出售秘法三条:一是持家必发;二是饮酒不醉;三是生虱断根。秘法之“秘”,用厚纸密封,郑重其事地摆着,每包标价铜钱三百。买者拿回家中拆开一看,里面写着六个大字。个个哭笑不得,大呼上当。 你能猜出是六个什么字吗?
经典谜语故事 12
从前有位连试落第的秀才,生活十分清苦。一日,一位少时同窗完婚,托人悄来四句诗:“自西走到东连停,娥眉月上挂三星,三人同骑无角牛,口上三划一点青。”布衣秀才见是“一心奉请”四字,忙说:“盛情难却,非去不可”。于是到邻居钱子敬家去借驴。
钱子敬见秀才来借驴,取过笔墨,在纸上写道:“正月初二,初三,初四,初五。三十。”写毕搁笔,给了秀才。 秀才一愣,接过纸条一看,拱手称谢,说:“多蒙相助,明早我就来。”说罢高高兴兴地出了钱家大门。你知道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吗?
经典谜语故事 13
从前有一老翁,临终前留下遗书,分别交给五岁幼儿和女婿。遗书中说:六十老儿生一子言非是我子也家产田园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争执。数载后,其子成年,要与姐夫分家。
二人争执不休,只好去衙门打官司。女婿申辩道: 岳丈大人遗书上写!六十老儿生一子,人言: 非是我子也! 家产田园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争执。 县令收下遗书,下令暂时退堂,明日再断。次日一升堂,县令即说: 遗产应归儿子继承! 说罢,将两份由他标点了的遗书发还老翁儿子和女婿。那女婿一看,哑口无言,只好从命。你猜,那县令在老遗书上怎样标点的?(谜底:六十老儿生一子,人言非,是我子也!家产田园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争执。)
经典谜语故事 14
从前有位七品县令,大年初一上街看春联,忽见一户人家门上贴的春联与众不同,只见那:上联:数一道二门户;下联:惊天动地人家;横额:先斩后奏 县官心想:此户如此气魄,定是朝廷大官,于是赶紧备了一份厚礼,叩门拜访。县官问主人: 贵府哪位大人在京都奉职? 主人一听,莫名其妙,自称兄弟三人皆是穷苦小民。县官一愣,忙问: 那门口贴的对联? 主人答道: 啊,原来如此。
他接着解释说: 要说那幅对联,倒是一点不假。 于是将自己三兄弟的职业陈述了番。县官听后,方知自己拍错马屁,只好丢下礼物,扫兴而去。你能猜出这平民三兄弟各是什么职业吗?(谜底:三兄弟是卖烧饼的.,烧饼要一个一个数给顾客,故曰 数一道二 二弟是做爆竹的,放起炮来 惊天动地 老大是个屠夫,杀猪不用衙门核准,所以叫 先斩后奏 。
经典谜语故事 15
纪晓岚是《阅微草堂笔记》的作者,素以机巧狡黠著称。他与两淮盐运史卢雅雨是儿女亲家,卢雅雨挥霍无度,亏空了大量公款,朝廷准备抄他的家产严办。纪晓岚当时做侍读学士,经常出入乾隆的内廷,知道了这件事。他决定把这一情况通知卢雅雨,但是又怕走漏风声,吃罪不起,最后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他将一小撮茶叶装在一个信封里,然后用面糊加盐封好,派人送到卢府。
卢雅雨接到这封内外都没有写一个字的古怪信后,很快便领悟了其中的奥秘,把余财迅速安顿他处。到了查抄的时候,所存资财寥寥无几。和珅派人侦得纪晓岚曾送信给卢雅雨的'事,报告了乾隆。乾隆责备纪晓岚,纪晓岚力辩信中实无一字,经乾隆再三追问,纪晓岚才招认这封信实际上是一个隐着六个字的哑谜。请你猜一猜,这六个字是什么?(谜底:盐案亏空查抄)。
经典谜语故事 16
从前,有户官宦人家,非常刁恶。过年时,为了炫耀他家的权势,就在朱漆大门上贴了一副对联,上联是: 父进士子进士父子皆进士 ,下联是: 婆夫人媳夫人婆媳均夫人 。这事让一个穷秀才知道了。一天,他趁夜深人静,拿笔在上联同样的'三个字上各描了一笔,在下联里相同的三个词上各添了三笔。
经过这样一改,原来对联的意思就完全颠倒了。次日清晨,这家官老爷一出门,看见改过的对联,当时就气得昏倒在台阶上。请你想一想,穷秀才必了哪几个字?怎样改的?(谜底:父进土子进土父子皆进土;婆失夫媳失夫婆媳皆失夫。
经典谜语故事 17
这一天,唐伯虎闲暇无事,到郊外散步。他踏上田埂,只见一位老农夫挑着一担泥迎面走来,唐伯虎想让路,又很为难。原来田埂不宽,两边都是水田,两人僵持不下。
于是老农开口说: 我出个对子你来答,答得上,我让路;答不上你让路。 唐伯虎笔着点了点头。老农开口道: 一担重泥拦子路 。唐伯虎一听,愣了半天,一时答不上来,只得脱鞋下水,为老农让路。原来,这是一个隐字对。不知你能不能猜得出老农这个隐字对的意思?(谜底: 重泥 隐 仲尼 (孔夫子),子路是他的学生。老农以老师自居,既讨了便宜,又难住了他。
经典谜语故事 18
新春游艺会上,许多人围着看一幅画。画面是:一轮红日正挂西山之巅,座座青山,峰峰相连,沐浴在落日的余辉之中,显得很有气魄。在画的旁边写着: 此画打诗一句,猜中者,将些画相赠。 围观的人一边啧啧称赞,一边默默寻思。
这时,有个上了点年纪的`男同志说: 我猜此画所射之诗,是李商隐的《乐游园》中的诗句: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 突然有个小青年挤到前面说: 并不十分贴:一则,人家让你打一句诗,而你说了两句;二则,并非画中之意,刚才说的两句诗调子未免有些低沉。 那个上点年纪的人说: 看来你已胸有成竹了? 小青年兴致勃勃地高声朗诵了一句 主谜人笑着说: 猜中了! 便把这幅画赠给了这个小青年。这句诗是什么?请你想一想。(谜底:满目青山夕照明。
经典谜语故事 19
一年春天,一位土财主望成龙,慕名请蒲松龄教家馆。不到三个月,蒲松龄拱手告辞说: 令郎学有成就,老夫要另谋去处。 财主一听十分高兴,忙设宴为先生饯行。
酒过三巡,财主笑问: 吾儿的文章如何? 蒲松龄回答: 高山响鼓,闻声百里。 财主大悦,捋须又问: 吾儿在易、礼、诗诸方面必通了吧? 蒲松龄诙谐一笑,接应: 八窍已通七窍,八窍已通七窍。 说罢说声 多谢 。便挑起书箱启程了。蒲松龄前脚刚走,财主后脚赶到衙门,将这喜讯告诉当师爷的胞弟,要其为侄儿报名参加科举考试,先捞个 秀才 当当。
经典谜语故事 20
曹雪芹不只是个文学巨匠,相传他还是个烹调好手。一天,他邀好友敦敏和于叔度到家里作客,笑呵呵地问两人道:“你们二位喜欢吃什么菜?”
敦敏张口说:“你就来个‘身体白又胖,常在泥中藏,浑身是蜂窝,生熟均可尝!’”
曹雪芹说声知道了,转身又问于叔度:“你想吃什么?”于叔度慢条斯理地说:“听说你做的‘有头没有颈,有气冷冰冰,有翅不能飞,没脚千里行。’很是拿手。做一盘尝尝,如何?”
曹雪芹频频点头说:“好,好! 我去做来!”
工夫不大,两盘佳肴端上桌来。那真是香味四溢,令人垂涎。于是,三人围坐桌前,畅饮起来。
请猜猜敦、于两人各要的是什么菜?
谜底:前者是藕,后者是鱼。
经典谜语故事 21
清康熙帝喜好游山玩水,吟诗作赋。一次巡游杭州,在去灵隐寺途中,康熙帝对陪游的大学士高江村说:“爱卿乃饱学之士,朕制四句诗谜,你猜猜看。”说罢吟哦:
“半边有毛半边光,半边味美半边香。 半边吃的山上草,半边还在水里藏。”
高江村苦苦思索,未能开窍。桥边一位洗衣村姑噗哧一笑,说:“老先生,这有何难。”接着道出了谜底。
康熙见村姑如此聪慧,朝高江村嘲笑道:“爱卿,看来你还得回翰林院再苦守三年寒窗,方能赛过这位妇人儿的学问啊!”
高学士面红耳赤,连连称是。幸好后来在灵隐寺因题匾一事为康熙解了窘,才免了折回翰林院去。
您能猜出那诗谜的.谜底吗?
谜底:“鲜”字。
经典谜语故事 22
秋高气爽的一天,曹操带着儿子曹丕、曹植,策马郊游,观赏丹枫金菊。曹操抬头看蓝空,见燕、雁纷纷往南飞,感叹不已。他忽然心血来潮,想以鸟雀为题,出个字谜考考两个儿子的'才学。
能诗善文的曹操,捋须沉吟了一会,旋即挥手指天,吟子四句:
一对候鸟秋空飞,公的瘦来母的肥。
一年四季来一次,月月见人啼三啼。
弱冠之年的曹丕,苦思冥想良久,也不了。文思聪敏,才高八斗的小曹植,只琢磨了片刻,便破了此谜。
曹操听后大喜,从此对他十分宠爱,并一度欲立曹植为太子。
您能猜出这四句诗暗含一个什么字吗?
谜底“八”字。
经典谜语故事 23
相传,孔子周游列国时,一天在路上看见一位老妇人身上有一样东西,便对弟子们说:“我想借这东西一用,不知谁能不讲明此物,而用一个比方把它借来。”
弟子子路说:“这容易,我去借。”
子路说完便走向老妇,在她跟前跪下,文绉绉地说道:
“吾有徘徊之山,百划生其上,有枝而无叶,万兽集其里,故请借罗网以捕之。”
老妇听了,马上把东西取下来借给了他。
聪明的读者,你知道孔子让弟子借的.是何物吗?
谜底:“梳子”。“吾有徘徊之山”是指能摇摆的头;“百划生其上,有枝而无叶”是指头发;“万兽集其里,罗网以捕之”是指要借梳捉虱。
经典谜语故事 24
从前,有个姓史的花花公子,村民咒骂他是“史霸王”。
一日,这恶少又拦路调戏一位村姑,农夫王大江正挑柴路过,大声斥骂道:“你这小霸王,竟敢在路上为非作歹,欺侮人家的'女孩子!”史霸王见是个村野鄙夫,扯出斧头向王大江劈去,农夫顿时倒在血泊中。
王大江的父母闻讯赶来,请村上一位老学究写一张状纸,告到八字衙门。不料那县太爷受贿,收到史老财主的厚礼。
升堂之后,他见状纸开头写的是“史霸王依仗父势,用斧子伤人。"便将其中一字改了笔,使那杀人凶犯罪行大减,免于死刑。
你能猜出贪官改了哪个字吗?
谜底:将“用”字改为“甩”字。
经典谜语故事 25
唐伯虎的画很有名,人们愿意出很高的价钱来买他的画。于是,他就在西湖边上开了一个画廊。
这一天,画廊里又挂出了一幅画,画面上是一个人牵了一只狗,在西湖边散步。人们围着画纷纷赞叹:“真是千金难买的`好画啊!”唐伯虎听到赞扬声,心里不禁暗暗得意,马上宣布:“这是一幅字谜画,谁要是能猜出答案,这幅画就白送给他。可是谁要是猜错了,罚10两银子!”大家一听,都皱起眉头苦苦思考起来。
忽然,有一个年轻人跑上前,一下子趴在地上,大家正感到奇怪呢,唐伯虎却大笑起来,然后说:“你已经答对了。”并把画取下来,送给了年轻人。
请问,唐伯虎出的字谜答案到底是什么呢?
谜底:“伏”字。
经典谜语故事 26
从前有位教书先生,自命不凡,一贯瞧不起平民百姓。
一天,他去拜访远乡的.员外。丫环开门见是个老夫子,便有礼貌地问:“请问先生高姓? 找我家老爷有何贵干?”
先生傲气十足,故意卖弄地吟道:“老夫本姓‘十字路口,嫦娥路边走’。”聪明的丫环立即明白过来,笑了笑说:“啊,先生姓胡。”
丫环心想,你存心要难倒我,我也要难倒你。于是她笑着说:“也请先生猜一猜我姓什么,猜对了就让你进去见我家老爷,猜不对就别想进门。你听着,一点一画,二点又一画,目字少一画,上字无下画,己字画三画。”哪知道先生想了老半天,也未能猜出丫环出的谜,羞得无地自容,只好惭愧地溜走了。
请您猜猜丫环姓啥?
谜底:姓“龙”(龍)。
经典谜语故事 27
从前有个老船翁,名叫张海,帮人运点小货为生。张海深感自己没有文化的苦,除白天驾船外,晚上还把自己学到的一点文化知识教给儿子,有时还为儿子买些诗书自学。
有一天,父子运货到了一个集镇,儿子在街上看到朝廷考状元的榜文,回船向张海要求赴考。张海恨透了封建仕大夫的'残忍,不让儿子去。在儿子的苦苦哀求下,张海没办法,于是指着邻近的一条船对儿子说:“你去那里给我借一样东西来。拿错了就别去考,拿对了你就去吧!”儿子满口答应。张海叫儿子拿出纸笔来,顺手写了这样一首诗:“忆当年,生在深山,青枝绿叶,叹而今,来到人间,青少黄多。经过几多风波,受尽几番折磨。莫提起啊,莫提起!若提起,无非点点泪滴江河!”写毕,儿子很快到邻近船上借来父亲要的东西,父亲无奈,只得依允儿子上京赴考了。
你知道张海要儿子到邻近船上借什么东西吗?
谜底:借“船篙”
经典谜语故事 28
孔融小时候,一次跟着他父亲到洛阳,去拜会名望很高的李元礼。当时,李家来访的客人多极了,非得说自己是李元礼的亲戚,门童才给通报,否则就不让进去。孔融也是这样说了之后才进到里边的。
进去以后,李元礼感觉很奇怪,问道:“你跟我有什么亲戚关系?”
孔融答道:“您的祖先是李耳,人称老子,我的祖先是仲尼,人称孔子,孔子曾经向老子请教过学问上的事,是师生关系。我和您都是他们的后代,所以,可算是老世交了。”
李元礼和许多客人听了都很惊奇,觉得一个十岁的小孩能说出这样的话,真够聪明的。
过了一会儿,又有一位客人来了,别人就把孔融刚才说的`话讲给他听。这位客人撇撇嘴说:“小时候聪明伶俐,大了不一定就有出息。”
孔融马上接着说了一句话,说得那客人面红耳赤,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
聪明的读者,你猜孔融说的是一句什么话?
谜底:孔融说:“我想您小时候一定非常聪明伶俐吧!”
经典谜语故事 29
相传在明朝正德年间,粤州城西有一家小酒店,虽是陈缸佳酿、酒味醇厚,无奈因为店面不起眼,生意一直清淡。
有一年的八月,有一位名叫伦文叙的才子,乘船到粤州府参加科举考试,路过这家小酒店,他打了二两酒,喝完后赞不绝口地说:“入口醇正甘冽,下肚绵柔回甜,馀香悠悠,果然是好酒!”
伦文叙赞罢,但见老板愁眉苦脸,直说生意不好,经常乏人问津。
伦文叙听罢笑笑说:“老板无须发愁,我有办法使生意兴隆起来!”说罢,要酒店老板取来文房四宝,写了一首诗,贴在店门口: 一轮明月挂天边,淑女才子并蒂莲;碧波池畔酉时会,细读诗书不用言!嗜酒者以文人墨客居多,路过一看,便纷纷进店喝酒,生意果然兴隆起来了。
原来这首诗隐含着四个字,请问:这四个字是什么呢?
谜底:有、好、酒、卖。
经典谜语故事 30
相传,有一次欧阳修到江边一家客店饮酒,要了两盘菜。店主嘴巧话甜,热情招待。
欧阳修吃完后,店主说道:“小店初开,酒薄菜差,如不合口味,请多指点,以便我们今后改进。”
欧阳修笑道:“酒尚可。这菜嘛……”说到此,笑面不答,要店主拿来笔墨,并在墙上题写了4句打油诗:
大雨哗哗飘湿墙,诸葛无计找张良。
关公跑了赤兔马,刘备抡刀上战场。
店主一看,大惑不解。苦思了一夜,才明白诗中之意。
第二天,当欧阳修再次来该店饮酒时,店主忙端来4样调料,说:“昨日菜中是不是少了这些?”
欧阳修一看,笑道:“对,就少这4样调味料。”
聪明的读者,你知道这菜中少哪4样调味料吗?
谜底:这是一则歇后语谜,谜面与谜底均以谐音相扣,意为菜中少“盐(檐)”、“蒜(算)”、“姜(鳄)”、“酱(将)”4样调味料。
【经典谜语故事】相关文章:
故事的谜语06-13
【实用】经典谜语故事07-02
古代经典谜语故事12-03
简单有趣的谜语故事07-01
故事的谜语[锦集15篇]06-14
谜语人谜语大全07-03
店小二聪明巧破字谜的谜语故事10-12
谜语大全及谜底 水果谜语03-16
筷子的谜语09-21